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探访河南济源“中国女娲神话之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黄河起源于哪个山脉 【文化】探访河南济源“中国女娲神话之乡”

【文化】探访河南济源“中国女娲神话之乡”

2024-06-17 00: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中国的创世神话中,女娲及其故事具有突出的地位。千百年来,女娲以中华民族始祖的形象在中华大地上被民众不断流传演绎。在学术研究中,有关女娲的研究一直是神话学研究中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

女娲神话起源于何地?在中国哪些地方流传?对女娲神话起源的研究不仅要在古代文献中梳理考察,还需要关注、研究民间女娲神话的口头传承与流变。200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为“中国女娲神话之乡”。那么,邵原镇是女娲神话故事的起源地吗?女娲神话缘何在此地广泛流传?近日,记者赶赴河南济源市进行了探访。

呈现出“神话群”现象

济源市北接王屋山、太行山,南邻黄河,因愚公移山的故事广为人知。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济水占有重要位置,济源、济南、济宁皆因济水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黄河、长江、淮河并称为“四渎”,济源市现存有济渎庙(全称是“济渎北海庙”),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是隋唐及以后历代王朝祭祀济水和北海神的场所。据悉,济源市济渎庙是“四渎”中唯一保存完整、规模宏大的祭水神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梳理历史文献可以知道,女娲的名字最早出现在《楚辞·天问》《山海经·大荒西经》等文献。据记载,女娲“人首蛇身,一日七十化”。以今日的眼光观之,似显荒谬,但女娲形象作为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人类起源、社会风俗习惯的解释,体现了先民对宇宙万物及人类自身历史的认知与追问。

谈及女娲神话,女娲补天及女娲抟土造人流传最为广泛。其中,女娲抟土造人是创世神话对人类起源的一种解答。按照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择令的调查,在邵原地区,女娲造人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娲娘从西边天(山名),路过娘娘腰(地名)、梳妆台(地名),经邵原到黄河洗漱,忽有所思,便照着水中自己的模样,用身边的黄泥捏小人。小人一放到地上便欢跳起来,庆祝自己的诞生。从当地口传版本可以看出,女娲抟土造人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点。但不容否认的是,千百年来,女娲神话的口传故事遍布中华大地,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版本流传。

2006年9月18日,中国文联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专家多次实地论证,认为邵原镇所报材料属实,手续齐备,申报规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授予邵原镇为“中国女娲神话之乡”,成为济源市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不仅仅是女娲神话故事传播广泛,事实上,济源市邵原镇一带的创世神话传说内容异常丰富。通过对当地人的采访以及查阅当地文献,记者发现,当地广泛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女娲炼石补天、轩辕祭天、皇帝战蚩尤、伏羲演八卦、神农尝百草、神农播五谷、颛顼与共工等神话,几乎囊括了中华民族文明创始时期的所有神话传说,呈现出“神话群”现象。当地学者归纳出邵原创世神话呈现出三个特征:第一,口头性。当地人用想象构思、创作,用口头语言表述传播。第二,广泛性。创世神话在邵原地区广泛传播、妇孺皆知。第三,丰富性。邵原创世神话在民间流传甚多,已搜集百余条之多。2008年,“邵原神话群”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呼应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创世神话的起源离不开远古先民对自然环境和自身历史的思索。令邵原人自豪的是,创世神话不仅在当地民间口头广泛传播,而且存在一个比较集中的创世神话自然原型物群。当地人口中的自然原型物群主要指的是邵原镇小沟背地区。为传承当地文化,发展地方经济,小沟背地区已经开发成了一个景区,如今是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

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上一尊巨大的娲皇雕像。这是2011年当地为纪念女娲,传承创世神话而立。沿着景区道路前行,两侧是高耸的群山。一侧山名为待落岭,另一侧山名为鳌背山。中间流淌着清澈的河水,被当地人称为“银河”。据当地人介绍,待落岭西侧的山体上,有一个数十米高的“石人峰”,远远望去,其形状和古籍中的交尾图非常相似。而鳌背山的传说也颇为奇特。当地人说,颛顼与共工作战,怒触不周山,天柱折断,天塌地陷。女娲为救危局,砍下神龟四条腿,将天柱复立。神龟无脚,不能远游,就变成了一座山,后人称之为鳌背山。

