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红色文化论文通用12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学论文的主题 大学生红色文化论文通用12篇

大学生红色文化论文通用12篇

2024-06-17 09:09: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学生红色文化论文

时间:2022-11-02 01:30:42

第1篇

关键词:红色文化;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52-02

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是多元的,利用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就是要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将其内蕴的文化内容、文化精神、文化特质通过显性和隐性的方式作用于当代大学生,以促成他们人格的完善,让红色文化被他们理解与认同,并最终转化为他们的精神素养和人格品行。红色文化为加强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提供了如下六个方面的教育价值。

一、红色文化为加强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提供了思想保证

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红色文化始终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指导着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1]红色文化是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的,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红色文化是党的成长史的记载,同时它又是不断传承和发展着的文化,体现着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结果,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这些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红色文化成果对于摆正我们民族文化的位置,坚守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阵地具有重要作用。红色文化作为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走向成功的一股强大力量,体现了党的优越性与政治优势,对于当代大学生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定独立的政治人格至关重要。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迷失,用红色文化涤清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意识到“经济人”并不是单纯的经济价值追求,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自我人格的塑造。对一种先进的意识形态与价值体系的皈依是人性最终极的渴求,坚定红色文化的主阵地地位,可以引导当代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思想轨道前进。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2]红色文化内容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反映着这种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价值,代表着一种主流价值取向。大学生作为一个走向成熟的个体,对于事物及自己各种行为结果的意义有一个基本的看法,对什么是好的、应该的和哪些是需要坚决杜绝的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这种价值观念和取向一旦确立,一般都具有稳定的倾向性。价值观念作为一种内心尺度,支配着人的信念与行为,是人格塑造过程中的先导性因素。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为大学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真假,提供了正确的判断标准和明确的参照系,能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形成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敏锐性与鉴别力。

二、红色文化为加强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提供了内在动力

人格健全的人是一定有强大精神力量的人。从人的心理发展需求上来说,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满足了人们对先进思想、主流价值文化不断追求的需要,适应了人们向往真、善、美的心理发展趋势。人从出生开始,就有着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不断满足、实现低层次的需求,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是人的心理发展趋势使然。红色文化从思想意识、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多个层面为广大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仅就道德方面来说,道德需要,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在维持其积极平衡或内在稳定状态过程中所产生的对道德的依赖性和倾向性[3]。道德是人的需要的一大对象,人追求高尚的道德修养、日益向善的需要是自觉的、主动的、积极的。“德”是人的定身之本,“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德”是首位的因素。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也进一步说明了利用先进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一批具有过硬的道德素质、坚定理想信念的青年骨干队伍,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客观需要。所谓“文化而润其内,养■以固其本”,就是通过文化的形式,运用红色文化的力量,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使廉洁理念深入大学生的心中,以进一步铸就其廉洁品质及各种优秀的道德素质。弘扬红色精神,耳濡目染都是光辉的榜样形象,都是信念坚定、甘于清贫的范例,为当代大学生“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为保持一颗洁净之心、一身正气提供了内在的动力。

可见,人生需要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只有有了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人们才能不断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阻碍,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利用红色文化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能够提供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红色文化为加强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提供了精神支撑

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包含着鲜明的精神实质,这些精神内核是革命取得成功、建设取得成就、改革取得实效的精神支柱,也是人成其为人的精神支撑。一个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总需要一种精神力量作为支点,个人在迈向成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这样一种精神支撑,而红色文化正是提供这种精神力量的重要选择。在革命战争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就是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凭着高度的精气神,才最终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红军长征的胜利,靠的就是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实精神;敢闯敢试,敢于革除保守僵化观念,走自己新路的创新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自立自强精神……”[4]不仅仅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各具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传达着各种精神。

在新时期,不仅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需要红色文化,在对国民精神的塑造、大学生自我精神危机的缓解中也需要红色文化。现代社会出现了方方面面的革新,文化方面也不例外。无疑,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社会文化更趋丰富,其中不乏一些先进的东西,但参差不齐的文化的涌入,也对一些先进的社会文化造成了冲击。崇尚金钱与权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大行其道。私欲的极端膨胀,过度的物欲化,人们更多地关注个人、物质,精神却日益贫瘠。当代一些大学生就表现出缺乏精神依托,陷于失去自我的人格危机之中,要改变这种精神饥渴与荒漠现状,也就必然要从文化入手。红色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精神特质,是一种极具教育性的文化,借助红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可以使其从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获得强烈的精神震撼和深刻的精神启迪。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可以在高校中浇灌出一片“精神的绿洲”,这些精神的汇聚,势必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2012年我们常谈论“幸福感”,大学生的幸福感并不总是与金钱、名利、成功挂钩,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幸福指数与其是否坚持高尚的价值追求,是否重视精神层面的东西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四、红色文化为加强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提供了有效范式

现代教育学将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作为其基本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体中心主义”、“客体中心主义”等观点。当前,“教育主体起主导作用,客体起主动作用”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将红色文化作为载体进行人格教育,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教育范式。首先,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人格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同时承担着介体和环体的角色与功能。作为人格教育过程中的介体,红色文化所承载和传递的光荣革命传统、先进革命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及各种优良的民族品质,都充分证明了其是进行人格教育的最佳载体,通过文化形式,使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保证了教育的平等性的同时,也能使人格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作为人格教育的环体,红色文化为人格教育活动的开展创造了鲜明生动的环境,让“红色之风”吹入校园,置身于红色文化的现实氛围之中,能使广大大学生受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其次,红色文化有着物质、精神、制度等多种表现形态,其教育平台也不仅仅依托学校教育,各种红色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得社会性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红色文化也能够拓宽人格教育形式,为人格教育提供了有效范式。

五、红色文化为加强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提供了教育素材

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直观生动,教育面广,感染力强,是良好的人格教育素材。面对着严重的文化危机,不良的社会风气,我们亟须通过寻找文化之根来调节这种人与自然、社会及自我间不和谐的状态。红色文化资源所承载的物质和精神元素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加强人格教育,培养好的社会风尚的重要教材之一。大别山、井冈山、延安等红色土地,是广大大学生缅怀先烈、感受历史的圣地,她生动地重现着革命历史、革命实践、革命精神,使党的历史跃然纸上,她是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课堂,党的光辉历史、英雄事迹将形成大学生深刻的历史记忆,避免了教育的无根性与。“大别山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及新时代所涌现的“奥运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红色精神”所反映的事迹,是高校进行人格教育的鲜活教材,是高校对大学生人格加以塑造所要达到的结果,也是人格教育某方面内容的预期目标。红色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种种生活素材,他们在这些素材的影响下不断成长和发展,形成了符合自己文化特点的人格特征。可见,红色文化在高校的弘扬,可以提升当前高校整体的文化品位,通过提供高尚的精神文化产品,传递给广大大学生一种正能量,使其思想品德得到锤炼,个人的人格魅力得到提高。

六、红色文化为加强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

造就知行统一的人格是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标,当前“知行分离”的人格现状与这种目标相差甚远,过分强调认知而培养出片面畸形的人才也是各阶段教育的一大弊病。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纯粹为知而知,而不考虑实际行动,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大学生表现出的“主观上认同,但在具体生活中的务实选择上却渐行渐远”的行为反应进一步说明,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行”的意义。行为导向的核心是先进楷模,榜样的力量往往是无穷的。红色文化中所涌现的一大批革命领袖、革命先烈等各类英雄人物,作为一个群体性楷模,形象是鲜活的,事迹是具体的、现实的,具有强大的感召力。通过了解各种英雄事迹,大学生会对其产生由衷的钦佩之情,并进而在精神、行为等方面加以效仿,对比自身行为寻找差距,由感动到行动,由见贤思齐到身体力行。以这些革命英雄作为榜样来引导当代大学生,能使其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在他们之中又产生一批新的楷模,引导其行为方向,久而久之,就会在大学生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各种红色英雄的典范是一种先进的社会范例,理想的人格范型,将抽象的红色精神生动化,将人格教育的目标具体化,能促使大学生从单纯的认知者向自觉的实践者转化。

“一个人不仅应当为自己,更应当为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奉献自己的生命,这不仅是他的责任,更是他生命的意义。如果一个人有幸出生在一个伟大的历史变革时期,并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挽救社会危机的历史洪流之中,这将是他无上的幸福和光荣。”[5]有理想、有信念、有目标,不仅是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个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必备条件。理想与信念,无私与奉献等精神品质就是个人衡量自身价值的最大指标,是个体为之努力所需达到的境界。人性的光辉,人生的意义总是在个人投身于国家及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红色文化体现出的这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反映了正义、道德、奉献、服务的人性之善、之美,是当前社会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期许,是高校进行人格教育需要为之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2006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C]//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43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

[3]彭柏林.道德需要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18.

