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处境下教会小组牧养实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基督教管理架构 城镇化处境下教会小组牧养实践

城镇化处境下教会小组牧养实践

2024-06-17 18:18: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国城镇化处境下小组牧养的模式和管理策略。首先,概述了小组牧养的概念和宗旨,强调小组在教会中的关键作用。接着,详细介绍了小组牧养的组织架构,包括区牧、区长和组长的职责。然后,阐述了小组牧养的"三步曲":吸引、留下和委身,强调了吸引新人、建立深厚关系和激励侍奉的过程。最后,提出了小组牧养的管理策略,包括设定明确的增长目标、规范会议、设置职责说明、数据化管理和侍奉培训。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小组的管理效率,确保小组牧养在城镇化背景下的实施。小组牧养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全体教会成员的积极参与,以促进灵命成长和福音传播。

引言

据《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22》 中国城镇化将继续推进,从2020年63.89%,预计到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72.13%。[1]对城镇教会福音事工而言,中国人口持续向城镇集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过去信徒群体的信仰生活以教堂为中心,包括主日崇拜、日常查经聚会和个体团契交通等,都在教堂内进行。甚至信徒的居住地也都位于教堂附近。牧者与信徒以及信徒与信徒之间的关系都比较融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参与教会生活稍有年日的信徒在教堂内没有不认识的人。然而,城镇化导致信徒居住地和工作地分散在城镇的不同区域,增加了时间和交通成本。除了主日崇拜,周间进行信仰群体生活变得非常困难。此外,教牧探访和信徒之间的日常互动也变得更加困难。这直接导致信徒属灵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彼此间的关系逐渐疏远。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紧迫的问题呢?小组牧养是一个可行“良方”。根据哈特福德宗教研究所《美国大型教会更新的现实》报告显示90%的教会都选择以小组牧养作为核心的牧养策略。原因是小组牧养优化了教会的属灵素质,成为信徒培训、灵性生活、新人增长及侍奉的主要平台。[2]因此,无论是从牧养架构还是从行政的角度看,小组牧养都为基督徒群体关系和个体的灵命成长提供了健康的环境。

一、小组牧养的概念和宗旨 1、概念

在回答“什么是小组牧养?”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首先理解“教会”的概念。希腊原文“Ecclesia”意为“被召出来的一群人”,引申为一群借着基督宝血得救赎的人,他们从这世界中分别出来归属基督、与它亲近、交通、敬拜和享受它的一群人。[3]李乐夫将小组称为“基本基督徒群体”[4]。基督徒聚集在小组,各种教会的活动,例如:布道、敬拜、培训、关怀、祷告、传福音等,都可在小组中开展。可以说小组发挥了教会的功能。小组就像是人体的细胞,作为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它们组成了骨骼、血液、器官等,如果没有细胞,或者细胞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人体就无法正常运行。教会由这些“细胞”小组有机组合而成,信徒作为小组成员,透过小组相互联结,形成一个完整的教会。       

2、宗旨

据马太福音22:37-39:“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小组的宗旨在于实践爱诫命。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小组内部表现为小组组员之间彼此相爱和服侍,同时对外表现为传扬福音,领人归主。如果小组同时关注内向和外向两个维度,小组成员(基督徒)就能在实践中充分操炼自己的属灵生命。

二、小组牧养的组织架构

小组牧养并不仅仅是当代才出现的牧养模式。根据《圣经》的记载,早在摩西时代就已经存在这种模式。摩西设立十夫长、百夫长协助他管理以色列百姓(出18:13-27)。耶稣以小组方式带领十二门徒,以及在布道中采用了小组的组织形式(可2:1;7:14-27;9:33;10:2-12,路10)。初期教会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主要形态就是在家中彼此交通,勉励行善(弗4:11-12;15-16;林前12:14-19)。这些都可以视为小组教会的雏形。

通过对《圣经》以及当前全球各地教会小组模式的研究,可以归纳出小组牧养的基本组织架构。通常情况下每个小组由3~15个人组成,3个人就可开始聚会,每周稳定聚会人数15个人为上限,即可进行分组。每组由一位组长牧养,每5个小组就由一位区长负责督导。区长必须从成功分组的小组组长中选出。每25个小组或每5个区就需要有一个区牧负责牧养这200~300名小组成员。这些组长、区长、区牧都应该是“最有仆人样式”[5]的基督徒,具备谦逊的品质和坚定的意志[6]。当然,不同地方教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调整,包括信徒群体特质(如文化、年龄等),以及区牧、区长成熟度及可分配于小组牧养时间等。

线下小组根据地理位置来划分,信徒就近组合成一个小组,牧区设置也由就近的小组组成,以便区长和区牧巡回督导小组。区的存在是为了更方便进行培训及布道活动,并非为了“管制”小组。[7]而线上小组则打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根据信徒方便聚会时间而定,以便能在同一个时段进行聚会。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在时间和空间中,时间和空间都不能隔绝基督的爱,也不应该限制基督徒间的团契。

