高铁掌掴事件舆情蹊跷,都市快报故意捏造司法部发声目的何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主流漫画平台推荐 高铁掌掴事件舆情蹊跷,都市快报故意捏造司法部发声目的何在

高铁掌掴事件舆情蹊跷,都市快报故意捏造司法部发声目的何在

2023-05-11 11: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几天,发生在成都铁路公安局辖内的一起普通案件引发网络连续关注,更有部分主流媒体推波助澜、故意混淆、捏造所谓司法部发声,吸引眼球,耐人寻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案大致经过是这样的:

5月2日,一女孩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当天其乘坐C6276次列车,途中因制止熊孩子撞椅背,遭到对方家长掌掴。同时,自己也进行了反击。

最终,被警方罚款200元,对方则被罚500元。

5月7日,该女孩再次发文称,目前她正提起行政复议,坚持不和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乍一听“坚持不和解”,好似秋菊打官司,有股正气在。

其实,只要稍微浏览、了解一下女孩自述的基本情况,这就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常鸡毛蒜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首先,完全理解网友们对熊孩子在高铁飞机餐馆等公共场所闹事起哄、而父母又不自觉约束管理的厌烦心理。

如果父母玻璃心、反过来变本加厉、飞扬跋扈倒打一耙,那自然更是深恶痛绝。

但,一个社会不能简单以“自我实现的预言”形式运转。它必须有分寸、有包容、理性、同情同理心。

不能怂恿对立,制造分裂,散布焦虑与仇恨等不良情绪。

坦率地说,女孩性格有点刚烈,本是件好事。但,后续行为很大程度基本可看作是被网红大V(包括现场观众)带动起来的。

从女孩的自述短文来看:

“……,当然我也不是什么好欺负的人,对着空气骂傻逼,然后小孩妈妈扇了我一巴掌,当然我也还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故,逻辑推论,警方的处理大概率也是合规合法的。

我们的社会和谐来之不易,群众情绪不应被不正当撩拨。主流媒体、网红大V更不应尝试鼓噪不明真相群众情绪,影响司法。

遗憾的是,近年来,相当部分主流媒体热衷与大量时政历史军事法律网红大V沆瀣一气、煽风点火,制造对立,撕裂社会情绪,不知是何缘故?该现象值得全社会警惕。

5月9日,名称为“都市快报”的主流媒体账号发布长文,并创建话题称#司法部就高铁掌掴事件发声#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即,部分时政历史军事法律网红大V跟进,一齐鼓吹司法部发声。再度引起不明真相群众跟风喧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查证,以上“司法部发声”系故意歪曲、混淆、捏造之谣言。

1,司法部官微就是“司法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两个知名大V,一个蓝V“都市快报”称司法部官微“中国普法”……,另一个红V“拆台CT”又云“司法部官微“普法中国”……,诸如此类云云,完全信口开河,莫衷一是。

3,再查,仅有“中国普法”社交账号,为全国普法办法室官微。全国普法办公室与司法部完全两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不管是“司法部”官微账号还是“中国普法”官微账号,都没有近期高铁掌掴事件相关内容。

综上,一个简简单单可查证的事实,一个经常要引用的司法大部官微,一向习惯并精于专业查证的时政历史军事法律网红大V们却视而不见,故意以讹传讹,不知有何内情?

而都市快报作为官方主流媒体,对一个普通日常纠纷,故意歪曲混淆捏造,大肆渲染所谓“司法部发声”,亦不知有何目的?令人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