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领导者的评价标准 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

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

2024-06-09 19: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

——结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孙祯祥 郭旭凌

摘要: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了我国未来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并明确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而校长作为领导者的责任重大。规划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列入校长工作绩效考评内容,并要求提升其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同时逐步完善管理类的评价标准。因此,为契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要求,制定完善的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从注重愿景的评估、关注师生发展和环境建设、注重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注重对信息化的推动和落实等五个方面对我国标准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孙祯祥(1953-),男,山东莱州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化、教育管理等研究。

总结:本文对国内外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的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对比,期望能为我国标准的制定提供启示和建议,以契合信息化规划的要求,促进信息化标准体系和规范的建设。

一、国内外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体系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的比较分析通过仔细阅读国内外校长领导力评价标准,各标准所包含的指标项目基本一致,即由愿景、教学、学校文化建设、管理、评价、公共关系建设等六大方面构成。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校长领导力评价标准的构成进行了综合和重新归纳,主要由以下七部分构成,即信息化愿景、信息化环境建设、信息化教与学、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沟通协调能力、信息化评价、信息素养及影响力。

三、国外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一)标准中信息化愿景项目指标的建立应关注愿景评估及修改

(二)标准中应体现创建优质的信息化环境,关注师生发展的主题

(三)标准中信息化教学项目制定应侧重校长对有效教学的支持

(四)校长及团队领导需制定有序的管理步骤,以促进实现信息化管理创新

(五)标准应注重校长对信息化保障措施的推动和落实

出处:教育信息化2013年第3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