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奠定韶关重工业基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韶关重工业城市排名表格 三线建设奠定韶关重工业基础

三线建设奠定韶关重工业基础

2024-06-02 08: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是韶关现代工业发展最辉煌的阶段。

  

  资料显示,196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是1949 年的 21.3 倍,重工业比重与 1949 年相比提高了近 40 个百分点,达 57.7%。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1960年的6.6倍,重工业比重提高近 13 个百分点,超 7成工业总产值为重工业所有。

  

  这时期韶关工业的高速发展有着明显的时代印记和政策因素。记者通过深入采访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或被人遗忘的事情。在此,与你一起回顾这段历史、寻找相关答案。

  

  近千名干部转移韶关搞工业

  

  建国前,韶关没有一家政府兴办的机械工厂,几家私营个体厂(店)也已凋敝。1953 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韶关在“地方工业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国家企业加工”的方针指导下,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建设。是年,韶关仅有 3 家国营机械企业,主导产品是水车、步犁、打禾机,为农业生产提供简单的服务。

  

  “二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贯彻“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国家将韶关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成立“华南重工业基地筹建处”,规划建十大企业。一批工厂拔地而起,人才随之而至。1958年11月,为建设华南重工业基地,全国各地派出人力、物力支援韶关。至月末,报到者已有2万人。

  

  原韶关市铸锻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韶铸集团韶关铸锻总厂总经济师、高级经济师陈辉荣便是在那时来到韶关的。

  

  陈辉荣是潮汕人,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尽管建设韶关大半辈子,但乡音未改。他自称自己是“老韶关”、“老工业”、“韶关工业的见证者”。对半个世纪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韶关热热闹闹搞工业的情景,陈老记忆清晰。

  

  上世纪 50 年代初,陈辉荣在惠阳地区(过去一个短暂的行政区域,机构设在惠州,范围最大时曾管辖包括惠州市全境、河源市全境、深圳市全境、东莞市全境、汕尾市全境和广州增城区)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工作。年轻的他怎么也不会料到,8年之后,他会从金融行业“转行”,以“开荒牛”的角色来到粤北山区从事工业建设。

  

  “当时,省委从战略角度考虑,决定在粤北山区建一个广东省的'小三线’基地。”陈辉荣介绍说,这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当时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的不合理布局,积极开发内陆和老、少、边、穷地区经济,提高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一项举措。当然,这也是根据当时国际形势,为巩固国防需要而提出的战略决策。韶关地处粤北山区,山多隐蔽,完全符合当时中央的战略布局,因此,一轮在粤北韶关的工业革命便由此拉开了序幕。

  

  为了推动韶关工业发展、解决发展地区干部问题,广东省对行政区域和企业进行调整,仅惠阳地区就有 1000 多名干部被派到外地支援工业建设,其中大部分转移到韶关。陈辉荣所在的人民银行系统就有10人左右跟着大部队来到韶关。

  

  一声令下,近千名干部一人一个铁桶、一个背包便出发了。

  

  “我们是 1958 年来到韶关的。当时韶关很多地方没有公路,我们到十里亭后爬皇岗山过来。那时整个韶关市区才8万人口,城区的范围很小,狭小的城区周围一片荒凉。说我们是开荒牛一点儿也不为过。”陈辉荣告诉记者,后来韶关的重工业基地就在十里亭,这为韶关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陈辉荣被分配到挖掘机厂。这是中央部级的定点厂,派来的领导大多是厅级以上的干部,其中不乏老革命、老红军。

  

  “当时韶关工业一片空白,全市就只有一个农机修造厂(韶关机械厂的前身)。厂的周围都是庄稼地。我们住的是现在挖掘机厂的礼堂,地都不平,大家把包裹一放,就在地上铺好稻草住下。平时没事干就参加开荒劳动,开土荒、整地皮……确实比较艰苦。来的时候是八九月份,天气炎热,当时没有自来水,我们每天早上起来要走一两公里路到河边洗脸,晚上到河边冲凉,再带一桶水回来用。但10月份以后,天气就凉了,没有热水,劳动一整天后一身脏,我们只能找到附近的井,几个人围在一起,打井水冲凉。”回忆起最初来韶的情景,陈老有很多感慨。

  

