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资料共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医学反射名词解释 【医】资料共享

【医】资料共享

2024-06-02 06:11: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绪论&细胞)

阈值threshold value: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适应性adaptability:机体随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活动和关系的能力。

稳态homeostasis:在机体各功能系统的协调作用下,内环境理化特性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兴奋性excitability:指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即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指通过神经系统活动,调节机体各器官或系统功能的过程,以反射弧为基础,又称神经反射。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指体内化学物质以体液为媒介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从而调节机体功能的过程。

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指细胞未受刺激时记录到的跨膜电位,表现为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一个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次迅速、可逆、可传导的电位变化。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由峰电位和后电位组成。

极化polarization:细胞安静时,膜两侧保持着内负外正的稳定电位状态。

(血液)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指血细胞占血液的容积百分比。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将盛有抗凝血的血沉管垂直静置,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即代表红细胞沉降的速率,简称血沉。

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膨胀破裂的特性。

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血液由流动的液体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生理性止血physiological hemostasis:是指小血管损伤后会引起出血,但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的现象。

血型blood group: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blood circulation:指血液在心血管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的过程。

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搏出量stroke volume(SV):指一侧心室一次心脏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等于一侧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收缩末期容积之差。

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等于搏出量与心率之积,又称每分输出量。

心指数cardiac index(CI):指在空腹和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又称静息心指数,等于心输出量比体表面积。

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指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等于搏出量比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心肌细胞发生一次兴奋后,从0期去极化到3期膜电位复极达-55mV,无论给予多强的刺激,心肌都不会去极化,这段时间称为绝对不应期;从复极至-55mV继续复极至-60mV的这段时间内,给予阈上刺激虽可引起局部反应,但仍不会产生新的动作电位,这段时间称为局部反应期。两期合称为有效不应期。

期前收缩premature systole:正常心脏按照窦房结的节律兴奋而收缩,若心室肌在有效不应期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来之前受到一次外来刺激,可提前产生一次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在一次期前收缩后,常伴有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窦性节律sinus rhythm:由窦房结起搏而形成的心脏节律称为窦性节律。

自律性(autorhythmicity):心肌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血压(blood pressure):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通常所指为动脉血压,常用mmHg表示。

脉搏压(pulse pressure):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30~40mmHg。

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约为13.3kPa(100mmHg)。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是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成人约0.4~1.2kPa(4~12cmH2O)。

(呼吸)

呼吸respiration: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顺应性compliance:指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的难易程度,是度量弹性阻力大小的指标。

潮气量(tidal volume):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功能余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平静呼气末,肺内所余留的气体量。

肺活量(vital capacity):是指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Hb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Hb):Hb氧含量占Hb氧容量的百分比称为Hb的氧饱和度。因血浆中溶解形式的氧极少,常以此代替血氧饱和度。

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 volume:指每分钟吸入肺泡,并可与血液进行有效气体交换的总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肺牵张反射pulmonary stretch reflex:指由由肺扩张或肺萎陷引起吸气抑制或吸气兴奋的反射,在迷走神经切断后消失。又称黑-伯反射。

(消化)

消化digestion: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absorption:经消化的食物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慢波slow wave:消化道平滑肌在静息电位基础上,自发地产生周期性的轻度去极化和复极化,其频率较低,称为慢波,即基本电节律。

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既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又存在于消化道的具有双重分布特征的调节性多肽。

容受性舒张receptive relaxation:食物刺激口、咽、食道等处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头区平滑肌紧张性降低并舒张,使胃容积增大的现象。

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分节运动segmentation:由食糜引发的以环形肌舒缩为主的节律性运动。

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胆盐随胆汁排到小肠后,绝大部分在回肠末端被吸*************,再组成胆汁排入肠内。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能量)

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在一定时间内,机体CO2的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称为RQ。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BMR):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基础状态是指:①受试者空腹,排除SDE影响。一般要求在进食12~14h后。②静卧0.5h以上,使肌肉处于松弛状态。③清醒、安静,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④环境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

体温(body temperatue):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肾)

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人约125ml /min。

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肾小球滤过率与每分钟肾血流量的百分比,正常人约为19%。

球-管平衡:不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或减少,近端小管总是定比吸收的,即近端小管的重吸收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这种现象称为球-管平衡。

肾糖阈renal glucose threshold:当血浆中葡萄糖浓度达180mg/100ml时,部分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已达极限,出现尿糖,此时血浆葡萄糖浓度称为肾糖域。

渗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导致尿量增多,这种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水利尿water diuresis:一次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增加的现象称为水利尿。

(感官)

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形式,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适应现象:当某一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一个感受器时,感觉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的频率会逐渐降低,主观感觉可以减弱或消失。

简化眼:与正常人眼折光效果相同,是更为简单的等效光学模型。

远点far point:人眼不作任何调节时能看清的最远距离。

近点near point:人眼作充分调节时能看清的最近距离。

视力(visual acuity):指人眼对物体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通常以辨别两点或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作为衡量标准。

明适应light adaptation:从暗处突然进入亮处时,最初只感到耀眼的光亮,看不清物体,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视觉的现象。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从亮处突然进入暗处时,最初看不清任何物体,经过一定时间后,视觉敏感度才逐渐增强的现象。

视野visual field:单眼注视前方一点不动,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

听阈:每一频率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

微音器电位(CM):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记录到的与声波频率和幅度一致的电位变化称为微音器电位。

(神经)

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在体的骨骼肌受外力牵拉而伸长,通过所支配的神经可引起受牵拉的肌肉的收缩变化。

脊休克(spinal tension):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进入无反应的状态。

