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胆囊炎住院要多久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版)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版)

2024-06-03 13:07: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急性胆囊炎的病程若未得到控制,可导致近、远期并发症。近期并发症包括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胆囊周围脓肿、肝脓肿等;远期并发症包括胆囊结肠瘘、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胆管瘘等。尽管急性胆囊炎的总病死率仅约 1%,但由于我国急性胆囊炎患者基数庞大,因此仍不容忽视[1,8‑11]。

(二)急性胆囊炎的诊断

临床上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基于局部炎症、全身炎症和影像学三个方面的表现(表 1)[12]。对于急性胆囊炎影像学诊断方法的应用,建议如下。

表1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12]

1. 超声检查:为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1% 和 83%。诊断依据包括:(1)胆囊壁增厚(厚度 >4 mm),胆囊增大(宽 ≥4 cm);(2)存在胆囊结石(伴或不伴颈部嵌顿);(3)胆囊周围积液,胆囊周围可见低回声带、胆囊壁“双边征”(低质量证据,强烈推荐)[12]。

2.CT 检查:腹部 CT 扫描可清晰显示胆囊周围液体聚集、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等征象,可作为急性胆囊炎检查的较好选择(中等质量证据,条件推荐)。在感染进展迅速,高度怀疑坏疽性胆囊炎和气肿性胆囊炎的患者术前诊断时,推荐应用增强CT检查,其灵敏度较高,对胆囊三角和肝门部血管的走行方式亦有较好的提示作用(极低质量证据,条件推荐)[12‑13]。

3. MRI 和 磁 共 振 胰 胆 管 成 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诊断依据:胆囊周围高信号、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MRI和 MRCP的优势在于诊断坏疽性胆囊炎及提示胆管系统的走行方式(中等质量证据,条件推荐)[12]。

(三)急性胆囊炎严重程度分级和患者全身状况的评估

急性胆囊炎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表 2)[12]。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方法和预后亦不同。

表2急性胆囊炎的严重程度分级

【建议1】当血肌酐>176.8 μmol/L、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1.5 及血小板计数50%,1981—1990 年为 10%~30%,2000 年以后为 2.7%~10%)[1,20‑21],致死因素多为感染所致的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二)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与严重程度评估

急性胆管炎的病程发展迅速,可发展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或)脓毒血症,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因此,及时明确诊断与评估严重程度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见表 4。超声、CT、MRI 等影像学检查通常难以直接确诊胆管的细菌性炎症,可通过胆管扩张、胆道积气等证明存在胆道梗阻和(或)发现其他病因学证据(肿瘤、胆管结石、寄生虫等),间接支持急性胆管炎的诊断[22]。相比于 CT 检查,超声检查特异度高,但灵敏度较低,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有无禁食、肠道内气体等因素干扰诊断。但超声检查具有无创、费用低、易获得等优点,可用于胆管炎的初步检查(极低质量证据,强烈推荐)。CT 检查快捷方便,受干扰少,检查范围较大,对胆管扩张检出率高,可发现阳性胆道结石、多数的胆管或胰腺肿瘤。对于存在上腹痛等表现的患者,建议首选 CT 检查(极低质量证据,强烈推荐)。由于检查相对费时费力,MRI和 MRCP难以成为急诊胆管炎的首选急诊检查方法。但 MRCP 具有无创性和对胆胰管解剖显像清晰等优点,对准确判断胆管梗阻部位及病因至关重要,可作为 CT 检查的补充方法,用于 CT 检查 不 能 明 确 诊 断 的 患 者(低 质 量 证 据 ,条 件推荐)[12]。

表4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

【建议6】腹部 CT 检查能诊断胆管阳性结石,灵敏度较高,可清楚地显示胆管扩张,且有助于判断胆管狭窄的原因,推荐作为急性胆管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建议7】MRCP可清晰显示胆管扩张,对恶性肿瘤或胆管结石引起的胆道梗阻成像清晰,可作为腹部超声或 CT检查诊断困难时的替代选择。

