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本科、大龄在职、非法本一年过法考和CPA综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非法本在职法考经验 双非本科、大龄在职、非法本一年过法考和CPA综合

双非本科、大龄在职、非法本一年过法考和CPA综合

2024-04-18 23: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自我介绍、备考时间以及考法考的理由

自我介绍:双非本科毕业、冷门专业、大龄考生33、非法本、几乎零基础(CPA经济法与民商法部分重合),在职较忙,平均下班7点,周末偶尔加班。

备考法考理由:从小不是学霸也不爱学习。随着年纪越大越想获得竞争力,知道CPA和法考双证职场吃香,咬着一股打破双非本科毕业冷门专业的一股劲,为了获取更好的选择空间,在20年通过CPA专业阶段后决定考法考。心里想明白为什么考,是最重要的一个事情,想明白了就有动力去主动吃苦,想不明白很容易会半途而废…

备考时间:备考时间将近1年。从20年11月开始接触法考,真正开始看课程是12月,做题从1月起,每天备考时间约6小时(算上周末平均),这里的时间还要分配3小时给CPA,所以时间对于我来说还是非常紧迫,战线也比其他人要长很多。

二、成绩单截图

主观题成绩单客观题成绩单CPA综合成绩单

三、跟班情况和感受。

在客观题考完感觉糟糕,看到四金说“客观题通过率很高的,赶紧复习主观题,主观题复习时间太少了”,知道接力班可以先报名,客观不过全额退款。索性把心一横,死马当活马医,反正不亏,万一客观能过呢?

回想起来,那时不是狠心报班,我主观题就非常危险。客观题阶段我没训练过主观题,怎么备考考试内容题型完全不懂。靠自己30多天过主观,我认为没时间和能力去完成,这一点真的非常非常感慨。

首先感谢莫语班班,简直是保姆式服务。每天比我早起,布置任务,中午做题、晚上总结,反正就是有人帮你规划好路线,自己将所有精力稳步就向前走就好,不需要思考该做什么或怀疑备考主观计划方针是否正确,备考途中是否需要修改计划。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发挥好每一分每一秒,效率比我自学CPA状态要高。

主观题模考有一次刚好及格多点,分数很低非常焦虑。周末微信问班班怎么提高,班班主动打电话过来跟我说明模考情况、鼓励我分数排名的客观情况,教我怎么去应对,让我将可能焦虑的时间用在复习上。

其次是主观题正确备考战略非常重要。主观题备考时间太短,这是所有在职考生的痛点。战术上的勤奋不能掩盖战略上的错误,四金说每道题不能耗费大量时间、多做题多写小案例、法治思想背模板、大小前提糅合写,这些思路让我顿时脑洞大开。战略正确,如何实施计划都是执行问题,用心沉下心就可以逐一击破和解决。

最后APP系统体验不错。小案例的日常练习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也是过渡到大案例的极好方法)、AI改分(可快速知道知识点漏洞)、班级查看大家每天排名、学习时长、做题正确率,这个学习氛围是独自学习没有的,有种梦回校园的感觉。有时自己很疲惫,发现班里甚至其他班里的同学还在学习,就继续悬梁刺股。人就是这样,就是需要个氛围去督促提醒自己,充分体现了莫语班口号“宁愿累死自己,也要卷死别人”。

四、自己备考的方法论。

(一)一轮各科目学习的情况。

第一轮学习顺序应该是刑法、民法、刑诉、民诉、商法、行政法。要实体法和程序法相隔开来,不然程序法第一轮会容易混淆。一共走了三轮六门科目,小法大概是两轮吧。小法推荐是最后冲刺学的,建议拿零碎时间学和听课,大段的时间留给核心科目。

第一轮时间用时比较长。刑法45天,行政法25天、民法30天、刑诉30天、商法12天、民诉20天。一开始刑法慢慢进入状态,是个痛苦过程,耗时很长,熬过去第一阶段就渐入佳境了。

(二)资料选择问题。

推荐用内部课的讲义,打基础已经很足够了,应试足够用。可能有些同学希望认知努力扎实打好法律基础,学法理,这个学习的冲劲是好的,但法考时间紧迫,应试是第一选择,考过了有一生时间去探索法律,备考切记时间是最宝贵的。辅导书可以选择买,作为工具书查看,个人感觉可买可不买,资料太多会打乱自己节奏和浪费时间。