第2篇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它是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已成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内涵及时代价值的提出,分析了目前我国红色文化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使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不断完善和创新红色文化,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文化财富,同时也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成为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教育则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弘扬红色文化,挖掘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对于继承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探索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为培育人才及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及时代价值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根基和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红色文化是指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及其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特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一种在特定历史时期内产生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它充分吸收、重组、融合了中外优秀文化思想,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继承创新了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天然载体,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支撑,是具有特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精神文化。红色文化的核心精神内涵,主要体现为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积极向上。

(二)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红色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红色文化既是优秀的、传统的、民族的文化,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先进文化。它不仅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在新世纪的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例如在和平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中都得到了具体体现。红色文化起到了强大的凝聚和激励作用;对于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人自身的完善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注重的是大学生的基础教育,而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入手,剖析了目前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缺失及原因。

(一)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

1.红色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程度较小。高校缺乏有关红色文化内容的课程设置,校园“红色广播”少。据了解,极少数大学生会去看那些极富教育意义的红色经典影片和红色书籍,如此,“红色文化”在他们的学习文化中只是轻描淡写。

2.红色文化在高校中的认识程度较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主流是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一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未能认识到红色文化重要的德育功能,红色文化建设意识比较薄弱,从学校领导到师生都比较缺乏红色文化认识。尤其是“80后”、“90后”的大学生由于生活在优越的生活环境里,更不能深刻了解认识珍贵的红色文化。

3.红色文化在高校中的影响程度较弱。“红色文化”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诸多方面还存在不完善、不合理的情况,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二)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原因分析

1.红色文化教育氛围淡薄。“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过程中,不能将社会实际与“红色文化”有机结合,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致使红色文化教育的氛围不浓。部分大学生一提到“红色文化”往往认为是过去革命年代的产物与应用,与当今时代,与个人本身关联性不强。同时,还有学生认为“红色文化”已成为过去,理应退出历史的舞台。由于对“红色文化”这些错误的认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局限性;是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氛围淡化,这对大学生个人发展,对时代和社会发展极为不利的。

2.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贫乏。高校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政治文化和制度文化几个方面,高校红色文化应该渗透于这些文化之中而又自成体系。但是,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红色文化建设内容匮乏,极少把红色资源引进校园文化之中,更谈不上红色文化建设内容的系统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显得比较单薄,不能针对当前影响社会思潮的一些重大问题,积极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各大高校必须从理论的高度上科学的、正确的与实际国情相联系,丰富并拓展红色文化教育内容。

3.红色文化教育形式单一。高校开展红色文化的教育,一般会组织学生亲身到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实地参观游览是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一种形式,但这种形式往往局限于对红色资源的表面感知,单一的实地参观使学生接受的教育不够深刻,且花费的时间长,财力、人力较大,综合成本较高。另一种形式是观看红色革命题材电影则往往娱乐性偏浓,多限于改变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听课积极性层面,不能更进一步结合影片的历史背景、具体内容、思想内涵等进行讲解、探讨和写出心得体会,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没有深入精神层面的红色文化内容,更没有形成整合全部红色文化资源的巨大优势。

三、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的途径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凝练出的思想精髓,在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不但可以净化心灵、鼓舞斗志、激发热情,还能启发大学生积极进取、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更重要的是,还能激发起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导向价值所在。要通过提高红色文化的传播性、认识性和影响性,深入分析、挖掘红色文化,深入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特征,寻找红色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点,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化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促进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加强红色文化传播性,优化“红色文化”教育的氛围

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不仅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还取决于文化是如何进行传播,采用什么传播媒介手段进行传播。因此要实现红色文化在高校中的有效传播,我们必须整合媒介资源,建设校园红色文化传播体系。使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红色文化传播中来,弥补现有文化传播体系的不足,也可以使大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红色文化,进行学习探讨,传播红色文化。在高校可以通过政治课堂、专题研讨、主题班会、广播、报纸、网络、实践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拓展红色文化传播的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大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形成良好的“红色文化”教育舆论氛围。以保证红色文化为基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序有效开展,并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将“红色文化”教育延伸到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在继承革命前辈精神财富和光荣传统的同时,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让红色文化深入学生内心,让先进的红色文化在校园中唱响时代主旋律,利用校园氛围深化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思想,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义不容辞责任。

(二)提高红色文化认识性,丰富“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系统整合并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把红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引进校园,融入校园红色文化体系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红色文化应注重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将红色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将传统展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更有效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三)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性,拓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形式

结合校园实际,积极扩大红色文化在校园中的影响力,才能更深入地将传统红色文化倾注和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营造振奋人心、凝聚人心的红色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构建出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打破传统的教育形式,与时代进程相融合,创新“红色文化”教育的形式。一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加“红色文化”教育。把“红色文化”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注重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激励学生艰苦奋斗,努力学习;开发、利用多种教辅材料,可以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效果。二是建立红色文化网站,占领网络阵地。用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红色文化”抵制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强化大学生的思想分辨防御能力。高校应推进红色网站的规划的建设策略,丰富网站内容,加强红色网站的宣传力度,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网站管理和建设人才等;使红色网站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三是组织各种红色教育实践活动,以立足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可以利用周边的红色文化建立定期的红色教育实习基地;邀请红色研究专家作专题讲座;组织红色教育研讨及知识竞赛主题活动等。应当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使大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体验红色文化的巨大魅力。比如,可以利用假日或者假期,组织学生开展调研红色革命史实、开展红色旅游、体验红军生活、重温红色历史、重走红色革命之路等活动,促进大学生熏陶红色思想、充实精神生活、升华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汤红兵.论红色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5(9).

[3]程东旺.红色文化与心灵洗礼――论“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与实现机制[J].继续教育研究,2006,(3).

