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意见应该怎么写?这份审稿指南告诉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经济学专家建议怎么写 审稿意见应该怎么写?这份审稿指南告诉你

审稿意见应该怎么写?这份审稿指南告诉你

2024-02-02 13: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语:科学家所接受的审稿培训极为有限。Mathew Stiller-Reeve在此分享了一个有效的撰写审稿意见的方法。

科学家所受的同行评议培训不够充分。为了改善这一境况,我和一些编辑制定了一个同行评议工作流程,告诉审稿人如何写出一篇有意义的深入分析,真正帮助作者提高论文质量。

我们建议每篇论文读三遍,每次只关注一个点,并且分主要缺陷和次要缺陷来撰写每个点的评语。主要缺陷会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解释或纠正。

读第一遍可以对全文有个大致了解,并弄清楚论文目的。一边读一边做记录。确保论文内容属于期刊范围内。虽然很少发生错投期刊的情况,但强迫自己回答这个问题,能让你更好地理解整个研究和研究目的:也就是研究想要达到的结果。

在你最有专业发言权的部分多做一些记录。编辑并不要求你在论文涉及的所有方面都很专业,但编辑也不希望你是个完全的新手。提前开诚布公地向论文作者和编辑说明你的审稿意见将侧重于哪几个方面的科学内容。

第一遍读完后,试着详细写下你对论文研究内容的理解——“映射”这篇论文。这能告诉作者,从你,也就是一个读者的角度,是如何看待他们的研究目的、结果和创新性。如果作者不同意你的分析,至少让他们从你的评语中明白这不是你的问题。你的分析将给出一条明确信息,即作者需要在传达研究目的方面再下功夫。

第一遍通读时,你可能会发现某个致命缺陷。先忘了次要和主要缺陷吧:致命缺陷足以让你停下审稿的脚步。如果实验方法具有致命缺陷,论文缺失了某一整段内容,或论文根本就无法阅读,那么继续审稿的意义也不大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在评语中说明所有缺陷,然后提交。视不同的期刊而定,有的期刊会让你选择“拒稿,但可重新提交”。要不然,直接拒稿就行。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如果你没有发现致命缺陷,那就开始读第二遍。这一次,你仍然需要花费一点时间,安安静静地投入其中。

读第二遍能让你关注到研究的细节:方法、分析和结论。记得注意区分主要和次要缺陷,并按时间顺序阅读。这时要问自己以下问题:

• “摘要”和“引言”是否清晰地描述了研究的必要性和相关性?

• 研究主要问题(可能不止一个)的“方法”是否合适?

• “结果”是否表述清晰,逻辑严密,是否有数据支撑?数据是否清楚、描述完整?

•“结论” 是否合理回答了作者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

要确保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得到了恰当回答,这一点非常重要。此外,注意寻找文中有“水中捞月”嫌疑的论点,论文应该远离捞“月”的尝试,除非这是篇天文学期刊投稿。

到了这个阶段,一种不错的做法是把这篇论文放几天,让自己从这些细枝末节中抽离一会儿。

第三遍,也就是最后一遍阅读时,你应该关注写作和陈述方式。论文中的科学内容或许很棒,但长篇累牍和结构混乱容易遮蔽主要信息。如果你想对写作方式进行评价,请确保自己言之有物。不要只评注“写得很差”,而是要给作者提出具体建议,让他知道如何写得更连贯、缜密。比如,这篇文章读起来很累是不是因为段落衔接不通顺?作者是不是在文中用了太多让人混淆的缩略语?

你不需要对论文进行排版润色,这通常是请你审稿的期刊的工作。但是,能从整体上提高文章语言质量的建议也是受欢迎的,它们也是同行评议的一个重要部分。

现在,你已经罗列了每一条评语和建议,足以形成一篇完整的审稿意见。完整的审稿意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引言:先“反映”论文,说明你的专业领域,以及论文是否可以发表,或是否存在致命缺陷;

2. 主要缺陷;

3. 次要缺陷;

4. 其它,少量建议和最终意见。

最后,仔细通读一遍你的意见,最好大声朗读:如果你在朗读自己的文章时结结巴巴,那你的读者肯定也会遇到相同的问题。这种做法还能让你注意到你的批评在作者听来是什么感受。确保你的批评具有建设性,而不是攻击性;有帮助,而不是有害处。有时你的确需要提交一篇尖刻的评论,但绝不是粗鲁的评论。记住同行评议的黄金法则:“用你希望别人审你稿的方式为他人审稿。”

Nature|doi:10.1038/d41586-018-06991-0

How to write a thorough peer review

原文发布在2018年10月8日的《自然》职业专栏上,作者:Mathew Stiller-Reeve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