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华年 艺耕为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家大剧院电话咨询号码 十五华年 艺耕为民

十五华年 艺耕为民

2023-11-05 14: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十五华年 艺耕为民——国家大剧院助力首都文艺高质量繁荣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报告鼓舞鞭策文化艺术机构不断引领文艺创新发展之路,努力提供更多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食粮,让文艺成为新时代最生动的表达。

  2022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迎来建院15周年。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15年来,国家大剧院始终坚持“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办院宗旨,秉承“引领、传承、创新、包容、开放”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在文化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首都文艺高质量繁荣发展,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蓄势聚能。

  剧院论坛 (甘源 摄)

  中国制作 艺术享民

  国家大剧院与时代相契合,与优秀文明相承接,一方面立足民族根基,不断打造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勇攀原创艺术高峰;另一方面,广泛吸纳世界各国表演艺术精华,用艺术温润观众。

  百部剧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

  国家大剧院建院15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打造了涵盖歌剧、话剧、舞剧、戏曲、音乐戏剧等多艺术门类的百部剧目,擦亮了“国家大剧院制作”这一金色招牌。

  15年间,国家大剧院守正创新,汇聚众多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制作推出《杨家岭的春天》《山海情》《党的女儿》《夏日彩虹》《冼星海》《天路》《长征》等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中国题材剧目,给广大观众以思想的陶冶与美的享受,还将威尔第、瓦格纳、普契尼、莎士比亚、易卜生等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经典之作,打上“中国制作”的烙印,焕发出新的艺术光彩。

  与此同时,国家大剧院始终注重艺术人才的培育,以及德艺双馨文艺人才队伍的建设。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歌剧演员队、戏剧演员队与BDA青年舞团,成为国家大剧院艺术生产的中坚力量。

  守正创新,荟萃中外表演艺术精品

  从传承民族文化的地方戏曲,到举世瞩目的世界名团名家,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为各类优秀表演艺术敞开大门。

  近年来,国家大剧院演出策划更是将目光聚焦于华夏优秀文化,上演了一大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写时代气象的文艺佳作。无论是《白毛女》《江姐》《红色娘子军》等经久流传的文艺精品,抑或是《孔子》《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等表演艺术领域的“破圈”佳作,还是话剧《抗战中的文艺》《人世间》、滇剧《张桂梅》等各艺术院团倾力打造的时代新作,均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精彩呈现。

  为优质演出搭建平台的同时,国家大剧院还通过歌剧节、舞蹈节、中国交响乐之春、五月音乐节、国际戏剧季、“非遗”戏曲剧种展演等主题艺术节与板块,持续加大对于优秀中国题材作品的集群式展现力度。

  云端剧场 艺术亲民

  科技赋能、创意先行。国家大剧院一方面大力探索艺术生产和传播新形式,不断加快数字化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线上系列演出、制作高清歌剧电影,打造永不落幕的舞台。

  云端共赏,艺术之美更广传播

  2020年4月11日,国家大剧院开启线上系列演出序幕。“春天在线”“声如夏花”“华彩秋韵”“冬日之约”四季循环,每周六晚与观众共赴艺术之约。

  迄今,160余期包括音乐会、歌剧、舞蹈、话剧、戏曲、舞台艺术、电影等多艺术门类的线上节目精彩呈现,300余位艺术家、主持人、专家学者进行演前导赏,60余家网络平台同步播出,全网点击量超43亿次。

  主持人海霞评价国家大剧院线上演出:为疫情期间的大众呈现了一场场艺术盛宴,更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让世界感受中国艺术之美。

  创意无限,打造线上“高级定制”

  从剧院多维的艺术空间到中秋月下的颐和园,再登上位于北京中轴线的正阳门城楼;从专题记录式、直播式、访谈式,到探秘式、导览式、多语种……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演出不断创新导赏内容与形式,为观众打造线上艺术普及的“高级定制”。

  此外,国家大剧院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演出呈现形式,富有人文气息,紧扣时代主题的特别策划节目不断呈现。2022年“春日随想:国家大剧院线上演播两周年特别策划”,突破空间局限,以虚拟实拍的科技手段让艺术家置身于如诗如画的场景中;“天涯共此时:国家大剧院中秋特别策划节目”以一场充满诗情画意的中秋雅集,带观众走进艺术无限的遐想空间;“文艺为人民——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0周年特别节目”以延安时期流传至今的经典曲目配合历史影像,重温伟大的延安精神……

