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补偿策略的运用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补偿贸易的具体补偿手段 论翻译补偿策略的运用研究

论翻译补偿策略的运用研究

2024-06-03 07:59: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不同文化及语言的差异必然会导致文化的缺失,译者要采取某种方式以弥补翻译过程造成的损失,即“翻译补偿”。本文主要通过翻译实例探讨中英翻译补偿策略的运用,并分析常用的翻译补偿手段如增益、引申、逻辑修补等,弥补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更好的传递、交流文化。

【关键词】翻译补偿;翻译策略;翻译补偿手段

引言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渐深入,文化作为互通往来的桥梁,翻译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历来是翻译界争论的话题之一。“可译性”指的是双语转换中源语的可译程度,自古代开始的佛经典籍的翻译到如今各式翻译无不印证着这一点。但是任何两种语言之间的可译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因为,这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语法、词汇、文化、习惯、民族情感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就会产生“不可译性”。当遇到“不可译性”,就需要采用翻译策略来弥补这些差异带来的缺失,即“补偿”。补偿是用译语语言形式补足在转换过程中对原语在文化、语用、语义、审美、语法等方面可能造成的損失。

一、翻译补偿概述

我国翻译历史悠久,有着约2000多年的历史。补偿从古便存在说法,从玄奘采用的翻译技巧带有补偿性质到宋代僧人法云说:“如翻锦绣,背面俱华,但左右不同耳。译之言易也,谓以所有易其所无,故以此方之经而显彼土之法。”(法云,1143,转引自罗新璋,1984:51)西方巴尔胡达罗夫指出“当译语中因某种原因没有原语中某些成分的等值成分,也无适当的表达手段时,常用补偿手段来弥补语义的损失。”(巴尔胡达罗夫1985:191)赫维提出“当源语和目的语以不同手段传达示意功能时,不必拘泥源语的形式,可以把转类补偿作为常规翻译策略,在目的语中以不同于源语的手段重建源语所传达的功能。”(Hervey,2000)希金斯指出“由于在英语译文中无法通过同样手段再现原文的语用功能,译者采用不同于原文的手段对潜在的语用功能损失进行了补偿。”(Heggins,2001)我国著名学者夏廷德的《翻译补偿研究》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翻译补偿研究的专著。他提出补偿的翻译原则需遵循需求原则、相关原则、重点原则、就近原则、等功能原则、一致原则。并且需求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补偿必须以原文损失为前提;二是目的语读者或目的语本身对损失的内容有需求,因为它对目的语读者理解原文非常重要,或者它属于目的语的强制成分(2006:191)。然而,对翻译补偿手段的研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翻译手段,各学者对此各持观点。如王恩冕总结出的六种补偿手段:增词法、引申法、拆译法、溶合法、替代法、转移法(1988)。区鉷认为的弥补手段有:对等、释义性翻译、让步、直译、音译、修饰(1992:17-20)。还有学者乐金声指出,文化补偿的手段有:音译、直译加注;增益;释义;归化(1999:20)。笔者认为补偿作为一种翻译策略,是与直译、意译、音译等翻译策略并列,当直译、意译、音译行不通时,弥补不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时使用的翻译策略。下面将针对翻译补偿的常用手段,如增益、引申、逻辑修补等进行分析。

二、翻译补偿手段的应用

(一)增益法

增益是指在目的语对应词译出原文词的基础上,适当增词以便在目的语中增译出源语读者视为理所当然,而目的语读者却不甚了解的信息(夏廷德,2006:203)。

例1:我听到从高高的大堂上的辉煌烛光里,传来阎王爷几近调侃的问话:

“西门闹,你还闹吗?”

译文:Then, from high in the hall above me, somewhere in the brilliant, candlelight in the hall above, I heard a mocking questions from Lord Yama himself:

“ Ximen Nao, whose name means West Gate Riot, is more rioting in your plans?”

此处名字采用的是音译,但前后文内容是互相衔接的。若直接音译,会让西方人不知所云,前后内容不一致。因此,此处采用了增益法,对音译造成的文化缺失进行了补偿,使整个句子既能表达原文的含义,前后内容又衔接自然。此处的补偿,成功再现原文,处理巧妙。

例2:以鼓励国内外创建更多的三资企业。

译文:To encourage business people at home and abroad to set up more enterprises in the three forms of ventures, i.e., enterprises for 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 for Sino-foreign co-production and enterprises with sole foreign capital.

