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凯恩斯的思想来源是什么意思 好文:《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

好文:《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

2023-08-24 18: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3章 巴黎和会

第4章 条约

第5章 赔款

第6章 和约之后的欧洲

第7章 补救

关于作者

作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是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1936年著有《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而他关于就业的“有效需求原理”是全世界几乎所有政府和央行调控国民经济的理论依据。他也是世界银行的第一位总裁。

谁能用十四页的文字全面概述一次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起因? 谁能用二十页的文字精当地勾勒出人类权力和智力的的风云际会? 谁能用十多份简要的表格阐述出近一个世纪前全球经济已经开始一体化的这一重大端倪? 谁又能用不到两百页的文字对二十世纪初全球政治、经济的重大命题开出准确的预测和药方?

凯恩斯。对,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关于本书

1918年末第一次大战结束,各国在战争中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二年巴黎和会开始商讨对以德意志帝国为首的战败国的制裁方案,战胜国们热衷于剥削战败的德国,他们幻想利用德国的巨额赔偿来弥补损失,从而恢复战前美好而繁华的形势。但是凯恩斯很快写出《〈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他警告各国:剥削德国不但无法回到美好的时代,反而会使形势越来越恶化。

核心内容

凯恩斯通过极有洞见力的分析,预见了凡尔赛会议必将引发的可怕后果。凯恩斯指出了战前繁华的欧洲是由全球一体化的自由贸易所维系的,当战争结束后,合理的弥补方式应该是尽快把战争对贸易的破坏消除,而不是用老旧的帝国主义战争方式,以政治经济手段压迫对手。

二战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一直就是世界的主流。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初,贸易保护主义又卷土重来,国家间的政治冲突越来越威胁到经济合作。如果回顾过去的话,历史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借鉴呢?

今天解读的这本一百年前的著作,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那就是在全球化格局被破坏的时候,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往往会加剧局势恶化,就算是博弈中的赢家也很难独善其身。本书作者也给我们指明了道路:那就是只有各国搁置利害计较,抱团取暖,才能重建繁荣。

1918年末,第一次大战结束了,欧洲被战争折腾得七零八落。第二年,巴黎和会开始商讨对战败国的制裁方案。战胜的几个国家,也就是以英法美为首的协约国,希望向战败的德国索取巨额赔偿,弥补自己的战争损失。但和会之后,有个人指出,各国看似是在给自己疗伤,实际上却给整个欧洲在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在战胜国的战后安排下,欧洲被战争破坏的经济不仅很难恢复,还会更加恶化。

预言这一切的人,就是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凯恩斯当时的身份是英国财政部在巴黎和会上的首席代表。这时候奠定他历史地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还没写,所以凯恩斯还不是什么经济学术界的泰斗,只是个三十五六岁的年轻官僚。因为和当时的英国首相理念不合,凯恩斯到了巴黎和会之后不久,就辞职了。那是在1919年6月初。到6月底,巴黎和会最后签字了。凯恩斯就是在巴黎和会尘埃落定之后,开始动笔写这本《〈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的。可是人微言轻,书出了之后,并没人重视他的观点。

但是,二战爆发之后再来看这本书,就会发现凯恩斯是多么有预见性。一战期间,凯恩斯担任英国财政部首席秘书,也参与了援助法国的工作。作为亲历者,凯恩斯能够对战后的经济格局一目了然。他发现,德国欠了法国一屁股的债,而法国欠英国债,英国又欠美国债——整个世界充满了无法兑现的债务。战争已经破坏了整个欧洲的工业产能,大国们却在忙着划分地盘、掠夺资源,破坏了经济一体化的贸易体系。结果战后的国际贸易更加分裂,难以恢复。

某种意义上说,凯恩斯在这本书里的思想确实以另一种讽刺的方式实现了,那就是更加残酷的二战,和二战后的欧洲复兴计划。

下面,我们就分三部分来解读这本书。

第一个部分先说说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经济高度一体化,而且很繁荣。但是这一切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了。一战的两方两败俱伤,战胜国要找战败国挽回损失。

因此第二部分我们要关注的就是,战败国是怎样被处置的,还要看看这种处置究竟有多么的不合理。一方面是战胜国“既要杀鸡又要鸡下蛋”的赔偿要求,在事实上就不可行。另一方面,处置在基本法理上破坏了资本主义的基础原则,那就是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还有责任与权利的对等。

第三部分我要说说,这样的处置方案的影响。欧洲的金融秩序和国际贸易变得混乱,结果就是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相继爆发。在这部分,我们也会说一下凯恩斯提出的解决方案,虽然他的方案完全没有实现,但是方案的核心思想对我们依然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一部分

