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96110总是打电话说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呢 你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你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2024-06-03 12:42: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你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原创 农视网 农视网

今天(1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开始实施

这是一部备受大家关注的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专门法律

在大数据时代

怎样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

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个人信息被泄露甚至被买卖

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应该找谁来解决呢?

近日

《三农三人谈》邀请了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席志国教授

以及中央网信办网络法制局

法律事务处处长李民

为大家解答

如何有效保护个人信息

↓↓↓

▲ 完整视频

《三农三人谈 | 你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个人信息都包含哪些内容?

首先,我们聊一聊

哪些属于个人信息?

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法律事务处处长 李民: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已识别和可识别的自然人相关的各种信息都属于个人信息,比如姓名、年龄、身份证号、行踪轨迹信息、上网浏览记录等都属于个人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席志国:

职业、学历、个人经历、银行账户等金融账户、个人健康状况、购物的倾向等这些信息都能够纳入到个人信息里,都受这部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部门要设立举报机构

现在有了这部法律

如果我们发现

个人信息泄露了

该怎么办?

如果要投诉

该找谁呢?

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法律事务处处长 李民:

个人信息护法在立法过程当中非常注意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特别要求负责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要设立专门的举报受理机构,受理来自于社会各方面的举报。

同时不光中央层面,要求县级以上的部门也同样设立个人信息保护的机构,这些机构也都承担着受理这些举报的职责。

目前为止,负责个人信息保护的部门有十几家。举个例子,像金融数据,人民银行作为主要的监管部门;像电信数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来负责监管,采用分业监管的模式,国家网信部门做总体统筹协调。同时,国家网信部门也设了专门的投诉举报机构。

举个例子,我们有时候会接到关于买卖房子的骚扰电话,那么这个时候,我该找谁举报呢?

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法律事务处处长 李民:

找任何一个举报机构都可以,不同的举报机构之间,如果发现这个内容不适合自己处理或者自己范围以外的,他可以在内部移交,任何一个部门,那怕公安部门,都可以提交这个举报信息。

此外,席教授建议,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举报热线,这样更有利于投诉举报。

大家肯定也很关心,有了这部法律之后,像这种骚扰电话会不会变少一些?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席志国:

这部法律出现肯定会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这部法律对个人信息处理者在获取个人信息的过程,以及在获取后处理、使用、传输、公开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基本规定就是要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是取得当事人的同意,否则的话都会构成违法。违法以后,监管部门就会进行监管,情节严重的话,处以一年营业额5%的罚款,单项罚款最高5000万元。因此,这些个人信息处理者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就会主动去合规操作,泄露现象就会大量减少。

摄像头进行面部识别,应该如何对待?

现在很多公共场合都设有摄像头,那么有些人就担心,这些摄像头会不会盗取人脸信息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法律对此有没有规定呢?商家有没有告知的义务?

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法律事务处处长 李民:

在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从维护公共安全的角度来讲,有其必要性。但是同时,摄像头的技术越来越先进,比较高端的摄像头可以同时追踪几百个人脸识别信息,而且是精确识别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演唱会可以抓逃犯。

由于技术受限的问题,在经过一个摄像头的时候,很难实现摄像头,问你是否同意去收集个人信息,这个也是从技术上无法实现的。那怎么办呢?

在立法当中,是通过严格“使用目的”这个方式来解决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通过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要设置明显的标识,要告诉别人这里有摄像头,而且收集的个人信息必须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能用作其它目的。如果想用于其它的目的要经过信息主体个人的单独同意。

人脸信息不仅有可能被盗取,更有甚者利用摄像头分析顾客在某个柜台的客流量,或者某一商品的客流量。如果浏览量多,那么相应的进货就多;如果无人问津,可能接下来就把这个货撤档,不再进货了。

而且还会分析人脸面部表情,分析是不是愿意购买,大数据自动化处理,这些都能够分析出来。就等于我们每一个人在大数据面前就会成为一个 “没有穿衣服”的“全裸”的人。

对此,李处长表示,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用作商用的这种行为,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因为很明显它不是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如果想要应用这种大数据,就需要经过摄像头所收集到的人脸识别信息的这些人的单独同意,如果做不到的话,就不能做这种商业的应用,这是第一次作出明确规定。

|| 说到人脸识别,现在很多小区门口是人脸面部测温,这是在收集人脸信息吗?是合法的吗?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席志国:

人脸识别如果只识别主体身份,比如识别是否和身份证是否一致,识别以后不存储,也不进行进一步地使用和分析,不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小区里边刷脸进门,这个是必须给出选择的。如果同意刷脸录入收集,就没有问题,如果不同意,不能强迫,而且要求这些信息也只能用于公共安全的目的,不能另作他用。

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法律事务处处长 李民: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为了公共卫生安全目的,是可以收集个人信息的。所以,小区门口的测温设备包括人脸识别,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这种收集是具有合法性基础的,是依法收集。不过需要注意,收集以后要保证它妥善使用,不被泄露,及时删除。

向APP商家提供个人信息的标准出台

不少人在下载软件的时候都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下载APP,如果不开放某些权限,那这款APP我就用不了,这是合理的吗 ?

