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莞 人 真 系 好 钟 意 扒(pá)龙 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龙舟比赛英语 东 莞 人 真 系 好 钟 意 扒(pá)龙 船

东 莞 人 真 系 好 钟 意 扒(pá)龙 船

2023-12-09 01: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东莞电台视频号

线上就能看现场直播~

👇👇

🐲🚣🏻🚣🏻🚣🏻🚣🏻

俗话说

“龙船扒得快,今年好世界。”

(意为在龙舟比赛中获胜,今年就有好运气)

东莞人真系好钟意扒龙船啊!

△东莞龙舟竞渡

「广中龙船,惟东莞最盛。自五月朔至晦,乡乡有之。」——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

广东的龙舟竞渡是当地影响面最广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而东莞有着全国时间最长的龙舟月和最热闹的龙舟氛围,当地人称龙舟竞渡为“扒(pá)龙船”(“扒”在粤语中有划的意思)。

东莞赛龙舟、龙舟制作技艺,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天(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是东莞市龙舟锦标赛举行的日子 (该项赛事一般隔几年才会举办一次,每次举办各支队伍都铆足干劲力争夺冠)。为期两天的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东莞)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在东莞沙田拉开帷幕。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18支龙舟队伍,按国际大赛惯例进行标准龙(一艇22人)比赛,在东莞沙田龙舟公园赛龙夺锦。

以下视频来源于

央视新闻

进入“龙舟月”,东莞人有多拼?

大家在 陆地上加练龙舟

网友戏称“动力车间被曝光了” ↓

(点此回顾更多)

深夜,他们还在 挑灯夜训

让人直呼“仿佛看到自己高考时的模样” ↓

(点此回顾更多)

在船尾拴上轮胎,增强爆发力

练就“水上轻功”💦💨 ↓

水中“拔河”你见过吗?

这是划手们在热身,也是真拔“河” ↓

划手们还解锁了新肤色

——“烧鹅色”皮肤 ↓

别眨眼,龙舟比赛的速度像风一样

无人机都快追不上了🚣🏻 ↓

整齐划一、劈波斩浪

冲击力扑面而来 ↓

从造龙舟、起龙、扒标、趁景,到吃龙船饭……与东莞龙舟有关的这些事,都蕴藏着相应的习俗文化。“扒龙船”还有哪些步骤?划手们真的都是房东吗?东莞龙舟的制作有哪些讲究?

东莞地处珠江口,河涌交错,水面开阔。过去,人们的生活和劳动都需要涉水而行,自然练就了一身划船本领。

东莞人热衷水边活动。农历四月初八后,从各镇街到社区、村落,都上演着龙舟盛景,除了本地人,每年都能吸引数万游客前来观赛,整个农历五月不停歇。

△东莞龙舟历年的变化(点此回顾更多)

东莞的“扒龙船”自宋以来,沿袭至今,成为国家级非遗。“扒龙船”分为两种形式:“趁景”和“扒标”(龙舟聚集处,当地人称为“景”)。

🚣🏻“趁景”是友谊赛,不设奖品,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龙舟在江面上相遇,自发地进行比赛,聚散自由。(也有表演赛,可自行选择对象,邀请对方比赛,对方同意则擂鼓响应,不同意,则静锣息鼓。)

🚣🏻“扒标”则是有组织的龙舟比赛,也是最有看头的“景”。而在没有水的村镇也会举办“扒旱舟”。(东莞万江的龙舟活动,三年一周期,每三年进行一次“扒标”,其余两年是“游龙趁景”。)

△如今的东莞龙舟盛景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龙舟景,每年都从万江开始, 万江赛龙舟也被称为“东莞龙舟第一景”。此后各镇、各村定出自己的龙舟景日子。如今,龙舟景已发展成为一项群众踊跃参与的游艺竞技活动。

△东莞龙舟景盛况

东莞的老人常常这样形容“扒龙船”:“扒得快,好世界,扒得慢,等食饭。”想要扒得快,怎能少得了一条给力的龙舟?

在东莞万江,河边上每隔一段路就能看到一间小房子,房子的“主人”是龙舟。万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龙船不能没有“家”。

万江街道有“扒龙舟”传统的社区,都在河边为龙舟搭建了龙船屋。每间龙船屋造型不一,成为河边的风景。

△最好的江河风光要留给龙舟

东莞的龙舟制作技艺已有300多年历史,“龙舟月”也是各大龙舟厂的造船旺季,订单火爆,龙舟师傅们需要加班赶生产。

有着40多年造龙舟经验的霍应驰师傅介绍,传统龙舟身体细长,形似柳叶,制作工期12天左右,价格在10万元左右,由各社区/村出资。

△传统龙舟长约30米,1.43米宽。

龙舟制作较为繁杂,涉及选料、开料、打磨、上漆等八大工序,细分有上百道小工序。手工打磨尤为重要,龙舟木的光滑程度会影响比赛的滑行速度。

龙舟制作的每一步都有秘诀和技巧,而这些都需要师傅们依靠个人经验来把控,机器无法取代。不论是什么样规格和尺寸的龙舟,“让龙舟划得更快”是所有师傅的终极目标。

制作龙舟讲究“代代相传”,在东莞,不少造龙舟师傅的爷爷、父亲及儿子、孙子辈,都在上一代人的传授下,继承这一“独门绝技”。

东莞人“扒龙船”

步步有讲究!