一切还要先从战前欧洲的经济环境开始讲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欧洲的经济和贸易是什么样子呢?其实在19世纪的前期,欧洲就已经形成了国际分工,不过,如果把欧洲看成一个整体的话,欧洲的商品和食物是基本自给自足的。维持食物的自给自足有一个前提,就是人口不能过分的扩张。不过到了世纪末,欧洲的人口数量开始爆发了,增长到什么程度呢?仅仅中欧地区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人口就已经超过了整个北美洲的总和。在一战爆发之前,俄罗斯的人口只用20年时间就从1亿扩张到1.5亿。

究竟是什么因素支持了人口大幅增长呢?其实是北美巨量的粮食供应。人口学家马尔萨斯曾经有这样一个论断:一个国家人口的增加只要快于粮食产量的增长,那么灾难就要来了。不过马尔萨斯当然不可能预见未来,他看不到贸易全球化竟然能让北美的进口解决欧洲的粮食问题。再加上非洲开发出许多可供榨油的植物品种,欧洲人再也不用因为摄入热量不足而发愁了。

德国膨胀的人力没有沦为剩余劳动力,而是投入到了飞速运转的工业生产中。德国的基本经济模式就是用工业产品换取食物,在这个过程中财富不断增长,德国就像一部强劲的引擎,成为整个欧洲工业经济的火车头。多数欧洲国家对德国的贸易额,超过了本国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比如我们以英国为例,排除当时本来就属于英国领地的印度的话,英国的第一贸易伙伴就是德意志帝国。

这个时候欧洲的货币政策也是比较健康的,不光是英镑或者法郎,俄罗斯、德国、奥匈帝国也建立了与黄金挂钩的货币制度。这样一来,整个欧洲的金融都处在极为稳定的状态,不管各国之间在政治上有没有猜忌,有没有合纵连横,关税冲突都处在历史的最低限度。不管是资本流通还是贸易的规模,都达到了相当理想的状态。最稳定的货币和关税政策,这两点不由让今天的我们联想到欧元,或是欧洲共同体。凯恩斯是这么评价的,“只有当我们失去这些时,才会认识到这些有利条件的价值,在欧洲这个巨大的区域内,居民和他们的财产本来是绝对安全的。”

然而好景不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在我们今天的解读中无法具体展开,不过我们得明白,战争并不是经济利益冲突造成的,甚至也不是“德国要和英国争抢殖民地”。更理性的判断是,战争的爆发是由于外交和政治上不可抗力的一连串连锁反应造成的,但是战争对经济造成的破坏,却不容忽视。

第二部分

刚开战时,所有参战国都没有料到战争的破坏如此巨大,持续如此之久。经过四年的战争,欧洲的经济已经千疮百孔了。德意志帝国在战争中确实采取了很多毫无底线的破坏活动,所以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开始了对德国的清算。他们的初衷很简单,通过补偿来挽救自身所受的创伤,但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在第二部分,我们就听听凯恩斯的分析。在他看来,《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经济处置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又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巴黎和会之前,停战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一个“十四点计划”,内容是:德国偿付的战争赔偿,仅限于海陆空侵略给战胜国平民及财产造成的所有伤害。也就是说,要求赔偿的基本都是直接损失。但是凯恩斯通过估算和分析,认为战胜国并没有合理贯彻这个精神,而是大幅掺水,并且夸大其辞。比如1914年德国的突袭只造成了比利时局部的破坏,后来双方的战线就非常稳定了,但比利时利用自己完全无辜的被侵略形象博取同情,把损失大幅度夸大了。法国更是狮子大开口,把损失高估了好几倍。

而且,战胜国要求的赔偿都是十足的真金,必须用硬通货和相应的物资来支付,比如用工业的产能来支付。按照合约规定,德国每年要供应给战胜国4000万吨煤炭。那么当时德国实际的产能如何呢?由于战争影响, 1919年德国的煤炭净产量已经下降到了1亿吨,交付4000万吨给战胜国后,只剩6000万吨,但德国本国民用和工业的需求至少要1.1亿吨,这样就产生了5000万吨的大口子。根据凯恩斯的计算,每被迫出口100万吨煤炭,就相当于要付出关闭一家大工厂的代价。这对于德国的工业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战胜国并没有遵循停战前对德国承诺的“只要求赔偿陆海空侵略行为造成直接损失”的精神,他们要求的赔偿大大超出了德国的支付能力。