急性胆管炎病情轻者症状缓解迅速,预后较好;重者可能发展为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根据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的不同,本指南将急性胆管炎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表 5)[12]。

表5急性胆管炎严重程度分级

(三)急性胆管炎的治疗

一旦确诊为急性胆管炎,首先要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严重程度。急性胆管炎治疗方式应依据严重程度决定,应注意治疗过程中病情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急性胆管炎治疗包括抗菌药物、全身支持治疗、胆管引流及病因治疗等。轻度急性胆管炎多数仅需全身支持治疗和抗菌药物治疗即可控制,然后再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4 h),可视具体情况进行胆管引流,待感染控制后再行病因治疗[23‑24]。中度急性胆管炎建议行抗菌药物治疗及全身支持治疗,同时尽早 行 胆 管 引 流[经 内 镜 逆 行 性 胰 胆 管 造 影 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或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如果引起胆管梗阻的原因需要手术处理,待病情好转后再进行病因治疗[23‑25]。重度急性胆管炎患者多数病情严重,应强调尽早行胆管引流,同时行全身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必须尽早给予足够的器官支持治疗,改善器官功能不全,一旦患者能耐受,尽早行ERCP 或 PTCD,同时结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待患者全身情况好转后二期再处理引起梗阻的病因[23](强烈推荐)。对于怀疑急性胆管炎的患者,建议行血液培养,如进行胆道引流则需进行胆汁培养(条件推荐)[23],早期应用抗菌药物(强烈推荐)。

【建议8】急性胆管炎患者应首先评估严重程度。胆道引流时机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胆道引流,同时行积极的抗菌药物治疗及全身支持治疗。

胆道引流的方式包括内镜下胆道引流术、PTCD及外科手术引流。内镜下胆道引流术是急性胆管炎的主要胆道引流方式,包括内镜十二指肠乳头 括 约 肌 切 开 术(endoscopic sphincterectomy,EST)、内 镜 下 胆 道 支 架 内 引 流 术(endoscopic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23]。EST的优势在于引流的同时可以取石,适用于胆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感染控制后进行的胆总管取石,有发生消化道出血、穿孔及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的风险,不建议在中重度急性胆管炎或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中使用[18,26‑29]。ERBD 和 ENBD 的操作相对简便,ERBD 为内引流,不适感较小,但无法直接观察胆汁引流情况,且存在支架脱落和堵塞的风险,部分患者需要再次通过内镜操作取出支架;ENBD 为外引流,可以观察引流液的情况,但患者的不适感强。ERBD 和 ENBD 对于多数由结石、肿瘤或炎性狭窄造成的肝外胆道梗阻均具有良好的引流作用,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作为这类急性胆管炎患者胆道引流的首选方式,两者之间如何选择可依据患者是否需后续再次内镜治疗决定(高质量证据,强烈推荐)[22,24]。

PTCD 后疼痛、出血、胆管炎、胆瘘等风险高于内镜下胆道引流术,可作为次选和 ERCP插管失败或无条件进行内镜下胆道引流时的替代方法(条件推荐)。但肝门部及其以上位置的肿瘤、结石或狭窄引起胆道梗阻所致的急性胆管炎,首选 PTCD(最佳实践声明推荐)。对于没有条件进行内镜下胆道引流和 PTCD 的患者,以及内镜操作失败或存在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行胆道引流术,如经皮胆囊造瘘或开腹胆道引流术。如患者情况允许,可选择性进行腹腔镜下胆道引流术。应强调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并解除梗阻,可先放置 T管引流,无需强求术中取净结石,行二期手术解决胆道梗阻病因(极低质量证据)。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急性肝内胆管炎时,应及时解除胆道梗阻,通畅引流[30]。任何肝叶切除应慎重选择,应尽量在急性胆道感染完全控制后实施(极低质量证据)[31‑32]。

此外,对于急性胆管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轻度和中度患者可行内镜下同期处理,而重度患者由于病情重,可能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建议分期处理。急性胆管炎的治疗流程见图 1[19]。