第3篇

关键词:红色标语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068-02

一、红色标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意义

红色标语,虽然简单明了,但生动形象,蕴含丰富内容,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动员作用。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弘扬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可以借鉴共产党利用红色标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断创新途径,将红色标语等红色文化资源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正是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带领下,通过红色标语激发斗志,始终迎难而上,不怕困难,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并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硕果累累。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红色标语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活素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中用红色标语等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和感染大学生,可以使大学生对革命时期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产生崇高敬意,对他们为革命理想而英勇奋战甚至不怕牺牲的精神产生敬佩之情,为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榜样,从红色标语中汲取前进动力,使大学生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使自己的理想信念汇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二)有利于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国家的一种真挚的情感,是凝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红色标语中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尤其是,大学生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张贴爱国标语横幅,集体游行,提出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口号,致使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没有签字,唤醒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在之后的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团结各方力量,为民族的独立而进行大量的红色标语宣传,增强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使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拥护和支持共产党,艰苦奋战,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现在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有所淡化,有的学生受就业情况的影响对共产主义的实现持怀疑态度,在做贡献时先考虑自身的利益,再考虑集体利益。高校通过运用红色标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吸收红色标语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认知,加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为国家的伟大复d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受其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越来越追求物质利益,注重外表着装,有的大学生还乱花钱,养成了攀比和大手大脚的习惯。红色标语中蕴含着艰苦奋斗的内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等,对人民群众起到了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红色标语作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优质资源,加强红色标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大学生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断锤炼优秀品格,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加强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认知,养成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传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使大学生更好地承担起党赋予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二、红色标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单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形式陈旧、资源单一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往往局限于教材内容,利用课堂进行理论灌输,尽管会利用图片、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挖掘红色资源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单一,红色文化资源运用很少,尤其是红色标语方面。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缺乏红色精神的渗透,更缺乏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运用,没把红色标语有效融入到教学章节中;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限,有关红色文化资源的实践教育活动也很少展开,没有充分挖掘、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构建地方高校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二)高校对红色标语的宣传与重视程度不够

重视红色标语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宣传动员作用,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目前高校没有广泛利用红色标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氛围,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广播、报纸、诗歌朗诵、文艺表演等途径进行有关红色标语的宣传教育;大部分高校口头上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很少以课程的方式进行;高校从事这方面的教师也很少,即使有也仅仅局限于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很少在教学中应用。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应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红色标语中所蕴含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将其作为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理想和爱国主义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高校对红色标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实践形式,轻实践成效是有目共睹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理论灌输的说教形式进行,授课教师主要以课本为重点进行讲解。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可以用红色标语进行教学设计,教学互动。而现实的情况就是老师满堂灌,没有挖掘红色标语、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等,只是单向进行理论灌输,导致缺乏课堂活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下降;很少有高校依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建立有关红色文化、红色记忆陈列室,把红色标语专门作为一个模块进行布展;这几年尽管建立了很多实践教学基地,但学生实地考察较少,诸如此类的原因导致红色标语等活素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形成极大的闲置和浪费,更为严重的是学生淡化历史选择的认识和认同。

三、红色标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一)打造一支队伍

要加强红色标语的运用,就得成立一支真正的研究团队,使红色标语的运用理论化,系统化。高校加大基金投入,鼓励研究团队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结合地方特色编写红色标语教材,与其他课程一同充实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校内老师和专业人士及团队的交流与沟通,互相交换意见,吸取经验;学校可以成立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比如,位于革命老区的吕梁学院可以成立吕梁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对红色标语、红色歌曲、红色精神等进行研究,邀请校外专业研究人士来本校做学术交流,鼓励本校教学团队积极投入到对红色标语的挖掘与研究中。同时,学校团委和党委可以同当地电视台合作,打造一支红色标语宣讲团队,在革命纪念日对学生开展红色标语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营造良好环境

一方面,建设班级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墙壁张贴红色标语,让同学搜集各个时期的红色标语,并让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熟悉的标语,鼓励学生用红色标语制作歌谣、歌曲、诗歌等,并在各个班级互相交换红色标语,进行交流。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校园环境。例如,高校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红色标语陈列室,定期开放,供学生展览;根据地方特色建立红色标语示范基地,结合理论在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在传统纪念日,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鼓励学生制作红色标语传单、画报、壁报、简报,并在校园张贴,使学生在自己动手过程中体会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学校党委、团委及各院、系开展关于红色标语的诗歌朗诵会、歌咏和演讲比赛、话剧、专题讲座、典型教育活动等,并进行活动表彰大会,鼓励教师和学生自编红色标语歌曲,丰富学生的红色文化生活。成立红色文化的专题网络平台,供学生、老师浏览,扩大红色标语的获取途径;利用广播、报纸、校园微信、学院论坛等传播媒介加大红色标语的宣传,丰富红色标语的内容与形式;同时,在校园建立红色标语文化长廊专栏、红色标语书写培训地,营造红色文化的宣传与教育氛围,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注重n程运用

红色标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形成和发展都经过了一定的时期。传承它所蕴含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仍然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将红色标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教学中,让学生制作关于红色标语的视频,对红色标语背后的故事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深入理解红色标语背后的精神。另一方面,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第一,教师可以在上述两门课程中,在相关章节设计专题,如:井冈山时期红色标语的宣传作用研究,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研究等。第二,教师可以利用项目研究这一平台加强对当地红色文化的研究,赋予红色文化当地特色,并开发当地新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三,教师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知识点,用简短的红色标语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也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此外,将红色标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例如,开展体验式教学,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利用红色标语宣传革命,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中体验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巨大影响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对红色标语的深刻理解,感悟红色标语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王雪竹.略论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及其启示[J].教学与研究,2012(2):71-78.

[2]王雪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标语宣传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1 (4):1-5.

[3]王晓玲.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政工作中标语的运用[J].中国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 (7).

[4]李桂红.红色标语文化解读[J].人民论坛,2011 (8).

第4篇

【关键词】红色文化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062-01

一 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与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在整合、重组、吸收、优化古今中外的先进文化成果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而生成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积淀孕育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 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学习历史入手,特别是要从了解中国的红色文化开始,引导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把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转化为爱国行动。大学生只有更加深入地学习中国的红色历史文化,才会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增强自我的民族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所以,红色文化对爱国主义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第一,红色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资源,学习红色文化是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劳动、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将红色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化,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有着巨大作用。

第二,红色文化有利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交融共进,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与红色文化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第三,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文化的结合不仅可以发扬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而且可以不断创新教育形式,营造红色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三 利用红色文化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第一,高校应发挥知识资源优势,重视红色文化的开发,推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选修课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辅助,传播红色文化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推出红色人文讲坛,邀请革命先进代表为大学生做红色系列讲座,对大学生进行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第二,开展实地参观教育活动,应经常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同时与相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管理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到教育基地进行教育实习,让学生担任红色旅游向导和讲解员,向游客们宣传红色旅游景区的光荣革命斗争历史,寓教于乐。

第三,高校可以开展以红色文化、爱国主义精神为辩题的辩论赛,促使学生对红色文化进行思考;开展以爱国主义精神、红色精神主题为选题的演讲、朗诵;红色团日体验教育活动及征文活动等,不仅实现了红色革命精神在大学校园的广泛传播,更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得到了升华。

第四,结合信息化手段,开辟网络教育阵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推广红色文化,加深爱国主义教育。高校可以开设红色教育网站、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同时也可开设红色文化论坛让大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自己对红色文化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各大知名网站也应加大对红色文化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版面的投入,使大学生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对红色文化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总之,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两者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缺一不可。通过对红色文化的深入学习,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解,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气节,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李水弟、傅小清、杨艳春.历史与现实: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8(6):34~35

第5篇

关键词红色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利用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优良传统和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增强实效性。”①在这方面,深入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内外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用先进的红色文化去感染大学生,正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有效途径。

1 将红色文化引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虽几经调整,可仍未完全摆脱与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大学生普遍对此热情不高,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将红色文化引入大学课堂,有意识地渗透到教学中,是当代大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感的主要渠道和来源。”②将红色文化引入大学课堂,不仅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和时效性,而且教师可以通过理论讲授、专题报告、课堂讨论、播放影视资料等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将红色文化引入大学课堂,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大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红色文化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参与、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③同时还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辅导读物,开设相关的素质课和选修课,帮助大学生了解当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斗争的历史,并从中吸取精神的力量。

2 把红色文化纳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

高校要努力把红色文化请进大学校园,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在大学生中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教育活动,在学校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让红色文化润物无声般地潜入大学生的头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革命)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④高校可以邀请纪念馆、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校举办专题展览和专题活动;邀请一些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红军、老战士走进校园举办报告会;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寻访革命战争亲历者;举办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展、书画作品展、文艺演出等。这一系列的“红色活动”以其健康向上的“红色”基调,能将历史与现实、革命英雄主义的激情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全校师生奉献一道精神大餐。