三、小组牧养的三步曲:吸引、留下、委身

小组牧养本质上是一个“从外到内”关系不断深入的牧养模式。它包含了从接触未信者,吸引他们进入到小组开始;把他们留在小组中,建立他们;最后到使他们委身小组,参与侍奉,差遣他们一同传福音领人归主。这可以概括为“造门徒三部曲:吸引、留下、委身”[8]。

1、吸引

小组可以透过多种途径吸引新人。除了来自朋友、兄弟堂会、机构推荐,最根本的方法是让小组积极主动去地接触、邀请和探访。在接触未信者方面,李乐夫提出“分享组”[9]的概念,分享组与我们理解的“关怀组”不同的,分享组的对象是针对那属灵事务没有任何兴趣的人,然后进入到他们的生活与他们分享福音。分享组通常由3~4个灵命较为成熟的人组成,他们不断地与未信者的社群接触,通常会选择一段无拘束又没有威胁的时间地点,邀请未信者一起坦诚交流分享。待未信者决志后,再邀请他们到细胞小组中。

一些教会则是设立“新人协谈组”,主要是接触初来教会参与崇拜的新朋友,向他们介绍教会,经过1—2次会面后就转到小组。新人入组,小组接盘后需要紧密跟踪,关怀到位,否则新朋友流失率是比较大的。新人关怀重点不仅是小组活动形式有多么丰富多彩,关键是关系的建立。建立关系是需要时间,平均持续时间为10周,根据李乐夫的观点,关怀者对新人的比例为1:2,关怀比例越小越有机会建立关系。    

2、留下

把人吸引来到小组,却没有把人留下,福音效果是打折扣。调查显示,让新人感受到爱和良好的小组关系的小组能够更好地留住人。要在小组营造相爱的氛围,需要关注聚会质量和日常关怀。

(1)小组聚会

根据希伯来书10:24的教导:“又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小组聚会目标是彼此相爱(关系),领人归主,不仅仅是机械式地按着“4W”程序:打开话题(Welcome)、敬拜(Worship)、神的话(Word)、神的工(Work)进行聚会。多数小组长在带领小组聚会时只是按照程序单过流程,并不明白每个环节的意义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简单来说,“打开话题”指的是一个破冰,透过游戏和话题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让人的思维情绪从聚会前各种的活动中转移到小组聚会上,仿佛是在告诉参加聚会的人:“我们是为了彼此而来到这个聚会的”。在“人与人”彼此关系熟络后就转向“人对神”,即一起来到主前“敬拜”的环节,借着敬拜人与神合一。然后进入到“神的话”的环节,这个环节不是讲道或者查经,除了考虑多数小组分享员并没有接受专业讲道训练,要紧的是在神的话语中营造组员彼此交通生命经历的时间,如此组员的生命得以彼此造就。最后,到“神的工”的环节,聚会推向高潮。高潮并不是外在的气氛热烈,而是在这个环节中分享教会异象、小组使命,并为彼此生命祷告,祷告是组员间彼此造就不可或缺的。

多数情况下,小组长是去头去尾只留下中间敬拜和神的话的部分,如果敬拜准备不充分,没有组织好组员参与讨论,聚会时间把握不准,就只剩下分享者独自一人在分享。新人聚会体验不好就不会有下一次,老组员因长时间疲于没有质量的聚会也会渐渐从小组淡出。为此组长有责任把握聚会每一个环节,提升小组聚会的动力。

(2)日常关怀

除了有质量的小组聚会,把人留下的另一个关键是日常关怀。关系的建立不仅仅发生在聚会中,对组员生活动态的关注和互动,能混熟在一起,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友谊关系是很重要的。组长日常打电话给新人和组员时,不只督促他们是否参加聚会,还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家庭等。一个被爱到的人是愿意敞开自己融入一个充满爱的团体。

3、委身

牧养“三步曲”的第三步就是使人委身于基督,正如保罗在罗马书12:1教导:“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委身基督要落实在具体的侍奉中。叶松茂认为委身服侍就是回到前两个步骤,即吸引人进入教会并且把人留住。[10]实现这一步,牧养“三步曲”就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生生不息的传承和成长。

在小组成立之初,就需要赋予组员一个共同的目标:当小组稳定人数超过15人就分组。组员在新年开始就认定今年要布道和邀请的对象,全组代祷,共同计划认识新朋友以及关怀方案。梁廷益牧师在年初制定一年(12个月)分组的目标,如果无法实现分组目标,就合组倍增或解散组员。[11]为了让组员投入小组侍奉,组长必须以身作则。委身的组长能带出委身的组员,组长热诚接待新朋友,组员自然“有样学样”。

小组牧养“三步曲”就好像是一场足球赛,“踢足球要先控球在自己球队的脚下(吸引),继而一直带球进入对方禁区(留下),最后把球射入对方龙门(commit the goal)。”[12]为保证这次球赛的顺利,不只是要迫切祷告,还要有有效的管理机制来保证小组的运行。

四、小组牧养的管理策略

小组虽“小”却是五脏俱全,需要有效地进行管理。“管理是一个有效率和能有效地运用不同资源来完成组织所定目标的过程。好的管理就是谨记效率、效能和目标这三项原则。效率:着眼投入与收获的比例。效能:弄清楚要做什么,正确的目标,才能有效地使用资源。目标:就是希望达到一个状况,这状况是可以具体描述和量度的。”[13]基于这个最基本的概念,科学地计划和有效地组织是所有管理工作的起点。

