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陶渊明所有田园诗代表作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

2024-06-03 02: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用现在的话说,陶渊明有点理想主义;用传统的话说,陶渊明是一介书生。是书生总难免有点书生气的。这种书生气体现在陶渊明身上就是他的“守拙”精神,正是这种“守拙”精神才让陶渊明卓尔不群,在四十一岁的时候最终觉醒,让他告别仕宦回归田园。从此,陶渊明如鱼得水,心灵获得了彻底的解放。于是,一首首平淡自然的诗句,如汩汩清泉,清新流畅,沁入心田,让人如沫春风,如临甘泉。

陶渊明写诗,也写文赋,但是以诗的成就最突出。他的诗歌流传至今共有121首,以他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为界,大量的田园诗创作于归隐田园时期。他的田园诗内容丰富,有描写田园风光的,有描写劳动生活的,有描写儿女情长的,有描写农民交往的,有描写贫苦生活的,有描写农村凋敝的,有描写对社会不满的,也有抒发豪情壮志的,还有就是描写社会理想的。下面挑选几个方面,以具体的诗歌为例进行赏析,以了解陶渊明田园诗中丰富的内容。

(1) 田园风光

陶渊明田园诗中最有名气的句子应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句诗选自他的《饮酒》诗其五,诗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20首,大概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丁已(417),此时的诗人已经53岁。用孔子的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此时的陶渊明已至“知天命之年”,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自然知道“天命”对于人生的意义。所以,此时陶渊明的内心应该是平静的,心境应该是淡然的,是一种“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人生状态。正因为陶渊明有这样恬淡的心境,所以很容易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才会有“心远地自偏”的感觉。这是“三十岁”的陶渊明所不能做到的,而年届五十的陶渊明却可以很容易在两种境界中转化,进入一种“无我”的状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开篇两句动静结合,是实写又可以说是虚写。为什么这么说呢?“结庐在人境”,把房子建在人际喧闹的场所,这难道不是动吗?可以说喧闹的厉害。但诗人却说“而无车马喧”,连一点车和马的喧闹声都没有,静悄悄的,多么的安静啊,感觉诗人在侧耳倾听,却什么也没听到。一动一静,多么传神,很好的写出陶渊明身居闹市,闹中取静的超凡心态。为什么说是实写又是虚写呢?说是“实写”,是因为陶渊明此时是在隐居,房子修在偏远的村落,不是修在江州或者南京,“而无车马喧”也是极自然的事情。说是“虚写”,是因为这是陶渊明在写自己的感觉,乡村虽偏,也一定会有几户人家,这所谓的“在人境”,并不是身处闹市,而是身处这两三户人家之间,只是诗人的意境高远,把我们带到了喧闹的“人境”而已。诗人很快出来现身说法,“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问我为什么能这样,那是因为我的内心平静,“心远”了“地”自然就“偏”了。在这里,陶渊明很好的处理了“物我两忘”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的纽带就是“心远”,是一种“坐定日行八万里,巡天遥望一千河”的能力。

因为有这样恬静的心情,所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即便是看到不舒畅的也一样舒畅。人到了“知天命”之年,心就进入“无争”的状态,什么都放下了,有的只是恬静和淡然,是一种弥勒佛一样的“乐呵呵”的状态。带着这样的心情,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那么爱生活,仿佛看到一个头戴斗笠的老农,像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一样,天真烂漫的在“东篱下”采着“菊花”,嘴里面还哼着欢快的歌曲。陶渊明陶醉了,他是那么喜欢眼前的生活,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知不觉已经和远去的南山融为了一体。每当我咏起这两句话,我就仿佛看到一副优美的画卷,有动有静,有近有远,那么和谐,那么静谧,那么让人神往。这也难怪流连忘返的陶渊明忘记了时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渐渐的,暮色笼罩下来,远处的山模糊了,鸟儿也你追我赶的飞着唱着回家了。也许是暮色已晚,也许是鸟儿惊扰,沉醉的陶渊明从眼前的美景中回过神来,他意犹未尽的回味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不就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生活吗,今天身临其境,我竟分辨不出,也无法用语言去描述。那一刻,陶渊明已经“物我两忘”,也难怪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用“不隔”和“无我之境”来描述这首诗美妙的意境。

(2) 田园躬耕

陶渊明擅长写田园风光,也擅长写劳动生活。正是劳动生活,让陶渊明走近劳动人民,从过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魏晋名士,变成一个戴着斗笠、耕读传家、很接地气的可爱的邻家大叔。