原文是中国外宣语篇,“三资企业”是中国特色词汇,如果外国读者不了解这一词汇背后的中国特色文化,直接翻译而不进行解释说明,会产生不解。因此,此处采用了翻译补偿的增益法,对“三资企业”的翻译进行增益,让外国读者了解这一词汇的深层含义。翻译补偿的增益法适用于翻译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词汇,类似的还有“三座大山”“三讲教育”等词汇。

上述例子都采用了增益法,因目标语读者对原文的文化背景没有了解,采取直接翻译会产生疑问,因此需要对词汇进行补充说明,进一步解释。增益法多用于解释文化负载词汇,有利于建立读者的阅读连贯性。

(二)逻辑修补

以“意合”的汉语逻辑思维来翻译“形合”的英语,因逻辑差异,会在西方人思维中出现逻辑断层或逻辑模糊,因此需要结构增补。

例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译文:Ancient scholars had to have teachers, who would pass on the Tao, teach them a profession, and dispel their ignorance.

原文前后句子都存在逻辑关系,如果拆开翻译会存在语义逻辑断层,需要添加词语进行结构增补,所以添加了who,既符合汉语的语义,也符合“形合”英语的逻辑,可谓一石二鸟。

例4: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译文: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

这例原文中没有使用任何连接词,主要通过意合手段建立意义连贯。译者此处添加了连词“unless”,这一增补的形式连接手段都是句子的关键之处,与英语语篇的规范契合,达到了逻辑严谨,明确衔接手段。

因中文属于意合的语言,英文属于形合语言,为弥补两者之间的差异,上述例子都采用了连接词进行逻辑修补,不仅原文语义没有缺失,还使译文更准确,更加符合译入语的思维习惯。逻辑修补适用于汉译英,因为汉语的表层逻辑不强。

(三)引申

引申是不拘泥于词的字面意义或者是词典提供的释义,根据上下文对词义作出必要调整,表达词、句的深层含义。

例5: 祝新人白头偕老。

译文:We are sending our heartiest congratulations and best wishes for a life-time companionship.

“白头偕老”属于较为抽象的词,采取直译显然是不可行的。译者需要采取引申的手段按照语境将其具体化。“白头偕老”的引申意思就是终身陪伴,因此译者译为“life-time companionship”,语义达到了合理表达,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

例6:不能说,他嘴打不过她,手打怕也吃力。

译文:He couldn’t stop her,because he was not her match, verbally or physically.译者不局限于原句,而是通过语句背后的含义进行翻译,引申的含义。“无论是言语上还是身体上,都不是她的对手”,译者不局限于中文思维,站在外语读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做到了不失原文的精神,更好地向外语读者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综上例5、例6,译者首先保留了原文的语义,为更好传达文化背后的深层含义,根据语境以及目标语的表达习惯,采取引申的手段,对句子进行调整,弥补了直接翻译原文引起的语义缺失。

结语

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差异的存在,会出现翻译缺失的现象。所谓有失就有补,所以翻译补偿策略以及补偿手段是必不可少的。翻译补偿手段既互相区分,又相互联系。翻译实践过程中,基于传递原文精神以及更好地表达出符合目的语读者文化的精髓,灵活运用翻译补偿手段。笔者在这对翻译补偿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并且在翻译补偿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较为典型的例子分析翻译补偿手段,尽可能做到典型明确,希望对今后翻译补偿的研究提供一些指导性思路,更好的传递中西文化。

参考文献

[1] 巴尔胡达罗夫著. 语言与翻译[M]. 蔡毅等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2] 法云. 翻译名义集自序[A]. 罗新璋, 翻译论集[C].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3] 区鉷. 概念困惑、不可譯性及弥补手段[J]. 中国翻译, 1992:17-20.

[4] 王恩冕. 翻译补偿法初探[J]. 中国翻译, 1988.

[5] 乐金声. 欠额翻译与文化补偿[J]. 中国翻译, 1999:18-20.

[6] Hervey, Sandor G. J. Speech Acts and Illocutionary Function in Translation Methodology[A], Hickey, Leo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7] Hervey, Sandor and Higgins, Ian Thinking Translation: A Course in Translation Method:French-English[M]. London:Routledge,1992.

[8] Higgins, Ian Translation the Pragmatics of Verse in ‘Andromaque’ [A], Hickey, Leo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208-210.

作者简介:苏静雯,女,广西贵港人,南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笔译。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 浅析《书剑恩仇录》英译本的翻译策略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以电视剧为教材的美剧字幕翻译策略管理观察(2016年30期)2016-11-22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北方文学·中旬(2016年8期)2016-11-10原型理论和广告英语的翻译北方文学·下旬(2016年7期)2016-11-10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8期)2016-11-10汉语叠词及其英译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8期)2016-11-05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对策科技视界(2015年25期)2015-09-01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2021年4期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的其它文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维护与保养策略探究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新闻报道中的探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