  对于陈辉荣而言,幸运的是,这样的日子并未持续太长时间。不久,他便被调到省工业干部学校学习。这是培养工业人才的地方,与其一同前去接受培训的这一批干部,后来都成了韶关市工业发展的主要骨干,很多企业的书记、厂长都出自这一批人。

  

  与陈辉荣一样,侯向明、刘春兰夫妇也是同时期从惠阳地区来到韶关,不同的是,他们从事的是后勤工作。

  

  侯、刘二人原本在惠阳专区医院工作,侯向明是内科医生,刘春兰是化验员。来到韶关后,两人进入华南电缆厂医务所。尽管经过调整,华南电缆厂不久之后“下马”,但两人一直留在韶关从医,为韶关工业发展提供后勤保障。

  

  人才配备基本到位之后,韶关的工业也开始进入了创建时期。可以说,当时来自全省各地的人才,为韶关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为韶关工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上百家企业进驻韶关 工业基础初具规模

  

  被国家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后,韶关建起了华南重型机床厂(现韶关挖掘机制造厂)、华南电缆厂、粤北农具机械厂(现韶关拖拉机厂)、韶关电机厂(现  韶关变压器厂)、韶关通用机械厂(现韶关液压件厂)、韶关市五金制造厂(现韶关阀门厂)、韶关汽车修理厂(现韶关轴承厂)等一批地方国营企业,一批县属企业也相继投产。

  

  1966年至1970年“三五”计划时期,韶关成为广东的“战略后方”,一批企业从佛山、广州等地迁入韶关。其中包括韶关柴油机厂、韶关水轮机厂、韶关油泵油嘴厂。随后,又新建了韶关工具厂、韶关铸锻厂、韶关齿轮厂等骨干企业。韶关还采取“老厂孵新厂”方法,建成韶关铸造厂、韶关锻造厂、韶关铸钢厂等企业,机械工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成为韶关市的工业支柱。

  

  众力发电设备厂(原韶关水轮机厂)原政工部长、工会副主席侯宝庆告诉记者,1965 年 5 月,中南局和广东省委作出决定,把广州水力发电设备厂迁至韶关。由于广州和韶关差距太大,全厂职工顿时进退两难。但绝大多数职工以大局为重,扶老携幼来到韶关北郊十里亭,开始了新生活。广州水力发电设备厂易名为韶关水轮机厂。

  

  “厂迁到韶关时,有职工529人,固定资产201.36万元,金属切削机床 88 台,其中大、精、稀设备仅 5台,新厂占的地盘大,有40多万平方米,但厂区面积只有7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侯宝庆回忆说,在一边迁厂一边生产的情况下,到1966年底,新厂完成工业总产值 137.92 万元,利润 4.38 万元。这些数字和1965年在广州时差不多。

  

  1968 年至 1972 年,韶关水轮机厂进行了第一次扩建,国家投资591万元。1972年,该厂的工业总产值已达850余万元,实现利润170余万元。

  

  1979年,该厂迎来了“二扩”,国家拨款510万元,建成一个8000平方米的综合车间以及一个电机试验站,其规模是中南地区最大的。“当时国内水轮机生产企业有'两个超级大国、八大金刚’,韶关水轮机厂就在'八大金刚之列’。”侯宝庆说道。

  

  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韶关工业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工人们干劲十足。

  

  在省工业干部学校学习培训一年之后,陈辉荣回到韶关,从基层做起。由车间调度员起步的他经过刻苦钻研、不懈努力,升为厂里的总调度师、生产科科长、机电局技术科长……

  

  陈辉荣告诉记者,计划经济时期,条件艰苦,企业生产任务很重。“当时没有钢材,建房子所需的预制板都是用'竹筋’做的。所谓竹筋就是将竹条作材料,替代钢筋用。这些房子现在基本都没有了。”陈辉荣说道。

  

  在陈辉荣看来,那时韶关的工业发展主要得益于计划经济。企业没有自主权,资金、生产资料、生产任务都由上级分配。而韶关的工业到底应该发展什么、怎么发展,也是上级的部署。

  

  韶关挖掘机厂直属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企业生产需要什么都得往“一机部”跑。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初,韶关挖掘机厂要研制挖土方的“一立方米挖掘机”。东北重工业城市辽宁抚顺由于有苏联的技术支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韶关挖掘机厂研制“一立方米挖掘机”时,同样得到了抚顺的对口援助。