陶渊明最有名的描写劳动生活的诗歌当属《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一看这句子,我们就乐了。这哪里是种豆,这分明是在种草。杂草茂盛,豆苗稀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分析,此时的陶渊明应该是归隐不久,不擅稼穑,离一个熟练的老农还有一点距离。这种差距是现实的差距,也是身份和心理的差距。虽然归隐田园,但还不能完全蜕去魏晋名士的书生习气。随着生活的继续,这样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一点可以从后面即将分析的“乡里乡亲”里看到。这句诗中有一个场景,就是“种豆南山下”,就像一个长角镜头,把我们的视野拉倒了“南山”脚下,那么富有立体感、画面感。我想陶渊明一定是一个精通视觉艺术的大师,简简单单的勾勒几笔,就是一幅优美的水墨山水。试问“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是不是从陶渊明这里取得的真经?!有人说“种豆南山”是即事,也是用典,并且还援引了出处。我以为有点牵强。经典云集,纵使陶渊明满腹经纶,也未必什么都记得住吧?有必要将所有的诗句费力考证援引出处吗?这是犯了考据癖。我以为这就是实写,是陶渊明隐居环境的客观写照。证据之一就是他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天天生活在此,有必要援引什么经典吗?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种豆”虽乐,躬耕亦苦。每天披星戴月,早早的起来,扛着锄头去地里清理杂草。傍晚了,月亮升起,才扛起锄头回家。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如复一日,实属不易。“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因为回去的有点晚了,月色又不是很明朗,乡间小道,杂草丛生,走起来,枝枝叶叶,磕磕绊绊,露水打湿了裤脚。这四句诗连缀起来,就像一部连续的微电影的画面,那么富有动态感,那么富有生活气息,极其凝练的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劳动之美,读来栩栩如生,如临其境。“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作者笔锋一转,道出了自己的心愿。即便是露水把衣服弄湿了弄脏了,也无所谓,只要辛苦没有白费,我就心愿以偿。陶渊明多么乐观,那么艰辛的生活,没有让他感到疾苦,而是一种心境的满足,怡然自得。陶渊明这种“种豆南山”的心态,躬耕田园的胸怀,成为后来无数文人墨客膜拜的偶像。

从这首《归园田居》的诗歌可以看出,陶渊明的归隐是与其他人不同的。他是实实在在的去参加劳动,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勤勤恳恳,以劳动维持家庭生活,并在劳动中寻找生活乐趣。这样的陶渊明,让我们感到真实,他通过劳动体验着农村耕作的生活,这样的耕作渐渐的改变了他的身份,也让他的心态也越来越贴近农民,渐渐的与乡邻成了无话不谈的乡里乡亲。

(3) 乡里乡亲

陶渊明隐居乡村,欣赏着田园风光,体验着躬耕生活。每天与邻居一起劳作,日子久了,与乡邻的距离慢慢就近了。他们一起劳作,一起饮酒,一起唠嗑。用陶渊明的话说:“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此时的陶渊明,身居乡间,时不时会想起往日的生活,十多年出入仕宦的往事会出现在眼前。乡野的生活没有什么社会交往,偏远的巷间也很少有车马拜访,对比以往,眼前的生活安静多了。白天掩着柴门,待在家里,不去想世间的杂事。有时到偏远的村落去走走,寻访一起劳作的乡邻,彼此见面,没有寒暄,说的都是朴实的话语,问问彼此的庄稼都长的怎么样了。“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陶渊明向乡邻说,地里的桑麻一天比一天长的更高了,我开垦的土地也越来越宽广了,就是担心秋天快到了,辛辛苦苦打理的庄稼会像秋草一样凋零。此时的陶渊明已渐渐蜕去“士大夫”的习气,从身份到心理都与乡邻越来越接近。

除了这首《归园田居》其二有描写陶渊明与乡邻的交往和密切的关系,在《归园田居》其五种也有同样的描写。“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在这首诗里,陶渊明说自己心情不太好,“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一个人心情惆怅,拄着拐杖回家,行走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走着走着,看见山间有一弯小溪,溪水清澈,泉水叮咚,让人赏心悦目。陶渊明放下拐杖,挽起裤脚,洗起脚来。啊,好舒服呀!溪水悠悠,漫过脚面,流进心田,洗去一天烦心的尘事,让心情焕然,吐纳着山间的空气,让心情渐渐舒畅起来。“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回到家里,放下拐杖,滤好新酿的美酒,还杀了一只鸡,邀来邻居一起品茗美酒佳肴。“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品着美酒,聊着农事,忘了时间。渐渐的,夕阳西下,屋里的光线暗了。家里没有明烛,找来薪柴,点燃起来,照亮屋子,和邻居接着品茗,接着聊叙。“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酒逢知己千杯少,聊的太尽兴,不知不觉间天都放亮了,真是“欢来苦夕短”,埋怨夜的短暂,意犹未尽,有那么多知心话还没说完。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隐居乡野所作,记述了陶渊明归隐乡间的田园生活,也记述陶渊明与乡邻之间的亲密交往,但还不能反映陶渊明田园生活的心理变迁,这一点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其二中有很好的反映: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这首诗据说陶渊明写于三十九岁,按时间推算是辞官归隐的前两年,从诗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对躬耕田园的认可,从中我们看到陶渊明已有归隐田园的心迹。在诗的开端,作者写道“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陶渊明无法忘却夫子的教诲。“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抬头遥望,感觉先师的目标有点遥远,想想这十多年来生活,苦苦追随,未能如愿,心里不免有些疲惫,自己像个局外人,无法融入官场的氛围,转念想想,也许更适合田园生活吧。陶渊明虽然接受儒家思想,但比孔子更为实际。此时的陶渊明已有远离仕宦、归隐田园的想法。“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陶渊明将思想一放,遥想躬耕的场面:拿起农具,开开心心的劳作,还规劝农人要安于农作。这哪里是安慰农人,这是在安慰自己。“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田野上吹来一股清凉的风,抬起头来,拿毛巾擦擦额上的汗,看着幼苗长势喜人,充满生机。“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虽然还不能估摸出将来的收成,眼前的生机还是让自己满怀欢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一会耕作,一会休息,就是看不到像子路一样的行人过来问路。

