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佑一方的“开漳圣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陈光的后代情况 护佑一方的“开漳圣王”

护佑一方的“开漳圣王”

2023-12-18 02: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为开漳建州的创始人,陈元光卓越的历史功绩得到了历代朝廷的肯定和褒奖。比如,开元四年(716年),唐玄宗追封陈元光为“颍川侯”,谥昭烈。到了宋朝,北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六月封“忠应候”。徽宗政和三年( 1113年)十月,赐庙额“威惠”。宣和四年三月,封“忠泽公”。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八月,加封“显佑”二字。绍兴七年(1137年)正月,又加“英烈”二字。绍兴十二年(1142年)八月,加封“英烈忠泽显佑康庇公”。绍兴十六年(1146年)七月,进封“灵著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七月,加封“顺应”二字。绍兴三十年(1160年),又加“昭烈”二字。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九月,加封“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明万历七年(1579年),明神宗加封“威惠开漳陈圣王”。

陈元光的后人也对当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比如,创办于唐景龙年间(707—709年)的“松洲书院”(位于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松洲村),是中国创办时间最早的书院之一。该书院为陈元光之子陈珦与士民开讲典礼并聚徒讲学之所,也是唐代最早具有教学活动的书院。唐贞元二年(786年),松洲书院前庭增建将军庙,祀开漳圣王陈元光及其部将。宋宣和二年(1120年),朝廷诏令赐将军庙名为威惠庙,漳州府及各县文武官员于此例行春秋二祭。该书院与松洲威惠庙在建筑上合为一体,形成“前庙后校”的格局。2005年,松洲威惠庙中殿遗址被列为福建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祭祀“开漳圣王”

祭祀“开漳圣王”的庙宇遍及闽粤沿海和台湾地区。与许多民俗信仰不同,“开漳圣王”民俗信仰是功臣崇拜与祖先崇拜的结合。

如前文所述,对“开漳圣王”的功臣崇拜始于唐开元四年(716年)朝廷为陈元光立庙祭祀。此后,历代均追加封赠,以彰显其功绩。与此同时,“开漳圣王”民俗信仰还是一种祖先崇拜。如今,陈姓位居全国姓氏第五位;福建是陈姓的第二大省份;在台湾,陈姓是第一大姓。自唐代始,陈元光的后裔就开始祭祀“开漳圣王”,为其立庙,并将陈元光视为开漳的功臣与陈姓祖先进行双重祭祀。

在闽南地区,祭祀“开漳圣王”的庙宇多数名为威惠庙,其中最为知名的有6座,即云霄燕翼宫(686年建成)、云霄威惠庙(始建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福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漳浦威惠庙(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松洲威惠庙(始建于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官园威惠庙(始建年代不详)和高溪庙(始建于南宋,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时期,随着漳州民众和陈姓族人迁居台湾,祭祀“开漳圣王”的庙宇多达360多座,遍及台湾北部的宜兰、桃园、台北和新北,台湾中部的台中和南投,南部的云林和嘉义,其中最为知名的庙宇包括台北碧山岩开漳圣王庙、芝山岩惠济宫、宜兰壮围永镇庙、高雄凤邑开漳圣王庙和桃园景福宫等。仅在台湾地区,“开漳圣王”的信众就多达800多万人。在东南亚地区,凡是陈姓华人聚居之地,一般都建有祭祀“开漳圣王”或陈元光的庙宇,较为知名的有新加坡保赤宫(建于1878年,取“以保赤子”之意)和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陈氏祖庙(建于1757年)。

与“开漳圣王”相关的民俗活动

每年元宵节期间,闽台和东南亚地区的民众便会举行祭祀开漳圣王的“圣王巡安”的活动。人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陈元光及开漳将佐的缅怀和敬仰之情。

每年正月十三,在那些有庙宇祭祀“开漳圣王”的城镇村社,信众都会去庙中焚香礼拜,抬出“开漳圣王”的神像,供奉于事先搭建好的“王棚”,棚前放置香案和供桌,民众纷纷前来祭拜,祭品颇为丰盛。信众会在“王棚”对面搭建戏台,请戏班演戏酬神。接下来,在鼓乐队的伴随下,信众抬着“开漳圣王”的神像巡游城镇的各村社,沿途民众摆设香案恭迎神像。这再现了当年陈元光巡视辖境的场景。各地的“圣王巡安”活动不尽相同,以云霄的“圣王巡安”最为完整。2005年10月,“云霄开漳圣王巡安民俗”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开漳圣王”相关的另一个民俗信仰是“闽台玉二妈信仰民俗”。“玉二妈”是闽台民众对“开漳圣王”陈元光的次女陈怀玉的尊称,亦称其为柔懿夫人。通常,“玉二妈”(柔懿夫人)配祀于以“开漳圣王”为主神的庙宇。在漳州东山、云霄等地,有以她为主神的庙宇,其祖庙是东山县康美镇铜钵村的铜钵净山名院。

明末,“玉二妈”神像曾经随郑成功军队的船只抵达台湾。时至今日,“玉二妈”民俗信仰在闽台两地的香火不断。比如,在台湾地区,祭祀“玉二妈”的庙宇合计12座,分布在高雄、台南、嘉义、台中、云林、台北、桃园和基隆等地。2007年,“闽台玉二妈信仰民俗”被列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许多民俗信仰不同,“开漳圣王”一方面源自于闽台民众和东南亚华人对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英雄人物的崇拜敬仰,另一方面出于陈氏后裔对祖先的追思缅怀。“开漳圣王”民俗信仰的存续和发展,不仅有助于深入推进闽台两岸的文化融合,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华人华侨对于文化同根同源的认同感。(本文作者:陈锴,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

▼点击图片,进入商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