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全国最大的铜冶炼、铜加工基地和重要的铜消费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鹰潭有军事基地吗 鹰潭市:全国最大的铜冶炼、铜加工基地和重要的铜消费区

鹰潭市:全国最大的铜冶炼、铜加工基地和重要的铜消费区

2024-06-03 14: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实施“总量再翻番”工程。一是在铜现货贸易上发力。整合铜期货交割仓库、铜国检中心等平台功能,市工业控股公司与中航信托、胜华金属合资组建混合所有制铜物贸公司,开展铜现货交易、贸易和套期套利业务,公司将于今年3月正式运营,全年贸易额将突破2000亿元,力争3年打造成“万亿级”全国性铜物贸中心,形成上海、广州、鹰潭三足鼎立铜贸易格局。二是在铜线缆板块上发力。做大贵溪高端线缆线束省级重点产业集群,重点抓好浦东电缆、中超新材料等已落户项目建设,计划3年内入驻企业50家、产值过200亿元。三是在铜精加工项目上发力。深入开展“大干项目年”活动,重点推进奥易特新材20万吨铜合金板带、鑫铂瑞科技4万吨高端铜箔、广信新材3万吨新能源汽车用铜铬锆等50个重大铜项目,项目总投资259亿元,全部达产后可新增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四是在铜原料上发力。依托贵溪铜拆解园区,用足用好现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扩大国内废料回收,积极扩增废旧汽车、家用电器拆解资质,到2021年,废铜拆解总量实现翻番达40万吨,进一步强化资源保障度。五是在铜终端应用上发力。积极发挥中航信托产业资源融合能力和鹰潭铜加工集聚优势,大力引进电线电缆、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水暖卫浴等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企业落户,合作共建铜加工产业园。

  实施“质量再提升”工程。一是铜精深加工比重提升。聚焦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商,重点瞄准铜行业国内前10强、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紧盯不放,每年储备50个以上投资5亿元、20个以上10亿元铜产业招商项目,着力引进电线电缆、电子信息等行业地位突出、技术领先、带动力强的项目,力争2021年铜精深加工比重提高至55%。二是铜检测能力提升。深化鹰潭铜国检中心企业化改革,加快推进与国有投资公司、知名检测机构股份制合作,不断提升检测能力和业务覆盖面,力争今年股改成功,到2021年检测业务覆盖江西全省、辐射周边省份50%以上铜企业。三是铜龙头骨干企业提升。深入开展育大育强行动,以胜华金属、江南新材、保太集团、红旗铜业等为重点,积极培育一批细分领域“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打造100亿元企业方阵,到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铜企业6户以上,过100亿元铜企业3户以上,推动凌云铜业、江南新材等主板上市。四是企业关联配套提升。出台专项奖扶政策,对鹰潭市铜产业链上下游采购配套的企业给予奖励,促进市内企业配套协作。

  实施“影响再扩大”工程。依托《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将鹰潭作为全国铜精深加工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深化“绿色世界铜都”内涵和外延,促进铜产业生产要素高效集聚。一是提高铜产量在全国比重。继续保持全国铜产业集群领先优势,铜材产量占全国比重提高至20%以上。二是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行业论坛。加强与国内外铜行业的合作与交流,使鹰潭成为优质铜企业的集聚地、高端铜人才的向往地、前沿铜技术的试验地。三是申报承建国家工业互联网(有色行业)二级节点。为有色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公益性技术支撑,助推江西省抢占铜工业大数据先发优势。四是打造全国性铜贸易市场。全面实现铜原料本地化采购,今年5月份正式对外发布电解铜、铜杆鹰潭价格,实现鹰潭市场与上海同价,增强市场定价权和话语权。

  实施“动能再增强”工程。一是强化创新体系建设。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科研机构建设,提升产业科技支撑,力争3年新增各类创新平台100个,2021年总数超过200个。二是实施信息化改造。加快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铜产业,计划3年时间完成全市铜企业改造,实现铜企业生产控制智能化、生产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可视化、质量控制自动化水平。三是加快数据平台建设。今年6月完成铜产业大数据平台系统搭建,完成25家铜企业智能化改造;到明年6月完成70家铜企业改造,建设全国领先的铜产业大数据平台,树立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实现“企业降本提质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信息数据应用先行”三大目标,努力开创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典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