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操作系统期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集团和公司区别在于哪些方面 2023操作系统期末

2023操作系统期末

2024-05-26 07: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目录

1、简述进程最基本的三种状态,并画图说明状态之间转换的条件。哪些事件可能会引起不同状态间的转换?

2、简述什么是死锁?死锁产生的原因和四个必要条件?

3、在解决死锁问题的几个方法中,哪个方法最易于实现?哪个方法可使资源利用率最高?如何预防死锁?

4、实时系统常用的调度算法有哪些?请分别介绍它们。

5、什么是临界资源?什么是临界区?

6、同步机制应遵循的准则有哪些?(临界问题四准则)

7、为什么各进程对临界资源的访问必须互斥?

8、如果用于进程同步的信号量的 P、V 操作不用原语实现,则会产生什么后果?举例说明。

9、何谓工作集?它是基于什么原理确定的?

10、为了实现请求分段存储管理,应在系统中增加哪些硬件机构?

11、在基本存储管理方式中,分页存储与分段存储的区别主要在于哪些方面?

12、简述操作系统的四个基本特征。

根据往年和多个班级的小道消息总结,标红的五个必背!!!

1、简述进程最基本的三种状态,并画图说明状态之间转换的条件。哪些事件可能会引起不同状态间的转换?

进程有运行态,就绪态和阻塞态三种基本状态。

2、简述什么是死锁?死锁产生的原因和四个必要条件?

死锁: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当进程处于这种僵持状态时,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向前推进。产生死锁的原因有:①竞争不可抢占性资源;                                 ②竞争可消耗资源;                                 ③进程间推进顺序不当。 产生死锁必须同时具备4个必要条件: 互斥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不可抢占条件、循环等待条件。                                                         

3、在解决死锁问题的几个方法中,哪个方法最易于实现?哪个方法可使资源利用率最高?如何预防死锁? 解决死锁的方法有:预防死锁、避免死锁、检测和解除死锁,其中预防死锁这 一方法最容易实现,但由于所施加的限制条件过于严格,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会降低;而 检测和解除死锁这一方法可使系统获得较好的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量。                                          预防死锁:①破坏“请求和保持”条件;                   ②破坏“不可抢占”条件;                   ③破坏“循环等待”条件。 4、实时系统常用的调度算法有哪些?请分别介绍它们。

【参考答案】实时系统的调度算法主要是基于任务开始/截止时间的EDF(earliest deadline  first,最早截止时间优先)调度算法,以及基于任务紧急/松弛程度的LLF(least laxity first,最 低松弛度优先)调度算法。 (1)EDF调度算法。该算法是根据任务的开始/截止时间确定任务的优先级的,截止时间越 早则优先级越高。算法要求在系统中保持一个实时任务就绪队列,该队列按各任务截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2)LLF调度算法。该算法是根据任务的紧急/松弛程度确定任务的优先级的。任务的紧急 程度越高,赋予该任务的优先级就越高,以使其优先执行。例如,一个任务在200ms时必须完 成,而它本身所需的运行时间就是100ms,因此,调度程序必须在100ms或之前调度执行,该任 务的紧急程度(松弛程度)为100ms。

5、什么是临界资源?什么是临界区?

【参考答案】①在计算机中有许多资源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使用,我们把一次仅允许一个 进程使用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如打印机和一些共享变量等。②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

6、同步机制应遵循的准则有哪些?(临界问题四准则)

【参考答案】同步机制应遵循的准则主要有4个。 (1)空闲让进。当无进程处于临界区时,表明临界资源处于空闲状态,应允许一个请求进 入临界区的进程立即进入临界区,以有效地利用临界资源。 (2)忙则等待。当已有进程在临界区时,表明临界资源正在被访问,因而其他试图进入临 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以保证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 (3)有限等待。对要求访问临界资源的进程,应保证其能在有限时间内进入临界区,以免 陷入“死等”状态。 (4)让权等待。当进程不能进入临界区时,其应立即释放处理机,以免进程陷入“忙等”。

7、为什么各进程对临界资源的访问必须互斥?

