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数组的排序方法(升序、降序、冒泡排序法、快速排序法、选择排序法、直接插入排序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组词有哪 013 数组的排序方法(升序、降序、冒泡排序法、快速排序法、选择排序法、直接插入排序法)

013 数组的排序方法(升序、降序、冒泡排序法、快速排序法、选择排序法、直接插入排序法)

2024-06-03 10:31: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先要知道数组中的排序有升序和降序,(这就需要去好好看看数据结构的排序方法原理了)

排序方法对应的有冒泡排序法,快速排序法,选择排序法,直接插入排序法等方法

我们先搞明白这些排序方法的思想和基本原理,然后再去看代码应该怎么写。下面一一介绍。

(一)排序

(1)升序

使用 java.util.Arrays 类中的 sort() 方法对数组进行升序分为以下两步:

导入 java.util.Arrays 包。 使用 Arrays.sort(数组名) 语法对数组进行排序,排序规则是从小到大,即升序。

例1:假设在数组 scores 中存放了 5 名学生的成绩,现在要实现从低到高排列的功能。在这里使用 Arrays.sort() 方法来实现,具体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定义含有5个元素的数组 double[] scores = new double[] { 78, 45, 85, 97, 87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数组内容如下:"); // 对scores数组进行循环遍历 for (int i = 0; i < scores.length; i++) { System.out.print(scores[i] + "\t"); } System.out.println("\n排序后的数组内容如下:"); // 对数组进行排序 Arrays.sort(scores); // 遍历排序后的数组 for (int j = 0; j < scores.length; j++) { System.out.print(scores[j] + "\t"); } }

如上述代码所示,要对一个数组进行升序排列,只需要调用 Arrays.sort() 方法即可。运行后的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排序前数组内容如下: 78.0 45.0 85.0 97.0 87.0 排序后的数组内容如下: 45.0 78.0 85.0 87.0 97.0

(2)降序

使用 sort 实现降序有两种方法,简单了解即可。

1)利用 Collections.reverseOrder() 方法(Collections 是一个包装类。大家可以学习《Java Collections类》一节详细了解):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a = { 9, 8, 7, 2, 3, 4, 1, 0, 6, 5 }; // 数组类型为Integer Arrays.sort(a, Collections.reverseOrder()); for (int arr : a) { System.out.print(arr + " "); } }

输出结果如下:

9 8 7 6 5 4 3 2 1 0

2)实现 Comparator 接口的复写 compare() 方法,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注意,要想改变默认的排列顺序,不能使用基本类型(int,double,char)而要使用它们对应的类 */ Integer[] a = { 9, 8, 7, 2, 3, 4, 1, 0, 6, 5 }; // 定义一个自定义类MyComparator的对象 Comparator cmp = new MyComparator(); Arrays.sort(a, cmp); for (int arr : a) { System.out.print(arr + " "); } } } // 实现Comparator接口 class MyComparator implements Comparator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Integer o1, Integer o2) { /* * 如果o1小于o2,我们就返回正值,如果o1大于o2我们就返回负值, 这样颠倒一下,就可以实现降序排序了,反之即可自定义升序排序了 */ return o2 - o1; } }

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9 8 7 6 5 4 3 2 1 0 

注意:使用以上两种方法时,数组必须是包装类型,否则会编译不通过。

(二)排序方法

(1)冒泡排序法(http://c.biancheng.net/view/927.html)

基本原理: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优化:

针对问题: 数据的顺序排好之后,冒泡算法仍然会继续进行下一轮的比较,直到arr.length-1次,后面的比较没有意义的。 方案: 设置标志位flag,如果发生了交换flag设置为true;如果没有交换就设置为false。 这样当一轮比较结束后如果flag仍为false,即:这一轮没有发生交换,说明数据的顺序已经排好,没有必要继续进行下去。

特点:冒泡排序的算法比较简单,排序的结果稳定,但时间效率不太高。

例1:(http://c.biancheng.net/view/6506.html)

假设待排序序列为 (5,1,4,2,8),如果采用冒泡排序对其进行升序(由小到大)排序,则整个排序过程如下所示:1) 第一轮排序,此时整个序列中的元素都位于待排序序列,依次扫描每对相邻的元素,并对顺序不正确的元素对交换位置,整个过程如图 1 所示。

 

 

 2) 第二轮排序,此时待排序序列只包含前 4 个元素,依次扫描每对相邻元素,对顺序不正确的元素对交换位置,整个过程如图 2 所示。

 

