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王尔德的《温夫人的扇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奥斯卡王尔德作品我不是内向 奥斯卡·王尔德的《温夫人的扇子》

奥斯卡·王尔德的《温夫人的扇子》

2024-06-17 00: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剧作背景

时间来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快四十岁的奥斯卡·王尔德怎么看也成不了有名的剧作家。王尔德1854年出生于都柏林,后来在牛津大学读书,二十来岁时已经身兼业余诗人、讲师、批评家等职,还总衣着光鲜,活跃于城里各处;但王尔德其实一直渴望人们认可他的剧作。他创作的第一部戏剧,是1881年的悲剧《薇拉》(Vera),在纽约上演时遭遇惨败;第二部名为《帕多瓦公爵夫人》(The Duchess of Padua),是部严肃历史剧,用莎士比亚诗体写就,结果原定的女主角拒绝出演。因同性恋主题而引发众怒(有人甚至建议把此书烧了)的《道连·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890)令王尔德虽遭人白眼却也算有所成,他同时也凭借散文作品奠定了自己在文学界的一定影响,然而,因剧成名的命运似乎确实与他无缘。

最后,他听人劝说,开始创作喜剧。他对当时充满社会秘闻与离奇转折的法国戏剧兴趣十足,也读过十七世纪晚期令人捧腹的英国喜剧。鲜为人知的是,他还醉心于挪威作家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对现实主义社会戏剧(social drama)进行的先驱性尝试,并发现只需稍作努力,哪怕是易卜生笔下最阴暗的主题,也可以改编得更具谐趣。1891年夏天,王尔德到英格兰北部的湖区旅行时,便着手创作《温夫人的扇子》,作品中很多人名的灵感正是来自周边地名:温夫人的名字取自附近的温德米尔湖(Lake Windermere),达林顿勋爵(Lord Darlington)则取自达勒姆郡的达林顿镇(Darlington, County Durham)。他把那年剩下的时间都倾注在这部剧本上,不断打磨对白,润色情节。

图为第一幕的第二稿手稿。由位于伦敦河岸街马歇尔夫人打字局(Mrs Marshall’s Typewriting office)打印,王尔德用铅笔修正了两名演员的台词和舞台方位。本卷手稿原装订成册,后因修复保存的需要而拆分。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点击此处前往大英图书馆英文官网欣赏该手稿馆藏的全部数字化资源。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作者/创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621 版权: Unpublished Material ©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图为1892年《温夫人的扇子》在伦敦圣詹姆斯剧院上演时的节目单原物。

标题: 《温夫人的扇子》在伦敦圣詹姆斯剧院上演时的节目单,1892年2月20日。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Add MS 81771 版权: Public Domain

《温夫人的扇子》于次年二月在伦敦的圣詹姆斯剧院(St James’s Theatre)上演,并赢得了积极正面的反响。某报纸撰文称:“奥斯卡·王尔德先生简直天赋异禀,诙谐无双。”观众慕名而来,蜂拥入场。王尔德也终于获得了他朝思暮想的成功。

剧情梗概

该剧共分四幕,剧情涵盖时长不过二十四小时。第一幕始于年轻恩爱的温德米尔勋爵夫妇在伦敦住所的起居室。温夫人正为她二十一岁生日的舞会做准备,却听闻一则晴天霹雳的消息:自己的丈夫常拜访一位美丽神秘的中年女士——欧琳太太(Mrs. Erlynne),还给了她钱。温夫人十分震惊,使出全力要找出真相。而她丈夫却否认,说自己没有外遇。

第二幕则发生在当天晚上。温夫人和她的客人发现欧琳太太居然真的来参加舞会;更糟的是,似乎正是温德米尔勋爵(Lord Windermere)邀请了她。温夫人深感蒙羞,决定离开她的丈夫,转投新的爱人达林顿勋爵(Lord Darlington)的怀抱。与此同时,欧琳太太似乎决意要嫁给社交场上的一位富有的朋友——当然,维持她这种社交的经济来源正是温德米尔勋爵。

第三幕发生在达林顿勋爵家,温夫人离开丈夫后便在这里落脚。她为要不要回到丈夫身边而内心挣扎,欧琳太太却一路跟来,要她必须回去。温德米尔勋爵随后意外登场,温夫人则躲了起来,却错把扇子落在了桌子上。欧琳太太好心帮她藏好扇子,装作温夫人从没来过的样子。

最后一幕里,真相大白(起码部分事实大白)。大家发现欧琳太太正是温夫人的生母,但她在温夫人小的时候抛下了她,与另一个男人私奔,以致声名扫地。二十年后,她借化名再度现身,并威胁温德米尔勋爵,称她会将自己未死(温夫人一直坚信自己的生母已死)这一事实公之于众,让温德米尔家蒙羞。

然而,当这一切被揭露出来时,温夫人恰好不在,温德米尔勋爵决定保守秘密,以维系他们幸福的婚姻。同样,温夫人也决定不承认她险些私奔。欧琳太太则心满意得地离开英国,留下无数的谜团秘密。

《温夫人的扇子》剧组合影,出版于1892年7月1日。

标题: 来自《温夫人的扇子》的剧组成员 作者/创作者: 艾尔弗里德·埃利斯,由Eglington & Co出版 藏品存于: 国家肖像画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书架号: NPG Ax28837 版权: ©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London “关于一位好女人的戏剧”(A Play About a Good Woman)

