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不孝”正在蔓延,看了5000条青春期孩子的留言,我陷入沉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骂父母的孩子就是不孝吗 “新型不孝”正在蔓延,看了5000条青春期孩子的留言,我陷入沉思

“新型不孝”正在蔓延,看了5000条青春期孩子的留言,我陷入沉思

2023-06-30 12: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作者:主创团·牧青野

“太真实了,一看就是自己带过娃的。”

最近,在网上刷到一个视频。

戚薇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吐槽自己对女儿产生冲动教育的瞬间:

“同样一个问题,你跟她说了10遍,20、30、100遍,她就是不改。”

“你耐心告诉她不要做什么,她当时答应得好好的,下次照样继续。”

“一件小事,但她总能把你的情绪惹到爆炸。”

“你忍住不发火,耐心讲道理,她还反过来对你犯拧。”

评论区的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和自己家孩子一样一样的。

《不愤怒的父母》中写道:“养育中,大部分父母都隐藏了他们经常愤怒而且极为愤怒的事实。”

同为孩子妈妈,太理解这种感受了。

为人父母后,总有那么些瞬间,会对孩子产生一些消极情绪。

教育最大的谎言,是父母生来就该爱孩子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讨厌自己的孩子正常吗?”

有些高赞回答写道:

“我很后悔生孩子。带孩子疲惫、焦躁、费心、费力,我很尽责也很爱孩子,但我不开心。”

“我的精力每天被养孩子时的小事榨得干干净净,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每天督促他学习,帮他疏导学习压力,可从来不会有人问问我累不累?压力大不大?”

“只要一不顺孩子的心意,就会冲我发脾气,看她张牙舞爪发怒的样子,就恨不得自己没生过她。但又觉得要当一个好妈妈,不能情绪失控,好难。”

所有的岁月静好,背后不过是有人在苦苦支撑。

有句话说,中国的很多父母,不是付出得不够多,而是付出得太多了。

忽略自己,一味对孩子付出,会进入一种母职、父职的情感绑架中。

而来自社会和自身的道德约束,也要求我们做一个随时准备好,时刻就能上战场,为孩子披荆斩棘的父母。

可当爱孩子成为道德绑架后,如果我们的行为有一丝偏差,或者得不到外界的认可,便会立马进入一种对孩子不够爱的,深深的罪恶感和无力状态。

影片《坡道上的家》中,全职妈妈水穗将自己8个月的女儿丢进浴缸淹死。在开庭现场,她被审判时,藏在她身后的残酷真相也一点点被揭开。

水穗的女儿出生后,孩子爸爸借口工作忙逃避所有家务和带娃责任,把养育孩子的重担一股脑丢给了水穗,还在水穗请求帮忙时指责她:“我周末帮过忙了啊。所有的妈妈,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就你做不到。”

孩子半夜啼哭,丈夫会用婆婆对比,嫌弃水穗照顾不好孩子。

在水穗情绪压抑太多爆发时,又把妻子情绪不稳定当做借口,转身去找初恋女友倾诉。

无奈之下请来帮忙的婆婆,时刻在冷嘲热讽:“孩子哭了,你抱起来哄哄就好了。就因为你这样,才照顾不好孩子。”

在所有的负面情绪累积到极限后,水穗对自己是否能养育好女儿彻底绝望,心理防线决堤,选择了最决绝的爱孩子的方式。

来自自身和外界的母职、父职束缚越强烈,养育中产生的挫败感和无力感也会越严重。

生活中,有太多和水穗一样的父母,虽然没有和她一样最终走向极端,但也正在被父职、母职束缚,让自己一次次陷入被动绝望。

亲情的本质,不是对自我的灭除

热播剧《摇滚狂花》中,姚晨饰演的妈妈彭莱,在剧中是一个传统人格和价值体系完全被颠覆的母亲。

她热爱摇滚,当初生下女儿后依然远赴国外,除了因为婚姻问题,还为了追寻她自己的摇滚梦。

四十多岁回到女儿身边,她看起来依然是那个不负责任的妈妈,和女儿对骂、互掐,女儿给大门换了锁,她直接堵了锁眼。女儿扔了她的行李,她扔了女儿的衣服。

从世俗意义上来说,她确实不是一个爱孩子的好妈妈。

但是,她和女儿分开多年,本身就不具备春风化雨,能够温暖唤醒女儿心中母女情的先天条件。

反而是这种争锋相对、势均力敌的对抗,让她们母女的相处,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在她们母女的相处中,妈妈不再是一个伟大、牺牲、奉献的符号,而成为了一个有自我追求、有自身缺陷、和孩子平等的中年女性。