3 深入挖掘校史中的红色文化内容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轫于一百多年前的民族危难存亡时期,百年来不少高校与民族共荣辱,与国家同兴衰,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从某种层面来说,高校发展的历史既是一部民族荣辱史,又是一部革命斗争史。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史中丰富的爱国爱校内容,对学生进行极有感染力、极具针对性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纵观华中师范大学的百年校史,虽然日新月异的发展改变了学校旧时的模样,然而百年的风雨仍然抹不去对今日学校的影响。杰出校友、我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恽代英就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的中华大学。学校的中心广场被命名为“恽代英广场”,并树立了恽代英的汉白玉雕像供师生瞻仰。同时,为了深入学习恽代英为中国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学校还不断深化对恽代英及其革命精神的研究,2005年召开了“纪念恽代英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了《恽代英年谱》等学术专著。

4 用红色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不仅要从红色文化的内容上进行创新,更要从传播红色文化的载体上进行创新。高校应该重新审视原有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机制,更好地把握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文化,主动抢占网络制高点,特别是要牢牢把握校园网的主动权,密切关注校园bbs、门户网站等学生关注度高的平台,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开发建设具有思想性、知识性、时代性、服务性的红色文化网站,以专版、专栏、专题等各种方式,构建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红色网络文化,抵制那些宣扬色情暴力的腐朽堕落的“黄色文化”和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侵蚀,使红色文化所传承的文化和精神渗透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心中。

5 让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

高校应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亲历红色圣地,选派学生赴相关地区学习考察,深化和拓展“红色教育”的内涵。在教育学生时应该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不仅要使大学生成为红色文化的参观者和学习者,还要成为“红色精神”的发扬者和传播者。同时,高校应该和红色文化资源所在地共建实习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努力与相关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个坚实的平台。让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是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身临其境式的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让大学生在教育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教育,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北京:人民日报,2004-10-14.

[2]闫晓梅.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等教育,2005(2):98-99.

第6篇

摘要:以生态翻译学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据,从语言、文化、交维三重维度探析我国经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人物服饰颜色词的英译,以杨宪益译本为参照,探析在不同翻译生态环境下,译者对红楼人物服饰颜色词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以实现整合性译论研究。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红楼梦》;服饰颜色词;整合性研究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著,不仅思想内涵深邃,而且语言艺术精湛,堪称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对《红楼梦》作品的研究与评述逐渐形成一门显学,研究视角呈多元化趋势,而对于该作品的译介研究也逐渐向跨学科领域延伸,形成多元维度交叉渗透的研究趋势。

一、研究现状综述

通过对主流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发现,近年来,学界主要从叙事学、跨文化交际、功能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目的论、比较文学、解构主义、接受美学等视角探究《红楼梦》作品的译介,而从跨学科的生态学视角开展的相关研究为数不多,尤其是将生态翻译学与红楼人物服饰颜色词的翻译相结合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本文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生态翻译理论的整合性研究视角探究《红楼梦》中人物服饰颜色词在语言、文化与交际三元维度的整合性翻译研究,以期为中国文学典籍的海外译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新的参考维度与研究

视角。

二、核心概念界定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清华大学著名学者胡庚申教授提出的全新翻译理念,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 [1],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关注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关联并进行整体性研究,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重维度对翻译现象进行全新的阐释和描述。(胡庚申,2003)

三、生态翻译维度下《红楼梦》人物服饰颜色词的英译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人物不仅形象丰富,其服饰描写更是绚丽多彩,与自然景物相得益彰,展现了极高的艺术美感和文化底蕴。据统计,《红楼梦》中梳理出的服饰颜色词达228条之多,分属红、黄、蓝、绿、紫、褐、黑、白、灰、杂等10种颜色范畴,[2]例如海棠红、碧玉红、杨妃色、蜜合色、松花绿、鱼肚白、秋香色等;这些缤纷的服饰色彩,不仅烘托出红楼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而且揭示了作品深邃的文化内涵。

(一)译者在“语言维度”的适应选择转换

从英汉颜色词的构词方式来看,汉语颜色词主要包括:基本颜色词(红、绿、白等)、限定颜色词(水红、绛红等)和实物颜色词(葱黄、桃红等);而英语颜色词主要包括:单词颜色词(如red,purple),复合颜色词(如pale green),实物色词(如peach-red),可见,英语和汉语颜色词的构词方式基本相同,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适应性选择转换时基本保持原语与译语在语言符号维度的对等,例如:“白绫红里的肚兜,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3](第三十六回)将文中“白绫红里、红莲绿叶”中颜色词进行直译,译为:“ A white silk stomacher lined with red”, “The lotus flowers were pink, the leaves green”。

(二)译者在“文化维度”的适应选择转换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密不可分,而翻译作为跨语际的语言转换活动,必然受到语言所承载的社会习俗、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颜色词属于文化限定词,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 [4](包惠南,2001)。《红楼梦》中人物服饰色彩负载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内涵,因此翻译中,应透过文本层面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第八十九回描述黛玉“腰下系着杨妃色绣花锦裙” [5],此句中的“杨妃色”让人联想到我国历史上的倾国美人杨贵妃,这一颜色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据《太真外传》记载, 玄宗曾将杨贵妃醉颜比作海棠,因此将海棠红命名为杨妃色[6],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考虑到相关历史背景,将“杨妃色”译为“pink”或“reddish”,使译文符合翻译生态环境的要求,具有生命力。

(三)译者在“交际维度”的适应选择转换

《红楼梦》中人物服饰颜色词的翻译分析主要基于实指和喻指两重维度,即语言维度和文化维度,然而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和主题思想的突显,人物服饰的生态色彩也逐渐由富丽堂皇趋于暗淡,隐喻了封建大家族由兴到衰的悲剧结局,因此,服饰颜色词的翻译应符合这一生态环境的变迁,将翻译重心转移到交际意图维度,脱离文本形式的束缚,考察作者的表达意图和语言的交际功能。例如《红楼梦》中描述鸳鸯道“穿着水红绫子袄儿,青缎子背心,束着白绉绸裙子” [7],黛玉初见宝玉时,宝玉“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8],两处均使用“青缎”描述人物的穿着,颜色词“青”在我国古代属于抽象色,兼有灰、黑、绿、蓝之色,因此,译者充分考虑到这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生态语境,将其译为“black stain”,再者考虑到宝玉是男子,将“粉底”(靴)译为“white soles”,黑白相称,更为符合男士装扮,也契合了生态翻译论关于译者在交际维度的适应性选择。

参考文献:

[1][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 译论研究. 2011(02):5-9.