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 rigidity):中脑上、下丘之前横断的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伸肌过度紧张的现象。

牵涉痛(referred pain):内脏疾患引起机体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条近反射(conditioned reflex):是后天经过学习和训练,将无关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内分泌)

内分泌(endocrine):人体内某些腺体或细胞能分泌高效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途径作用于靶细胞,调节它们的生理活动,这种有别于通过管道排出腺体分泌物的外分泌现象,称为内分泌。

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经体液在细胞间递送调节信息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

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是指有些激素本身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生理效应,但它的存在是另一种激素作用前提,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是激素间相互作用的特性之一。如糖皮质激素可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应激(stress):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的有害刺激(如创伤、手术、冷冻、饥饿、疼痛、惊吓等)时,引起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急剧升高,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的现象。

应急反应(emergency reaction):机体遭遇紧急情况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紧急动员的过程。

 补:内分泌重点内容

生长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答:【作用】①促进生长:促进全身组织器官生长,尤其是骨骼与肌肉等软组织。在长骨两端骨骺闭合之前,生长激素促进生骨骺生长,从而使躯体增高;骨骺闭合后,生长激素主要促进细胞和组织的生长。幼年GH分泌不足,患儿生长缓慢,身材矮小,称“侏儒症”;幼年GH分泌过多可患“巨人症”;成年后,骨骺已融合,长骨不再生长,此时若GH分泌过多,会引起“肢端肥大症”。

②调节代谢:减少葡萄糖消耗,升高血糖水平;促进蛋白质代谢,合成大于分解,呈正氮平衡;促进脂肪分解,提供能量;增强对无机盐离子的摄取和利用。

【调节】①血糖水平降低、慢波睡眠和应激刺激可促进下丘脑释放GHRH,从而促进腺垂体释放GH;②甲状腺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可直接促进腺垂体释放GH;③GH通过负反馈抑制GHRH的释放,从而减弱GHRH对腺垂体释放GH的促进作用;④GH可促进IGF的分泌,IGF促进下丘脑释放CHIH,从而抑制GH的释放。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答:①增强能量代谢:增加机体绝大多数组织的耗氧量和产热量

②调节物质代谢:(蛋白质)TH适量时,促进蛋白质合成,维持正氮平衡;TH分泌过多时,促进蛋白质分解,导致负氮平衡;TH分泌不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引起粘液性水肿 (糖)促进糖异生,增强某些激素的生糖效应,升高血糖水平;加强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脂肪)促进脂肪分解和氧化,既能加速胆固醇的合成,又能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

③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脑的发育,促进骨的生长

④影响器官系统功能: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使心血管系统产生正性的变时变力变传导;影响胰岛、甲状旁腺及肾上腺皮质等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答:【作用】①对物质代谢:升高血糖;是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增多、合成减少;促进脂肪分解,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促进四肢脂肪的分解和头面部及躯干脂肪的合成,形成向心性肥胖

②对水盐代谢:有较弱的保钠排钾作用,增加水的排出

③对血细胞:增加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减少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

④对循环系统:增强心肌收缩力,对血管有允许作用,抑制PG合成,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⑤参与应激反应: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参与心血管调节;促进脂肪动员;促进蛋白质分解和糖异生;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膜

⑥促进胎儿肺泡的发育,抑制骨的生成,增加胃酸分泌等

【调节】①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 ②反馈调节 ③应激性调节

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答:【作用】①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降低血糖

②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

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合成,另一方面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长

④促进K+、Mg2+、磷酸根进入细胞,使血K+降低

【调节】①血糖升高促进胰岛素分泌 ②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升高促进胰岛素分泌 ③胃肠激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 ④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甲状腺素均可通过升高血糖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 ⑤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分泌

激素的作用机制

答:(1)含氮激素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①含氮激素作为第一信使经血液循环运输到靶细胞 ②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激活细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 ③在Mg2+存在的条件下,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转变成cAMP ④cAMP作为第二信使,是胞质中无活性的蛋白激酶等下游功能蛋白质逐级磷酸化,最终引起生物学效应,如腺细胞分泌、肌细胞收缩、细胞内某些酶促反应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等。

有些激素可通过激活膜受体细胞内的磷脂酶C,改变磷脂酰肌醇的代谢,以三磷酸肌醇、二酰甘油或Ca2+作为第二信使而引起生理反应。

(2)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类固醇激素分子小,且有脂溶性。①激素通过细胞膜,与胞质受体结合成激素-受体复合物,然后进入细胞核 ②激素与细胞核内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核受体复合物 ③该复合物启动或抑制DNA的转录,从而诱导或减少某种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引起相应生物学效应

激素的化学分类

答:(1)胺类:【松果体】褪黑素MT,【甲状腺】甲状腺素T4、3,5,3'-三碘甲腺原氨酸T3,【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Ad/E、去甲肾上腺素NA/NE

(2)肽类:【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生长激素抑制激素GHIH/生长抑素SS、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催乳素释放因子PRF、血管升压素VP/抗利尿激素ADH、缩宫素OT,【腺垂体】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甲状腺】降钙素CT,【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激素PTH,6【胸腺】胸腺素,【胰岛】胰高血糖素,【胎盘】绒毛膜生长激素CS、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G,【心】心房钠尿肽ANP,【血管内皮】内皮素ET,【肝】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胃肠道】促胰液素、缩胆囊素CCK、促胃液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脂肪组织】瘦素

(3)蛋白质类:【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胰岛】胰岛素

(4)类固醇类:【肾上腺皮质】皮质醇、醛固酮Ald,【**】睾酮T,【卵巢】雌二醇E2、孕酮P

(5)廿烷酸类:【各种组织】前列腺素PGs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