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监察委不是什么人都管,不是什么事都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企员工是不是公职的人 中国纪检监察报:监察委不是什么人都管,不是什么事都管!

中国纪检监察报:监察委不是什么人都管,不是什么事都管!

2024-06-03 15:50: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另外,监察法规定的第六类监察对象存在于兜底条款。兜底条款在我国立法中普遍出现于列举式规定中,以防止列举不全的情况出现。但在法律适用中,对于此项条款的解释不能违背法律解释的原则,不能进行无限制扩大解释,把不应属于监察对象的人员纳入监察范围。为避免扩大解释,同样应该以“是否行使公权力”为判断基准,也就是对动态身份的判断和把握。比如普通教师经商办企业,由于他们在此过程中没有获得行政授权而行使公权力,就不在监察范围内,不能监察立案。

延伸阅读

重点速读

监察法在制度设计时,就明确规定监察全覆盖的是“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而不是所有公职人员,更不是普通群众。原因很简单,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监察法对监察对象范围设置了兜底条款,但是不能无限制地把不应该属于监察对象的人员也纳入监察范围,必须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初心出发,聚焦行使公权力这个根本,科学、正确地界定监察对象范围。而一些地方纪检监察机关将普通教师、医生、公务用车司机也列为监察对象,甚至连普通群众也要管的做法,就偏离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职责,也使“全覆盖”失去了本身应有的震慑效应。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检察院反贪系统人员转隶至监委后,纪检监察机关的人员只增加了10%,而工作对象却增加200%以上,北京、四川等地甚至增长了三到四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分主次、轻重地“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可能谁也抓不住、管不好。

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监察法赋予职责,持续深化“三转”,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开展工作,不能随意扩大职责范围、工作职权和审查调查面,什么事都管、都要冲在前面。以参与“三大攻坚战”为例,就不能超越职责定位,深入到一些业务部门的项目招投标、检查乱收费等具体工作中去监督,甚至替代主管部门管进度、管质量,回到“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老路上,出现专责不专“回头转”的情况。

全文阅读

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监察法提出,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这就明确了监察“全覆盖”管的是公权力,针对的是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目的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防止权力被滥用,由此也界定了监察机关的职责范围,绝不是“啥都管”。

全覆盖不是什么事都管,必须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开展工作。定位准才能职责清。纪委监委本质上都是反腐败工作机构。党章规定,各级纪委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宪法和监察法规定,各级监委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纪委和监委合署办公,职责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内在一致,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党和国家自我监督,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而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监察法赋予职责,持续深化“三转”,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开展工作,不能随意扩大职责范围、工作职权和审查调查面,什么事都管、都要冲在前面。以参与“三大攻坚战”为例,就不能超越职责定位,深入到一些业务部门的项目招投标、检查乱收费等具体工作中去监督,甚至替代主管部门管进度、管质量,回到“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老路上,出现专责不专“回头转”的情况。作为专责监督机关,要按照党章和宪法规定,将“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更加精准有效地做好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工作——以“四个意识”为标准、以政治纪律的尺子去衡量,及时发现、查处违背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问题,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发现问题就处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防止公权力异化、变质、滥用;坚守“监督的监督”定位,督促有监督权、执法权的单位切实担起主体责任,管好人、看好门,为打好“三大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全覆盖不是什么人都管,只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才是监察对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得到有效加强,强化了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监督对象覆盖了所有党员。在此基础上,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监督“狭义政府”转变为监督“广义政府”,将原来监察对象由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扩大到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消除了监督空白和死角,在党的治国理政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对公权力的全面监督。监察法在制度设计时,就明确规定监察全覆盖的是“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而不是所有公职人员,更不是普通群众。原因很简单,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监察对象,关键是看他是不是行使公权力,要坚持动态识别的原则,从“人”和“事”两个标准结合起来看。“人”,就是指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比如公务员,国企管理人员,公办医院、学校等单位的管理人员,以及在管理、监督国有财产等重要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如出纳、会计等都属于监察对象;“事”,就是是否从事了与职权相联系的管理事务,比如单纯从事教学的普通教师,虽然不是监察对象,而一旦参与了招生、采购、基建等与公权力有关的事宜,就成为监察对象。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监察法对监察对象范围设置了兜底条款,但是不能无限制地把不应该属于监察对象的人员也纳入监察范围,必须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初心出发,聚焦行使公权力这个根本,科学、正确地界定监察对象范围。而一些地方纪检监察机关将普通教师、医生、公务用车司机也列为监察对象,甚至连普通群众也要管的做法,就偏离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职责,也使“全覆盖”失去了本身应有的震慑效应。

准确把握“全覆盖”与“抓重点”的关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检察院反贪系统人员转隶至监委后,纪检监察机关的人员只增加了10%,而工作对象却增加200%以上,北京、四川等地甚至增长了三到四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分主次、轻重地“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可能谁也抓不住、管不好。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抓住主要矛盾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表明,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作风纪律情况,直接影响一方政治生态,只要把这个“关键少数”盯住了、抓好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水平就会有大提升,党内政治生态就会产生根本性变化。因此,面对数量巨大的监察对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都要突出各自监督重点,比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监督的重点是中管干部和中管后备干部,省级纪委监委监督的重点是省管干部和省管后备干部。据报道,针对这些重点监督对象,一些地方正在探索建立强化监督方式。山东省纪委监委为所有在职省管干部建立了廉政档案,并根据人员变动、线索管理处置等情况及时更新,动态掌握省管干部的廉洁情况;福建省纪委监委建立省管干部廉政谈话提醒机制,明确对信访、巡视、审计、办案中发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凡是没有进入办案程序的,都及时打招呼提醒,防止小错酿成大错。种种措施,都旨在通过抓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发挥出纲举目张、执本末从的效果。

此次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的问题,说明有的纪检监察机关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目的认识不到位,对自身的职责定位还不清晰,“三转”仍然在路上。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乃至建立党集中领导、完备统一的监督体系,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三转”,这就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准确把握“专”与“全”的关系,以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切实履行好专责监督机关职责,确保监察全覆盖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欢迎关注“监察官那些事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