我们不能否认战时德国在敌国领土上的破坏,所以战胜国法国对德国的要求似乎并不过分。但是,德国战前能够出口的数千万吨煤炭是真的不复存在了。这样一来北欧、瑞士、还有原奥匈帝国分裂出的那些欧洲小国都会出现煤炭荒。由此造成原材料短缺和价格上涨,让整个欧洲工业的前景都十分灰暗。在这样的格局下,战胜国要求德国用工业产能折抵赔偿,会让整个欧洲的资源供应链都被彻底破坏。这时候,也就没有谁能独善其身了。

更糟糕的是,战后的领土划分也破坏了经济格局。凯恩斯以西里西亚地区作为例子:这个地方原本是属于德国的,德国有许多炼铁厂在这里,虽然铁矿石原料缺乏,但是由于当地煤炭资源丰富,所以燃料充足。本来,这里可以依靠德国国内的运力来供应铁矿石,这样一来成本并不算高。但是在战后的新格局里,西里西亚地区被割让给波兰了,这样之前的铁矿石供应链就中断了,钢铁的产量大幅下滑。

从西里西亚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在战后格局的划定过程中,大国们在地图上的每一个剪切、修补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原先自然形成的经济格局打乱。

然而这一切还不算最严重的。凯恩斯认为,赔偿条款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也是沉重的一击。战胜国提出了一个让凯恩斯觉得匪夷所思的主意:那就是德国人在海外的投资,也可以被战胜国强行征走,用来冲抵德国国家的赔偿债务。个人的财产怎么能用来还国家的债务呢?这充分说明战胜国明知道仅仅依靠掠夺一个国家的税收是难以达到自己要求的数额的,但是他们相信“胜利者的一切要求都是合理的”,因此干脆把德国政府的责任直接摊到德国老百姓头上。

这就不仅仅是对经济实体的伤害了,连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原则都被践踏了,因为资本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私有财产绝对不容侵犯。在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来做个比照:阿尔萨斯-洛林这个地方的铁路本来是法国一个财团的私有资产,普法战争后,战胜国普鲁士割走了这片领土,由于铁路是私有财产,普鲁士人就做了补偿,把钱给了法国政府。然而一战后,风水轮流转,法国又成了战胜者,法国政府这次却坏了规矩,想不给钱无偿拿走德国私人经营的资产。

条约里还有很多类似的条款。根据这些条款,所有战胜国居民和德国居民之间的私人契约,战胜国居民可以自由选择让其作废,或者重新生效。这也就是说,条约规定战胜国的民众可以对战败国的民众赖账。还有更离谱的,条约居然规定埃及政府可以“完全自由地界定在埃及德国人的地位及生存条件”。当然,这些条款也有一个最后的底线,那就是被没收的财产只能专款专用,用来冲抵德国对战胜国的负债,而不能随意吞到肚子里。

如果说巨额资金的赔偿压力是剥皮去肉,对本国产能的挤占是伤筋动骨,那么,对私人产权的直接掠夺就是削骨吸髓。

在凡尔赛会议上,德国代表最激烈地反对这些条款,并不是说这些谈判代表多么重视德国人的个人利益,而是“保护私有产权”这个事情在道义上实在太理直气壮了,他们终于有了义愤填膺的理由。但是即便如此,他们的反对还是没有得到各国代表的重视。凯恩斯对此评价道:“据我所知,在近代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和平条约是这样处理私人财产权的。”

另外还有一点,也让德国人完全没办法接受,那就德国人的资产除了冲抵德国本身对战胜国的债务,还要用来支付战胜国针对土耳其、奥地利的索赔。战后针对战败一方的“十四点计划”中,明确德国要赔偿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的损害,但是没有具体划分哪些损失的责任是由德国承担,哪些由奥匈帝国承担,具体条款倾向于把“德国及其盟国侵略的地方”说成“德国的侵略”。这无形中更加大了德国人的不满,他们会说,“即使同为战败国,我们也是最冤的那个冤大头。”

无论是在交接资产中权利与责任的不匹配,还是对私有财产的无偿清算征用,这一切都是开了一个糟糕的口子。当十几年后因仇恨而变成恶狼的德国人也开始非法剥夺个人的私有财产时,制定当初条款的战胜国代表们不知作何感想?

