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铁路货车综述及分类介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隧道端墙三视图示意图 【科普】中国铁路货车综述及分类介绍

【科普】中国铁路货车综述及分类介绍

2024-06-10 21: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分类介绍

C62型敞车

外照:

图源见水印图源见水印

概述:

C62型敞车是在C65型敞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C65型敞车自1967年大批量投入生产,至1971年已生产近一万辆。虽然受欢迎,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发生切轴、燃轴事故多,端墙外涨,枕梁裂纹等。为了统一齐、株两厂的生产用图并解决上述问题,1971年1月,齐、株两厂组织联合调查小组分赴各站段,对C65型敞车的问题进行了调查。1971年7月铁道部工业组决定:C65型敞车载重由65吨改为60吨,容积由75m³改为68.8m³,底架长由13米改为12.5米,底架宽度2.9米不变,车内高度2米改为1.9米。

根据C65型敞车的改进、加强、加固等方案,1971年,株、齐、眉三厂在株洲车辆厂联合设计了C62型敞车。株洲厂试制了两辆,并通过了静强度试验和部鉴定。1972年~1977年,C62型敞车共生产11,468辆。(至1980年,C62型敞车共生产了约20,000辆。)

1977年12月对C62型敞车又作了修改设计,修改后的设计图纸1978年2月报部核备。自1978年起逐步过渡至按新图纸生产。

以下数据为1977年12月修改设计后的C62型敞车。

主要技术规格: 

制造厂——株洲车辆厂

制造年份——1978年

自重——20.6吨

载重——60吨

容积——68.8m³

每延米重——6吨

轴重——20.15吨

车辆长度——13,442mm

车辆宽度——3,190mm

车辆最大高度——2,993mm

转向架——转8A

车钩——13号(上作用)

缓冲器——2号

制动缸——φ356×254mm

三通阀——GK

构造速度——100km/h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45m

限界——能通过GB146-59机车车辆限界,能通过机械化驼峰

用途: 

装运煤、矿石、焦炭、机械、钢材、木材等货物

C62M型敞车

外照:

图源见水印图源见水印图源见水印‍

概述:

为适应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的木材资源,提高敞车的装载性能。1973年,齐齐哈尔车辆厂在C62型敞车的基础上设计、试制了四辆车内高度为2米,车门、侧墙及端墙为木质结构,载重60吨的C62M型敞车。并送北京和鞍钢作定点运用考验。

1974年,齐齐哈尔车辆厂根据这种车和其他同类敞车的使用经验,对其结构作了较大的修改。同年,眉山车辆厂按修改后的图纸试制了两辆送部观摩鉴定,接着又生产了49辆送呼和浩特局矿龙专列作扩大试验。1975年修订了图纸并开始批量生产。

1976年,铁道部决定停产C50型敞车而转产C62M型敞车。

1978年,齐、眉、连等工厂均成批生产了C62M型敞车。各厂自1974年~1978年共生产C62M型敞车4,149辆。(至1980年,C62M共生产了约14,000辆。)

主要技术规格: 

制造厂——齐齐哈尔、眉山、大连工厂

制造年份——1974年~1979年

自重——21.2吨

载重——60吨

容积——69.4m³

每延米重——6吨

轴重——20.3吨

车辆长度——13,438mm

车辆宽度——3,180mm

车辆最大高度——3,079mm

转向架——转8A

车钩——13号(上作用)

缓冲器——2号

制动缸——φ356×254mm(Ⅱ)

三通阀——GK

构造速度——100km/h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45m

限界——能通过GB146-59机车车辆限界,能通过机械化驼峰

用途: 

装运煤炭、砂石、机械、木材、钢铁、集装箱等货物

C62A型敞车

外照:

图源见水印图源见水印

概述:

为适应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的资源,以节约木材。(UP主:emmm刚才还说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的木材资源呢?)根据铁道部指示,齐齐哈尔车辆厂于1978年8月邀请大连、眉山工厂洽商研究以C62M型敞车为基础,改为全钢敞车的问题。同年9月完成设计。车型定为C62A型敞车。C62A与C62M主要尺寸基本相同,仅将车体的端、侧墙及车门由钢架木衬改为全钢结构。两种车配件可互换通用。1979年4月制成样品车一辆,经过静强度试验后由齐齐哈尔车辆厂投入批量生产。

1980年,大连厂及眉山厂转产C62A。1983年通过部级鉴定后,株洲、沈阳、西安等多家工厂开始生产C62A型敞车,至1994年共生产近90,000辆。C62A型敞车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是当时的主型敞车。

主要技术规格: 

制造厂——齐齐哈尔车辆厂

制造年份——1979年开始生产

自重——21.7吨

载重——60吨

容积——71.6m³

每延米重——6.1吨

轴重——20.4吨

车辆长度——13,438mm

车辆宽度——3,196mm(中门处)

车辆最大高度——3,095mm

转向架——转8A

车钩——13号(上作用)

缓冲器——2号

制动缸——φ356×254mm(Ⅱ)

三通阀——GK

构造速度——85km/h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45m

限界——能通过GB146-59机车车辆限界,能通过机械化驼峰

用途: 

装运煤炭、砂石、机械、木材、钢铁、集装箱等货物

P.S.

C62A系列敞车的其他型号还有以下三种,车身数据与C62A型敞车相近,有些车型仅更换了提速型转向架所以变更型号。在此我只给出图片,不再单拿出来详细介绍。

我尽可能的将国产敞车的所有型号都找出来给大家看,尽量不漏掉那些改进后的型号,但有些车型可能找不到相关数据,只能给大家看看图片。

C62AG型敞车(数据未知,是否更换转向架未知,仅有一张图,见谅)

图源见水印

C62AK型敞车(换装提速型转K2型转向架,最高速度120km/h)

图源见水印

C62AT型敞车(换装提速型转8G型转向架,最高速度120km/h)

图源见水印

C62B[C62A(N)]型敞车

外照:

概述:

C62B型敞车分国产C62B和前苏联(乌克兰)制进口C62B两种。

国产C62B型敞车是根据铁道部关于在车辆上推广采用耐候钢的计划而设计的。该车由齐齐哈尔车辆厂于1985年9月完成设计,1986年进行试制及小批量生产,图纸经批准后于同年正式转入大批量生产。1987年以后,株洲、眉山、西安、哈尔滨、沈阳等工厂也陆续转入批量生产。

国产C62B型敞车在C62A的基础上将原为碳素钢的车体钢结构改用了低合金耐候钢,其主要结构C62A基本相同。

1986年,我国铁路保有量最多的敞车仍以载重50吨级的C50为主,60吨级敞车不多,且主要为C62M等木结构车辆,加之当时我国研制的C62、C65等仍处于试验阶段,加之钢铁产量供不应求,全钢结构的敞车仍很匮乏。为解决这一问题,铁道部决定向苏联进口敞车和棚车各3750辆。1987年,苏方提供的样车交付,并于1988年在苏联克留科夫车辆厂(今乌克兰)投入生产,同年第一批车辆开始交付我国使用,起初车型被定名为C62A(N)型,后同我国自行研制的C62A(N)这两种耐候钢敞车一起被定型为C62B型敞车。

C62A(N)型敞车苏方型号为12-759型,进口后标记为C62A(N)。该车是按照我国C62A(N)型升级换代新4D轴敞车的要求进行设计的,其主尺寸、结构性能与我国的C62A(N)相近。

主要技术规格: 

制造厂——齐齐哈尔、株洲、眉山等厂,苏联克留科夫车辆厂

制造年份——1986年(苏制为1988年)

自重——22.3吨(苏制为23.5吨)

载重——60吨

容积——71.6m³(苏制为72.5m³)

每延米重——6.1吨

轴重——21吨

车辆长度——13,438mm

车辆宽度——3,242mm

车辆最大高度——3,095mm

转向架——转8A

车钩——13号(上作用)