剧集尾声,妈妈彭莱在女儿遇到参加比赛失利时,会用自己的经验安慰她:“勇敢活着的人最摇滚。”

你看,一个不让自我被灭除的母亲,永远不会陷在妈味、爹味的说教中。

他们用爱自己,给了孩子最好的引导。

心理治疗师萨提亚的小诗《如果你爱我》中有这样一句话:

你若不爱你自己,你便无法来爱我。

这是爱的法则,因为你不可能给出你没有的东西。

父母不爱自己,失去的是爱孩子的能力。

而且,很多时候,孩子是很难去共情父母的。

一位教育博主曾分享过一段自己的经历:

孩子刚上初中时,为了更好地照顾好孩子,她放弃了晋升的机会,每天在接送、陪写作业、做饭中连轴转。

她觉得自己牺牲了很多,可孩子却觉得现在的妈妈变得很讨厌。

后来,她选择转移注意力,重新经营自己的事业。而她和孩子的关系也越来越缓和。甚至在某一天,孩子对她说:“妈妈,你现在是我的偶像。”

最高级的养育,是双赢。

教育不只是父母之间的合作,也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协作。

而双赢的根本,是让孩子成为孩子,让你成为你自己。

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先改变自己,再改变孩子

好的家庭教育,需要达到亲子间的平衡状态。

父母改变思维和理念了,才能影响孩子发生改变。

那么父母具体应该如何做?临床心理学家蕾尼·米尔曾在她的著作中总结了以下5点:

1、关注你的身体需要

养育孩子,是一件体力活。

无论是小时候事无巨细的照顾,还是长大后的斗智斗勇,都需要父母有一个好身体。

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有好的精力去谈家庭教育。

2、照顾你的情感需要

父母首先是一个真实的人,有各种情感需求,有各种情感表露。

养育孩子时,我们的父职、母职,在有些时候是需要为我们的其他亲密关系适当做出让步的。

一个情感出口不止来源于孩子的父母,才能更好地处理好孩子成长中层出不穷的烦心事。

3、重视你的社交需要

有了孩子后,很多父母,尤其是妈妈,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孩子,孩子的地位高于一切社交关系。

但是,正如一句话所说:“父母的社交,不应该是奢侈品,而应该是必需品。”

多走出去一些,多一点社交,先照顾好自己,才能以更好的状态照顾好孩子。

4、满足你的智力需要

养育孩子,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

不可否认,孩子成长的代价,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耗父母的状态。

蕾尼·米尔教授建议,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让自己失去智力活跃。比如可以阅读,或者重新捡起之前的热爱。

总之,你对自己所热爱事物的热情,会让你的孩子向你去学习。

5、识别你的精神需要

积极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拥有“更大的愿景”时,会获得更高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父母只是因为孩子而成为了父母,但不代表父母是我们在生活中的唯一愿景。

为了自己的愿景努力,和照顾好孩子,一样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圆桌对话:教育的本质》中,朱永新教授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聊到:“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幸福。”

他认为教育应该围绕着人的最高目的——“幸福”来展开,寻找幸福的过程就是找到自己,让自己完整的过程。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孩子,父母也同样适用。

一个完整做自己、爱自己的父母,必然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会在养育的过程中,让孩子也习得获取幸福的能力。

无论是孩子生来自带剧本也好,还是孩子生来只是一张白纸也罢,都不能忽视一点: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最重要的导师和方向。作者:主创团·李早早

前些天,在知乎亲子板块看到一个热议话题:

为什么中国很多孩子都不会去考虑家长的感受?

底下有两万多条回答,全是孩子的“控诉”:

“父母从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凭什么指望孩子学会体谅家长?”

控诉父母的自私、冷漠、专横,以及父母给自己成长过程中所带来的巨大伤害。

真正无法沟通的是家长,不是孩子

孩子已经长大,父母却还未学会放手。

毁掉青春期孩子,就是和他硬碰硬。

知乎高赞作者Pit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我妈去澳门给我带了个包,但我却因此事彻底爆发了。

事情的起因是,妈妈在微信上发了两个包,我都拒绝了。

原因是我不喜欢这个牌子,更重要的是我有密集恐惧症,而这个包上有密集的亮片。

我耐着性子一遍一遍说:我不喜欢,不要买。

在我拒绝了无数遍后,妈妈还是买下了。

并回了一句:“这个包很好看,你喜欢的,回来就背上。”