初看之下,《温夫人的扇子》不过是一部娱乐性极佳的喜剧,剧中人物常以妙语交锋,许多佳句也得以流传:单恋温夫人的达林顿勋爵口中的“我们全掉在阴沟里,可是有些人却仰望着星光” [1],大概是王尔德最脍炙人口的名句之一,紧随其后的,就是同样出自达林顿伯爵的“什么东西我都能抵抗,除了诱惑” [2]。王尔德在《薇拉》中曾写道:“人生太严重了,不可能正正经经来讨论”[3] 。这似乎也是在说《温夫人的扇子》,特别是要理解它那牵强的剧情(如早期评论所说:“这则虚构的故事里,有太多明显的不可能。”)

但该剧可比“初看之下”要激进得多。《温夫人的扇子》成篇,距易卜生的《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在英国首演仅两年。《玩偶之家》讲女主角舍夫弃子追求独立生活,这在当时激起了巨大争论,而《温夫人的扇子》也试着描绘了极为类似的主题,只是将故事包装成讽刺喜剧,而非原本严肃至极的情节剧。《温夫人的扇子》副标题为“关于一位好女人的戏剧”,剧情大胆想象:如果易卜生笔下的女主角是英国人,而非挪威人,会发生什么?如果时隔二十年,她趁女儿努力跻身伦敦名流社会之时突然回归,又会发生什么?如同王尔德的其他杰作,该剧主题确实相当严肃,但又不失一丝荒诞,此间平衡拿捏可谓相当到位。

精神自由、独立自强、博学多识、不在意婚姻与后代——十九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的小说与戏剧中出现的这种“新女性”形象,挑战了维多利亚时期人们对理想女性持有的保守观念。

图为莫娜·凯尔德(Mona Caird)写于1888年的文章《婚姻》(‘Marriage’)。该文分析了婚姻对女性的虐待史,促使《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推出主题为“婚姻是否失败?”(‘Is Marriage a Failure?’)的系列讨论,共有两万七千名读者来信参与。

标题: 《婚姻道德观》(The Morality of Marriage,1897年) 作者/创作者: 莫娜·凯尔德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08416.k.1. 版权: Public Domain

加拿大作家格兰特·艾伦(Grant Allen)的作品《敢为之妇》(The Woman Who Did,1895)与《温夫人的扇子》几乎同期出版。艾伦在书中明确指出,婚姻就是一场“堕落”。尽管大体而言颇具女性主义色彩,但该书一经出版,不仅受到保守社会的抨击,还招到了进步女权主义者的挞伐。

标题: 《敢为之妇》 作者/创作者: 格兰特·艾伦(Grant Allen) 藏品存于: 大英图书馆 书架号: 012627.g.8. 版权: Public Domain 性别政治与性别秘密

出生于爱尔兰的王尔德洞悉英国上层阶级的双重标准,尤其是他们对两性之间的“体面”与美德的态度——很多男人只要家丑不外扬,便可胡作非为无所顾忌,却在女人们鼓起勇气跳出传统的生活、婚姻时,用“堕落”来谴责她们。当时很多读者都认为,欧琳太太是个极度渴望逃离过去阴影的悲剧人物,但恰恰相反,她才是该剧真正的女主角,也有绝佳妙语(比如她告诉女儿:“理想是危险的东西。还是现实比较好。”)[4]。就此而言,她简直就是王尔德本人的翻版,尤其是要知道,王尔德正如欧琳太太,隐藏着有关自己爱情生活的秘密:《温夫人的扇子》上演三年后,王尔德因与一年轻男子恋爱而受审,被判入狱两年。出狱后,他流亡至巴黎,几年后在贫困中死去。

尽管王尔德早年成名是因为参与主张艺术应与社会脱钩、喊出“为艺术而艺术”口号的所谓“唯美主义”运动,但《温夫人的扇子》对英国上层社会的观察却深刻有力。正因该剧对它所嘲讽的社会刻画得入木三分,以极富天分而玩世不恭的笔法点出幸福婚姻的秘诀是夫妻互相隐瞒自己的秘密,它的喜剧效果才得以更上一层。

在之后创作的喜剧中,王尔德则将这类题材挖掘到了极致。《理想丈夫》以嘲弄的口吻告诉我们,大家认为“理想”的男人往往绝不理想,《不可儿戏》(一部“给正人看的闲戏”)则极力挖苦伦敦单身汉的双重生活和那花花公子般的可笑举止。王尔德最了不起的成就,或许就是让他那些腰缠万贯、衣着光鲜的时髦观众自己笑话自己,同时还意识不到自己正是玩笑的笑柄吧。

脚注 奥斯卡·王尔德:《温夫人的扇子》(余光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9页。 同上,第8页。 同上,第9页。(编者注:此句首次出现在《薇拉》的剧本中,在《温夫人的扇子》一剧中被再次使用。) 同上,第64页

撰稿人:安德鲁·迪克森(Andrew Dickson)

文章翻译:郑瀚文

文章内容可通过“创作共享”版权许可(Creative Commons License)使用传播

分享此文章 WeChat Weibo Douban URL 复制链接 Email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