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排得上号的名将,哪个省最多?含金量最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最多名族的省份 各省排得上号的名将,哪个省最多?含金量最高?

各省排得上号的名将,哪个省最多?含金量最高?

2024-05-26 06: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6、窦宪:陕西咸阳

燕然勒石,与封狼居胥并称武将的最高荣誉。

7、郭子仪:陕西渭南

平定安史之乱的最大功臣,“再造唐室,勋高一代”。

8、韩世忠:陕西绥德

抗金名将,“中兴四将”之首。

9、韦孝宽:陕西西安

南北朝名将,勇谋兼备,善于以巧胜敌。宋武庙72将之一,《十七史百将传》之一。

10、郭昕:陕西华县

安史之乱后,坚守安西四镇42年,大唐“铁血郡王”。

11、史万岁:陕西西安

隋朝开国名将,以勇武闻名,曾在两军阵前单挑突厥勇士。唐宋武庙成员之一。

12、李嗣业:陕西咸阳

历史上有名的陌刀将,有“神通大将”之称。

13、侯君集:陕西旬邑

大唐开国名将,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者,率军灭高昌,因李承乾谋反案被处死。

14、刘弘基:陕西泾阳

大唐开国猛将,入京首功,凌烟功臣第11位。

15、王孝杰:陕西潼关

武周名将,武庙名将。

16、韦皋:陕西西安

中唐名将,在第二战场重创吐蕃,“有诸葛遗风”、“功烈为西南剧”。

17、韦睿:陕西西安

钟离之战大破北魏,史称"南北交战以来南朝所未有之一大捷" 。

18、杨素:陕西华阴

隋朝军事才能最出色的名将。

19、杨业:陕西神木

正史中的“杨无敌”,演义小说中的“杨老令公”。

20、王忠嗣:陕西渭南

兴唐五虎之一,中唐第一名将,身兼四镇节度使,玉川一战以三百轻骑破吐蕃,桑干河三战三捷,奚、契丹联军全军覆没。

21、李定国:陕西榆林

“两蹶名王”,明末最后的名将。

二、山东(16人)

山东自古出名将,武庙十哲中有一半都是山东人,这绝对让其他地域汗颜。

1、孙武:山东广饶

一部《孙子兵法》足以吊打其他同时代名将。

2、吴起:山东定陶

文武全才,文有吴起变法,武有创建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

3、诸葛亮:山东临沂

历史上唯二即入武庙又入文庙之人。

4、李勣:山东菏泽

灭东突厥,破高句丽,被唐高宗倚之为长城。

5、田穰苴:山东临淄

武庙十哲之一,其《司马兵法》被司马迁评价:“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

6、蒙恬:山东临沂

灭齐,北击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

7、秦琼:山东济南

凌烟阁24功臣之一,两门神之一。

8、孙膑:山东菏泽

围魏救赵,伟人说他是“千古高手”。

9、程咬金:山东东阿

正史中的凌烟阁24功臣之一,演义小说中的混世魔王,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民间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历史人物之一。

10、戚继光:山东蓬莱

抗倭名将,历史上唯二创立“家军”的历史人物。

11、左宝贵:山东临沂

民族英雄, 甲午战争"三英"之一。

12、田单:山东临淄

以“火牛阵”大破燕军,挽狂澜于既倒的齐国名将。

13、陈汤:山东兖州

西汉名将,名言“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14、檀道济:山东济宁

刘宋开国元勋,南北朝名将。

15、王猛:山东昌乐

前秦丞相、大将军,辅佐苻坚统一北方,史称“功盖诸葛第一人”,世人称其为“卿相将军”。

16、王镇恶:山东昌乐

王猛之孙,东晋名将,刘裕北伐战功第一。

三、山西(13人)

古代有“山西出战将”的说法,唯一能与陕西、山东一较长短的省份。

1、霍去病:山西临汾

历史上最光彩夺目的少年将军,无数热血青年心中的偶像。

2、卫青:山西临汾

收复河朔、河套,北击匈奴,武帝时期第一战将。

3、关羽:运城

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的“武圣”。

4、张辽:山西朔州

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威震江东,小儿不敢夜啼。

5、尉迟恭:山西朔城

两门神之一,玄武门之变的最大功臣。

6、薛仁贵:山西河津

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神勇收辽东,民间声望极高的武将之一,著有《周易新注本义》十四卷。