第7篇

1概念、数据和研究方法

红色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文献、文物、文学作品和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红色风情。红色文化蕴涵丰富的革命精神、厚重的历史文化,适应在不同时期,不同群体和阶层中开展教育,具有很高的价值。红色文化分为实物形态即外在显型部分和观念形态即内在深层部分,其中观念形态是红色文化的主体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运用红色文化蕴涵的革命英雄事迹和崇高人格魅力,可以激发人们坚持真理的勇气,追求真理的意志和献身真理的精神;运用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和理想目标,可以教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生的完美。

遍布全国各地的红色文化资源都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辈们科学的人生观。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的外在特征,可以对大学生形成视觉、听觉等触动。因此,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和外在特点,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一种类型,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红色文化所蕴涵的德育功能和教育价值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利用,本研究调查主要是基于这种情况进行的。2010年9月,本调查组在南昌市两个理工院校开展了“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资源了解状况调查”,调查中实际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6份,有效问卷460份,有效回收率为92%。本次调查采取一次性设计,获取全部样本的严格随机抽样形式,所获得的数据、专业、性别等主要指标均与理工院校大学生总体状况接近,显示本次样本获取具有较高的信度。在问卷设计中,我们主要把红色文化具体化为:红色影视、红色歌曲、红色旅游(纪念馆)、红色经典文化知识(书籍)四种形式。每一种形式的调查都包含有获得的途径,受访者如何看待等问题。所有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均由SPSS19.0简体中文版软件辅助完成。

2理工类院校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总体状况

(1)多数大学生通过影视或参观等方式接触红色文化。从数据结果来分析,唱过红歌的学生285人,占总数的62%;看过红色影视的学生有392人,占总数的85.2%;至少去过一处纪念馆的学生有412人,占总数的89.6%;而看过红色经典名着的人最少,只有61人,占总数的13.3%。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接触红色文化的方式不一样,其中学生接受红色教育最多的方式是参观纪念馆,其次分别是影视传播、红歌演唱,最后是经典红色名着的阅读。而在问到“您是通过什么方式去纪念馆”的,学生回答“自己组织去的”147人,占35.1%;而回答“您从哪种途径看过红色影视”的,366个学生回答“通过电影院或电视”,占总数的79.6%;在“通过什么途径唱红歌?”的回答中,自己想唱的学生202人,占总数的43.9%,老师要求唱的81人,占17.6%;而在阅读红色文化经典名着的学生中,21.3%的学生是按照老师或家长的要求去阅读的,主要通过课堂了解红色文化知识。可见,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途径主要以参观“纪念馆或革命遗址”和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了解为主,而通过“课堂学习”的最少。

(2)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主要价值取向是“精神需求”大于“娱乐需求”。当询问到“是什么吸引您唱红歌的?”较多的学生回答“歌曲的曲调优美,令人振奋”。问到“您认为所体验的红色旅游项目里,红色旅游应注重什么?”时,重视“旅游点的纪念意义或者红色旅游的教育意义”的人数达到390人,占总数的84.8%,而回答“红色旅游点的观光价值”仅6人,占1.3%。当问到“了解红色文化知识,您有什么收获?”回答“心灵受到了震撼,精神得到升华”和“增加了对党的感情和对先烈的崇敬”的一共有248人,占总数的53.9%。这表明,他们普遍认为,红色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传承革命教育非常重要”。

(3)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教育方式仍不太满意。在问到“您认为传统红色经典文艺作品(书籍)不能吸引您的原因是什么?”时,79人认为,“内容呆板无新意”,占总数的17.2%,回答“形式单一”有95人,占总人数的20.7%,回答“与日常生活关 联不大,缺乏亲身体验感受”的180人,占总数的39.1%。在效果上,“您觉得现在的人们对革命精神态度怎么样?”“不很看重”的321人,占总人数的69.8%,“完全不看重”的54人,占总人数的11.7%。但是,他们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回答“您觉得红色革命精神对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相关吗?”回答“有比较大的关系”的262人,占总人数的57%。

(4)大学生普遍反对红色文化过分商业化包装。大学生普遍对红色文化旅游活动表示欢迎,在选择“红色之旅”的动机时,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历史事件的吸引”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拜”。但是,当问到“当前,有一些人对红色经典进行商业化包装,您觉得商业化对红色经典的传承会带来哪些影响?”时,266人回答“红色经典在传承中脱离了现实”,占总数的57.8%;回答“您认为红色经典应该以何种方式传承下去?”时,有125人认为还是“传统地忠于原着传承”为好,占总数的27.2%,76人主张“娱乐性质的改编”,占总数的16.5%,但175人则主张自己“亲身体验感受”,占总数的38%。

3影响利用红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分析

(1)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单一,缺乏“情”和“意”的开发。红色资源蕴涵着大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资料,如果教学工具缺乏,没有多媒体,无法把形象生动的视频和图片展示出来,则影响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单一,主要是知识的传授,没有情的感染和意的训练。没有情感,道德内化就难以实现,只有通过情感教育,才能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内心自觉的行为,而根据青年学生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的特征,在具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应该主张从“知”方面教育学生、从“情”方面打动学生,从“意”方面锻炼学生[1]。红色资源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体验阵地和鲜活的教材,为实践体验式的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这种以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使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有效地把外在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达到道德境界的升华。但这需要一定的资金,需要教育者的精心组织才能完成。

(2)偏重理论课程设置,忽视实践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高校由于经费投入困难等原因,存在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践性课程的现象。实践课程比重较小,以某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课的情况来看,通识教育实践课程只占1周时间,而且缺乏稳定可靠的实践基地,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

(3)从思想动机方面看,教育者、被教育者和红色文化开发者三方都有强烈的当下取向。从接受教育的学生来看,由于就业压力带来的学业忙碌,很多高校学生没有时间去回眸历史、思考意义,人们更多地生活于当下或眼前,很少关注理想和信念,在为了明天的生活做准备的同时,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动选择也发生了变化,例如,娱乐变为了大学生共同的消费品,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因为一定意义上,娱乐的意义就是在于注重当下的感觉,凸显当前的价值。从传授教育的教师来看,传授知识,特别是传授理论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既方便,又安全。这不仅便于教学管理,也容易评价学生。如果组织学生去参加实践,面临资金方面的问题,也带来组织管理等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采取课堂教学是教育者和高校领导者共同的心愿。从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者来看,他们在开发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红色文化对下一代的教育意义。重视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但是,作为特殊的红色文化资源,并不能单纯用商业眼光来进行开发,还应重视其教育下一代的价值。

4总结和建议

(1)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投入,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考虑到资金和安全问题,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好附近的红色资源,例如,南昌的高校可以利用“小平小道”、“烈士墓”、“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等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教育。还可以进行实习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2]。

(2)充分利用高校红色网站资源。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专门批准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中心、南昌大学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井冈山大学井冈山精神研究中心、赣南师范学院中央苏区研究中心等作为高校研究红色文化教育的基地,这就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进校园搭建了比较坚实的学科平台。这些基地平台,为本校乃至全省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进校园提供了研究成果。他们设计了校本课程,积累了实践经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丰富和发展了革命传统教育的理论宝库[3]。

第8篇

【关键词】内蒙古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文化资源承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内容,富含深刻的文化属性与道德属性。因此,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

内蒙古红色文化是内蒙古地区文化资源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精神引导作用。内蒙古红色文化主要是指在革命战争时期内蒙古地区出现的著名革命人物、革命遗址纪念地、革命文物文献等,具体展现了红色文化的历史存在。并且在革命时期形成了革命思想、革命传统和珍贵的革命精神等,成为了红色文化的精神主体以及精髓所在。因此,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红色文化的载体以及红色文化的精神。

(一)内蒙古红色文化的载体

红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首先,革命遗址纪念地,比如世界反法西斯海拉尔纪念园、内蒙古党委办公旧址、巴彦淖尔市的垦区暴动指挥部旧址等。其次,纪念场所。内蒙古的红色革命纪念场所众多,较为著名的有乌兰浩特市的内蒙古解放纪念馆、呼和浩特的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呼伦贝尔的苏炳文广场。最后,革命文献。内蒙古的革命文献众多,其中《内蒙国民旬刊》《内蒙画报》等都是十分富有内蒙古民族文化特点的革命刊物。

(二)内蒙古红色文化的精神

首先,制度方面。在艰苦的革命战争时期,内蒙古地区根据自身发展状态与社会环境建立了相应的红色制度。其次,精神方面。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中,内蒙古地区更是出现了一批英勇无比的蒙古族烈士,为内蒙古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更加突出体现了内蒙古人民群众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

二、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

(一)理念信念导向价值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全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让大学生能够形成高尚的理想信念,拥有健全的人格。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是党领导内蒙古人民在长时间革命奋战过程中累积的宝贵财富,包含着十分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层面。这对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有利于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期间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思想道德教化价值

