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的通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社会实践申请内容怎么写 关于开展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的通知

2024-01-14 03: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根据学校社会实践工作整体部署,现将我校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实践方向和内容

1.理论普及宣讲团。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精心设计开展有内涵、有人气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组织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一线,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寄语、给青年学生回信精神、《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为主要内容,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贯通起来,将深刻性和生动性统一起来,通过面对面、小范围、互动式宣讲,讲透创新理论、讲好发展成就、讲清形势任务、讲明发展前景。

2.党史学习教育团。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庆祝建党百年激发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传递下去,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3.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深刻领会感悟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动青年学生了解认知乡村,特别是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乡村发展状况,积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广泛实施教育关爱、爱心医疗、科技支农、基层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公共服务,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4.发展成就观察团。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组织青年学生在社会观察、国情考察、基层治理参与、特色产业调研、学习体验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感受祖国发展变化,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形成正确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投身强国伟业。

5.民族团结实践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组织内地新疆籍、西藏籍大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内地大学生到新疆、西藏等地开展国情考察、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和观察,深入了解民族团结现状,充分感知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好民族团结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专项活动

(一)重点地区、单位专项计划

在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继续联合有关方面组织开展专项活动。全国层面主要包括:组织青年学生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在总书记去过的乡村、企业、社区等进行实地调研学习,引导青年学生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全国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培育践行主流价值等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开展健康普查、流行性疾病防治、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急救知识培训、特殊关爱及医疗扶持等实践活动;面向有关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等,结合青年学生专业特长,开展普通话推广、学业辅导、自护教育等形式的精准关爱志愿服务;组织引导青年学生进乡村、进社区开展惠民展演、艺术创作、体育健身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扬北京冬奥精神,宣传推广“中国双奥之城”等主题的体育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组织青年学生开展环境治理、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安全生产教育、就业创业等实践活动。(见附件1)

(二)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布局

发挥高校专业特长和青年人才优势,围绕地方和基层重点工作领域,打造服务乡村发展品牌项目。依托“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载体,组织“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暑期报到,开展集中性城乡社区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助力疫情防控、服务乡村振兴等实际体验与贡献度。(见附件2)

(三)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与山东沿黄9市25县常态化开展结对共建。组织青年学生围绕沿黄流域生态保护、地方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主题,到沿黄城市地区开展感知实践、志愿服务、社情调研、巡河护河、文艺创作等,用青春、奉献和担当讲好“黄河故事”山东篇。

(四)做好弱势群体关爱帮扶

围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众、为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等,组织开展“牵手关爱”“金晖助老”“阳光助残”等志愿服务项目。依托黄河滩区困境青少年关爱帮扶行动,加强“希望小屋”困境儿童常态化帮扶,广泛开展“七彩假期”“情暖童心”等关爱活动。

(五)加强青少年自护教育

普及防溺水、防校园霸凌、危险自救基本知识,参与防溺阻泳志愿行动,助力消除安全隐患。组织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讲座等活动。结合学校特色专业和优势,打造“反诈防骗”宣传志愿者队伍,通过公益宣讲、文艺表演、直播互动等方式进行宣传,推进“反诈防骗”宣传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

(六)“青鸟计划”实习实践

为进一步助力招才引智、服务大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共青团山东省委启动“青鸟计划·实习实践季”,结合“返家乡”“扬帆计划”,16地市共征集机关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地方标志性重点企业等2.3万余个岗位。学生通过“青鸟计划”小程序投递简历,审核通过后签订实习协议,到用人单位报到实习实践。

(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

本专项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教师与各学院辅导员共同完成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1.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

利用淄博本地域的红色文化资源平台和优势,通过走近焦裕禄到了解焦裕禄精神到感党恩、跟党走等方式,采用组织演讲团体、社会调研等形式,进行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等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实施行走的思政课教育课堂,达成传承与弘扬焦裕禄精神之目标,为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时代新人而奋斗。

2.中国工业文化发展调研

在推进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探索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国敬业等工业文化精神宝藏,及“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等工业文化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我校的理工科特色专业优势,采用企业考察、实地调研等方式,促进地域特色、专业优势与大学生个体发展相融合,助力于增强工业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和推动力。

三、关于需求对接

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依托学科专业,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了解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群众生产生活中需要帮扶的实际需求,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把服务基层真正落到实处,着重提高社会实践的系统性、专业性和实效性。请各团队广泛拓展社会资源,加强前期调研,根据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组建实践团队,避免形式化倾向。社会实践项目网上需求对接和备案登记工作另行通知。

四、关于团队组建

按照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的原则,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分为精品、重点和普通三类。学院根据校团委分配数量,通过答辩和书面评审的方式产生校级精品团队,并给予一定经费支持。第八届社会实践方案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的16支实践团队将直接晋级校级精品团队,不占用学院推荐精品团队的名额。校团委通过书面评审的方式对精品实践项目进行复评,并根据实践情况及结项答辩情况给予经费资助,重点及普通团队由学院负责审批和立项。学校鼓励以学生会、社团、团支部为单位组队,鼓励跨专业跨年级组队,鼓励硕士研究生参加实践活动。原则上,每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不多于2个,且不得担任2个及以上实践团队负责人。

五、关于立项申报

申报团队需提交的材料  

电子版:立项申报表(附件5,电子版);策划书(电子PDF版)。请申报团队于本周三晚七点前将电子版材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实践部邮箱:[email protected]  命名格式:团队名称+队长姓名。

请参与申报的团队加入QQ群:693163207

六、有关说明

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联系人:周老师 15165339220

李同学 19862558252

夏同学18765188176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