7、李存孝:山西灵丘

五代第一猛将。

8、狄青:山西文水

北宋第一名将,人称"面涅将军"。

9、孙传庭:山西代县

大明督师,《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10、张巡:山西永济

安史之乱转折点睢阳之战的最大功臣。

11、裴行俭:山西闻喜

唐初名将,隋唐第三猛将裴元庆的原型。

12、斛律光:山西朔县

北齐名将,人称"落雕都督"。

13、李光颜:山西河曲

元和中兴时期顶级名将,与李愬并称“元和双壁”.

四、河北(12人)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河北自古以来也是名将辈出。

1、李牧:河北邢台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2、廉颇:河北定州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负荆请罪、尚能饭否的主人公。

3、乐毅:河北石家庄

武庙名将。五国伐齐统帅,连下七十余城,差点灭亡齐国。

4、苏定方:河北武邑

唐高宗朝名将,征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

5、曹彬:河北灵寿

灭南唐,伐北汉,北宋开国第一名将。

6、张弘范:河北保定

崖山之战大败宋军,元初汉人第一名将。

7、张飞:河北保定

蜀汉名将,正史中的万人敌。

8、程名振:河北曲周

武德名将,大唐东平郡公

9、祖逖:河北保定

东晋名将,民族英雄,“闻鸡起舞”的主人公。

10、高骈:河北景县

从南诏手中收复安南全境,被誉为“大唐最后的名将”。

11、高欢:河北景县

北齐实际的建立者。邺城之战三万破二十万大败尔朱兆;邙山之战先败后胜大破西魏;玉璧之战,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苦战不下。有人说他的一生最像曹操。

12、赵奢:河北邯郸

赵国名将。阏与之战指挥赵军将数十万秦军精锐打的全军覆没,“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出自此战。

五、河南(10人)

1、先轸:河南济源

春秋时期晋国名将,率军在城濮之战击败强楚,在崤之战中击败强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元帅头衔和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

2、岳飞:河南安阳

南宋中兴四将之一,武圣人。

3、邓禹:河南新野

刘秀“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

4、司马懿:河南温县

魏国四代托孤辅政重臣,西晋奠基者。

5、邓艾:河南新野

偷渡阴平,灭蜀第一功臣。

6、谢玄:河南太康

淝水之战名垂千古。

7、韩擒虎:河南东垣

隋朝开国名将,南下灭陈第一个攻入建康,俘虏陈后主。

8、贺若弼:河南洛阳

隋朝著名的“大嘴巴”名将,骂高颎、杨素是吃白饭的,贬韩擒虎是斗将,史万岁是骑将,只有自己才是大将。

9、吴汉:河南南阳

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

10、黄忠:河南南阳

蜀汉名将,定军山阵斩夏侯渊。

六、辽宁(9人)

中国的北疆重镇,重兵把守之地,也是北方民族较量的主战场,自古以来名将辈出。

1、慕容恪:辽宁义县

前燕宗室名将,十六国十大名将之首,唐武庙六十四将之一,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2、慕容垂:辽宁义县

一生未尝一败,有十六国第一战神之称。

3、屈突通:辽宁锦州

大唐开国名将,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凌烟功臣第12位。

4、李光弼:辽宁柳城

与郭子仪并称“李郭”,唐宋武庙名将。

5、多尔衮:辽宁新宾

大清入关第一功臣,摄政王。

6、李成梁:辽宁铁岭

纵横北方边塞四十余年,前后镇守辽东近三十年,率领辽东铁骑先后奏大捷者十,边帅武功之盛,200年来前所未有。

7、多铎:辽宁新宾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乾隆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8、吴三桂:辽宁绥中

明山海关总兵,清平西王。

9、李如松:辽宁铁岭

李成梁之子,曾率军跨过鸭绿江抗倭援朝,大破日军光复平壤,气死丰臣秀吉,间接促使日本进入幕府时代。“抗倭援朝”四个字足以名垂青史,千古难有人及。

七、江苏(8人)