缓冲器——2号或MX-Ⅰ(苏制为苏联造缓冲器)

制动缸——φ356×254mm(Ⅱ)(苏制为苏联造制动缸)

三通阀——GK

构造速度——100km/h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45m

限界——符合GB146.1-83铁路机车车辆限界,能通过机械化驼峰

用途: 

装运煤炭、矿石、钢铁、木材、机械设备、成包件物品、集装箱等货物

C62BK型敞车

外照:

国产C62BK,图源见水印国产C62BK,图源见水印

前苏联制C62BK,图源见水印

前苏联制C62BK铭牌,图源见水印

概述:

国产C62B型敞车换装转K2型转向架后,型号更改为C62BK型。最高速度120km/h。

2005年我国铁路货车开始逐步提速,苏制的C62B型敞车全部被更换了转K2型提速转向架,商业运行速度达到了120km/h,并更名为C62BK型敞车。与国产C62BK不同的是,苏制C62BK的车体结构与C64型敞车类似,也可以说它的出现成为以后我国制造国产全钢敞车的铺垫,之后的C64系列和C70系列敞车的结构均与苏制C62BK类似。

主要技术规格:

数据参考C62B[C62A(N)],其中有区别的地方:

自重——21.5吨

转向架——转K2

构造速度——120km/h

用途: 

装运煤炭、矿石、钢铁、木材、机械设备、成包件物品、集装箱等货物

C62BT型敞车

外照:

图源见水印C62BT的转向架,图源见水印

概述:

为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货车技术装备现代化,满足货车最高商业运营速度达120km/h的运输需要,2007年,根据运装货车〔2007〕701号文件的要求,将C62B型敞车进行完善改造,转向架改造为转8G或转8AG型。改造后车型定为C62BT型通用敞车。

主要技术规格:

数据参考C62B[C62A(N)],其中有区别的地方:

转向架——转8G/转8AG

构造速度——120km/h

用途: 

装运煤炭、矿石、钢铁、木材、机械设备、成包件物品、集装箱等货物

P.S.

转8A,转K2,转8G,三种转向架对比

C61型敞车

外照:

图源见水印图源见水印‍图源见水印

概述:

为了加速晋煤外运,适应在850米站线有效长的条件下,尽量提高货物列车牵引总重,齐齐哈尔车辆厂于1982年设计了每延米重7吨,适合翻车机卸货的C61型敞车。

该车于1982年10月完成工作图设计,1983年3月完成两辆样车试制,随后做了静、动强度试验,动强度试验,动力学试验,冲击试验和牵引5,000吨C61列车纵向动力学试验。同年又试生产了60辆。1984年,1985年继续批量试生产部分,1985年通过部级鉴定。C61型敞车从1984年陆续批量生产,到1994年12月累计共生产约7,000辆,投入大秦线运煤专用。

由于秦皇岛港一期工程用KFJ-2A型翻车机的压车梁高度较低(距轨面名义3,400mm,实际测量最小为3,353mm),最开始试生产的62辆C61型敞车(车号C61 820001~820062)的车体较高(车内高2,260mm),导致这批车不能上KFJ-2A型翻车机。为此,国家经委指示,从第63辆C61型敞车开始,车体内高由2,260mm改为2,200mm。为区别这两种高度的C61型敞车,车辆局指示将较高的62辆C61型敞车改为C61A型敞车。(up主:C61A不再单拿出来介绍)

主要技术规格: 

制造厂——齐齐哈尔车辆厂

制造年份——1982年

自重——23吨

载重——61吨

容积——69.4m³

每延米重——7.04吨

轴重——21吨

车辆长度——11,938mm

车辆宽度——3,242mm

车辆最大高度——3,293mm

转向架——转8A

车钩——13号(上作用)(C级钢)

缓冲器——Mark-50

制动缸——φ356×254mm(Ⅱ)

三通阀——103型

构造速度——100km/h(牵引5000吨以上重载列车最高速度80km/h)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45m