1、设定具体小组增长目标

既然小组宗旨是彼此相爱,领人归主。因此,小组目标及评估都应该围绕吸引新人进入小组和留下他们展开。我们可以设定具体的小组目标,例如制定“1+1”计划,鼓励组员以一年为期至少带一个慕道友参到小组中。

2、规范小组会议

设定目标和实施计划,就需要会议去评估实施的过程。每次会议的目的应该是明确的,要避免仅仅为开会而开会。我们应该精心预备会议内容,避免形式主义,确保会议讨论具体问题和计划,追踪会议落实情况,包括责任人、时间、项目。会议周期也需要规范化,例如:每周一次区牧会议,达成共识后两周一次。每季度举行一次教会性大型组长会议,以报告各牧区事工进展为主。每月则是区内进行组长会议,会议内容应根据与会群体的需求和情况再进行调整,重点是在保证小组计划有效实施,并分析在计划施行过程遇到各样问题及解决方案。 

3、设置区牧、区长、组长服侍职责说明

小组牧养采用了区牧、区长、组长的三级管理模式,这有助于让信徒最大程度参与教会牧养和管理工作。然而,有可能存在侍奉职责重叠或不清晰的问题。为此,有必要根据教会具体情况规范各个角色的职责范畴。     

4、数据化管理

随着进入大数据时代,教会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大数据来管理小组。不仅包括基本的小组聚会、崇拜、新人、出席率等数据的统计,还要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小组的问题以及发展规律。为提升小组管理效率,我们需要精心挑选适当的技术作为加速器,以推动小组的成长。[14]数据化管理的背后仍是小组整体的组织架构,前文已经做了详细的阐述。技术的使用是必须符合小组牧养理念的。

5、小组侍奉培训

为保障小组结构的稳定,并有效支持小组侍奉同工,教会需要组建一支名为“小组侍奉训练同工”的队伍,定期举办培训活动,为所有小组提供指导、教育和侍奉技能的训练。鉴于小组分布是比较分散,覆盖了不同地理位置和时间,特别需要组织教会整体性的培训活动进行召聚,若教会侍奉同工人数过多,可以同样的培训内容分场次进行,如此以确保每个小组都在教会的整体架构的范围内。

结语

在中国城镇化处境下,小组牧养已成为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学问。需要有心做好小组牧养的侍奉者及组员全心投入,从小组牧养的概念宗旨、基本架构、牧养“三步曲”及管理策略去思考如何让小组牧养更有效,使更多基督徒在小组牧养中受益,建立亲密的关系,生命被建立,基督的福音得以广传。

脚注     

[1] 张车伟 蔡翼飞:《2020年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城镇化趋势分析与预测》,载张车伟、蔡翼飞主编《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P50

[2] Scott Thumma&Warren Bird (2020). Megachurch 2020: The Changing Reality in American’s Largest Churches . Hartford Institute for Religion Research.

[3] 梁廷益,《细胞小组教会》(组长指南—理论篇),沙田浸信会,2003,P38

[4] 李乐夫着,《何去何从》,香港:高接触有限公司,1997,P55

[5] 同上,P45

[6] 吉姆柯林斯著,俞利军译,《从优秀到卓越》,中信出版集团,2019, P26

[7] 李乐夫着,《何去何从》,香港:高接触有限公司,1997,P183

[8] 叶松茂,《101间香港教会经验分析》,香港:基道出版社,2004, P29

[9] 李乐夫着,《何去何从》,香港:高接触有限公司,1997,P242-249

[10] 叶松茂,《101间香港教会经验分析》,香港:基道出版社,2004,P33

[11] 梁廷益,《细胞小组教会》(组长指南—理论篇),沙田浸信会,2003,P120

[12] 叶松茂,《101间香港教会经验分析》,香港:基道出版社,2004,P36

[13] 刘忠明、卢龙光,《像样的教会管理》,中国基督教两会,2012, P31-33

[14] 吉姆柯林斯著,俞利军译,《从优秀到卓越》,中信出版集团,2019,P191

参考文献

李乐夫著,《何去何从》,香港:高接触有限公司,1997

梁廷益,《细胞小组教会》(组长指南—理论篇),沙田浸信会,2003

叶松茂,《101间香港教会经验分析》,香港:基道出版社,2004

赵镛基著,柳珍姬译,《希望教会45年》,台湾:天恩出版社,2004

刘忠明、卢龙光,《像样的教会管理》,中国基督教两会,2012

吉姆·柯林斯,俞利军译,《从优秀到卓越》,中信出版集团,2019

张车伟 蔡翼飞:《2020年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城镇化趋势分析与预测》,载张车伟、蔡翼飞主编《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第1-59页

Scott Thumma&Warren Bird (2020). Megachurch 2020: The Changing Reality in Americans Largest Churches . Hartford Institute for Religion Research.

评论1 匿名用户: 10-10 17:30 好 回复 /login.html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