(三)二轮学习情况。

第二轮时间缩短,同时留给CPA综合的时间,从5月开始CPA和法考的用时是相近的。大概时间分布是,刑法20天,行政法15天、民法20天、刑诉20天、商法10天、民诉18天,商法8天。

(四)做题绝对不能少。

累计将近6000题左右吧,每一轮2000道题。每天早中晚10道题左右,时间多建议多做题。如果碎片时间少,5题一轮也是可以的。法考的APP用户体验太好,每一题都有视频讲解,客观题完全可以零碎时间练习。

错题要总结,每次将错误的地方自己在APP总结一次,然后定期导出复习。一开始正确率只有40-50%,刑诉30%也有试过,但千万不能放弃,正确率低是因为听课吸收不好,知识点没理解没记忆好,所以再去听错的点,千万不要长时间听课,长时间听课不做题那是偷懒,那是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切记,不管主观客观都是必须大量练题,训练做题的肌肉反应,这样上考场才游刃有余。

(五)模考的重要性。

客观题没报班没参加过模考,但主观题不一样,主观题参加的选手都是有一定实力的,不去训练直接上考场可能题目都没写完。

主观题参加过4次模考吧,主观题模考是多多益善,考试的感觉很重要,做题练手感也非常重要,也是检验自己知识点缺失的地方。

(六)不要害怕背诵。

我偏向去理解法理,去对比分析,很少去背。可能很多同学认为学法律法考就是要背,这一点我保留。我认为能够用理解的方式去记忆的千万不能死记硬背,要理解实体法背后的法理,每一条规定都是多方博弈的结果。诉讼法需要一定框架式背诵甚至是抄写关键词,这种背诵是有脉络和逻辑的,每个程序的设置的理由,通过抄写理顺脉络让自己理解记忆。死记硬背的留给小法吧,也没太多好方法。

(七)怎么坚持学习。

坚持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因为CPA用了5年,也经历过很多痛苦和失败,所以早就习惯这种高强度的备考状态了。如果要展开说,那就是不要短期给自己定一个无法完成的目标,目标无法完成然后放弃,这是一个负反馈过程。

正确的做法是,制定一个长期计划,在长期计划中制定分阶段的目标,阶段大概1个月。例如1个月内我要完成刑法和刑诉的学习和做题,正确率达到50%,达成后马上奖励自己,形成心理暗示的正反馈,然后带着自信进入下一阶段,经过数阶段螺旋地往前走,学习的习惯就培养起来了,这种阶段式前进的步伐让我感觉升级打怪打游戏。

备考辛苦也要做好的心理暗示,自己经常幻想一年内通过了CPA综合和法考手持双证的心情和情景,然后付之行动。现在考完两证,最深感受是自己强大了世界也变得温柔了,5年备考改变了我很多,专业知识可能会忘记,但是考试的过程培养了强大的执行力、扭转了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才是考试给自己最大的财富。

(八)主客一体必须一鼓作气。

主客观备考强烈建议不要分开考。从通过率和持证人数的数据看,法考对比CPA的难度、战线长度还是友好一些。CPA是长跑,法考是冲刺,冲刺适合一年考完。我认为在职的每天4-5小时,冲刺阶段每日5-6小时,跟着老师的战略和节奏,一年过是完全可以的。

客观题一定要扎实学习,核心科目过两轮是必须的。主观的考点是客观的热门考点难点,本是同根生,客观题知识点不理解,主观题没法输出。客观阶段没有练习小案例,主观备考就很辛苦,建议提前准备,每题5分钟的小案例加AI批改简直就是上班摸鱼神器。

客观分数不高是因为CPA综合和法考时间重叠,一个多月完全没看法考,但我认为自己备考方法是没问题的。

而主观题分数不高是因为我做题依赖法条有点严重。主观题考试做完只剩下15分钟左右(还有2-3问写了但不确定),班上130+大神都是有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翻法条。切记法条不是万能,但是没它也是万万不能的。

主观题要两手抓:一是要背诵常规考点,平时练习一定先自己写再翻法条;二是法条课一定要学,否则背诵的知识点不在考试范围诉讼法就容易丢分。

APP截图APP截图

五、考试后记。

两个证书是一个开始,不是一个结束。数年苦学考试过程很苦,回头看感觉如梦一场。考试让我走向专业化技术人员道路,职业规划更宽广,也让我学会了高效学习、长远规划和落地执行。虽说CPA、法考在万物贬值、全民皆卷的时代中价值不如以前,但在职场摸爬打滚10年的我,始终认为读书考试依旧是一个普通人里比较确定的上升通道。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