毕竟是书生,还是无法忘却曾经的生活。躬耕的生活已是遥远的想象,比想象更遥远的是自己置身田园,还在顾念着先师的教诲。陶渊明身份的复置感由此可见一斑,虽然开始向往田园生活,还是无法从过去的生活中走出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劳作一天,太阳快落山了,与乡邻相约,结伴回家,拿出精心酿制的醇浆,款待乡邻。一想起这么美好的生活,陶渊明心里乐呵起来,不由自主的哼起了歌,并将这种心情带到所写的诗的情境中。“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心里高兴,哼着歌,送走乡邻,关了柴门,要安安心心的做一回农人。这首诗写于归隐之前,是陶渊明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对过去生活的总结,是已至“不惑”之年的最后一次困惑。从此,陶渊明将要走上梦寐以求的田园生活。

(4) 儿女情长

陶渊明共有五个儿子,分别是长子陶俨,次子陶俟,三子陶份,四子陶佚,五子陶佟。像天下父母一样,陶渊明对儿女怀有殷切的希望,这一点从他的诗歌中国可以看到。在陶渊明的诗集中,一共有两首诗写到他的孩子,一首诗《命子》,一首是《责子》,还有一篇文赋《与子俨等疏》也写到孩子。

《命子》写于陶渊明四十二岁的时候,这时陶渊明刚刚归隐田园。新生活刚开始,自然怀有殷切的期望,这里有对新生活的希望,也有对儿女的希望。这首诗采用四言诗的形式,有点很像《诗经》的语言风格。全诗共十章,前六章主要是叙述陶氏先祖的功德,从陶唐开始,写到曾祖陶侃,继而写到父亲,还写到自己,激励孩子能够继承家风,发扬光大。后四章主要是对孩子的劝勉,希望孩子能敬慕先贤,有所作为。从这首诗,可以看出陶渊明对先祖的崇敬之心,对儿子的希望之心。

陶渊明有对儿女的希望,也有对儿女的无奈。从《责子》这首诗中,可以体会到陶渊明的这种心情: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其实,此时的陶渊明四十四岁,距离写《命子》篇也就刚过了两年,还没有那么老态,孩子也都还未成年,他这样写其实是一种自我调侃,喝着小酒,没事找点乐子罢了。陶渊明想象自己渐渐的有点老态,两鬓有了白发,肌肤也开始松弛,看看孩子,“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五个儿子没有一个喜欢读书写字的,怎么一点也不像我陶潜啊?!想想在《命子》篇中对孩子的希望,未免有点落寞了。“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陶渊明在诗中逐一数落每个孩子的特点,老大懒惰,老二不读书,老三老四不识数,老五只知道吃,看着孩子们的样子,陶渊明又是爱怜,又是失落。“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他调侃自己,也许是命该如此吧,要是这样我就喝了这杯酒,得过且过,还想什么想啊?!陶渊明顺其自然,有所求而不强求,求而得之固然好,不得亦无不可。其实,此时的陶渊明刚刚四十四岁,距离写《命子》也就刚过了两年,他还没有那么老态,孩子们也都还未成年,他这样写不过是一种自我调侃,喝着小酒,没事找点乐子罢了。

陶渊明是现实主义者,又富有浪漫主义情怀。他生活于一个纷乱的时代,胸怀理想却不能付诸实践,心中难免有不快。限于时势,他几次出世入世,最终又选择了归隐田园。他是一个智者,以四十年的人间阅历,换来豁达、通透和超然。他躬耕于田园,放歌于四野,采菊于东篱,煮酒于炉前,将丰富的经历融入浅白的诗歌,以自己的才华传承屈子的先声,启引后世的丝弦。千年以后,歌咏陶渊明,沉醉在陶令用菊花营建的世界,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