两山之间的河流在当地演绎着女娲补天的传说,沿河溯流而上,被当地人称为“五色石”的石头布满河谷。五色石大小不一,大者如屋,小者似蛋卵,颜色多以白色为主,其他颜色散落于上。细细辨别,河谷中的五色石与两岸山体上的石头明显不同。当地人介绍,五色石就是女娲补天石,当地流传着“天上银河星星稠,地上银河彩石沟”的民谣。据济源市邵州文化教育研究会会长翟明东分析,五色石与山体同处一地但质地不同,远古人无法解释,遂以女娲补天石来解释。在他看来,这为邵原是中国女娲神话起源地提供了一个佐证。

此外,女娲抟土造人也可以在小沟背找到自然对应物。在待落岭西侧,双石人南面,有一座娃娃崖,崖壁上布满浅黄色条状砂石,形状似儿童群聚,栩栩如生。翟明东介绍说,当地流传女娲当年在黄河边抟土造人,用藤条抽甩泥做人时,泥点溅在石壁上,成了石娃娃。娃娃崖在当地也被称为“祈子崖”,当地人有来此地祈子的习俗。

宇宙与人类起源是创世神话的重要内容。在当地人看来,无论是女娲神话的活态口传、自然遗存,还是古地名印证等,在邵原地区都有丰富的内容。在他们看来,邵原是创世神话的发源地,是女娲的故乡。

自然与文化为神话产生提供条件

神话是远古居民对自然现象及生活经验的想象与延伸。远古创世神话的产生与山川、气候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从地理环境来看,济源市临近王屋山、太行山与中条山,南面黄河。在创世神话中,洪水灾害神话占有重要地位。有学者分析,当地的“女娲伏羲避难创世”神话传说可能与黄河泛滥有关;而当地的山川地形亦契合“共工怒触不周山”等神话传说,从地理环境上考虑,具备创世神话产生的条件。

事实上,济源市邵原镇地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现有的考古发掘证实,在邵原地区发现了诸多历史遗迹。时间跨度涵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并出土了大量的史前文物。从地图上看,尤其是在济源市东部的古济水流域,遗址的分布更为集中。济源市古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在远古时期,济源市以及邵原地区是远古人类生存繁衍的重要区域。

在关于女娲神话起源地研究中,古典文献是考察女娲神话信仰发生地的重要依据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记者梳理邵原地区文献资料过程中,古籍文献中很少有女娲起源或流传于此的记载,这或许因为在记载女娲神话的重要古典文献中,很少提及明确的地理方位。而这也为考察女娲神话起源增加了难度。

链接:女娲神话起源地仍待佐证

记者 张杰

女娲神话不仅在河南邵原地区广泛流传,从整体来看,其流传地还涵盖华北、华东、西南、东北、西北等广大地区。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中都广为流传。

女娲神话起源地问题一直备受学者关注。早在20世纪30年代,芮逸夫、闻一多等学者根据在南方少数民族中的实地考察,并将其与汉语古籍文献中记载的女娲神话传说相互比较、印证,提出了女娲神话起源“南方说”。他们认为,在中国古代汉语典籍中,女娲、伏羲出现较晚,女娲、伏羲的神话可能由南方传入北方。在南方少数民族中,有信仰伏羲、女娲的习俗,而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的形象则源于南方少数民族对蛇的崇拜。

然而,也有学者对女娲神话起源“南方说”持反对意见。学者认为,女娲神话更符合北方民族的生活习惯,女娲神话应该源自北方。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随着民间文化普查工作的开展,加之诸多考古新材料的发现,女娲神话起源“北方说”获得了诸多证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河南大学教授张振犁为代表的“中原神话调查组”对包括女娲神话在内的中原古典神话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查。2017年出版的调查成果《中原神话通鉴》,用生动翔实的调查资料,证明了女娲神话与中原地区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女娲神话起源自北方提供了佐证。

近年来,南方少数民族神话研究取得突出进展。通过中原神话与南方少数民族神话的比较研究,辅以新的考古资料,女娲神话的起源问题有望进一步被揭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刘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