也许你们会觉得我不领妈妈的好意,不懂得考虑妈妈的感受。

但事实是,我已经22岁了,但却长期被妈妈这样的好意折磨着。

从小到大,所有的事都要违背我的意志,哪怕是一个包我都没有权力选择。只要是妈妈喜欢的,我就必须喜欢。

比如说我非常讨厌喝粥,但妈妈却和爸爸说我最喜欢喝粥了,还让爸爸一定要给我做。

我拒绝喝,她大发脾气,就说我作。

朱莉在畅销书《让孩子成年又成人》有一段话: “你为孩子横刀立马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成了受害者。你传达给他的信息是:你不行,你不够强大,你自己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介入来替你处理。”

外部控制和指责的力量越大,孩子所有的力量就都会用来保护自己。

心理专家认为,青春期是孩子的“心理断乳期”。

心理断乳期是指青春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龄阶段,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

这一时期的孩子,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加、阅历的增长,从最开始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性格、心理都出现独立意向。

此时的他们,最强烈的愿望就是渴望独立,被父母尊重认可。

纪录片《你好未来人类》中,里面记录了中国“虎妈”晓菲和儿子何家进。 在儿童智力竞技节目《天才儿童》中,年仅11岁的何家进拿到第二名的好成绩,被称赞为“小天才”。

他拥有超群的记忆力、心算能力。

在老师眼里,何家进全面优秀,小提琴、弹钢琴、橄榄球样样精通,学习成绩也特别好。

然后这样的优秀孩子,在测试中因为压力太大,彻底崩溃无法上学。

英国媒体的报道一边倒地批评何妈:苛刻、逼孩子压力大。

甚至批评中国“虎妈”教育,这样教会的孩子以后除了应付考试之外,什么都做不好,也就是高分低能。

在纪录片里,孩子喜欢编程,她却让孩子学医。对孩子的人生规划,特别苛刻。

英国伦敦大学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儿童时期被父母过多限制行为、干涉隐私的人,长大后独立性较差,依赖感较强,幸福指数较低。

真正的爱孩子,并不是给得越多,就能得到越好的结果。

真正的爱,它不会让孩子产生阴影,让孩子想要逃离。

真正的爱,是引导他向上生长,成为一个积极、阳光、健康、乐观的人。

别让你的“爱”,变成孩子成长的枷锁

陪伴但不越界,是你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显示,52%的年轻人的朋友圈屏蔽了父母。另外,还有72%的年轻人表示,不会和父母沟通情感问题。

全国妇联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曾发布《中国式家庭情感表达报告》,报告指出:

有40%中国人不懂表达爱。尤其是大部分由父母亲主导的中国式家庭,早已患上“家庭情感表达尴尬症”。

小时候,孩子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青春期后,孩子开始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父母的过多管教控制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就像《小欢喜》里的英子妈妈,为了孩子辞掉高薪工作,变着花样炖粥煲汤。孩子每次成绩烂记于心,为孩子绘制成绩波动曲线。

但她这种带着控制情绪,自以为是的好,却把孩子逼上了极端:“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就像《小舍得》里的子悠妈妈,打着“一切为了孩子”旗号,给孩子选了自己认为最好的路。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一书中,列举了12种阻碍沟通的回应方式,分别是:

命令、威胁、指责、说教、争论、分析、建议、赞美、安慰、嘲讽、追问、转移注意力,并把它们形象地称为“绊脚石”。

养孩子不是捏橡皮泥,任由家长揉捏成我们期望的样子。

教育不是工厂铸件,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生产模式。

父母要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旁观者,但并不是策划者。

BBC访问了2000名1946年前后出生的人,探究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发现:父母过度的关心与控制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身份认同。

心理学家曾说:“教育孩子需要一种绵力,要顺应孩子的感觉与节奏,错误的教育方向与方式,孩子会把你撞飞。”

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被父母当成“成年人”,当成一个朋友那样平等的身份去沟通。

真正高级的父母,都学会了做减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新型不孝”这个词,它指的是:一些父母为了孩子倾其所有,不计付出、不求索取、事事代办,结果孩子却不领情,甚至感到厌烦。由此,父母觉得孩子不理解自己的苦心,甚至觉得孩子“没良心”、“不懂事”。

父母因为自己吃过苦,所以对待孩子会特别保护,以为这样能让他们少走弯路,以为这就是自己爱孩子的方式。

殊不知,这样的爱也让孩子失去了自由和自我。 无形中“废掉”了孩子自己为自己人生做选择、负责任的机会,也让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被父母接纳、认可,甚至产生很多挫败感和无力感。