限界——符合GB146.1-83准轨铁路机车车辆限界,能通过机械化驼峰

用途: 

该车为煤炭专用敞车,亦可作通用敞车使用

C61Y型敞车

外照:

图源见水印C61Y的转向架,图源见水印赠送朝鲜的C61Y,图源见水印

概述:

1987年,中国与波兰签订86-90MXC-36201SB号合同,由波兰进口1,700辆敞车。敞车的车体及总装由波兰扎斯特尔(ZASTAL)工厂完成,转向架由波兰帕发瓦格(PAFAWAG)工厂生产。这批敞车命名为C61Y型。

车辆从1988年开始交付,固定配属于北京铁路局秦皇岛车辆段,主要用于大秦铁路的煤炭运输。C61Y型敞车的车体基本上是按照中方要求,参考C61型敞车的结构型式设计。车体两侧各有6个下侧门、5组双侧柱和6组上侧墙加强斜撑。车门的型式及锁闭机构均与国内C61型敞车一致。由于转向架为波兰制造,其转向架、轮对和心盘等主要配件与国产车有较大的差别,因此铁道部指定秦皇岛车辆段承担该型车的定期检修工作。

C61Y型敞车在大秦线上与国产C61型混编使用,1997年4月1日列车提速后,由于国产C61型敞车不适应大秦线提速要求而被编排离开大秦线。 但运输部门没有注意到C61Y型与C61型敞车之间的差别,误将C61Y型敞车也大量编排出去,使之外流到全国各地。列车外流给车辆的检修、运用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且干扰了运输秩序。C61Y型敞车的转向架为2TN型焊接结构,其枕梁和侧梁易出现裂纹,且裂纹部位隐蔽,不易发现。为此,秦皇岛段从检修、运用等各个环节都建立了质量跟踪和监控体系,保证了行车安全。车辆流失后,很容易发生因转向架枕梁和侧梁断裂所导致的行车事故,其后果是严重的。为此,铁道部曾于1997年4月30日和6月3日分别发出58号和178号电报,要求全路各车辆段、车站向秦皇岛车辆段回送C61Y型敞车。据统计,1997年5月-12月,全路共向秦皇岛段回送C61Y型敞车512辆次,占该型车保有量的34%左右。

目前C61Y型敞车,部分已赠送给朝鲜。

主要技术规格:

数据参考C61型敞车,其中有区别的地方:

自重——23.2吨

转向架——2TN型(波兰PAFAWAG工厂生产)

用途: 

该车为煤炭专用敞车,亦可作通用敞车使用

P.S.

C61系列敞车的其他型号还有以下三种,数据几乎一样,特点是更换了提速型转向架。所以在此我只给出图片,不再单拿出来详细介绍。

C61E型敞车(换装提速型转8G型转向架)

图源见水印

C61T型敞车(换装提速型转8G型转向架)

图源见水印

C61YK型敞车(换装提速型转K2型转向架)

图源见水印

C63型敞车

外照:

图源见水印

概述:

为了解决晋煤外运,国家决定在新建的大秦线上推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单元列车这一新的铁路运输组织方式。C63型敞车就是为此而专门设计、试制的。该车采用耐候钢的全钢焊接结构,无门,可在特别的翻车机上不摘钩卸车。可与秦皇岛港第三期工程的两台进口翻车机、拨车机、自动列车定位机相配套使用。

为了实现在翻车机上不摘钩卸车的作业,该敞车的①位端装用F型转动车钩,②位端装用F型固定车钩。该两种车钩均由美国引进。

C63型敞车由齐齐哈尔车辆厂主持,铁科院机辆所、金化所以及戚墅堰工艺研究所和四方车辆研究所等单位参加,根据“七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科技公关项目中06-22-01号专项合同要求共同研制并于1986年设计,1987年制造。经过一系列实验后,于1987年底做部级初步鉴定。1988年投产了150辆,投入大秦线使用。

