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民俗风情(41):春节临近糍粑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湘西糍粑吃法 湘西民俗风情(41):春节临近糍粑香

湘西民俗风情(41):春节临近糍粑香

2024-06-02 06:35: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参加了新浪博客2011春节大拜年活动--晒晒自家的过年习俗 希望来访的博友多多评论 多多支持 湖南刘昌春会尽最大能力一一回复】

春节临近糍粑香

 

苗族人对糯米的热爱和重视都甚于其他族群,糍粑就是苗族人民用糯米做成的众多食物之一。在我的家乡——湘西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苗寨,逢年过节要打糍粑,祭祖要用糍粑,修建房屋要用糍粑。因此苗族人家除了种一般的水稻之外,还会特意留出一片地来,种植糯米稻,以备来年之需。

苗族过的是农历新年,也就是春节。这些图片一部分是我的摄友临近过年时拍的——苗族人家过年打糍粑的场景。打糍粑是我们麻阳苗族人家过年必须要做的事,会留出一天的时间专门用来打糍粑。每到年关,你就会听到苗寨里响起的此起彼伏的快乐“打糍粑协奏曲”。在过年里打糍粑,寄托着苗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因为白白圆圆的糍粑象征着“团团圆圆”,寄予团团圆圆过新年之愿望。大家知道苗族人家是怎么打糍粑的吗?糍粑是怎么来的?

湘西民俗风情(41):春节临近糍粑香 湘西民俗风情(41):春节临近糍粑香 湘西民俗风情(41):春节临近糍粑香 湘西民俗风情(41):春节临近糍粑香

 

糍粑是湘西的特产,一般是用糯米做的,也有加入高梁、小米、包谷的,颜色就是红色或黄色的,如果加入野蒿子就是绿色的,各有各的风味。   民国时期的《永顺县风土志》中记载:糯糍粑,系糯米饭在石臼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圆月,大者直径约五尺,寻常者约四寸,厚三分至八分不等。一般的糍粑只有巴掌大小。直径五尺的糍粑,大约是祭祖等特殊场合才用。   腊月里“打糍粑”是一年中的大喜事,全家都高高兴兴的,亲戚邻居都来帮忙。小孩子知道,一做糍粑就快要过年了。

湘西民俗风情(41):春节临近糍粑香

  糍粑的做法是这样的:糯米洗净蒸熟。   茶油中放入黄色的蜂蜡,加热融化,涂抹在桌面、门板、石臼、木槌等用具的表面。   把糯米放进石臼中,用大木槌用力捶捣。糯米粘性很强,一般是两个强壮的男人来,一上一下地“打”,大冬天时,光着膀子还要流汗。伴随着一声声有规律的敲打声,糯米饭变成饭团。男女老少围在一起看打糍粑,欢声笑语响成一片。等到糯米捣成泥以后,取出放在桌子上,乘热揪出拳头大的米团,压扁成饼,再用门板加重物压住,等糯米凉了就成型了。

笔者在家乡看到一名男子停下手中的活笑笑说:“我们在打糍粑,这是我们过年的习俗。”原来,白面团是糯米饭,正是糍粑的原材料。     “饭好咯,来拿饭啊!”这时,一声吆喝从屋里传出来。走进屋里一看,只见厨房里的柴火烧得正旺,灶上放着一个约1米高、1米宽的大木桶,里面飘出阵阵白雾和饭香。一位50多岁的苗民站在凳子上拿着大木勺把饭盛到一个小木桶里。在村民的盛情邀请下,笔者尝了一口糯米饭,不油不腻,香甜可口。主人说:“煮糯米饭前先要把米浸泡12个小时,等到每粒米都浸透了,才能放到锅里去蒸。蒸的时候不需要再放水,但一定要记得戳几个洞,这样才能保证让饭熟透。”     不知不觉,敲打声停止了,走出院子一看,糯米饭已被打成了饭团,并放在桌子上。两名村民面对面地站着用力地揉搓,并不时往表面抹花生油。慢慢地把饭团搓成长近1米、直径20厘米左右,再把它分为几个约两个拳头大小的饭团,然后把饭团擀成厚约1厘米的饼状。“这些糍粑要晾上5天才能放进水里泡,等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切成小块用油煎一下,就能吃了。所以,这种糍粑又叫做水糍。”村民介绍说。     接近中午时分,笔者走在乡间小路上,只见好多户人家都在打糍粑。大人在打糍粑,孩子们在一旁围观,欢声笑语响成一片。楠木寨每年春节前他们都要做糍粑,今年是4家人合起来一起做,一共用了175公斤糯米,大约50公斤可以做出100个糍粑,“家家户户打糍粑是我们这里过年的风俗,过年探亲都要相互赠送糍粑,一般4口之家就得打5公斤糍粑备过年。一家人做的少,就几家人合着一起做。有的村民自己不愿意做了,就请人做。”糍粑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如果放在大水缸里,用水浸泡,定时换水,可以吃到六七月份。

