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老爷爷告诉我,醋和黑豆泡在一起,想不到这么厉害,建议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黑豆和黑芝麻哪个乌发效果好 80岁老爷爷告诉我,醋和黑豆泡在一起,想不到这么厉害,建议收藏

80岁老爷爷告诉我,醋和黑豆泡在一起,想不到这么厉害,建议收藏

2023-07-13 21: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黑豆、黑米、黑芝麻并称为“三黑套餐”,在平常生活中,更多人忽略了黑色食品,就拿这几种来说,营养价值不容小窥,对健康大有益处,平常煮粥的时候,可以放黑豆、黑米,增加风味,强化口感,摊鸡蛋饼的时候,可以放黑芝麻,增强清香味道,中医讲究五色和五味,每一种颜色的食物,都对应内脏,例如“黑”入肾,“酸”入肝,从营养角度来说,杂粮豆类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是人体营养需求的一部分,经常吃准没错儿。

就拿黑豆来说,它外壳较硬,个头中等,对于大部分人群来说,接触黑豆的机会不多,煮黑豆耗时长,而且黑乎乎的也不好看,凡是这样想的,基本都错了,黑豆和黄豆一样,也属于大豆的种子,蛋白质高达百分之三十六,能正常满足人体需求,黑豆进入身体,能延缓衰老,降低血管胆固醇,软化血管,提升中老年人的免疫功能。

家中老爷爷已经80多岁了,他有一套独特的吃黑豆方法,不炒不煮,找一个玻璃瓶,将黑豆用醋泡起来,等到一周以后,每天吃上一勺,对血脂血压的下降,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还能缓解眼睛酸疼,腰酸腿痛,白发等,反正就是好处多多,多少年的老习惯了,一直未曾更改,老爷爷身体很棒。

我查询了一部分资料,得知这种做法叫“醋豆”,也不是老爷爷自己发明的,而是自古就有这个吃法,《中央电视台》的《中华医药》栏目,还曾介绍过一位老人,同样是吃“醋泡黑豆”,一直坚持了20年,身体依然灵活,倒走、深蹲、爬楼梯,牙齿没有脱落,甚至还能爬高,这跟他多年吃黑豆,是有关系的,对延年益寿有明显效果。

有想学习醋泡黑豆的小伙伴,建议您收藏一下,接下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教大家如何制作“醋豆”,可以把这个小知识,分享给自己家里人,希望对你家人的健康有帮助。

醋泡黑豆

食材:黑豆

调味:陈醋

1、准备适量的黑豆,放入盆中,加入清水没过黑豆,浸泡一个晚上,让黑豆吸收水分,泡胀泡大,这一步简单,一看就会,浸泡好的黑豆,稍微晾一晾水分,别湿漉漉的下路,放在通风处干的比较快。

2、即使稍微带点水分也没事,问题不大,准备一口炒锅,打开火源,什么都不要放,等锅预热之后,把黑豆倒进去,转成小火慢炒,连烘带炒,黑豆的水分会迅速脱干,需要一直不停的翻炒,目的就是加热炒熟,炒制的时间大概为12分钟左右。

3、炒开花也没事,属于正常现象,因为之前浸泡过,很容易一炒就裂口,炒熟后的黑豆很烫,准备一个平盘,把黑豆倒在里面,晾凉备用,为什么不在锅里晾呢?因为锅有余温,别太烫糊了,避免得不偿失。

4、“醋豆”建议食用老陈醋,别管哪个牌子,记住陈醋就可以了,酿造1-2年左右的,千万别图便宜,都是勾兑的,影响效果。

5、准备一个干燥的玻璃罐,无水无油,提前高温消毒,把黑豆放进去,一次别放太多,因为黑豆还会胀大,记得预留出空间,醋没过黑豆,表示就可以了。

6、泡好的黑豆,放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保存,冬天没事,夏季要放冰箱冷藏,做一次能吃好久,醋本身就是最好的保鲜期,放着也不怕过期,等一周就可以吃了,食用方法,用单独干净的一个小勺子,别混用其它勺子,早晚各吃一次,一次吃3-5粒。

7、一周之后,打开盖子,这是泡好的样子,黑豆会比原来更饱满一些,如果醋降下去了记得再补充一次陈醋,保持醋高过黑豆,吃完之后,醋还可以重复利用,再泡下一次黑豆。

技巧总结

1、黑豆在炒之前,要提前浸泡一个晚上,这样再炒熟的时候,能剩下一部分时间,中火13分钟左右即可。

2、炒熟之后,倒出来晾凉,因为锅内还有余温,如果再锅里晾凉,则需要一个劲地搅拌,避免糊底。

3、浸泡黑豆的醋,最好选择陈醋,2年的酿造食醋,别图便宜买勾兑的,效果不好。

禁止抄袭,我是小食味,热爱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面食的做法,关注我每天学习做菜,总会给你惊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