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升级之路丨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观察(下):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龙吸水泵一小时多少方 打开升级之路丨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观察(下):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打开升级之路丨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观察(下):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2024-06-02 04: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利欧泵业生产线。 拍友 徐伟杰 摄

产品向“新”而行,产业链进入“拔河博弈”,向新质生产力进军……

在近期的调研中,我们看到,在转型升级的大课题下,浙江传统企业努力对冲外部环境带来的影响,在规模体量、结构体系、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传统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问题依然突出,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基础不牢、资源约束趋紧、要素成本上升等情况仍然存在。

面向未来,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发展新优势,浙江企业如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向专精特新要实力

浙江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产业集群核心区温岭,经济型数控机床产量占全国1/3以上。这两年,许多企业深切感受到了“红海危机”:产能过剩,低端产品开始降价,很多企业失去议价权,利润比刀片还薄。

“低端搏命,中端竞争,高端缺失。”这是一位专家对当下中国机床行业的评价。

对众多机床企业来说,路在何方?北平机床(浙江)股份有限公司或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走访中,提起这家企业,同行都会竖起大拇指,认为这是中国机床企业向上突围的参照物。

跟企业行政经理刘文财交流发现,公司很早决定走高端路线,练就“独门绝技”。

那时他们还不知道,这就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型特征的中小企业,普遍规模不大,但都在细分领域建立了竞争优势,具备一定话语权。

2021年,北平机床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企业这些年研发占比超7%。正因如此,北平机床得以避免价格战的厮杀,当其他企业在为订单发愁的时候,他们的客户保持稳定,近几年每年销售额稳健增长。

台州市东部数控设备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赵小刚这几年逐渐意识到,机床行业赛道繁多,与其面面俱到拼量,不如聚焦专精特新,磨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当下,他们埋头钻研的一体式刀塔和同步电主轴两项核心关键技术,逐步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企业也如愿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走专精特新之路,浙江有其独特性——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中小微企业占比达90%以上。

“对中小微企业来说,在某个细分领域长期耕耘,并最终拥有话语权,是一条理想的跃迁之路。”长期关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浙大全球浙商研究院副院长邬爱其表示。

目前,浙江活跃着14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居全国前列。“这还不够。”省经信厅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发展处处长应云进表示,从产业基础看,浙江在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电气等领域积淀深厚,最能成长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这条理想的跃迁之路,需要企业自己去努力。

“今天进鞋城你们开了多久?”“不到10分钟。”刚到温州鞋城,一位老板就感慨道,以前车流密集,没有40分钟根本进不来。行业的冷清大家感受明显。不过,浙江秀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东辉,对自己的赛道十分笃定——舒适+科技。

2019年,杨东辉给公司名字加上了“科技”两个字,设立了研究院,陆续取得了十几项关于鞋子的发明专利。如今他们刚研发出一款零压高跟鞋,仿生学设计加持下,七八厘米的高跟也能做到上脚不累。还未上市,鞋子就已经受到一批试穿者的追捧。

浙江超超安全阀制造有限公司工人对产品进行检测。 拍友 张金科 摄

浙江超超安全阀制造有限公司,也在校准定位——安全阀是国家强制性执行标准的产品,靠着独特的眼光和实力,公司成为国家工信部指定的压缩机用安全阀行业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靠着这一行业标准,企业年营收虽然只有5千万元,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却都吃得开。

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政府也在积极引导。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前不久,省经信厅启动了2024年“小微你好”专项服务行动,今年的帮扶重点转向企业培育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在数字化里找动力

作为数字经济大省,浙江传统企业感受到的数字化浪潮,来得更早一些。

走访中,一位企业家感慨,现在大家聚在一起,聊的更多的是机器换人、数字化,当发现自家的工厂用工更多时,反而会觉得没面子。

传统产业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产能过剩、利润变薄等问题随之出现。要平衡好成本账,首当其冲是向自己开刀。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几乎每家企业都在进行向低效率、低效益等问题开炮的“自我革命”。

“公司品种多,物料就有16万种,光靠人工安排生产,非常难,再遇到缺料等异常情况,工厂估计要‘瘫痪’!”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一位副厂长直言,随着企业逐步壮大,订单和物料越来越多,传统的生产方式肯定行不通。

和利欧泵业一样,不少传统企业都在经历由小变大的过程。“小体量”阶段,即便老板拍脑袋决定生产,企业照样玩得转。一旦进入“大块头”阶段,粗放式管理将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尤其是在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的语境下,高质量发展、精细化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正成为企业的新课题。

利欧泵业已经开始使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今年一季度,欧洲客户一口气下了20万台水泵的大单,相当于去年一年的量。突如其来的超大订单没有让他们手忙脚乱,相反,通过在虚拟生产线上输入生产计划,产线配合有条不紊。

对众多传统企业来说,向数字化管理要效益,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数字化犹如一个新工具,帮助企业在业务变革、效率提高等方面开辟新的增长点。

“成本降低了,效率提高了。”花1.2亿元建新厂房,三凯机电总经理江建斌说,这钱花得值!