图1急性胆管炎的处理流程

【建议9】内镜下胆道引流包括 ERBD 和 ENBD,可作为多数急性胆管炎胆道引流的首选方式。内镜下胆道引流可选择留置鼻胆管或支架置入,应谨慎选择行 EST。

【建议10】PTCD 可作为急性胆管炎无法行内镜下胆道引流时的替代方案,建议作为肝门部以上胆道梗阻进行胆道引流的首选方式。

【建议11】外科手术胆道引流可作为无条件行内镜下胆道引流术及 PTCD 时的选择,强调缩短手术时间、尽早解除梗阻的重要性。

三、急性胆道感染的抗菌治疗

(一)急性胆道感染治疗中样本采集

抗菌药物规范化应用在急性胆道感染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议在任何有创性诊疗操作开始时抽取胆汁送细菌培养,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胆汁样本(低质量证据,强烈推荐)[33‑34],同时完成涂片,初步明确细菌类型。

【建议12】血培养或胆汁培养应尽量在抗菌药物应用前完成,否则可能导致培养结果假阴性。

(二)急性胆道感染的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和用药方案

任何抗菌药物均不能替代解除胆道梗阻的治疗措施。轻度和中度急性胆道感染应在诊断明确后 6 h 内使用抗菌药物[33]。重度急性胆道感染,通常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表现,需在诊断明确 1 h 内使用 抗 菌 药 物 ,以 及 时 控 制 局 部 及 全 身 炎 症反应[33‑35]。

根据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 2014—2019年胆汁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及相关的文献报道[36‑37],胆道外科近年的细菌感染流行病学呈现以下特征:(1)胆道感染的细菌菌群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约占70%,前 5 位是大肠埃希菌(30.90%)、肺炎克雷伯菌(12.70%)、铜绿假单胞菌(4.90%)、阴沟肠杆菌(4.50%)和鲍曼不动杆菌(2.20%);革兰阳性菌约占 30%,以肠球菌属为主。(2)2014—2019 年监测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分别为 33.7%~65.6% 和 23.6%~43.5%,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 48.9%~56.6% 和 22.0%~28.5%,耐药率整体较碳青霉烯类和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高;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 13.4%~19.0% 和 29.3%~42.7%,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 18.0%~28.0% 和 44.5%~59.9%,对碳青霉烯呈现较高耐药率。肠球菌属也出现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3)胆道感染通常合并厌氧菌感染,因此,在经验性用药时尽量使用广谱抗革兰阴性菌药物,同时联合抗厌氧菌药物,应注意避免选用喹诺酮等临床耐药率较高的药物。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考虑以下因素:抗菌谱、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抗菌药物使用史、肝肾功能、过敏史和其他不良事件(极低质量证据,强烈推荐)。如果有胆肠吻合病史,则建议同时进行抗厌氧菌治疗(低质量证据,条件推荐)[33]。

轻度和中度急性胆道感染可给予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同时联合硝基咪唑类药物;或直接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合并基础疾病、高龄、既往有腹腔感染或胆道手术病史等复杂情况时,可使用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或碳青霉烯类,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等。

重度急性胆道感染可给予第三、四代头孢类,如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同时联合硝基咪唑类药物;或直接使用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或碳青霉烯类或替加环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

梗阻性黄疸出现胆道感染症状如腹痛、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10.0×109/L 时,在胆汁引流通畅的基础上,需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经验性给予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联合硝基咪唑类;或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合并有革兰阳性菌感染,必要时可给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尽量取得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

依据抗菌药物代谢及效应动力学特点,选择具有高胆汁穿透率的抗菌药物,如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等,保证药物在胆汁中达到足够的浓度(低质量证据,强烈推荐)。

【建议13】选择用于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抗菌药物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将影响药效的因素考虑周全。

(三)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停药指征及抗菌药物疗程

停药指征:(1)体温正常 72 h 以上;(2)腹痛及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临床表现缓解或消失;(3)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4)降钙素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