1、项羽:江苏宿迁

历史上武力值最强的武将,西楚霸王。

2、韩信:江苏淮阴

汉初三杰之一,“兵仙"、"战神”。

3、周亚夫:江苏徐州

平定七国之乱,严于治军的代表人物。

4、陈庆之:江苏宜兴

南朝梁名将,护送北海王元颢北还,“大小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城,所向无前。”

5、李文忠:江苏盱眙

明初一王六公之一,朱元璋外甥,明代功臣庙位次第三。

6、陆逊:江苏苏州

东吴四英将之一,白衣渡江袭取荆州的主帅。

7、陆抗:江苏苏州

东吴最后的名将,西陵一战智商碾压羊祜。

8、卢象升:江苏宜兴

创建“天雄军”,抗清名将,大明在职督师阵亡第一人。

八、安徽(8人)

1、曹操:安徽亳州

乱世枭雄,治世能臣。

2、周瑜:安徽庐江

赤壁之战东吴统帅,三国名将。

3、桓温:安徽怀远

东晋权臣、名将,灭成汉,三次北伐,收复洛阳。

4、徐达:安徽凤阳

大明开国“六王”之首,第一功臣。

5、常遇春:安徽蚌埠

大名开国第一猛将,有“常十万”之称。

6、蓝玉:安徽定远

常遇春外甥,攻打云南时功劳最大,捕鱼儿海大捷,灭亡北元,朱元璋将其比作卫青、李靖。

7、傅友德:安徽淮北

徐寿辉四金刚之一,明朝开国名将。二次北伐时大放异彩,三路大军仅他一路获胜;徐达退隐后成为明军新的元帅,七征漠北,七战七捷。被朱元璋称为:“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8、年羹尧:安徽怀远

雍正登基的首功之臣,历史上降职最有意思的一位,连降十八级,降至看门人后还能身穿黄马褂鼻孔朝天看人。

九、甘肃(7人)

1、李广:甘肃秦安

西汉“飞将军”。

2、赵充国:甘肃天水

西汉名将,“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老当益壮的代表,年76还能平定羌乱,谥曰“壮”。

3、李晟:甘肃临潭

郭子仪、李光弼后大唐第一良将,正史中的“万人敌”。

4、姜维:甘肃甘谷

后诸葛亮时代蜀汉名将,十一次北伐。

5、李愬:甘肃临潭

元和中兴时期顶级名将,与李光颜并称“元和双壁”.

6、张义潮:甘肃敦煌

晚唐南阳郡公,克复瓜、沙十一州,民族英雄

7、刘锜:甘肃静宁

最被低估的南宋名将。南宋“中兴十三功”中的三战都是他打得:率八字军于顺昌大败金兀术的“铁浮图”和“拐子马”;大败金兀术十余万众于柘皋,金兵远望刘锜大旗便抱头鼠窜;皂角林之战,设伏诱击金军。

十、福建(5人)

历史上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近代中国与世界交往的窗口。

1、郑成功:福建泉州

收复台湾的名族英雄。

2、俞大猷:福建泉州

抗倭名将,与戚继光并俞龙戚虎。

3、洪承畴:福建泉州

蓟辽总督,明末清初名将,大明降清职位最高之人。

4、施琅:福建泉州

大清靖海将军,康熙朝统一台湾的最大功臣。

5、林仁肇:福建南平

五代时南唐第一名将,忠勇双全,人称林虎子。

十一、广西(4人)

1、冯子材:广西钦州

镇南关大捷的主帅,晚清抗法民族英雄。

2、刘永福:广西上思

黑旗军将领,抗法英雄,张之洞评:“为数千年中华吐气的义勇奇男子。”

3、石达开:广西贵县

绰号石敢当,天平天国最具军事才能的将领,五王中“翼王”。

4、萧朝贵:广西武宣

天平天国“西王”,五王中排名第二。

十二、湖南(4人)