在大秦线铁路股道有效长1,050米的条件下,列车可编挂72辆C63型敞车。总重可达6,000吨以上。远期编挂120辆,总重将超过万吨。

C63型敞车能做到不摘钩卸车,秦皇岛港三期工程所选用的翻车机可一次翻卸三辆C63型敞车。相比摘钩卸车,能提高25%的卸车效率。

该车表面油漆为铁红色。为了方便列车编组,并要求列车中的车辆方向必须一致,将①位端墙及部分侧墙的表面油漆涂为黄色,并在①位端墙上印有“转动车钩端”的字样标记。

主要技术规格: 

制造厂——齐齐哈尔车辆厂

制造年份——1987年

自重——22.3吨

载重——61吨

容积——70.7m³

每延米重——7吨

轴重——20.8吨

车辆长度——11,986mm

车辆宽度——3,184mm

车辆最大高度——3,446mm

转向架——2D控制型

车钩——①位端F型转动车钩,②位端F型固定车钩

缓冲器——Mark-50

制动缸——φ254×305mm

三通阀——ABDW

构造速度——100km/h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45m

限界——符合GB146.1-83准轨铁路机车车辆限界和美国AAR规范S-253-79端部限界要求

用途: 

运煤专用

C63A型敞车

外照:

图源见水印

C63A的转向架,图源见水印

概述:

C63A型运煤敞车是在C63型单元列车敞车基础上修改设计而成的。该车合同于1990年9月生效。1990年试制并生产了320辆,同年10月投入运用。1991年生产了320辆装103阀和120辆装新阀的C63A型敞车。另外还有65辆装国产化MT-2型缓冲器的C63A型敞车。

C63A相对于C63,做出了如下修改:

1.采用国产制动装置(包括仿制的FSW手制动机);2.采用国产化的16号(转动车钩)和17号(固定车钩);3.设四个小下侧门,四个牵引钩和12个绳栓。取消侧墙上的横带和端墙上的排水口;4.转向架部分调整了内、外枕弹簧高度,提高了空车弹簧静挠度;5.重配了减震器弹簧,调整了减震器的相对摩擦系数;6.副摩擦面增设了磨耗板。

主要技术规格: 

制造厂——齐齐哈尔车辆厂

制造年份——1990年开始生产

自重——22.1吨

载重——61吨

容积——70.7m³

每延米重——7吨

轴重——20.8吨

车辆长度——11,986mm

车辆宽度——3,184mm

车辆最大高度——3,446mm

转向架——2D控制型

车钩——①位端16号转动车钩,②位端17号固定车钩

缓冲器——Mark-50或MT-2

制动缸——φ254×254mm(密封式)

三通阀——103阀或120新阀

构造速度——100km/h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45m

限界——符合GB146.1-83准轨铁路机车车辆限界和Q/QC50-048-89单元列车敞车车体端部限界要求

用途: 

大秦线运煤专用

————————告一段落————————

        敞车篇(三)就先写这么多吧。我又用了两个晚上才编写完以上内容。这一篇专栏中介绍的敞车大家小时候(八九十年代)在铁路上可能都看到过。但网上资料依然不算多。大多数内容都是我看着书中的文字,再一个字一个字敲到电脑上的。

        后面的敞车篇(四)(五)(六)等,我会给大家依次介绍C5D敞车、C64系列、C70系列、C80系列的敞车。这些敞车均做过多次改进,导致型号复杂。不过我还是要尽可能的将同一系列的所有型号找齐,至少要有一张图。不过有些车型仅仅做了转向架的改进,所以部分车型我可能不会具体介绍(也找不到那么多完整的资料。。。)

        我现在主要参考的这本书,国产铁路货车,是1997年出版的,所以书中没有C64型敞车的改进型号以及新型的C70系列、C80系列的介绍。所以在我的这一系列专栏写到那里时,就无法照搬书中内容了。网上资料还是有一些,但可能比较乱,数据也不能保证真实准确,所以到时候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参考资料:

一、国产铁路货车(修订版)上册,葛立美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年6月第二版

二、非人狂想屋网站的火车资料库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