席教授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不能以消费者拒绝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而拒绝提供服务,除非这个服务是所必需的,比如地图必须定位,如果不定位就没办法提供这个服务。

那么, APP究竟哪些服务是必要的,这个怎么来判断呢?

目前为止,为了配合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网信办正在指导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一系列的标准。未来某一类信息是不是应该收集,由标准说了算,而这个标准是社会大众公认的一个标准,它代表着公众利益。

法律如何约束和惩罚大数据杀熟?

还有一个事,大家都比较关心,那就是“大数据杀熟”。那么,究竟啥是“大数据杀熟”呢?

举个例子,你和朋友同时在一个旅游网站订酒店,结果发现朋友和自己定同样的房型,但是价格要比自己便宜,原来因为朋友是刚注册的新会员,而你是老会员,这个就是 “大数据杀熟”。那么这种情况,在这部法律当中有怎样的规定呢?

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法律事务处处长 李民: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当中,专门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个明确规定,严禁使用这种自动化决策的手段做价格歧视。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席志国: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可以向消协举报,也可以向网信监管部门进行举报投诉,如果都解决不了,还有一个渠道,就是民事诉讼。“大数据杀熟” 这个行为构成了违法性,违法的法律行为是无效的,可以主张无效,并返还财产。

个人求职简历泄露可举报招聘网站

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求职者在招聘网站投递的简历,在一些QQ群或者其他平台上,花几元钱就能买到,甚至在一些招聘平台上,企业账户只要成为会员,就可以不受限制去下载这些个人简历。那么在这方面,法律作出了什么样的规定?

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法律事务处处长 李民:

简历上的信息,很多属于敏感个人信息,是严禁进行买卖的,更不允许大规模泄露。如果发现自己的个人求职简历信息被泄露了,甚至被买卖了,消费者可以举报招聘网站,把信息交给了谁就举报谁,可以直接提起民事诉讼。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对于招聘平台,它是举证责任倒置的,需要由这个平台自己来证明自己收取简历信息用于合法目的。被非法泄露后,如果他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话,就应该承担相关的赔偿责任,接受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席志国:

招聘网站有一个特殊性,就是说有些时候我传上我的个人的简历,实际上是需要用人单位去调取我的简历,然后来决定是否聘任我,作为敏感个人信息,如果我单独同意如何进行使用,向什么范围进行公开,这个就具有了一个合法性的基础。除此之外它就不具有合法性。

所以对这些招聘的网站,它要针对不同的应聘者,设置单独向什么机构提供他的简历,这样一个个性化的服务。

敏感个人信息都有哪些?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当中,更严格限制了处理敏感个人信息。

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它包括了两种:一种是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的所有个人信息,都属于敏感个人信息;第二类是针对所有人,只要这个信息予以公开或者泄露,容易造成人格尊严的伤害,或者是人身、财产安全损害的信息。

泄漏买卖个人信息的平台商家,如何惩罚?

如果机构、平台或个人收集、倒卖个人信息,会受到何种处罚呢?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席志国:

这是全方面的一个责任,从最简单的就是民事责任,到行政责任,最严重的就是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会构成刑事犯罪。而情节严重与否,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但是有基本考量的一些因素:

一、非法泄露、倒卖的个人信息数量的大小。

二、非法获取的利润高低。

三、对被收集主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起诉泄漏个人信息的平台可采取公益诉讼的法律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个人信息保护法有一个亮点,那就是规定了公益诉讼的法律制度。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时,不但可以举报,还可以通过公益诉讼,得到相应的赔偿。

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法律事务处处长 李民: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三类主体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分别是:人民检察院、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国家网信部门确定的组织。

最后也给大家提个醒

非必要时

不要提供个人信息

一旦个人信息泄露

也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记者|李媛媛 摄像|刘树文 常瑞民

编辑 | 慈超楠

视频剪辑 | 慈超楠 赵崇竹 应仁杰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原标题:《你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