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又双叒叕上新!神秘金面具背后有何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星堆神秘金面具背后 三星堆又双叒叕上新!神秘金面具背后有何故事?

三星堆又双叒叕上新!神秘金面具背后有何故事?

#三星堆又双叒叕上新!神秘金面具背后有何故事?|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料图:金面罩青铜人头像,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但无论金面具用于何处,其在三星堆文化中的作用显然与祭祀有关。

在28日的三星堆全球文化推介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就指出,三星堆有其特有的祭祀体系,金面具、神树等出土文物均体现了这一点。

王巍同时表示,古蜀文明有浓厚的自身特色,但它同中原的关系也很密切,学习、借鉴了很多中原礼制。

那么,这些联系体现在哪?这还要从发掘出土的文物说起。

三星堆遗址5号祭祀坑黄金大面具发掘现场。 雷雨 摄

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怪异”文物

“即便是看起来很怪异的青铜器,其中也有大量中原商文化的纹饰。”

面对三星堆极具特色的文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28日特意提到了其中多元的一面。“比如商文化比较常见的云雷纹、兽面纹等几乎一整套商代青铜器纹饰,都被运用到三星堆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上面。”

同时,金面具背后的三星堆祭祀体系则显示,三星堆文化有着“浓厚的神巫信仰色彩”。这一点,也并不孤立。

雷雨介绍,目前所见的长江流域很多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周时期遗迹,都有“用器物做神像或巫像的制作传统”。他认为,“三星堆显然跟这些地区有着密切交流。”

此外,雷雨指出,三星堆出土的玉璧、石璧等可能来自于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而其中的部分琮、玉锥形器与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同类器相似度非常高,三星堆的城墙夯筑技术以及稻作农业等,则与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有关。

资料图:“祭祀坑”里的文物。 安源 摄

开放包容的三星堆

在三星堆文化全球推广活动中,一件来自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的青铜器重器通过大屏幕亮相。它是通高115厘米,位于3号祭祀坑南部的铜顶尊跪坐人像。

铜顶尊跪坐人像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一件55厘米青铜大口尊,铜尊口沿内侧有短柱,肩部焊有精美的龙形装饰;下部则为一呈跪姿、双手持物于身前的高60厘米铜人。

雷雨坦言,三星堆与湖北、湖南、重庆东部、陕西南部等地都曾出土带有中国南方特色的青铜容器。其特点是把中原地区的青铜尊、罍加以改制,形成南方特色的青铜礼器。这一点说明三星堆和这些地方都曾有密切的文化交流。

在王巍看来,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不仅为解决诸多历史之谜提供了诸多材料,更重要的是,它们显示:当时此处的先民既坚持自己的特色又不断吸收、借鉴和发展,他们一定是开放包容的。而这些古蜀文物所展现出的内涵,在当今也有重要意义。(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