第三部分

听完凯恩斯对《凡尔赛和约》的分析,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不合理的条款到底造成了哪些影响。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三部分内容。

面对战胜国的索赔压力,战败国不得不形成一种“自我封锁式”的赔偿方式。这个自我封锁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在严重通胀的情况下,政府经常会把民怨引导到打击奸商的方向上。所谓的奸商就是囤积居奇,但是在凯恩斯看来,囤积居奇其实是过量投放货币的结果,如果把商人在恶劣环境下的自保行为当作物价上涨的原因,其实是因果倒置了。商人是社会经济重要的细胞,对所谓奸商的指控和打击,其实并不能改变现状,甚至有可能让形势更恶化,加剧社会仇恨,比如德国民众对犹太商家的仇恨就和这一点很有关系。

在战败国里,国内市场物价飞涨,民生凋敝。政府只好用法律的强制性来保证本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甚至用法令来管制价格。这种做法其实是为了降低底层民怨,维持稳定。但当人们用货币越来越难交换到需要的足额商品,他们就会倾向于把产品自用,或是用于馈赠,到最后干脆把生产的时间用来休息,这样一来经济活力也就更加的萎缩。

但是,一旦取消价格管制,商品价格却又突然拔地而起,政府信用危机和货币毫无价值的现象也就变得明显。在强制的价格管制下,进口商品的价格按照真实汇率折算后,必然会远远高于国内价格,因为外汇市场上体现的本国货币价值是真实的,本国货币犹如废纸。这样一来,商品和劳务的进口被切断,本国的国际贸易也就被彻底摧毁了。恢复进口是国家经济重建的基础,但这一希望也被阻断了。

所以说,“自我封锁”的方式完全是饮鸩止渴,但是战胜国其实也好不到哪儿去。战时对物资的巨量需求造成了财政危机,各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实际上因为战争,欧洲的工业生产已经摇摇欲坠了,但战后的清算却加剧了这一切。

凯恩斯指出,整个欧洲工业生产的衰退,煤炭产能下降了三分之一,工矿产业产量的下滑同时令运输业萎缩,因为交通运输体系是严重依赖煤炭的。德国马克跌到1马克只能兑换4美分。即便这样,马克在外汇市场上依然卖不出去。受到战争摧毁较轻,获利相对高的战胜国英国竟然也面临英镑贬值的困境,这更加说明了寒冬来临时,胜利者和失败者都无法幸免。

战胜国法国和意大利也面临严重的金融困境,比如法国进口不是自己支付,而是由英美两国的贷款支付。于是,法国的进口总额几乎是出口的四倍,处于严重的入超状态。随着英美的支援越来越少,这种状态就不可持续了,但国内的消费水平是难以降低的,这样一来需求无法下降,供应却没法维持,所以未来的通胀危机也迫在眉睫。意大利也面临着类似情况,进口总额是出口的三倍,而国家支出是财政收入的三倍,处于严重的赤字状态。

唯一一个舒服的国家是美国。美国获得了30亿美元的巨额货币赔偿,以及1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这些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是形成了巨大的乘数效应,换句话说就是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美国国内获得巨额的货币资金积累。但是这一切也为未来的泡沫破裂埋下了伏笔。众所周知,正是未来1929年的华尔街泡沫破裂,宣布了大半个世界长期大萧条的开始。

通过凯恩斯的分析,战争破坏以及巨额赔款直接或间接造成了贸易中断、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明摆在眼前了,国际经济已经被战争赔款和债务严重扭曲了。事情的最终归宿是:华尔街过剩的金融资产最终自然而然流向了德国,和德国金融改革家一拍即合,这一点我们会在后面详细说明。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战争中各国庞大的战争支出造成了各国的财政赤字和滥发货币,《凡尔赛和约》不但没能解决这些问题,反而将其加剧了。这不仅对各国国内经济形成了破坏,而且阻断了国际贸易。凯恩斯分别以战败国德国和战胜国法国为例,阐述了《凡尔赛和约》对双方的后果都是灾难性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凯恩斯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凯恩斯的解决方案中,最重要的有四点。

第一,“德国欠法国,法国欠英国,英国欠美国”,这种现状是剪不断理还乱,所以,首先应该做的是,至少尽量取消战胜国之间的债务。

第二,战败国的赔款也不宜无限制的增加,德国的赔款总数应该贯彻“十四点”中的精神,限定在100亿美元左右。

第三,钱的问题解决之后,最重要的就是信用问题。信用重建迫在眉睫,所有缔约国应该以一定的比例为德国提供担保。

第四,敌对的各国之间也应该允许互相发行适量的债券,起到担保作用。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既然战争的胜负已分,前途堪忧,那么我们不如先抛弃一切争端,在寒冬中抱团取暖算了。