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艰苦奋斗历史的见证,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内容。在这些道德伦理观念中艰苦奋斗精神是支持红色文化、优良传统的支柱。在当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物质生活环境相对优越的社会背景下,尤其需要注意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拥有较大的道德引导功能,对于改善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帮助大学生建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大学生形成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乐于助人、节俭朴素的精神,使得大W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与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健康情感养成价值

健康的情感在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情感,不单单是其成为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他们日后迈向社会,走向成功的重要前提。内蒙古红色文化中的革命历史、英雄事迹所传递出来的革命情感比比皆是,其中所蕴藏的浓浓的亲情、友情、爱国情能够直入大学生的灵魂深处,让大学生亲身感受到中华儿女艰苦奋斗的美好情怀,使得自身的思想得以升华。

(四)榜样力量激励价值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榜样激励与典型示范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说更具说服力。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中所蕴藏的大量先进人物以及先进事迹,有利于高校大学生深切感受革命先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情怀和伟大精神,真实领悟到革命先烈热爱祖国、自强不息的优秀人格,能以强化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使得大学生开展行为效仿,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深厚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

三、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

(一)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教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融入到高校课程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其中的核心教学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使得思想政治课程变得更加生动,以丰富的案例来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结合不同的专业知识来进行完善人格和职业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例如,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培养大学生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以及爱国精神,以便在日后走向社会开展商务贸易时不卑不亢,时刻保持中华民族的尊严,诚实守信、真诚待人。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对学生的体育精神与品质进行锻炼,帮助学生建立坚持不懈、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精神。然而当前高校由于受到师资力量、课时数量等多方面的限制,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其他课程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引入十分有限,这对于高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重视学科内红色文化与精神的挖掘,立足于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与任务,把红色文化资源相应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开展红色文化教学,从而让大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加深对红色文化资源的领悟,结合红色文化资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红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对接。

(二)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一,定期开展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关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高校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重大的价值,构建校园文化活动管理制度与价值,利用高校优势来开展校园文化,进行校园文化创新,举行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将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举办红色文化论坛、进行红色歌曲演唱比赛、红色影视经典选段播放、红色文学演讲等。

第二,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将蕴藏红色文化的、富有革命意义的典型革命事件融入到高校实物建筑当中。例如,在雕像的底座中雕刻上关于伟大领袖的革命事迹。又如,可以将革命人物的壁画、格言挂在教室里或走廊中,让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时刻感受到红色文化。将健康积极的红色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给予大学生不可预估的精神力量,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第三,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学生宿舍。大学生在高校中除教室外,宿舍是主要的学习场所之一。相对于教室来说,宿舍拥有更加强烈的凝聚力,并且其教育功能被弱化,是十分适合红色文化资源普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场所。因此,高校可以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学生宿舍当中。

(三)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社团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校园社团活动中,可以使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来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高校可以根据社团的实际情况举办不同的社团活动,还可以指派研究红色资源文化的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建立红色文化社团,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提升学生了解、熟悉红色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红色文化社团可以搭建互联网交流平台,并且在互联网平台中可以让思想政治教师与大学生开展在线互动问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解读,深入分析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同时,红色文化社团还可以定期开展红色报告会议,组织走乡访户,长征路体验等红色活动;组织大学生参观游览革命遗址、革命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等,让大学生能够在参观革命文化物质遗址的过程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黄虚峰.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6,(01):134-139.

[2]张吉雄.论红色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运用[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13-16+91.

[3]f生更,万生新,谭照彦.陕西红色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J].党史文苑, 2010,(18):47-48+5.

[4]何其鑫,向国华,余雪源.红色文化

资源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3, (10):235-239.

[5]项福库,何丽.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

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策研究――以渝东南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例[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6-20+27.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路径

“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产物。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长期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包括是革命的历史遗址、实物、纪念地、博物馆、纪念馆等,精神文化包括不同年代形成的革命传统和奋斗精神。“红色文化教育”从广义上讲,是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狭义上看,“红色文化教育”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先进人物、事迹、纪念物、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先进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如何不断完善和创新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路径,对大学生进行有序、有效的红色文化教育,是教育者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缺失

(一)内容乏味、教育方式陈旧

许多高校的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仍然是简单化、程序化的教育方式。这种陈旧方式以一种严肃的姿态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其思想僵硬贫乏,语言单调乏味,导致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使大学生共鸣度与认同度不高。归纳起来,当前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基本方式不外乎看红色影视、听革命传统报告、参观革命圣地、缅怀革命烈士、探访革命军人、开展唱红歌比赛等等。不可否认,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在使大学生接触红色文化资源,体验红色文化的内涵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的。然而,表面上看起来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教育,却使受教育者感觉是被动接受,成为实际上流于形式的灌输性教育,这不但无法使相关受教育者真正去感触红色文化,很难真正践行红色文化。

(二)教育理念重理论轻实践,脱离时代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单纯的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很多学生认为,红色文化教育脱离了时代。他们希望红色文化教育不只是单调的传统宣传教育,而应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自身的实践体验。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严重制约了红色文化教育的效果,并未真正触及到学生的心灵。

实际上,可以对上述教育内容进行时代改造,比如,我们可以将之与当代公民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使雷锋精神、烈士精神等融入大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与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结合起来。除了对上述传统教育内容进行时代改造之外,红色文化教育并不是只停留在参观和感悟的阶段,而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走进社会,拉近学生、校园、社会、自然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多方面了解和接触,在实际体验中,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自觉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从民族英雄和革命教育家的事迹中学习其精神品质,让学生明事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教育过程缺乏科学规划,随意性强

红色文化教育已走入大学,进入高等教育的课堂。然而,综观当前的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涉及红色文化的教育内容的科学规划并未系统开发,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缺乏总体目标和具体的阶段目标。在实际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教育普遍存在随意性,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也缺乏分阶段、分层次的具体计划,无法形成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简单重复,致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无法提起兴趣主动参与,直接造成了学生对于红色文化教育的厌烦和逆反。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相关学校都应该制定红色文化教育的具体方案,按照学生的接受水平、理解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种贴近学生成长实际的教育活动,并针对与大学生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突显的问题、难题进行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创新学生红色文化的教育模式和工作体系机制,将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过程科学规划。

(四)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不够丰富和深刻

“红色文化”资源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丰富而鲜活的教材。但是,当前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普遍存在重视不够,我们应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优势,大力开发红色教育资源, 只有深刻挖掘先进红色文化的丰富精神内涵,才能让大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引导大学生积极的思考。提升学生民族意识,并让学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完善人格、提升素质。

当前,在大学生物质生活不断得到丰富的今天,却出现了贪图享受、诚信缺失、理想信念模糊等现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让大学生们深刻了解鲜活的先烈事迹,自觉地引导学生认真感受中国共产党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理解“红色文化”精髓,让“红色文化”教育真正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是十分困难的。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充分运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及红色资源产品融入高校德育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择业、交友等具体实际问题,以更好地在高等院校中进行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开发。

二、改进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一)拓宽红色文化教育的传播途径

首先,发挥媒体作为红色文化传播者的主渠道作用。媒体是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活动载体和有效手段,是推广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渠道。”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体对红色文化教育进行有效宣传。如贵州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系列文献纪录片《红色贵州》,深度解读了贵州的历史与文化,展示出一个饱含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贵州形象。

其次,加大红色文化教育场馆的开放力度。为主要方式公共红色文化场馆是重大革命事件和历史事件发生地,是学生体验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不断加大红色文化场馆的建设力度和免费开放力度的同时,应切合时代特点,贴近现实,注重提高服务水平。如遵义会议会址是全年365天免费开放,利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更多的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和熏陶。