【参考答案】临界资源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们只能被各个进程互斥地访问,如果并发执行 的多个进程同时访问临界资源,则会造成系统混乱或程序执行结果不确定。这样,进程运行结果就可能不正确或者不确定。比如,两个进程并发执行如下程序段

mov ax, (counter); inc ax; mov (counter), ax;

其中,共享变量counter初值为0,对counter执行加1操作。如果允许一个进程访问counter,另一个进程也可以对其进行操作,则counter的值最终可能是正确结果2,也可能是错误结果1,即计算结果出现了不确定性。因此,各进程对临界资源的访问必须互斥地进行。

8、如果用于进程同步的信号量的 P、V 操作不用原语实现,则会产生什么后果?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例如:利用P、V操作实现A、B进程对临界资源的互斥使用,代码如下。

若P、V操作不被设计成原语,则执行P、V操作时进程可以被中断。A、B并发执行,初始 状态下,临界资源空闲,故应允许第一个申请临界资源的进程(假设为A进程)进入临界区而使用临界资源。但如果A执行到P操作的语句S.value--后(此时S.value的值为0)被B中断,B进程执行P操作,则当B进程执行语句S.value--且S.value的值变为-1时,由于S.value<0,B会被阻塞,A进程再次获得CPU后,同样也会因为S.value<0而被阻塞,这就出现了临界资源虽然空闲但进程申请不到的情况,即此时P、V操作无法满足同步机制中“空闲让进”的要求。同样,一个执行P操作的进程被中断后,另一个进程去执行V操作;或一个执行V操作的进程被中断后,另一个进程去执行P或V操作,都将发生混乱,难以实现进程同步。因此,P、V操作必须设计成原语的方式。

9、何谓工作集?它是基于什么原理确定的?

【参考答案】①工作集(或驻留集)是指在某段时间间隔内进程实际要访问的页面集合。经常 被使用的页面需要存在于工作集中,而长期不被使用的页面则要从工作集中丢弃。②确定工作集的原理是:基于程序运行时的局部性原理,程序在运行期间对页面的访问在一段时间内局限于较少的页面,这些页面称为活跃页面,页面集合即为工作集。如果能预先将活跃页面调入内存,则将大大降低缺页率。因此须使OS跟踪每个进程的工作集,并为进程分配大于其工作集的物理块。如果还有空闲物理块,则可以再调一个进程到内存以增加多道程序数。如果所有工作集之和超过了可用物理块的总数,那么OS会暂停一个进程,将其页面调出并且将其物理块分配给其他进程,以防止出现抖动现象。正确选择工作集的大小,对存储器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

10、为了实现请求分段存储管理,应在系统中增加哪些硬件机构?

【参考答案】为了实现请求分段存储管理,应在系统中配置多种硬件机构,以支持快速完 成请求分段功能。所需的硬件支持有段表机制、缺段中断机构以及地址转换机构。

11、在基本存储管理方式中,分页存储与分段存储的区别主要在于哪些方面?

① 目的不同:分页是由于系统管理的需要而不是用户的需要,它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段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它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 ②大小不同: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决定;而段的长度却不固定,由其所完成的功能决定; ③地址空间不同: 段向用户提供二维地址空间;页向用户提供的是一维地址空间; ④信息共享: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便于存储保护和信息的共享,页的保护和共享受到限制; ⑤内存碎片:页式存储管理的优点是没有外碎片(因为页的大小固定),但会产生内碎片(一个页可能填充不满);而段式管理的优点是没有内碎片(因为段大小可变,改变段大小来消除内碎片)。但段换入换出时,会产生外碎片(比如 4k 的段换 5k 的段,会产生 1k 的外碎片)

12、简述操作系统的四个基本特征。

OS的4个特征:并发、共享、虚拟、异步。 ①并发:一段时间间隔内多个进程(线程)并发执行,是宏观上的并行,微观上的串行。 ②共享: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或线程共同使用。 ③虚拟:通过某种技术将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④异步:进程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每次运行只要环境相同,则结果必定一致。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