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蓝黑黄白裙子原图图片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2024-06-02 05:10: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千里江山图》卷,北宋,王希孟作,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   《千里江山图》卷是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此图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气象万千,壮丽恢弘。山间高崖飞瀑,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山水间野渡渔村、水榭楼台、茅屋草舍、水磨长桥各依地势、环境而设,与山川湖泊相辉映。此卷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一向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   画家在构图上充分利用传统的长卷形式所具有的多点透视之特点,在十余米的巨幅长卷中将景物大致分为六部分,每部分均以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各部分之间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沟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巧妙地连成一体,达到了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高远、深远、平远多种构图方式的穿插使用更使画面跌宕起伏,富有强烈的韵律感,引人入胜。   《千里江山图》卷在设色和用笔上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敷色夸张,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被称为“青绿山水”。此种表现方法是我国山水画技法中发展较早的一种,在隋唐时期如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等许多画家均擅长青绿山水画。纵观宋代画坛,虽然也有一些画家用此法创作,但从目前存世作品看,尚无一件可以超越《千里江山图》卷。王希孟在继承前法的基础上,表现出更趋细腻的画风,体现了北宋院画工整严谨的时代风格。此图用笔精当,一点一画均无败笔。人物虽细小如豆,却动态鲜明。微波水纹均一笔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曳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综观全幅,又不失雄阔的境界和恢宏的气势,远观近睹均令人折服。在用色上,画家于单调的蓝绿色中求变化,虽然以青绿为主色调,但在施色时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或浑厚,或轻盈,间以赭色为衬,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如宝石,光彩夺目。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对此卷推崇备至,在卷后题跋中赞道:“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此论可谓公允之见。   从此卷所描绘的景物看,系以南方清丽秀润的山水为主体,在部分山峦的表现上加进了一些北方山水的特征,可谓集南北山水于一体的精心之作。从画面表现的建筑形式以及江南水乡的生活场景、生产劳作使用的工具等方面看,画家对江南地区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其艺术创作当来源于生活,而王希孟于18岁时即创作出如此宏幅巨制,不可能没有深厚的生活积累,由此笔者推测,画家王希孟应是江南人,至于具体籍贯便无从知晓了。  王希孟(生卒年不详),北宋宫廷画家,关于他的生平及相关资料史籍上均无记载,这种情况在历代宫廷画家中是较常见的。所幸在其创作的《千里江山图》卷后有与他同时代的北宋徽宗时期著名权相蔡京的一段题跋,为我们今天的研究保留了一点可贵的资料。跋云:“政和三年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通过蔡京这段题跋,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王希孟的信息。跋中所称政和三年(1113年)可能即《千里江山图》卷完成的年代,此时王希孟年18岁,如该图确是此年所作,则王希孟生年约在1095年。他约于16、17岁时进入画院作生徒,且原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后又进入文书库,并多次向徽宗皇帝献画,虽不甚工,但亦因显示出一定的才能而被徽宗看重,得徽宗亲授画技而终有所成就,绘出了《千里江山图》卷这一千古绝作。从《千里江山图》卷看,王希孟的绘画技法主要是继承了盛唐时期二李将军的青绿山水画法,并且在这一基础上有所变化,形成了较为新颖独特的青绿山水绘画技法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关于王希孟创作此图之后的事,在宋元时期的文字资料中都未见提及,只是在清代宋荦《论画绝句》的附注中说,王希孟完成此卷后不久便溘然离世了。此说虽不知根据来源,但从后世流传的作品中再未见王希孟之作、且未见任何文字记载了这幅独步当世、且后无来者的绝世珍品——《千里江山图》卷,确是艺林之幸事。  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主色的山水画。其特点是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存世最早的作品是传为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卷(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唐代的李思训、李昭道,宋代的赵伯驹、赵伯骕等画家均以青绿山水画而名闻于世。    绘画造型术语,以近大远小的规律科学地展示人物和景物的空间关系和远近层次,达到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成为写实绘画的基本法则。            山水画技法名,“三远”之一。出自北宋郭熙《林泉高致》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展子虔(生卒年不详),渤海(今山东省阳信)人。历北齐、北周至隋,隋文帝时受诏出仕,曾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展子虔以擅长绘画而著名于画史,更以传世之《游春图》而名标百代,成为晋唐间艺术传承之津梁、承前启后的艺术大师。后世将其与晋代顾恺之,南朝陆探微、梁张僧繇并称为“顾、陆、张、展”,可见其艺术影响力之深广。   展子虔擅长道释、人物、鞍马,尤长于宫殿台阁、山水画的创作。绘画技法承前人之余泽,在魏晋、南北朝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注重对自然的客观表现。“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善台阁人马,山川咫尺千里”是当时人对其绘画的评价。从这段记述不难看出,展子虔在绘画创作中注重对真山水的细致观察并赋之于笔墨,处理山水、人物等比例关系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对魏、晋以来的绘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实践,这一点在《游春图》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李思训(651—716年),字建,一作建景,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唐朝宗室。唐代书画家。唐高宗时任扬州江都令,武后时宗室遭陷,被迫“弃官潜匿”,中宗复位后才重新为官,玄宗时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工书,善青绿山水,师承隋代展子虔,并加以发展,形成意境奇伟,用笔遒劲,具有装饰意味的青绿山水风格,时人有“国朝山水第一”之评,画史上称其为“大李将军”。明朝董其昌提出绘画的南北宗论,把他列为“北宗”之祖。               李昭道(生卒年不详),李思训之子,官至太子中舍人。唐宗室。唐代画家。在绘画上继承其父画法而稍变,时人有“变父之势,妙有过之”的评论。他的画法更加细密纤丽。李昭道虽未为将军,但后世因其父爵而以“小李将军”名之。 “二李”目前已无画迹存世,今传为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和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虽均出自宋人手笔,但画法精细,风格工巧繁缛,从中亦可看出“二李”画法之端倪。但目前有学者认为“二李”根本没有作过“金碧山水”,因此对他们的艺术尚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TAG标签耗时:0.027763843536377 秒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