  

  “我当时是厂里车间调度员,全厂干部职工连续艰苦奋斗了一段时间,甚至几天几夜不睡觉,最终研制出了一模一样的挖掘机。我们还将挖掘机开到市政府去报喜。这种机器很耐用,一台可以使用几十年,现在大宝山等矿山还有这种老式挖掘机。”回想起当年光辉岁月,陈老显得有些激动。

  

  当时韶关工业的发展势头很好,以“一立方米挖掘机”为例,年产量已经增加至30台。但是缺乏技术创新和其他条件的制约,之后始终做不大,形成不了“拳头产品”。

  

  “因为它的配套零件太多了,本地无法解决。但在计划经济时代,任何东西都要写报告,列入计划后才能做,所以当时的生产很艰难。不管怎样,韶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已经建成了100多个大大小小的企业,韶关工业初具规模。”陈辉荣说。

  

  整合重组 提高质量 打响韶关品牌

  

  上世纪七十年代,陈辉荣调入我市工业发展的主管部门——韶关机械工业局工作。据他回忆,当时韶关曾提出全市工业年产值9000万元的目标,韶关有挖掘机厂、油泵油嘴厂、齿轮厂、水轮机厂、矿山机械厂、柴油机厂这六个处级以上的大厂,均是机械工业的骨干。尽管有如此之多的骨干企业,但全市工业年产值“爬”了两年仍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韶关工业基础不错,可谓样样齐全。但是,由于整体布局过于分散,工艺协作不完整,这给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阻碍。”陈辉荣说。

  

  “不求人”的办厂理念是当时韶关工业发展急于解决的问题。每个厂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除了有加工车间,还设立了锻造、铸造等车间。后来,“家家户户搞铸造、锻造”的局面便形成了,这直接影响了生产专业化和工艺的精良度,还推升了生产成本,不利于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也限制了韶关工业发展的空间。

  

  当时,中央提出要振兴工艺专业化生产。这是中央整顿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不容许每个厂都涉及铸造、锻造、热处理、模具这4种工艺,而是设立中心,进行统一生产管理。

  

  1973 年,韶关市机械企业乘广东省加强经济核算扭亏增盈会议的东风,全面开展了以“整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扭亏增盈活动。广东省一机局派出人员与韶关地区机电工业局组成工作组,到韶关轴承厂、韶关油泵油嘴厂蹲点,帮助整改领导班子,整顿企业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同时组织轴承、齿轮、阀门等产品质量检查评比;整顿工艺,加强理化、计量检验,建立设备档案卡,使企业管理走出混乱局面。

  

  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韶关挖掘机厂的铸锻车间从原厂分离出来,成立省级铸锻中心,由省单独投资建设。该铸锻中心发展起来后,比“老厂”韶关挖掘机厂规模还大,有3000多名干部职工,这就是现在韶铸的“前身”。

  

  陈辉荣告诉记者,铸锻中心的成立并不容易。“全市各县(市、区)共有大大小小100多家企业,要把这些企业的铸锻车间全部撤销谈何容易,存在很多抵触。但这是计划经济时代,上级不分配材料,企业没有生铁也搞不了铸锻。所以,除了铸锻中心之外,各地的工厂就只剩下生产锄头、农机所需的小铸锻车间。”

  

  在韶关成立的全省铸锻中心为我市乃至全省进行工业工艺化合作奠定了基础。韶关开展的“以质量为中心,提高工业管理”运动,不仅使工业亏损面大幅减少,还将韶关工业的知名度推向全国。

  

  “在我市,整顿企业管理工作主要是抓质量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和生产能力。当时涌现了一批'质量标兵’单位,有的甚至是全国、全省的'质量标兵’,到北京领奖或到省里介绍韶关质量管理经验的不胜枚举。”陈辉荣说。

  

  正如“老韶关”所言,20世纪70年代,不少韶关企业的产品在省内甚至国内出了名。例如,韶关空压机厂成功试制五吨液压汽车吊,填补了广东省一项生产空白;1975年,韶关工具厂参加全国刀具质量评比,齿轮滚刀获第一名、花键拉刀获第三名,总分列全国第二名……

  

  改革开放前的30年,韶关工业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厚实,主要是得益于中央的战略部署,它实实在在地为地处粤北山区的韶关带来了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业革命”,也为之后韶关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