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丘不是岳,不,到底是平声还是仄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韵母区分古仄还是仄声 山丘不是岳,不,到底是平声还是仄声?

山丘不是岳,不,到底是平声还是仄声?

2024-06-02 05:34: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但是,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没有见到一首【不】字打头的五言律诗,也可以反证【不】不是平声。

二、不,在第二位置

俗语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五言律诗有四种基本句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四种句式的第二字,平仄是固定不变的(大拗例外),这是最能说明【不】的平仄属性。

例如中仄中平仄(仄仄平平仄,中,表示可平可仄),岑参的《送陈子归陆浑别业》:

虽不旧相识,知君丞相家。 故园伊川上,夜梦方山花。 种药畏春过,出关愁路赊。 青门酒垆别,日暮东城鸦。

虽【不】旧相识,平仄仄平仄,这是半拗体,但是第二个字必须仄声。【不】肯定是仄声。

又如中仄仄平平,唐朝诗人修睦的五律《落叶》: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而【不】与君同,中仄仄平平。第二个字是【不】,也肯定是仄声。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二个字必须是平声,律诗中,老街找不到使用【不】的例子。有认为【不】可以作平声使用的人可以找一找 。

三、不,在第三位置

在第三的位置,这四种基本句式也有不同的平仄要求(还是大拗除外:中仄仄仄仄)。

例如中仄仄平平,第三个字必须是仄声。唐刘长卿的《秋宿洞庭》:

洞庭初叶下,旅客【不】胜愁。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只被浮名系,宁无愧海鸥。

旅客不胜愁,中仄仄平平,【不】肯定是仄声。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三个句式中,第三个字是可平可仄的。因此无法证实【不】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第三个字可平可仄,如果是仄,就是半拗体:中仄仄平仄。前面说过岑参的《送陈子归陆浑别业》第一句:虽不旧相识,就是半拗体。

平平平仄仄,第三个字也可以是仄,平平仄仄仄,这就是三仄尾,即题目中的山丘不是岳。

平平仄仄平,一般记作,平平中仄平。中,即可平可仄的意思。

也就是说,在律句第三的位置,只有仄仄仄平平,肯定第三个字是仄声,其他三种句式都是可平可仄的。

仄仄仄平平,在律诗中,第三个字如果是【不】,当然肯定是仄声。

四、不,在第四位置

二四六分明,第四的位置,其平仄也是固定的。因为平平平仄仄有两个变格,平平仄平仄和平平仄仄仄,因此这个位置出现五种情况。

1、平平平仄仄,唐人包何的五律《和孟虔州闲斋即事》:

古郡邻江岭,公庭半薜萝。府僚闲【不】入,山鸟静偏过。睥睨临花柳,栏干枕芰荷。麦秋今欲至,君听两岐歌。

府僚闲【不】入,中平平仄仄,这里的【不】毫无疑问也是仄声。

2、平平仄平仄,这种句式的第四个字一定是平声,所以,这里找不到【不】这个字,因此也可以反证【不】为仄声。

3、平平中仄平,唐人卢殷五律《欲销云》:

欲隐从龙质,仍余触石文。霏微依碧落,仿佛误非云。度月光无隔,倾河影【不】分。如逢作霖处,当为起氤氲。

倾河影【不】分,平平中仄平,第四个字【不】一定是仄声

4、仄仄平平仄,第四个字一定是平声,这里也找不到【不】字。

5、仄仄仄平平,第四个字也是平声,当然也找不到【不】字。

上面说过大拗除外,拗体律句如:仄仄平仄仄,野火烧【不】尽;仄仄仄仄仄,向晚意【不】适。第四个字都是仄声,因此常常被举例用来讲解拗体,也证明了【不】是仄声。

五,不,在第五位置

不,在五言律句第五个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意,当然是仄声。一种是“否”的平声代替字,是平声,这个平声的【不】在尤部,和愁、楼、流在一个韵部中。

白居易的五言律诗《答卜者》中,有两个 【不】,一个平声,一个仄声:

病眼昏似夜,衰鬓飒如秋。除却须衣食,平生百事休。 知君善易者,问我决疑【不】。【不】卜非他故,人间无所求。

问我决疑【不】,仄仄仄平平,【不】是平声,和秋、休、求一样,作为韵脚当然押平声韵。这里是“否”的意思,表示疑问。

【不】卜非他故,,是仄声,即常用的本意,表示否定。可以看出来,两个【不】,一个平声一个仄声,完全两个意思,两种发音。

南唐后主李煜的大臣徐铉,有七律《使浙西先寄献燕王侍中》,也用了两个【不】:

京江风静喜乘流,极目遥瞻万岁楼。喜气茏葱甘露晚,水烟波淡海门秋。 五年【不】见鸾台长,明日将陪兔苑游。欲问平台门下吏,相君还许吐茵【不】。

再举个例子,唐人李瀚的七言绝句《留题座主和凝旧阁》:

座主登庸归凤阙,门生批诏立鳌头。玉堂旧阁多珍玩,可作西斋润笔【不】。

格律诗双数句最后一个字是必须押韵的,因此这里的【不】一定是平声,但是不在【入声五物】,而在【下平十一尤】。

注:宋朝的平水韵是唐韵的合并版,唐诗基本都合平水韵,读者不必纠结唐宋韵的不同。

六、不,在词中的平仄

最后,再看看【不】在词中的表现。辛弃疾有一首《水调歌头·相公倦台鼎》,押平声韵尤部。

相公倦台鼎,要伴赤松游。高牙千里东下,笳鼓万貔貅。试问东山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谢公【不】。孺子宅边水,云影自悠悠。 占古语,方人也,正黑头。穹龟突兀千丈,石打玉溪流。金印沙堤时节,画栋珠帘云雨,一醉早归休。贱子亲再拜,西北有神州。

留得谢公【不】,这里的【不】是韵脚,当然是平声,也是代替“否”。因为否是仄声字,如果押平声,必须用【不】代替,发音应该是fiú或fóu。

康熙字典中也有说明:

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

浮,也在尤部,也应该发音fiú或fóu,而不是fú。例如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fiú或fóu】。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再举一个例子,宋词人韩淲的《浣溪沙》:

闲里相看两鬓秋。酒能沾醉雨能幽。吾庐何幸得翁留。世路尽教终易与,山林佳话恐难酬。人来人去亦知【不】。

韵脚是秋、幽、留、酬、不,当然是平声。

结束语

白居易在五言排律《想东游五十韵》,用了三个【不】,句中的都是仄声,表示本意。句末的是平声,代替“否”,节录如下:

....食宁妨解缆,寝【不】废乘流 .......去去无程客,行行【不】系舟 .......志气吾衰也,风情子在【不】。应须相见后,别作一家游。

可以看出,不,只有在代替“否”表示疑问的时候,才是平声字。

虽然在生活中,我们说不是、不去、不问的时候,【不】发二声,但是在诗词中,这里的【不】都是仄声字。

不,在四声字前面发二声,这种现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音韵学这门课中,单独讲到过。20年前,老街学习这门课的时候,印象非常深,只是当年的课本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其他的内容几乎都记不得了。

因此也可以看出,山丘不是岳,当然是平平仄仄仄,标准的三仄尾。

@老街味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