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需求分析分为几个阶段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

2023-09-25 01: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软件生命周期由三部分组成: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软件维护。 其中软件定义时期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特点需求分析的原则需求分析的任务需求分析的方法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处于软件定义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同时又处于软件正式开发起始阶段,关系到整个软件的开发和维护。 基本任务是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这个问题。该阶段要提交详细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算法描述。

需求分析的特点

困难点: 1.需求易变性 用户在开始时提出一些功能需求,当对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后,会提出一些需求。以后随着理解的深入会不断提出新的需求。用户需求的变动是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即使是部分变动,也往往会影响到需求分析的全部,导致不一致性和不完备性。

2.问题的复杂性 一方面是由用户所涉及的因素繁多引起的,如运行环境和系统功能等;另一方面是扩展的应用领域本身的复杂性。

3.交流障碍 涉及人员较多,系统分析员要与软件系统用户、问题领域专家、需求工程师、项目管理员等进行交流。但是这些人具备不同的背景知识,处于不同的角度,扮演不同的角色,造成了相互之间交流的困难。

4.不完备性和不一致性 由于用户各类人员对于系统的要求所处的角度不一样,所以对问题的陈述往往是不完备的,其各方面的需求还可能存在着矛盾。需求分析要消除其矛盾,形成完美及一致的定义。

需求分析的原则

为使需求分析科学化,在软件工程的分析阶段中提出了许多需求分析方法。但要遵循一下原则: (1)把复杂问题按功能进行分解并逐层细化。 (2)必须能够表达和理解问题的数据域和功能域。 (3)建立模型。

需求分析的任务

1.问题明确定义 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双方通过交流,对问题都有进一步的认识,所以可确定对问题的综合需求: (1)功能需求 (2)性能需求 (2)环境需求 (2)用户界面需求 (2)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可移植性、可维护性等需求

2.导出软件的逻辑模型 分析人员根据前面获取的需求资料,要进行一致性的分析检查,在分析、综合中逐步细化软件功能,划分成各个子功能。同时对数据域进行分解,并分配到各个子功能上,以确定系统的构成及主要成分。最后要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建立起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3.编写文档 通过分析确定了系统必须具有的功能和性能,定义了系统中的数据,描述了数据处理的主要算法。应该把分析的结果用正式的文件记录下来,作为最终软件的部分材料。

需求分析的方法

1.功能分解法(将一个系统看成是若干功能的集合) 功能分解=功能+子功能+功能接口

2.结构化分析方法(研究数据如何流动以及各端点如何处理) 结构化分析=数据流+数据处理(加工)+数据存储+端点+处理说明+数据字典

3.信息建模方法 信息建模=实体(对象)+属性+关系+父类型/子类型+关联对象

4.面向对象的分析 面向对象=对象、类+结构与连接+继承+封装+消息通信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