最后,积极构建红色文化资源网络平台。学校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建立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网站,网站建设应实际考虑到学生的人生目标、思想教育、理想信念、素质教育。设置红色资源介绍、革命故事、经典人物、电子书库、红色影视、红色论坛等等多种栏目,还可以通过建立微博、QQ群以及飞信群,同学们可以在里面分享自己对红色文化精神的见解,分享自己参观红色文化旅游景点的体会,上传实地拍摄的照片等参与方式,大力宣传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

(二)加强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首先,对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致力于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适度开发,杜绝破坏性开发和侵权开发,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种红色资源,努力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挖掘红色文化教育的地方特色,丰富红色文化教育的精神内涵。充分发掘和整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革命历史、先进事迹和革命精神,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知识化,整合成一个系统的红色资源库,让大学生们走进历史、了解红色文化精神、提高认识,并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最后,打造红色文化教育特色,创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精品。依据本土红色资源优势和学校特点,打造红色文化教育特色,创建红色文化教育精品,如遵义师范学院拥有红色文化研究中心,集结集体智慧进行红色文化及其教育的研究,并举办红色题材剪纸艺术作品展等多种活动开发和丰富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三)制定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发展规划

统筹规划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制定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弘扬优秀的红色文化,应根据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不同年级、专业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当前的形势以及红色基地的情况,针对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思想认识中出现的问题,规划红色文化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完善相关政策,使红色文化教育能够有序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周立.加强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研究[J].大众文艺,2010(8).

[2] 薄存旭.我们需要怎样的红色文化教育[J].教学与管理, 2010(28).

[3] 黄天华.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路径研究——以南昌大学为例[D].南昌大学硕士论文.

[4] 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J].党建,2008(5).

[5] 卢丽刚,时玉柱.红色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2).

第10篇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作用

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的物质与文化载体,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革命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不仅继承了传统,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不断开拓新的途径和多种有效的形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填鸭式、理论式的政治教育已越来越多地为思想意识活跃的青年学生所反感,并被社会舆论所排斥。教学手段与教育模式有必要积极创新,将教育目标以更加柔性的方式注入思政教育体系。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所承载的先进的红色精神去影响、启迪、感染青年学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二、高校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价值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实现高校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就是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而将其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指导学生正确的树立价值观、人生观,从红色文化资源深厚的文化精神中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并从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积淀中找到前进的动力,让他们在这个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不会迷失人生的方向。

(一)把握好学生的思想

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接受新事物最为迅速的高智群体,很容易被误导,但需要肯定的是他们的主流思想是积极、上进、具有鲜明个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应持有一种坚持的态度,不断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形成原因。

作为学校应抓好学生思想上的指导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感恩教育等方面工作,让他们的思想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发展趋势。此外,还应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了解他们,与他们以一种朋友的关系沟通交流,让他们深刻理解学校的安排。这才会使红色文化活动在高校顺利进行,这也是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开展的主要任务与基础条件。

(二)学生骨干带动全体学生

在现在的高校当中,团委、学生会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学生组织,因此在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中,应该充分利用其中学生骨干以及学生党员的力量。通过团委、学生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的红色文化活动,让学生们能以一种自然、真切的方式去参加和了解红色文化,同时这也拓宽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平台。要注意避免形式化,表层化的状况,要争取让骨干同学带动其他同学去学习,要争取形成传统、形成特色、形成一种校园软文化,并向全体同学延伸。

(三)抓住活动宗旨,变化活动方式

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宗旨,就是让广大学生能理解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刻内涵,在思想政治方面为学生建立文化根基,并且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天然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在工作开展中,绝对要避免为了完成上级任务强力开展活动,强迫学生参加。如果学生都是以一种抵触的情绪参加,那活动的开展就与初衷背向而行。

要想使开展的活动与活动的宗旨相一致,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这是很多学校都头痛的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学校可以试着换一种形式来开展红色文化的宣传。不一定一切关于红色文化的活动都要把口号喊得很响亮,招牌打得很耀眼。这样反倒会使本来就带有一点抵触情绪的学生更不愿意去接受。学校完全可以让红色文化融入学生本来就热爱的活动中,让学生可以从自己热爱的活动中带着一种很积极的态度去了解红色文化。比如,可以让校园歌手大赛中的一个环节安排为唱红歌,让学生歌手用自己的风格演唱,相信其他观众学生也很愿意去听喜欢的歌手会唱出怎样的效果。比起大张旗鼓的开展一项红色文化活动,这样的宣传方式可能并不能突显主题,但是这样的方式更能让学生接受、参与,并且让他们不自觉地参予到其中,了解到一定的红色文化知识。如果红色文化与学生喜爱的文化进行了像这样一种“有机结合”,那么学生就可以很自然的接受这样一种对他们有帮助的红色文化,而且对于红色文化下一步的开展也有相当大的帮助。

(四)掌握好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当前的红色文化教育中,很多高校都习惯于“重理论轻实践”,基本都是在学校开展一些形式性的宣传活动,又或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基本没有对红色文化资源深入研究,也没有与实践相结合起来。这让很大部分学生都只停留在表层理解的状态。其实红色文化在学校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平衡,不仅要在课堂上有所了解,还要在下来有更进一步深刻学习的经历。学校可以邀请一些老军人来校演讲,也可以借助假期让学生去参观周边的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旅游。在这些活动中,红色文化才能真正的融入学生心灵,让学生能在更多的实践中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思考了解红色文化的精髓,从而才能使红色文化资源起到应起的功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4】16号)【N】.人民日报,2004-10-15.

[2]赵莉,张伏力. 红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2011(12).

第11篇

株洲地区管辖炎陵县、茶陵县和醴陵市等五县和市五区,其中炎陵县和茶陵县是井冈山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党早期在这里进行大量的革命实践活动,留下一大批红色文化资源,创造诸多“全国第一”。株洲市28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红色文化资源有25个,国家级红色旅游线路1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茶陵中国第一红色政权诞生―湘南起义―广州起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个,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茶陵工农兵政府旧址,株洲市流芳园、杨得志故居和株洲电力机车陈列馆。毛泽东等党的老一代革命领导人在株洲地区就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农红军的建设、红色革命政权的探索、革命道路摸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工作。红色株洲同时孕育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何孟雄、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李立三、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谭震林等数十位近、现代的革命先驱和军事将领,为新民主主义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都是株洲红色文化的杰出元素,也是留给当代大学生的无穷精神财富。

一、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问题更突出,95后学生基础知识差,思政素养低,自我个性强,网络特色明显,形成“上面高度重视,下面强烈抵制,中间非常尴尬”的局面。因此当务之急就是精选思政教育《概论》课的内容,改革思政教育教学方式,创新思政教育考核标准,增强教学的地方特色和针对性。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一种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依靠教育者单纯通过理论说教就能完成的强制过程,需要受教者能动的参与,情感的融人,产生感情的共鸣。因此,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其优势就在于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与红色革命历史事实进行对话,让大学生在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信服的事实面前亲自去感知和体验”。

1994年中央发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各地“要善于运用国情资料,并注意挖掘和利用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株洲丰富红色文化资源主要表现为株洲地区的革命旧址、遗址、文献文物,标志性历史事件以及凝结其中的精神,它承载着株洲人敢为人先、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这些鲜活的历史就发生在学生母校所在地,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情感上更易接受,思想上更易产生认同感,从而增强理论的信服力。正如加里林曾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

二、运用利用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增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效性路径

