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 满族服饰习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满族女性服饰有短衣服吗视频 地域文化 · 满族服饰习俗

地域文化 · 满族服饰习俗

2024-06-02 10:26: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满族传统服饰

满族的传统服饰,既体现着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又兼具汉族服饰的要领,使得满族的服饰更丰富多样,富于变化。传统的满族服饰色彩多以淡雅的白色、蓝紫色为主,红、粉、淡黄、黑色也是其服饰的常用色。在传统上,满族有尚白的习俗,以白色为洁、为贵,白色象征着吉祥如意。

满族最具特色的服饰是旗袍。旗袍,满语称“衣介”。从古代一直到民国时期,旗袍一直都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装。分为单、夹、皮、棉四种;又分男女两大类。清初男子旗袍为圆领、大襟、箭袖,四面开衩,系扣袢,腰中束带。四面开衩是为了骑射自如。箭袖是为射箭方便,满语称“哇哈”,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平日挽起,放下御寒,后来演变为清朝官员谒见皇上或上司的一种礼节——“放哇哈”。冬季在棉袍外往往套一件长到肚脐、四面开衩、对襟的短褂,俗称马褂。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的一种褂子,分纱、单、夹三种,分别由绉纱、绸缎或大绒制成,有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满族人为了骑马方便,喜欢在旗袍外套或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称“长袍马褂”。马褂清初仅限八旗士兵穿着,后来逐渐盛行于民间。马褂后常被皇帝用以赏赐有功之臣。被皇帝赏给“黄马褂”可谓极高的荣誉。清末,由四开衩改为左右两开衩,箭袖多改为平袖。

坎肩也是满族人常穿的服饰。坎肩亦称背心、马甲、披袄、搭护等。满语称窝龙带。坎肩是在进关之后,由于民族融合,受汉族衣着影响的结果。坎肩并不是满族原有的服装,是由汉族的“半臂”演变来的。坎肩实为无袖的马褂。有领,衣长及腹,多为两侧开衩,在领、襟等边缘处饰以各色花纹。有对襟、大襟、琵琶襟等式样和棉、皮、夹、纱之分。内蒙古的满族男子多喜琵琶襟式坎肩。其式是将衣襟缝成弧形,即襟从领口至右肩处贴胸而下,但不到底,而又左转至肚脐处,以致下襟缺一小截,其式是为上下马方便之故。女式坎肩多为对襟式,对襟下端多为如意头式,衣缘多镶以艳丽花边。清代该服饰窄小,多穿于旗袍内,清末以来尚宽大,多套于旗袍外。

随着时代的发展,男旗袍已渐弃不用,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满族妇女穿的旗袍,样式美观大方,讲究装饰,在旗袍领口、衣襟、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条或彩牙儿,有的还要镶上18道衣边才算是美。穿起来匀称苗条,婀娜多姿。有一种女士旗袍叫“大挽袖”,把花纹绣在袖里,“挽”出来更显得美观。天寒时则加马褂或马甲于袍外。旗袍的样式后来发生了一些变化,开禊从四面改成了两面;下摆也由宽大改为手链;袖口也由窄变肥,又由肥变瘦,使其穿起来更加合体。民国你那件,女式旗袍多改为胸襟宽松、腰身微紧、臀部稍宽、下摆略收的式样。女式旗袍也不断演变,由宽腰直筒式演变为紧身合体的曲线型式样,使旗袍成为中国传统女装的代表。

其他方面的服饰还有套裤以及肚兜。满族男女早年流行穿“套裤”。套裤用皮制作,后来改用布。这种服饰,仅有两条单腿裤筒,不连接在一起,用时分别套在腿上。干农活时穿套裤不磨裤腿,对老年人来说可防风寒。早期满族男女老幼皆戴布“兜兜”,紧系腰腹,贴在胸前。制作“兜兜”十分讲究,兜嘴按本旗属的那种颜色,镶一寸宽彩色布,绣上吉祥字和图案。小孩绣“长命百岁”,成年男人绣“吉祥如意”,青年妇女绣花卉,老年妇女绣“盘长”。如遇本历年一律穿戴红兜兜。

满族传统鞋帽

满族有“女履旗鞋男穿靴”之说。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梁鞋。妇女皆穿“平底鞋”“千层底鞋”。双梁鞋是满族男人的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用。平底鞋,鞋面的材料一般是用布或缎,色泽不一,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云头”,属家常便鞋。

旗鞋,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至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至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装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装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袷鞋多双脸,美者或用绸缎堆云锦,名曰云子鞋。贫者著鞋,唯易袷耳为蓝色,称青鞋。靴子有夹有棉,可用缎、绒、布、革制作。按规定,官员穿方头靴,平民穿尖头靴;另有薄底快靴,俗称“爬山虎”,多为兵丁武士所穿。

靰鞡是满族传统的防寒靴鞋之一,以猪、牛、鹿等兽皮(后多用牛皮)缝制而成。形状为前尖后圆,前脸拿褶,鞋底后面呈方形,钉大圆鞋钉两个;鞋帮贯以六个鞋耳,鞋口近脚处垫以衬布,并用一根细皮带联结靴耳。鞋较宽大,穿用时内着毡袜,并须在鞋中充垫靰鞡草。男子出远门者多穿革靴,其形状类似靰鞡,但其靴腰高,冬季内衬有毡袜,轻便保温,俗称“蹚突马”。

帽子满语称“玛哈”,大致可分为礼帽、毡帽、暖帽、凉帽或便帽等。秋帽又称“四块瓦”,有四个毛皮耳,皮耳缝以貂等皮毛,多为富家子弟所有。耳朵帽即毡帽,在天气寒冷的时候使用,有左右两耳,上缝制毛皮。满族妇女秋冬多戴(又称“困秋帽”),式样与男帽略同,有檐,帽顶有盖花,并缀有飘带。但多数妇女冬季戴耳包。便帽,亦称小帽,六瓣缝合而成,俗称瓜皮帽,乃满族通常戴的半圆形小帽,多为黑色。富人帽的正前面缀有碧玺或翡翠,亦有缀珍珠者,称为帽正。暖帽,有檐,即冬季常戴的毛皮毡帽。在毡帽耳上缝有各种毛皮,高档者用狐狸毛皮。耳朵帽为黑色或褐色,左右有帽耳以御风寒。凉帽,也叫草帽,无檐,形如覆釜,用“得勒苏”草或竹丝、藤丝编成。有缀璎、尖璎凉帽、系孔雀翎凉帽之别。六合帽,帽棉以六块绸缎拼合而成,俗称六块瓦帽,帽下沿镶有寸宽绣边,前端钉一个玉或翠的饰物,帽上方缀红顶。

文章摘自《文化吉林·松原卷》

请关注我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