湖南的近现代名将层出不穷,将星闪耀,不过古代名将就显得逊色多了。

1、左宗棠:湖南湘阴

民族英雄,抬棺出征新疆。

2、黄盖:湖南永州

三国东吴名将,赤壁之战火攻之计的执行人。

3、杨再兴:湖南邵阳

岳飞手下猛将之一,与岳云、牛皋齐名。在小商桥与金军大战牺牲,死后身上“得箭镞两升”,历史上死的最壮烈之人。

4、赵葵:湖南衡阳

南宋北伐名将,端平入洛时收复三京。

十三、广东(3人)

1、袁崇焕:广东东莞

明末抗清名将,历史上死的最惨,最冤枉的武将之一。

2、邓世昌:广东广府

北洋水师致远舰舰长,“甲午三杰”之一。

3、杨思勖:广东廉江

开元宦官名将,平定安南、五溪、邕州、泷州叛乱,地位和宠信超过了高力士。

十四、湖北(3人)

1、廖化:湖北襄阳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

2、向宠:湖北襄阳

诸葛亮北伐时的中领军,诸葛亮称其:“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论举宠为督。”

3、孟珙:湖北枣阳

南宋最后的名将,江陵一战连破蒙古二十四座营寨,抢回被俘百姓两万多人;大垭寨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蒙古军。孟珙在南宋中后期,以一己之力,统领南宋两大战场,抵抗蒙古入侵,使南宋挺过了宋蒙战争的前十年。

十五、浙江(3人)

1、孙策:浙江富阳

演义中的“小霸王”,正史中曹操评价孙策“狮儿难与争锋也!”

2、宗泽:浙江义乌

抗金名将,金人称之为"宗爷爷"。

3、于谦:浙江杭州

“西湖三杰”之一,北京保卫战的最大功臣。

十六、四川(3人)

1、司马错:四川川东

战国时平蜀秦将,曾劝秦惠王攻蜀。

2、虞允文:四川仁寿

采石一战,以二万宋军大破金军十五万,名垂千古。

3、马忠:四川阆中

蜀汉后期名将,曾任庲降都督,官至镇南大将军。夷陵之战后最先带兵赶到白帝城的,一个是赵云,另外一位就是马忠。

十七、吉林(3人)

1、李怀光:吉林敦化

中唐名将,连城郡王。

2、瓜尔佳·鳌拜:吉林双阳

清初名将,三代元勋,康熙早年辅政大臣之一。

3、瓜尔佳·费英东:吉林双阳

清初开国名将,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鳌拜伯父,以勇猛善战著称。

十八、内蒙(3人)

1、宇文泰:内蒙古武川

西魏权臣,北周的奠基者。

3、阿史那社尔:内蒙古和林格尔

突厥王族,贞观名将。

3、吕布:内蒙古包头

人中吕布,古代十大勇将。

十九、江西(3人)

1、陶侃:江西都昌

平定苏峻之乱,唐宋武庙成员。

2、胡藩:江西南昌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开国功臣、名将,参与刘裕北伐南燕,南征卢循,征讨刘毅,征讨司马休之,北伐后秦等重大战役,被誉为“江右俊杰”。

3、周罗睺 :江西九江

南朝陈、隋朝名将,以勇猛著称。

二十、宁夏(2人)

1、浑瑊:宁夏吴忠

中唐名将,咸宁郡王。安史之乱中军功仅次于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的战将。

2、皇甫嵩:宁夏朝那

东汉末年名将,平定黄巾之乱。

二十一、黑龙江(2人)

1、完颜阿骨打:黑龙江哈尔滨

建国、灭辽,金朝开国皇帝。

2、完颜宗弼:黑龙江哈尔滨

金国后期第一名将,宋人称其金兀术。

二十二、云南(1人)

1、李恢:云南玉溪

蜀汉安汉将军,曾跟随诸葛亮讨平南中四郡。

二十三、贵州(1人)

1、张之洞:贵州兴义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两广总督,时人称之为“张香帅”。

二十四、新疆(1人)

1、哥舒翰:新疆库车

天宝名将,唐一代进攻吐蕃最辉煌者,大唐西平郡王。

二十五、西藏(1人)

1、火拔归仁:内蒙古

安史之乱中的蕃将,大唐燕山郡王。

二十六、青海(1人)

1、源贺:青海乐都

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二十七、海南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