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大变脸,首次讨论缩减QE,这会对全球股市造成什么影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美联储收紧qe时间 美联储大变脸,首次讨论缩减QE,这会对全球股市造成什么影响?

美联储大变脸,首次讨论缩减QE,这会对全球股市造成什么影响?

2023-09-18 03: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了人们比较关注的7月份议息会议的纪要。

我上个月就跟大家提到过8月19日美联储公布的会议纪要里,可能会首次出现关于缩减QE的内容。

不出所料,今天凌晨2点公布的议息会议纪要里面,包含了美联储官员正式讨论缩减QE的内容。

这也使得今天凌晨美股出现一波跳水。

欧洲股市下午也出现一波大跌。

那么美联储只是讨论缩减QE就有如此大的威力,未来加息怎么办?

所以摆在美联储面前,当前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8月18日,美联储的逆回购规模已经达到了1.11万亿美元,这是连续第6天逆回购规模超过万亿美元规模。

我之前也分析过美联储逆回购很多次。

跟我们逆回购相反,美联储的逆回购是收回流动性。

当前美联储持续破万亿美元的天量逆回购,已经表明,当前美国金融体系已经流动性泛滥。

美联储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保持每个月印钞1200亿美元来购债,不但没有意义,而且只会加剧这种流动性泛滥。

这等于是,美联储左手QE印钞释放流动性,右手逆回购收回流动性,对美国经济和就业,实际根本没有意义。

美联储之所以这样玩这些自欺欺人的把戏,完全只是因为美联储一旦缩减QE力度,甚至缩表和加息,就会戳破当前美股和美债泡沫,让美国金融市场崩盘。

而在当前我们和美国博弈的关键时期,一旦美国金融市场崩盘,毫无疑问,美国等于是自毁根基。

所以,美联储才会这样死鸭子嘴硬,明知道当前印钞对美国经济和就业没好处,只对美国金融市场维持泡沫有好处,却仍然张嘴闭嘴就是就业和经济,完全不提美国金融市场的泡沫化风险。

实际谁都知道当前美联储已经被美国金融市场绑架。

但是,美联储能够死撑着的时间也是有极限的,美联储不可能永远一直这样印钞放水下去。

在超过一个临界点的时候,美联储也必然是会开始缩减QE,然后缩表甚至加息。

在今天凌晨公布的会议纪要里显示,美联储会议里已经有人对货币政策是否可以解决当前就业问题,提出质疑。

一些与会者认为,货币政策在解决目前制约就业水平的劳动力供应短缺和招聘困难方面的能力有限。

有意思的是,上一轮美联储收紧周期,也有人提出这样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在为美联储收紧预期铺路。

一些与会者还评论说,疫情可能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了更持久的变化,疫情前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可能不是委员会评估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正确基准。

这都是美联储开始由鸽转鹰的一些“铺垫”。

这都说明,当前美联储能够继续死撑着的时间不会太久了。

现在没有人能知道,美联储这个死撑的极限在哪里,但可以很确定的是,随着时间推移,美联储距离抵达这个极限是越来越近了。

从美联储今天公布的这份会议纪要里,其实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有不少美联储开始转向的痕迹,所以今天欧美股市才会出现大跌,具体我会来跟大家详细分析。

(1)什么是缩减QE

缩减QE,在美国还有一个比较洋气的说法,就是Taper。

不过我平时还是比较喜欢用缩减QE,这样比较直观。

QE,就是指量化宽松,也就是美联储当前通过印钞来购买国债和房地产债券。

美联储当前每个月都会购买800亿美国国债和400亿的房地产债券,也就是每个月保持1200亿的印钞规模,这就是当前的美联储QE力度。

缩减QE,就是指,美联储缩减当前每个月1200亿的印钞速度,比如缩减成1000亿、800亿、600亿、400亿,这样阶梯式缩减的过程。

美联储比较注重“预期管理”,也就是通过定期举行会议并公布纪要等,使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可被预见。力求货币政策效果最大化,而副作用最小化。

所以美联储当前差不多1-2个月会有一次议息会议,同时每次议息会议结束后半个月,都会公布会议纪要,让市场知道美联储都在讨论什么。

接下来美联储议息会议和会议纪要的时间,我也跟大家贴一下。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里,从宽松到收紧的切换过程,通常会有3个步骤:

1、缩减QE

2、加息

3、缩表

也就是一般要先缩减QE,并且彻底完成停止QE后,才会开始进行加息。

不过美联储今天会议纪要里却强调完成缩减QE和加息之间,没有机械的时间联系。

这是因为,之前市场普遍认为,停止QE后到加息,至少需要半年的评估期。

美联储否认这个预期,也意味着加息的时间点,实际上是有可能进一步提前的。

而一般加息和缩表,也没有太严格的先后顺序。

我们可以以史为鉴,看上一轮美联储如何从宽松转向收紧。

(2)以史为鉴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开始量化宽松QE大放水。

2013年1月,美联储的议息会议纪要里,开始有正式讨论缩减QE的过程。

这跟今天凌晨发生的事情相符。

2013年5月,美联储主席在国会发表证词,宣布将要缩减QE。

2013年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上公布了缩减QE的时间表。

2014年1月,开始正式缩减QE。

2014年10月,彻底停止QE。

2015年6月,开始透露加息信号。

2015年12月,开始正式加息,并小幅度缩表。

2018年,开始大幅度缩表。

这是上一轮美联储从宽松到收紧的整个过程。

后面因为2018年12月的美股崩盘,再加上2019年爆发了钱荒危机,迫使美联储结束了短暂的加息缩表周期,转向了新一轮大宽松周期。

并在去年疫情爆发后,进入无限量化宽松状态,一直至今。

以史为鉴,我们大致可以知道,美联储接下来会怎么做,已经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但我们需要知道,历史虽然总是周期性重演,但并不会完全一致。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历史也总是会玩出很多新花样。

辩证来看,历史就是在周期规律中螺旋前进的过程,会有一些相似性,但不会完全一致,所以我们也不能犯了刻舟求剑的毛病。

因为去年疫情爆发,导致美联储的无限宽松,是史无前例的疯狂大印钞。

当前流通的美元有1/3是过去这一年多印的,甚至已经接近一半了。

如此大力度印钞,也必将导致未来一旦爆发危机,美联储的应对也容易极端化。

来得快,去的也快。

所以,未来美联储的货币转向过程,也大概率不会像2013年~2018年那么的缓和。

当时美联储是花了整整5年去搞“预期管理”,力求把加息缩表对市场的影响降至最低。

但很显然,美联储失败了。

2018年12月,美股仍然崩盘,说明不管美联储再如何预期管理,已经泡沫化的美股,只要一缩表加息,肯定会死。

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实际上股市应该是“货币的晴雨表”。

只要央行和美联储大放水,股市就会走牛。

只要央行和美联储收水,股市就会走熊。

因为现代金融体系,美联储印钞放水的资金,注定会首先流向流动性最好的股票,然后就是债市、房地产等各类资产,而不会流向应该流的实体经济和消费者手里。

这是现代金融体系难以解决的弊端。

所以,每一轮大印钞,最大获益者就是持有各类股票资产、债券资产、房地产资产的富人。

因此,我之前也跟大家分析过,量化宽松的不负责任印钞,只是养肥了富人,会导致富人越富,穷人越穷,是劫贫济富的流氓行为,会加剧贫富差距分化。

当前美国的贫富差距分化程度,已经超过了1929年大萧条前的巅峰状态。

就是美国过去这十几年持续量化宽松印钞所产生的恶果。

接下来,我们和美国有很大可能会爆发一次极其激烈的金融战。

在这样的金融战里,美联储的货币工具,可能会成为美国最有力的武器。

所以我不认为美联储会像2013年那样温和货币转向。

这也可以体现在,这一轮大印钞是去年疫情爆发后开始的,而现在只过了一年多,美联储就开始讨论缩减QE。

而当时美国是在2008年开始大印钞后,一直过了5年,到了2013年才开始讨论缩减QE。

从5年缩减为1年。

因此我认为,美联储从讨论缩减QE,到开始加息的时间,也会大大减少。

上一轮美联储加息,是2013年1月讨论缩减QE,2015年12月开始加息,前后刚好整整3年的时间。

这一轮,我认为可能会从3年缩减为1年。

也就是今天凌晨开始讨论缩减QE,最快可能明年底就会开始加息。

具体路径时间点可能大致是这样。

2021年8月19日开始讨论缩减QE。

2021年9月~10月,正式宣布缩减QE。

2021年12月,开始执行缩减QE。

2022年上半年,完成缩减QE。

2022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加息预期周期。

这是我的个人预判,有两种情况,可能导致上面预判出错的可能,我这里也做一些风险提示:

1、病毒进一步变异,美国疫情严重加剧,会让美联储不得不重新宽松。

2、由于中美博弈加剧,美联储超预期收紧货币政策,大幅度加息。

目前来看,虽然未来变数仍然很多,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转向,大概率不会太温和。