但是凯恩斯在书中强调,这是在巴黎和会开始时就应该采取的态度,现在已经过了六个月,一切都已经晚了。于是他斟酌再三,还提出了所谓的补救方法,大致也有四条。

第一,修改《凡尔赛和约》,降低德国赔款,并且要按照德国自己认为“最舒服的方式”来支付,以及建立国际自由贸易联盟;第二,免除欧洲与英美间的债务;第三,提供国际贷款和改革币制;第四、缓和与苏俄的关系,结束对苏俄的封锁。

这四点补救措施非常的乌托邦,在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下,其实比最初的方案更加不可能实现。特别是跟苏俄改善关系这一条,在当时的意识形态环境下简直是天方夜谭。

凯恩斯的补救方法和观念在当时看来相当的理想化,完全不具有可操作性。然而我们却要稍稍将时间推后,看看后续究竟发生了什么。

德国的经济低迷和通货膨胀一直持续到二十年代初,毫无出路,但变数忽然发生了:德国金融改革家抓住华尔街大亨们的投资支持,趁机将旧马克改革为新马克,德国人短暂地将土地作为信用基础,创造出所谓的“地产抵押马克”,或者叫做“土地马克”。最终德国人抓住了时间窗口,利用美国华尔街的支持重建信用。这个过渡方案暂时化解了货币超发危机。

但美国的支援来得太晚了,《凡尔赛和约》已经先把德国制造为一头充满仇恨的恶狼,而1924年以后华尔街的奶水又来喂养这头狼,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为什么不在仇恨激化之前提供这一切呢?对待战败者,在政治上惩罚甚至改造,经济上扶持,这才是合理的选择。

讽刺的是,《凡尔赛和约》造成的疮疤埋下了第二次大战的伏笔,而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二茬苦,遭二茬罪”之后,人们才发现凯恩斯原本书生意气的方案,其实颇具预见性和前瞻性。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没有再采用经济上挖空战败国的策略,而是经济上扶助德国和日本,政治上改造他们。二战中几乎被德国灭国的法国也没有再采取复仇立场,而是与德国一起共组煤钢联盟,这样两国在工业上就可以取长补短。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美元与黄金的挂钩,从而保证了战后的国际贸易稳定,更重要的是,美国不但没在经济上剥削德国,反而用马歇尔计划的形式贷款给欧洲,并最终免除债务。结果欧洲获得了复苏的资金,美国赢得了欧洲的市场,大家抱团取暖,皆大欢喜。

于是我们几乎可以判断,凯恩斯当年在一战的思想是一个貌似理想主义,实质上现实主义的观念。他提出建立国际自由贸易联盟,这个倡议难道不就是 WTO 设想的前身吗?他提出国际贷款和改革币制,这也让我们联想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世界银行。人类社会的悲剧和规律就蕴含在下面这句话中,那就是“只有经历惨痛的教训和试错后,正确的事情才能够被实现”。

总结

凯恩斯在一战后对经济局势的判断我们就说到这儿,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

在本书中,凯恩斯首先回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那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来自北美的粮食供应充足,重要国家的货币纷纷与黄金挂钩,国际汇兑稳定,德国的工业既繁荣,又坚实,是国际贸易最重要的一环。这一切其实非常像二十世纪末本世纪初贸易全球化的世界。而当一战爆发后,贸易秩序被破坏,各国为了维持战时经济不得不超发货币。残酷的战争破坏了工业产能,在德国和法国尤其严重。

战争结束后,巴黎和会上的战胜方协约国狮子大开口,开出了比实际情况膨胀数倍的条件。工业产能支付赔款的方式,严重破坏德国的工业基础,甚至还要剥夺战败国人民在海外的私有财产。这些杀鸡取卵的行为不但在事实上不可行,还在法理上伤害了资本主义最基本的原则。

最终造成的恶果就是,德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加剧,货币贬值,进口疲软。德国本来是欧洲工业经济的发动机,德国的经济一出问题,国际外汇市场也越发混乱,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严重阻碍国际贸易。

凯恩斯认为,必须尊重十四点方案的精神,重新协商赔偿数额。为了重建信用,各国应该尽量削减债务,也不应该因为意识形态的分歧把苏俄从欧洲切除出去,应该和苏俄和解。但他的方案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

我们今天的国际局势其实很像二十世纪初,一战前的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和平而富足,国际关系中的危机也同样笼罩着我们,比如意识形态分歧造成的政治对立,贸易保护和冲突重新抬头。今天再来看凯恩斯的这本著作,会发现它对今天的世界依然有借鉴意义。人类应该珍惜贸易环境,和而不斗,斗而不破。这可是用两次世界大战换来的宝贵教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