🐲起龙

东莞天气潮湿多雨,为防止龙舟船身发霉,每年在龙舟比赛后,就会把龙舟藏到河底,也就是“藏龙”。 第二年端午节前,再把龙舟从河里挖出来,这就是“起龙”。

“起龙”仪式一般设在农历四月初八,也就形成了 “四月八,龙船兜底挖”的俗语。

△沉在水底的龙舟大多为松木制作,松木忌日晒和北风,在水中则越泡越结实

也有不少村镇搭建旱棚

把杉木龙船吊在其中

方便保存和启用

↓↓↓

🐲请龙点睛

龙舟竞渡结束后,村民都会把龙头、龙尾拆卸下来,放入祠堂。第二年再通过“请龙”仪式,为龙头点睛,祈求风调雨顺。

不同的龙舟,龙头造型不同,龙角也各异,有的形似鹿角,代表着不同的传统民俗。

△图源:魅力万江

🐲吃龙船饭

在东莞,凡是“扒标”“设景”的村庄,都会设流水席,邀请观众尝龙船饭。

龙船饭最早是犒劳“扒龙船”的划手,后来演变成一道美食。装龙船饭的大碗比平常碗大七八倍,在东莞,用吃龙船饭来形容一个人有男子气。

△龙船饭用糯米、腊肉丁、虾米、香菇等做成,特别顶饱(图源:美丽麻涌)

🐲选拔划手

不少东莞人把“扒龙船”当成一件大事。还在上大学的东莞小伙古炳杨,从小就看着爷爷、父亲划龙舟。今年他和父亲一起,代表社区参加街道的龙舟竞渡。

每次龙舟“扒标”前,村(社区)就会 从本地青壮年中选拔划手,还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划手来自各行各业,但由于时间更宽裕的“房东”出勤率较高,所以“房东”成了划手的最佳人选之一。久而久之,划龙舟也被戏称为“房东的运动”。当然,还有很多上班族也会参加,有时候临近比赛,村(社区)干部还要请假去帮忙。

△选拔龙舟划手,会通过测体重、单人水上200米计时等,竞争激烈

🐲竞渡扒标

和中华龙舟大赛22人的标准龙不一样,东莞的“扒标”用的是60人的传统龙,龙舟上的角色分类也更多↓

“跳头”是队伍的 掌舵者,手握指挥棒。

“桡(ráo)手”大多为青壮年,他们是龙舟前进的动力。

“打鼓”者坐船中间,是龙舟队的气氛组,通过不同鼓点让队伍冲刺、提速等,还能鼓舞士气。

“抓梢(shāo)”通常站在船尾,掌握方向,多为有经验的掌舵人,保障全船安全。

东莞“扒龙船”的规则有哪些?不同的龙舟规则不同:

1️⃣传统龙舟赛:龙舟身长约28米,定员约60人。

2️⃣国际标准龙舟赛:龙舟身长18.4米,定员22人。

3️⃣形式多样:“拉力赛”以耐力取胜,是长途赛,全程2万米; “精英赛”分1500米赛,1000米赛不等; “邀请赛”是不论强弱会聚一堂,每次都有十几艘到二十艘龙舟参加,数量不等,热闹非凡。

4️⃣比赛水道:静水水域,航道为直线,不同队伍可抢水道。

5️⃣ 扒标:速度最快的龙舟队,以谁最先越过终点线为胜。

6️⃣冠军奖品:奖杯、奖金、烤金猪等。(这三种奖品是多年来龙舟赛冠军的惯例,参赛队员平分奖金)

比赛前,“跳头”还需要做一件事,拔下岸边的青草或者禾苗,迅速放进龙头嘴里,这是赛前的采青仪式,意味着龙舟真正苏醒,恢复活力。

△入水的龙舟龙头嘴里被塞满青草

“扒龙船”时,大家喊着“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口号,跟随指挥和鼓手向冠军发起冲刺! (沉浸式感受划手洪亮的龙舟号子) ↓

竞渡方式上,广东各地也不同。东莞大多在宽阔水域,数只龙舟同时比赛;汕头、深圳等沿海城市曾举行过海上龙舟赛;佛山则追求刺激,在当地的S型、C型特色赛道进行“龙舟漂移,主打一个 宁可‘煲’烂,不准扒慢(煲意为撞)” ↓

来自广州荔湾区的“房东队”,更是连续三年夺得冠军🥇,主打一个团结、拼搏、传承!

在水上“狂飙”的“扒龙船”,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其中还蕴含着团结、拼搏、进取的精神和理念。

东莞的龙舟队,不仅划船速度快,救人也快。近日,一女子掉入江中,几名正在训练的龙舟队员,迅速将女子救上船,随后送医。从落水到成功施救,他们仅用了3分钟左右。

东莞的“扒龙船”,不止“速度与激情”。挑灯夜训的背后,是东莞人吃苦耐劳、积极向上、敢为人先、爱拼才会赢的人生态度。

东莞“扒龙船”进行时

快约上小伙伴“睇”龙舟~

👇👇

滑动查看详情↓

评论区留言

分享你的龙舟印象~

- 往 期 精 彩 -

来源 | 央视新闻、东莞发布、

东莞日报、东莞阳光网

由东莞电台综合整理

审核 | 付俊

编辑 | 若汐

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亮 分享给更多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