 

 3) 第三轮排序,此时待排序序列包含前 3 个元素,依次扫描每对相邻元素,对顺序不正确的元素对交换位置,整个过程如图 3 所示。

 

 

 4) 第四轮排序,此时待排序序列包含前 2 个元素,对其进行冒泡排序的整个过程如图 4 所示。

 

 

 5) (优化后,这一步不需要了)当进行第五轮冒泡排序时,由于待排序序列中仅剩 1 个元素,无论再进行相邻元素的比较,因此直接将其并入已排序序列中,此时的序列就认定为已排序好的序列(如图 5 所示)

 

 

 

例 2

获取用户在控制台输入的 5 个成绩信息,将这些成绩保存到数组中,然后对数组应用冒泡排序,并输出排序后的结果,实现步骤如下。

(1) 创建一个 Test24 类文件,在 main() 方法中开始编码。首先创建 Scanner 类的实例后声明 double 类型的 score 数组,然后接收用户在控制台输入的成绩,并保存到元素中。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 = new Scanner(System.in); double[] score = new double[5]; for (int i = 0; i < score.length; i++) { System.out.print("请输入第 " + (i + 1) + " 个成绩:"); score[i] = scan.nextDouble(); } }

(2) 在对 score 数组排序之前,首先输出数组中各个元素的值。代码如下: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的元素值:"); for(double val:score) { System.out.print(val+"\t"); } System.out.println();

(3) 通过冒泡排序方法实现对 score 数组的排序,在实现时需要借助一个临时变量。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通过冒泡排序方法对数组进行排序:"); for (int i = 0; i < score.length - 1; i++) { // 比较相邻两个元素,较大的数往后冒泡 for (int j = 0; j < score.length - 1 - i; j++) { if (score[j] > score[j + 1]) { double temp = score[j + 1]; // 把第一个元素值保存到临时变量中 score[j + 1] = score[j]; // 把第二个元素值转移到第一个元素变量中 score[j] = temp; // 把临时变量(第一个元素的原值)保存到第二个元素中 } System.out.print(score[j] + " "); // 对排序后的数组元素进行输出 } System.out.print("【"); for (int j = score.length - 1 - i; j < score.length; j++) { System.out.print(score[j] + " "); } System.out.println("】"); } }

(4) 运行前面的代码进行测试,如下所示。

请输入第 1 个成绩:77 请输入第 2 个成绩:90 请输入第 3 个成绩:68 请输入第 4 个成绩:59 请输入第 5 个成绩:80 排序前的元素值: 77.0 90.0 68.0 59.0 80.0 通过冒泡排序方法对数组进行排序: 77.0 68.0 59.0 80.0 【90.0 】 68.0 59.0 77.0 【80.0 90.0 】 59.0 68.0 【77.0 80.0 90.0 】 59.0 【68.0 77.0 80.0 90.0 】

(2)快速排序法(http://c.biancheng.net/view/929.html)

基本原理:

 

(1)首先设定一个分界值,通过该分界值将数组分成左右两部分。    (2)将大于或等于分界值的数据集中到数组右边,小于分界值的数据集中到数组的左边。此时,左边部分中各元素都小于或等于分界值,而右边部分中各元素都大于或等于分界值。   (3)然后,左边和右边的数据可以独立排序。对于左侧的数组数据,又可以取一个分界值,将该部分数据分成左右两部分,同样在左边放置较小值,右边放置较大值。右侧的数组数据也可以做类似处理。   (4)重复上述过程,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递归定义。通过递归将左侧部分排好序后,再递归排好右侧部分的顺序。当左、右两个部分各数据排序完成后,整个数组的排序也就完成了。

例1:利用快速排序法对一数组进行排序

(1) 声明静态的 getMiddle() 方法,该方法需要返回一个 int 类型的参数值,在该方法中传入 3 个参数。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int getMiddle(int[] list, int low, int high) { int tmp = list[low]; // 数组的第一个值作为中轴(分界点或关键数据) while (low tmp) { high--; } list[low] = list[high]; // 比中轴小的记录移到低端 while (low < high && list[low] = 0 && number[j] > temp; j--) { number[j + 1] = number[j]; } number[j + 1] = temp; } System.out.println("\n排序后:"); for (int val : number) { // 遍历数组元素 System.out.print(val + " "); // 输出数组元素 } }

运行结果:

排序前: 13 15 24 99 4 1 排序后: 1 4 13 15 24 99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Jaoany,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fanglijiao/p/15459276.html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