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姓】淮阴侯韩信死后被灭三族,他到底有没有后代活下来?(连载十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项羽有儿子 【韩姓】淮阴侯韩信死后被灭三族,他到底有没有后代活下来?(连载十五)

【韩姓】淮阴侯韩信死后被灭三族,他到底有没有后代活下来?(连载十五)

#【韩姓】淮阴侯韩信死后被灭三族,他到底有没有后代活下来?(连载十五)|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韩信功劳卓著,给刘邦写信,暗示刘邦给他名分。刘邦很气愤,但想到要依靠韩信打天下,就封韩信为齐王。

项羽派人去游说韩信反汉联楚,三分天下称王齐地。

韩信说,当年我在你手下多年,不仅没有得到重用,而且我的话你不听,我的计谋你不用,我才绝望地离楚归汉。现在汉王刘邦重用我,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怎么可能背叛他呢?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40万人,把项羽10万楚军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

韩信用计,叫汉军晚上高唱楚歌,楚军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韩信乘势进攻,楚军大败,项羽自刎而死。

刘邦害怕韩信做大,收夺了韩信的兵权,改封他为楚王,建都下邳县(今江苏邳州市东)。

吕后与萧何密谋,暗中诱杀韩信

公元前201年,有人向刘邦告发说,韩信要谋反。刘邦把韩信抓回洛阳,赦免他的罪过,贬为淮阴侯,留在京城居住。

韩信对此很是不满。公元前200年,韩信昔日部将陈豨被封为代国相国,进京觐见刘邦,去拜见韩信。

韩信把陈豨引入密室说,加入将来有一天你被逼谋反,我一定在京城助你一臂之力。

公元前197年七月,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去世。刘邦召陈豨进京,陈豨称病情严重,没有进京。刘邦更加怀疑陈豨要造反。

九月,陈豨果然起兵反叛,自立为代王。刘邦亲率兵马前往平叛,韩信托病没有随从。

韩信一方面暗中派人给陈豨送信说要在京城协助他,另一方面准备组织人马起事。结果,这事被人告发到了吕后那里。

吕后与萧何密谋,由萧何把韩信骗到长乐宫,在钟室杀死韩信,并诛灭三族。于是有了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之死,有个说法。据说,刘邦曾经对韩信允诺:“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刀不杀。”

所以,吕后抓住韩信后,为了不破坏刘邦的誓言,把韩信吊在钟室(不见地),四周用布遮挡(不见天),用竹片(不见刀)把韩信戳死。

韩信的墓地有3座。据说,分别葬着韩信的头、身子和衣冠。

今山西灵石县南焉乡高壁村的韩信墓,葬着韩信的头。

明朝万历版《灵石县志》记载,吕后杀死韩信后,派人把韩信的头送给刘邦。刘邦当时已经平息陈豨,班师回朝,在此处见到韩信的头,就将其葬在这里。

今陕西西安市灞桥区新筑镇新农村的韩信墓,葬着韩信的身躯。

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的韩信墓,葬着韩信的衣冠。

韩信有无后代活下来,如今难有定论

韩信死时年仅36岁。他死后被灭三族,那他到底还有没有后代活下来呢?

如今,在两广一带,有很多韦姓人以韩信为祖先,自称是韩信后代。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种说法是,韩信一共有3个儿子,韩信被杀后,他的大儿子和三儿子改姓韦,逃到现在的广西地区隐居;二儿子改姓卓,从朝鲜逃到了日本。

另一种说法是,据京兆堂《韦氏族谱》记载,韩信被杀时,他的小儿子韩潆才3岁,被门客藏了起来,幸免于难。

后来,韩潆被托付给萧何。萧何写了一封信给南越王赵佗,让人带着韩潆到南越,请赵佗收养。

为躲避刘邦的追捕,韩潆去韩姓的一半,改为韦姓,名为韦云际(又名韦天保)。赵佗不仅收养了他,还分封土地,让他当上土夷长。

800年后的隋末唐初,广西上林县智诚洞,记录有岭南韦氏大首领世袭家族的事情。

明朝人来元成写的《樵书》记载说,广东有韦土官,这些人是韩信的后裔。

明清时,一些韦姓人将姓氏改成韩姓。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汉武帝灭南越后,没有发现韩信后代的线索。历史上屡次姓氏普查,也没有发现韩信后代的任何信息。

现存族谱大都是明清时修订的,其中不少是牵强附会。记载韩信有后代的《峒溪纤志》《滇南新语》等书籍,编撰于清朝,不是史书。

韩信所在朝代的《史记》和后来的信史《汉书》,都证明韩信被灭族,没有后人存活下来。——来源:封面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