如果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比较激烈,再加上当前美股泡沫化程度处于历史最大程度,一旦美联储开始货币转向,会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比较大的动荡。

(3)泡沫与危机

美股标普500,当前的市盈率中位数,已经达到了历史高位,泡沫化迹象还是比较明显的。

从席勒市盈率看,当前标普500也处于历史第二高的峰值状态,超过了1929年大萧条前夕,仅次于互联网泡沫前夕。

除了美股泡沫化的问题之外,美债的危机其实更严重,特别是企业债危机,当前是完全靠美联储印钞强撑着。

这里需要跟大家强调的是,金融市场里的预期是很重要的,炒股就是炒预期。

所以,当确定美联储有转向预期之后,股市可能就会有提前反应,这也是为什么近一段时间A股和美股都开始走弱的缘故。

美股是从今年5月份,就开始高位横盘震荡,这3个多月下来整体并没有涨多少。

A股就不用说了,春节后就一直处于比较歇菜的状态,虽然仍然有热门板块疯涨,但大多数股这半年都出现较大回调。

这实际上主要原因就是基于美联储货币转向的一个提前预期反应。

同时因为有预期反应,所以往往出现靴子落地之后,股市会反向运行,有这种反身性效应。

也就是经常听到的利空落地、利好落地的意思。

但是,这也并不是绝对的。

我们也可以看上一轮美联储开始缩减QE后的股市反应。

2013年5月,美联储开始宣布缩减QE后,美股一度出现一波短暂的恐慌性抛售。

随后,在2013年~2015年,整个缩减QE和加息预期的过程里,美股整体处于大幅度震荡的状态。

特别是2015年加息之前,出现较大波动。

然而,在2015年12月加息落地之后,美股再次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一直到2018年,美联储连续3次加息后,美股才在2018年12月出现全面崩盘的走势。

但随着2019年美联储重新开始降息放水、扩表,美股又重新开始走牛。

这个过程,比较好的解释了,股市炒作预期,并且预期落地后的反向走势。

同时需要注意,真正对股市不利的,比如加息缩表,一旦出现较大幅度的动作,股市并不会有反身性效应,该跌还是得跌,比如2018年。

同时,美联储整个货币政策转向对我们的影响,其实也比较明显。

2013年,美联储开始讨论QE的时候,我们也爆发了钱荒,当时余额宝就是在这样的钱荒里,以超高收益率,得以被热捧。

当时A股也是在2013年钱荒里,杀出了1849点这个历史大底。

当然,股市跟国家经济运行也是绑定在一起,随着时间推移,只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股市的底部位置肯定是在逐步抬高。

所以,未来即使美联储加息缩表,我们股市也跟着杀出一个历史大底,但这个历史大底的位置回到哪里,就是一个比较大的疑问,还需要到时候具体观察。

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美联储开始货币政策转向,并在未来1-2年内有很大可能加息的预期下,A股杀出一个历史大底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2015年美联储加息前夕,我们A股不但被引爆一场疯牛,也引爆一场股灾,造成我们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这一次我们也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引以为戒。

这可能也是最近这一年,我们都有比较明显的给资产价格“压盘”,避免资产价格泡沫化。

2018年,美联储连续加息3次,配合当时我们和美国开始激烈博弈,倒是2018年A股从头跌到尾,很多人在2018年亏得比2015年还多。

这其实都说明,美联储这些外部因素对A股的影响力。

我发现,很多人都过于轻视这些外部影响。

不同位置的人,需要有不同的考虑。

金融市场需要信心,所以有一些人通过喊话,来降低外部因素对A股影响,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们作为小散,自己还是要拧得清,外部因素的影响因素有多大。

从客观辩证角度来说,我是一直认为,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外部因素的影响,但也不能完全无视外部因素的影响。

影响我们自己的金融股市,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一个是我们自己央行的水龙头,一个是美联储的水龙头。

整体来说,我们自己央行的水龙头会更重要一些,但美联储的水龙头也不能完全无视,二者权重我认为差不多是七三分,也就是我们自己央行的影响权重是70%,美联储影响权重30%。

在以前,美联储的水龙头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央行的水龙头。

但过去一年,我们越来越强调货币政策自主性,不怎么跟随美联储,所以这个权重值才是七三分,不然应该是六四分。

所以,对于当前外部金融形势的动向,我认为大家还是要有足够的重视。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欢迎关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