父母还在原地,但是孩子早已成长。

这就叫:父母一无所知,孩子泪流满面。一来二去,矛盾也就产生了。

就像贾平凹在《父与子》一文中所说:“做父亲的都希望儿子像蛇蜕皮一样的始终是自己,但儿子却相当愿意像蝉脱壳似的裂变。”

天下间,再也没有比养孩子这件事,更有机会看清自己的了。

父母与孩子的相遇是羁绊,也是割舍。彼此间相互依靠,却也相互独立。

养育孩子是一场向内心深处的探索,它值得每个人在这条路上不停探索、成长。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真正的好父母,不是无微不至,不是有求必应,而是用爱与智慧,成为孩子正道人生的领路人。

真正高级的父母,都学会了对孩子做减法。

(1)减去过度关注

过度关心的父母,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直升机式父母”。他们仿佛像个直升机,在孩子脑袋上方盘旋,希望能牢牢关注到孩子生活的每一个微小细节。

他们往往过度参与孩子的生活,从而剥夺了孩子向外界探索的信心与能力。

神童魏永康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2岁掌握1000汉字,4岁学完初中课程,13岁便考入大学。

但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废物”,到了高中还需要父母喂饭,没有任何自理能力。

最后,被中科院勒令退学了。

被过度关注的孩子,离开父母的庇护,就丧失了自我的能力。

父母的本意是保护孩子,但如果因为过度关心让孩子失去自我和自由,那其实就是最大的伤害。

在《不好说,特想听》节目中,也有这样一个例子。27岁男孩天天,被妈妈偷看日记、安装摄像头、偷偷跟踪。

妈妈说这是对孩子的保护,但孩子却因此对妈妈特别怨恨。

孩子的路,就让他自己走。

哪怕会摔倒、会受伤,也得让他自己去尝试去体验。因为不放手,孩子可能永远都不会走路。

(2)减去过度干涉

电视剧《心居》里,最让我心疼的就是官二代女孩葛玥。

买房子、买家具全都是父母挑选的,就连丈夫都是父母选择的。

初看剧,我们也许会觉得这是个特别幸福的女孩。

然而,父亲出事后,丈夫顾昕便开始“不管不顾”了。因为从结婚开始,岳父母对结婚事宜、生活的干涉,就被他打心里认为是岳父母看不起自己。

到后来,为了家庭,她从公主沦为保姆。

婆婆百般刁难、责骂,她不但不介意,反而去讨好婆婆。

丈夫和初恋扯不清,出轨别的女的,甚至连她怀孕产检都不愿意陪着。

但即便这样,她也选择了原谅,甚至苦苦哀求丈夫爱自己。

我们可以看到,原本一个特别优秀的女孩,但因为父母对孩子生活的过多关注和干涉,让孩子失去了自我的判断。

溺爱不是爱,那些没主见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无法拥有自己想要的未来。

父母替孩子走过的路,将来都可能会成为未来绊倒孩子的坑。

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曾说:“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让孩子尽早做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权,不要过多干涉、包办孩子的生活。

(3)减去过度否定

英国BBC有部纪录片叫《Up》,记录了一位叫Neil的小朋友。

这位小朋友超级可爱,在生活里自信开朗,梦想是去牛津读书,长大当宇航员。

然而,因考学失败,父母各种不堪的语言否认打击他。

他开始变得特别不自信,甚至对自己自暴自弃。找了份搬运工的工作,后来得了精神疾病。

心理学上有一个“暗示效应”,说人会无意中接受其他人发出的信息,从而做出与信息相对应的反应。

就像《以家人之名》的齐明月:明明特别优秀的女孩子,但却特别自卑。

原因是不管做什么,妈妈都爱否认打击她。

比如考第二名,妈妈就会批评她。买个衣服妈妈会说她眼光不好。

全球畅销书《原生家庭》一书说: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如果父母常说“你真蠢”、“你不行”,时间久了,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这样。

最后孩子真的就长成了父母讨厌的样子。

很喜欢《奇葩说》中陈铭老师说过的一段话:

“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事情就是,给Ta一方花园,给Ta养料和空间。你自由开放,你枝繁叶茂,你一枝独秀,你孤芳自赏,我都为你鼓掌!”

就像电影《了不起的老爸》里,体力不支的老爸把手中的陪跑绳甩出去,对着儿子喊道:

“快跑,沿着白线跑,跑赢你自己。”

人生的跑道上也是如此,若父母抓着跑绳不放,摔倒受伤的只会是彼此。

唯有放手,才能让孩子跑得更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