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是隋炀帝修的?千万不要再弄错了,只是部分重叠而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怎么画 京杭大运河是隋炀帝修的?千万不要再弄错了,只是部分重叠而已

京杭大运河是隋炀帝修的?千万不要再弄错了,只是部分重叠而已

#京杭大运河是隋炀帝修的?千万不要再弄错了,只是部分重叠而已|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经常听朋友批评隋炀帝的过失,其中的第一大过失就是因为修建京杭大运河,累死老百姓无数云云。小可在这里要提醒一下,我们现在的京杭大运河可不是隋炀帝修建的,它其实是在后来的元朝修建,明清时期清理疏通,直到现代还在不断修整治理的一条运河。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隋炀帝修建的运河和现在的京杭大运河之间的异同之处。

隋炀帝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但是隋炀帝修建的运河并不是这一条京杭大运河,史书上一般记载为大运河或者称隋唐大运河。虽然两条运河都是自北京起,至杭州而终,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甚至部分航段是重叠的,但是它们确确实实是两条不同的运河。

现在的京杭大运河

首先说一下运河的结构。隋唐大运河主要分为四段:永济渠,沟通海河与黄河;通济渠,沟通黄河与淮河;邗沟,沟通淮河与长江;江南河,沟通长江与钱塘江。京杭大运河主要分为七段:通惠河,连接北京至通州;北运河,连接通州至天津;南运河,连接天津至临清;鲁运河,连接临清至台儿庄;中运河,连接台儿庄至淮安;里运河,连接淮安至瓜洲;江南运河,连接镇江至杭州。我们从其中也可以看出来,这两条运河确实有部分河道是重叠的。

杨广修建的隋唐大运河

再者,我们说一下修运河的目的。大家都知道,洛阳是隋朝的“东都”,隋炀帝的生活和办公主要也在这里,这里是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开通隋唐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洛阳的交通,所以修建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整体上呈一个“人”字。而到了元明清时期帝国的首都主要在北京,为了使南北方沟通更为快捷,裁弯取直,不再经过洛阳,大体呈一条直线。

隋唐运河示意图

但无论是隋唐大运河也好,京杭大运河也罢,它的意义还是很大的。首先,从政局上说,加强了中央对南方地区的控制。隋、唐、北宋、元、明、清的首都都在北方,在过去交通不是很发达的时候,派兵去南方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有了大运河,通过水路,可以快速的派遣军队,所以从此以后,南北方不像过去那样频繁分裂;在经济上,南北方商业上的联系大大加强,“半天下之财富,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例如棉花主要产在北方,而纺织业南方更为发达,大量的棉花就通过大运河运到了南方,同时也造就了扬州、杭州、苏州、淮安、济宁、临清、天津等一批运河边上的城市;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大运河修成之前,从南方运粮食到北方只能靠人力,而人本身也要吃饭,运的效率也不高,往往运输的粮食大半都要消耗在运输的人力上面,南方向朝廷缴纳的赋税更是不得了,需要大量的人力来运输,有了大运河后,可以低成本的运输大量物资;加强了南北方文化上的交流,南方过去是蛮夷之地,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先进的文化以及生产技术传到了南方,同时南北方相互交流和沟通更加频繁,从此以后再也分不开彼此,文化上、习俗上融合为一家。

大运河现状

综上所述,大家就清楚了,虽然两条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无论从走向还是修建的目的来说,都不是一条河,只是有部分河道重叠了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