  科技助力,视听体验不断升级

  近年来,国家大剧院致力于超高清视频技术在艺术传播推广领域的应用,为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实现了良好开局,从全球首次“8K+5G”直播,到将舞蹈表演与XR技术相结合,打开了向科技要动能,以科技促发展的艺术传播新局面。

  为提升视听体验,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安卓客户端和PC网站还以“沉浸耳机”和“沉浸音箱”等虚拟全景声特效功能,让观众体验身临其境的震撼音效。今年1月到3月,国家大剧院推出“科技冬奥 乐动北京”系列8K直播展播活动。其中,8K直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成为奥运史上首次面向公众的8K超高清剧院直播。

  舞蹈家王亚彬感慨:“线上演出让人们不受地域的限制集合在一起,共同欣赏艺术,品鉴高科技带来的新鲜作品,点亮平静而繁复的日常生活,接受最直接的美感教育。”

  滴灌如始 艺术惠民

  自建院之初,国家大剧院一直秉承“艺术改变生活”的核心价值理念,立足艺术普及教育平台,大力实施艺术普及“滴灌工程”,逐步形成了契合时代发展与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普及体系。

  艺术美育从娃娃抓起

  国家大剧院注重艺术从娃娃抓起的教育普及规律,以科学精细化的战略布局,为培育高雅艺术的新生力量耕耘出一片沃土。

  “大剧院里的思政课”邀请莘莘学子走进剧院观摩有教育意义的经典演出,学子们在生动实践中感受别开生面的爱国教育,迄今已惠及首都高校师生万余人次。“高参小”“青少年普及音乐会”“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我和祖国一起成长”主题演出等一系列特色品牌活动,不仅在年龄上覆盖了学前、小学、中学、大学的艺术普及全链条,更在内容策划上力求多角度、多形式,让艺术普及的“滴灌工程”真正做到全面覆盖、润物无声。

  此外,大剧院还与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戏曲学院等多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有力推动了文艺事业和高校美育工作的共同繁荣。

  艺术普及演出活动常态化

  15年来,国家大剧院持续举办面向大众、全年常态化的艺术普及活动: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走进唱片里的世界等,在每个周末如约而至。公共空间演出、演前导赏、公益座、学生票、歌剧电影常态化放映、面向观众开放演出彩排观摩活动等一系列便民举措,不断丰富着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的种类。与此同时,国家大剧院还通过“五月音乐节公益演出”“百场公益演出”“国际歌剧电影展”等各类公益活动,不断延伸艺术半径。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线上平台成为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新阵地,各种契合网络传播特色的新内容、新形式不断上线。通过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定期更新的“艺术微课堂”“线上经典艺术讲堂”“线上看展”“360度VR看展”“大咖聊展览”“线上艺术冬令营”“NCPA爱问答系列”等艺术普及内容,打破时空阻隔,将艺术的乐趣传递到千万百姓家。

  文旅融合,夯实“文化地标”

  国家大剧院不仅是一座舞台表演艺术殿堂,同时还是一座独具特色的视觉艺术博物馆。15年间,策划精品展览500余场,从描绘祖国美丽画卷的“山河交响——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展”,到展示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辉煌成果的“薪火相传 时代丹青——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专题展”,再到呈现大剧院制作剧目丰硕成果的“幕启十五华年——国家大剧院百部剧目展”……走进大剧院的观众,不需要刻意寻找,便能够感受到博物馆的气息。

  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大剧院积极寻找文化和旅游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对接点,打造出艺术餐饮、艺术文创两大品牌。一件件独具剧院文化气质、艺术性与实用性兼备的文创产品,成为观众可以带走的“大剧院记忆”。

  交流互鉴 艺术聚力

  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担负与国际舞台互通交流、与世界各国文明互鉴的重任,为世界观众展现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形象。

  世界剧院联盟,拓宽交流互鉴平台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对表演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国家大剧院与世界同行的联系没有因此而中断,于2020年9月发起成立世界剧院联盟。迄今,已有来自全球的28家表演艺术领域相关机构成为联盟成员。在联盟框架下,国家大剧院持续举办世界剧院北京论坛、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台湖舞美国际论坛,三大论坛建立起国家大剧院与世界同行之间多元、深度的合作。