糍粑,一般在湘西的冬日里才能吃到,吃它的方法很多。最过瘾的吃法,就是烤糍粑,冬日的湘西阴寒潮湿,为了作热取暖,一般人家都会燃起火炉火桶。糍粑便是放在其中的火盆木炭上烤炙的,火盆通常有铁架,没有我们就用火钳作支架。似乎有倔性的糍粑,让它软化可不容易。烤糍粑的过程,最考验人的性情,性急的人是吃不上的。糍粑得放在微微明灭的炭火上慢慢烘烤,火气不能太大,要不然外皮烤焦,内里却是生硬的。而且要不停的翻边倒面,使它两面均匀受热。受热后的糍粑可不是好对付的,炽热的高温黏着你的手指烫,烫的人几乎断了想吃的念头。但一想入口绵软香甜,又不得不就范。糍粑在火气下催的渐渐鼓胀,表皮微微隆起,象一个大包子就大功告成了。此时将表皮弄破,会有一股白气升腾,可见内里雪白,拿在手里软乎乎的,心里升腾起一股征服的快感。此时可就别太心急,以免烫了口舌。

烤好的糍粑可粘糖,或将糖灌入糍粑中,等其中的热度将糖溶成糖水,此时糍粑入口甜香无比。糖是常见的白砂糖,如有土制的红糖片,那就更好了。如你不喜欢甜食,也可将糍粑中裹入豆腐乳(湘西叫霉豆腐),薄薄的铺上一层,味道绝佳!如有厨房设备,糍粑亦可用油煎熟吃, 切块用甜酒煮熟吃,各有风味。

糍粑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臣子伍子胥为报父仇投奔了吴国,想从吴国借兵讨伐楚国。他来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坐稳了江山,成了吴国的有功之臣。不久,他实现了自己的宏愿,率领吴兵攻破了楚国京都郢都,掘楚王墓鞭尸以报仇雪恨。此后,伍子胥受封申地。有一次吴王令他率人修建了着名的"阖闾大城",以防侵略。城建成后,吴王大喜。惟有伍子胥闷闷不乐。他自知自己结怨甚多,恐日后有人难以容他。回营后,便对自己的亲信说,"大王喜而忘忧,不会有好下场。我死后,如国家有难,百姓受饥,在相门(苏州八个城门之一)城下掘地三尺,便可找到充饥的食物也。"阖闾的儿子夫差继位后,多次拒绝伍子胥的忠告,竟听信谗言,令伍子胥自刎身亡。不出伍子胥所料,他去世后不久,越国勾践乘机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当时正值年关,天寒地冻,城内民众断食,饿殍遍野,国家和人民果然遭到危难。在此危难之际,人们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便暗中拆城墙挖地,人们惊奇地发现,城基都是用熟糯米压制成的砖石。原来,这是伍子胥在建城时将大批糯米蒸熟压成砖块放凉后,作为城墙的基石储备下来的备荒粮。人们不禁感叹道,伍子胥真有先见之明!大家将糯米砖石拙起,敲碎,重新蒸煮,分而食之。后来,在楚天一带,人们每到丰年年底,便要用糯米制成像当年"城砖"一样的糍粑,以此来祭奠伍子胥。至今,糍粑仍是南方各地人民每年春节前必做的美食。有的地方将糍粑制作成圆形,有大有小,象征着丰收、喜庆和团圆。有的地方又称为年糕,这一名称也是寓意吉祥如意,人们常说:"年糕,年糕,年丰寿高"。

在湘西一些地区,制作糍粑又叫作"打糍粑",每年冬至前一个月家家户户便开始碾好糯米,准备干柴,准备做糍粑。不少地方将做糍粑当作一项协作活动,也是一项吉祥如意的事。由村里的长者统一安排日期,排定顺序,互助进行。必须赶在冬至这一天之前做成。据说冬至这一天将做好的糍粑用水漂起来,可一直保留到第二年春天而不会变质。制作时将上好的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4小时,然后滤干上笼屉大火蒸熟,后放入木桶内用木棍反复杵打和搅拌成泥状,然后做成直径20厘米、厚约3厘米的圆饼,放凉变硬后放清水中浸泡储存。食时可切条蒸食、炸食、烤食、煮食、炒食、煨食均可,其味细腻香甜。做糍粑讲究糯米的质量、水质以及制作的季节。一般在冬季制作为好。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