1.依托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概论》课教学主渠道、主阵地

将株洲地区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堂《概论》课教学,推动红色教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充实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教育体系,使理论教学历史底蕴更为深厚,结合现实更为紧密,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基于个性发展的学生课堂自主选题实践,这必将对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时期的青年大学生产生更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如《概论》课前半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等章节中就可以将毛泽东同志在株洲地区进行的首创革命实践和株洲人民英勇的革命精神穿插进去。在讲授中国革命道路选择时,让学生了解到1927年1月毛泽东早期考察包括醴陵县农民运动,最后写就《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8月部署株洲参与秋收起义。1927年10月进行叶家祠连队建党,决策上井冈。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克茶陵后,创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株洲在革命时期的首创精神和敢为人先革命勇气;谈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就讲到1927年12月,毛泽东亲赴茶陵湖口平叛,挽救了中国革命。1928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两位历史巨人在炎陵十都万寿宫镇实现了第一次握手,开启朱毛红军时代。1928年6月攻打酃县县城,粉碎湘赣敌军的第一次“会剿”。1928年8月召开酃县三级会议,巩固革命根据地;讲到土地革命试点时,结合毛泽东1928年3月,在炎陵中村授课,插排分田等。将株洲人民的爱国主义事迹贯通其中,结合何孟雄左权、李立三等,“苟利国家身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进行讲授,部分学生正是英雄的家乡人,这些学生身边生动鲜活的历史材料,易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同时宣传了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株洲精神―火车头精神。讲授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专题,“一五”时期,株洲被定为中国八大工业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将原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的4项,即株洲硬质合金厂、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厂、株洲洗煤厂;为株洲成为新型工业城市打下坚实基础。1965年5月,毛泽东途径株洲,住宿茶陵县委大院,重上井冈山。同时推荐学生阅读历史伟人参考书目和观看红色影视作品:如《井冈山》、《中国共产党株洲史记一人民革命史》、《抗日名将左权》、《李立三》等。

2.开展丰富多彩的实地考察学习,增强体验感悟

思政教育《概论》课不仅进行理论灌输,更多是学生要体验教学与情景再现,特别是95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组织学生进行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茶陵工农兵政府旧址、醴陵烈士陵园、株洲市规划展览馆参观考察,并要求学生做“走进红色基地”的观后汇报,进一步提炼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内在价值;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株洲红色革命人物及后代的访谈,学生亲自采访,亲笔纪录,一段鲜活的、真实的历史故事展现在九零后出生的学生面前,多次进行思想上的洗礼;除了参观考察之外,还可以组织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医学宣誓、入党宣誓、演讲、讲历史故事,在学校协议的德育实践教学基地―株洲市流芳园,现场还原历史,从历史中追寻未来的足迹等等,可充实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乐在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和爱国情感,帮助大学充分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自觉认同和遵守。

第12篇

关键词:公安现役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 策略

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同志在全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培训,教育引导广大公安民警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不能丢,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公安现役院校是党绝对领导下的培养公安现役部队各类人才的重要基地,公安现役院校学员是公安事业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公安事业的希望和未来。加强和改进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公安事业接班人是摆在公安现役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地扬弃中外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以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及其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特色文化。由于其丰富的内涵,多种多样的形式以及蕴含的巨大价值,红色文化在公安现役院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

1、理想信念的教育价值

在公安现役院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中,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而红色文化因其蕴含的丰富的革命信念、革命精神和革命历史文化,天然地具有理想信念的导向功能。邓小平同志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正是有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才激励着革命者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因此,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鼓舞学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2、爱国奉献的教育价值

爱国奉献是指在人们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凝聚起来的对祖国的深厚热爱之情及为之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崇高情感。爱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奉献,就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竭忠奉献。爱国奉献,具体体现在忠于党、忠于祖国和人民的自我牺牲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顾全大局、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的高贵品质等等。作为只有爱国奉献,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爱国奉献,才能满腔热血,热忱服务;只有爱国奉献,才能恪尽职守,开拓创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方永刚、丁晓兵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爱国与奉献的感人乐章,是一笔笔永远镌刻在历史丰碑上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讲解这些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激发学员的爱国奉献精神,强化他们的爱岗意识,鼓舞他们苦练报国本领,献身公安事业。

3、艰苦奋斗的教育价值

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视察时告诫全党:“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政治本色,是推进我们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红色文化中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艰苦奋斗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动体现,闪烁着艰苦奋斗的光芒。以红色文化中的艰苦奋斗精神对学员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自觉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诱惑和侵蚀,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道德防线。

4、清廉意识的教育价值

清廉即清正、廉洁,是指人的行为品行正派,清正无私,克己奉公,不贪污腐化、奢侈浪费,也不、贪赃枉法。这既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品质,也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廉洁奉公、为人民谋永福的光辉典范。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高官厚禄面前毫不动摇,牺牲前写下了这样的话:“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西餐大菜,宁愿口吞刺口苞粟和菜根;不稀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巢似的住所。”通过对红色文化中的清廉意识的宣传和弘扬,解决学员在思想上对反腐倡廉的模糊认识,提高其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使其走上公安工作岗位之后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公安现役院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策略

1、坚持红色文化教育与思想理论政治课理论教学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公安现役院校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径。坚持红色文化教育与公安现役院校思想理论政治课理论教学相结合,这就要求把红色文化教育作为公安现役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将之纳入教学体系之中,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渗透红色文化内容,或者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或者安排红色文化教育的专题教学。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开展以“革命圣地选介”、“党史人物点评”等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课前演讲活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掘和巧妙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如图片、经典文献、影视片段等,以增强教育效果。还可以精心选择一些纪录片,如《孙中山》、《》、《复兴之路》等,组织学员观看和讨论,使学员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两个了解、三个选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其他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军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也可以做这样的处理。公安现役院校还可以根据学校和教师个人实际开设红色文化教育的选修课,并对学员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要求,最大限度地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为教学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相关教师要提高对红色文化进课堂工作的认识,增强实施红色文化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坚持红色文化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社会实践是公安现役院校对学员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学员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有助于学员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公安现役院校可以结合院校实际,开展以红色文化教育为主题内容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员利用革命历史纪念日、节假日外出调研“红色革命实践”等活动,使学员体验生活,了解国情民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组织学员参观本地及周边省市的伟人故居、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革命圣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发学员的爱国情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结合假期社会实践、学年见习、毕业实习,深入农村、企业、厂矿、街道等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撰写调查报告,使学员一方面亲身体验到改革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使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了解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与地方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结成共建单位,向他们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办消防知识讲座,开展爱心助学、扶贫帮困、义务劳动等爱民便民活动,打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素养。

3、坚持红色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因其广泛的群众性、强大的渗透性、突出的参与性和自娱自教等特点,对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对于促进学员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使其形成牢固的道德观念、崇高的思想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让它成为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公安现役院校要大力加强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充分依托红色资源,在学员中开展广泛的教育活动。可以邀请展览馆、博物馆单位来校举办专题活动,如展览会、展示会、说明会;邀请老红军、老党员走进校园举办报告会、座谈会;开辟红色文化讲坛、红色论坛;利用学校的校报、学报、广播等媒体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广泛宣传和教育;结合建党、建国周年纪念活动及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举办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展、书画作品展览、党史知识竞赛、专场文艺演出、红色歌会等。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在校园网开设“红色网站”或相关专栏、专题, 构建红色文化教育的网络平台,通过充实红色文化内容、增强网站可读性、缩短更新周期等方式,吸引学员的注意力,使学员全面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让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还可以开展生动活泼的网上活动,如有奖征文、知识竞赛,以增强红色网站的趣味性。注重对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等硬件的建设、美化工作,在校园中树立革命历史人物的雕像、塑像,设立文化长廊、文化墙,开辟红色文化专题,通过环境的营造影响学生价值观构建。

公安现役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院校党委、机关各部门、教师、学员队干部、学员的通力配合,只有上下一心、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出实效、出成果,铸造忠诚警魂,把学员培养成合格的预备役警官。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政研会2011年课题“红色文化提高青年军人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研究”(HBSZKT-2011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罗海英,乔湘平.增强大学生红色教育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4).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