  2022年11月11日至20日,国家大剧院代表团赴瑞士、奥地利、德国三国4座城市进行交流访问,开启了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内表演艺术领域相关机构的首次文化出访。12月,世界剧院北京论坛、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再度圆满举办,全球30余个国家的300余位表演艺术行业代表通过“云端”相聚,共同探讨表演艺术的“传承”与“更新”。

  服务大国外交,音乐为媒传递友谊

  多年来,国家大剧院在大国文化外交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在多场国家重大外交活动中举办了一系列高规格、高层次的文化交流,以音乐为媒,架起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之桥。

  从2021年国家大剧院与莫斯科大剧院联合举办专场音乐会,到2022年中希两国乐团联袂呈现“庆祝中国-希腊建交50周年音乐会”,用音乐生动诠释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刻含义。

  国家大剧院还与英国皇家爱乐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琉森音乐节、德累斯顿音乐节等海外艺术机构、知名古典音乐节等携手,策划推出“四海之声”系列线上音乐会,将不同表演艺术机构的魅力和风采通过云端展现给世界各地的观众。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为持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国家大剧院海外传播矩阵覆盖17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万海外受众,并与美国、德国等公共媒体通力合作精品节目。每周六,德国汉堡电视一台和巴登-符腾堡州电视台都会播出大剧院线上演出片段,覆盖690万德国观众。

  2022年,美国芝加哥古典音乐电台推出《国家大剧院之声》,该电台“歌剧系列”节目还在全美范围播放了八部大剧院原创与制作歌剧。其中,《夏日彩虹》是中国现实题材歌剧首次大范围在海外主流媒体播出。

  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国家大剧院“脸书”(Facebook)、“优兔”(YouTube)平台官方账号,联合多家国内主流媒体,先后以9种语言面向海外同步播出大剧院线上演出,推出中英双语导赏,为海外观众解读中华文化。

  一院三址 艺术聚心

  从坐落在长安街南侧的艺术殿堂到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再到北京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一院三址”新发展格局,促进国家艺术平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以差异化艺术布局助力首都文艺全面繁荣。

  台湖“舞美城堡”,惠及城市副中心百姓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国际舞美设计制作交流平台之一,台湖舞美艺术中心不仅承担舞美设计制作、布景服装道具仓储、剧目排练合成等重要职能,还充分利用国家大剧院资源优势,吸引一流艺术家入驻,让城市副中心的群众在近距离享受舞台艺术魅力的同时,增强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台湖舞美艺术中心一方面立足专业特色定位,把握数字资源关键要素,大力促进舞美资源共融共享,积极打造台湖舞美数字平台与台湖舞美图书馆,助力舞美艺术和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表演艺术殿堂功能,推出“台湖精品剧目展演”“台湖演艺艺术周”“台湖星期音乐会”“台湖爵士音乐节”等演出品牌。今年7月,郎朗台湖音乐世界正式成立。

  运河“文化粮仓”,打造文化艺术综合体

  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中的北京艺术中心,坐落在城市副中心绿心森林公园内,位于京杭大运河的北端沿岸,即将于2023年开业运营。

  作为城市副中心新文化地标之一,北京艺术中心融入运河元素、北京文化元素、京津冀区域文化元素,辐射京津冀更广泛区域,将以分众化、差异化的运营思路,为观众呈现多样化的精品演出。

  北京艺术中心设计理念源自通州古粮仓和运河船帆,开辟了一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空间。绿心露天剧场得天独厚,为消夏音乐会、户外音乐节的探索提供了天然条件。未来,北京艺术中心将为观众提供更多新型文化消费选择,打造文化艺术综合体,建设青少年成长孵化园地,助力城市副中心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8K5G转播车内部 (牛小北 摄)

  院藏品展 (甘源 摄)

  “薪火相传 时代丹青”展 (甘源 摄)

  善谋者胜,远谋者兴。

  国家大剧院将以建院15周年为新起点,矢志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引领、传承、创新、包容、开放”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六大平台”——

  丰富表演艺术平台,展现不同艺术门类核心魅力;深耕原创艺术平台,弘扬民族文化,焕新西方经典;拓展艺术普及教育平台,提升公众文艺素养;开创综合艺术展示平台,连接不同艺术门类,让艺术更加多元立体可感;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深化世界剧院联盟,推动全球文化繁荣发展;夯实数字文化平台,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向智慧型国际剧院迈进。

  面向未来“一院三址”,国家大剧院将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示范引领、担当作为,迎来更加繁花满园、硕果累累的美好未来。(李红艳)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