这个年产80万套齿轮减速器的技改项目车间运行3个月以来,企业生产效率提高30%,产品不良率降低20%。

浙江安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乐清生产车间。 拍友 刘言勇 摄

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但不少企业仍处于数字化改造阶段。“数字化改造是数字化转型的前提,企业没有改造就无法转型,无法转型就没有未来。”省经信厅产业数字化推进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3年浙江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80.61%,较上年提高7.98个百分点,但要进一步实现数字化转型,步子还要迈得更大一些。

除了降本增效,企业更能通过数字化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产生深刻影响。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浙江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传统鞋企,正经历一场变革。每次客人来,康奈集团党委书记蔡发荣带他们参观的第一站,一定是新绿智能工厂。在这里,鞋子的生产变了。经过智能开发、智能下料、智能缝帮、智能成型、直播营销五大环节,一双鞋就从电脑图纸变成了实物。鞋子的产品生产周期从原来的12天缩短至4天,这样,企业就能轻松应对瞬息万变的潮流趋势。

在数字化里找动力,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的共识,浙江大力推动数实融合,助推传统产业往高处攀升。

到集群里吸收营养

如果要开一家店,你会选择店多隆市,还是单枪匹马?

调研中,我们发现,传统企业越来越在意身边的环境。这里的环境不光指区位和交通条件,更有周边上下游企业共同营造的产业生态。

今年3月,温州鞋业市场迎来一件喜事,总投资20亿元的中国鞋都·环球商贸港正式投用,这是一座货车可以直接开到五楼、具备国内最完整鞋类供应链的鞋材商城,保守估计年营业额能达到100亿元。

“我把公司总部搬过来了。”一位鞋材料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铆足劲往产业集群里“挤”,企业是怎么想的?这位负责人直言,他们看中的就是商贸港的资源优势——一个集销售、展览、电商、物流、技术研发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产业集群,不仅是地理上的聚集,更是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温州市鹿城区经信局副局长麻钞表示,身处集群,企业可以在水涨船高时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转型升级“密码”。

这一发展逻辑,在不同的产业集群中得到验证。

温岭市新河镇一电动车企业生产车间内,工人对即将出厂的电瓶车进行检测。拍友 徐伟杰 摄

乐清电气集群,是国家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县域为主导的产业集群。“这是一个‘热带雨林式’生态。”乐清市经信局副局长臧晓微说,乐清电气集群既有正泰、德力西等龙头企业“顶天立地”引领,也有金卡、电光防爆等细分领域专业化、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枝繁叶茂”支撑,还有云桂电气、天力弹簧、金桥铜业等3000多家供应链配套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协同。

产业集群的超高配套程度,决定了生产成本不会太高。当地企业生产一个电气产品,在乐清当地就能找全配件,且一种配件可以找到多家优质供应商,实现“一小时”供货闭环。

“好面粉才能做好面包。”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初富说,他们不需要全产业链发展,是因为周边就可以找到足够优秀的配件企业。

傍着集群这棵“大树”,企业不光能在产业链上找到存在感,也能在集群里尽情吸收营养。

浙江“415X”集群建设如火如荼。2023年,“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贡献了全省规上工业营收的七成,核心区、协同区贡献了投资增量的八成、工业增量的九成。

在瑞安,不少企业深刻感受到了绿色石化(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的带动力——

当地的华峰集团有限公司,近几年每年投入超20亿元用于科研,不少新产品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稳坐当地新材料产业的龙头老大位置,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协同创新。

在浙江,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过程中,原有齐备的配套优势得以沉淀,辅以数字经济的加持,科技力量的“上新”,越来越多的产业集群正在蜕变。

“不论经济形势好不好,慈溪小家电总有新爆款。”在“小家电之都”慈溪采访时,这句话始终萦绕在记者耳畔。

近年来,空气炸锅、取暖器等小家电轮番在国外爆火,让宁波曼华电器有限公司一度站上风口。两个月前,公司负责人孙一洲从美国芝加哥家电展回来,掌握了不少行业新动向新趋势,让自家设计团队加速研发新款。“慈溪的优势,就是一种市场敏锐度,能够时刻紧追市场。”孙一洲说,产业集群的优势就是错位发展,身处其中的企业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集群优势,终将转化为企业优势。正如哈佛商学院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到的,产业集群有助于相互竞争的企业提高竞争力,对特定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增强有重要作用。

(调研组成员:陈佳莹 金梁 郑亚丽 胡静漪 赵静 丨执笔 郑亚丽 通讯员 江盈盈 张金科 施宁宁 赵昕怡)

【调研企业名单】

浙江巨跃齿轮有限公司

北平机床(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三凯机电有限公司

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

浙江泰福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台州市东部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珠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贝良风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安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

温州市依婷公主鞋业有限公司

浙江秀典科技有限公司

巨一集团有限公司

康奈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东进新材料有限公司

绍兴柯桥恒鸣化纤有限公司

浙江越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慈溪市龙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浙江超超安全阀制造有限公司

宁波高松电子有限公司

宁波晟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宁波大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欧普电器有限公司

慈溪市盖特电器有限公司

宁波曼华电器有限公司

宁波市垠雨净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