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阿里巴巴注册资本由 122 亿人民币减至约 1.05 亿人民币,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阿里巴巴控股多少 杭州阿里巴巴注册资本由 122 亿人民币减至约 1.05 亿人民币,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杭州阿里巴巴注册资本由 122 亿人民币减至约 1.05 亿人民币,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杭州阿里巴巴注册资本由 122 亿人民币减至约 1.05 亿人民币,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注册资本减少意味着公司的资本实力和信誉度有所下降,这对企业的融资能力、经营能力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注册资本的减少意味着公司未来的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可能收窄,裁员和裁撤部门等消极事件发生的概率会大大提升。

杭州阿里巴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本次减资早在2020年底就已经确定,但为何减资在近期才落地值得我们去挖掘。我们可以通过注册资本减少的方式及减资部分的处理方式来刨析本次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一、注册资本减少的方式

1. 股东减资:公司股东可以自愿减少其股份,从而减少公司的注册资本。

2. 减少股本:公司可以通过减少股份总数来减少注册资本。

3. 股份回购:公司可以回购部分股份,从而减少公司的注册资本。

4. 注销股份:公司可以注销一部分股份,从而减少公司的注册资本。

当公司经营不佳时,股东可能会选择主动减少股份或减少股本,一方面这可以为企业补充流动性现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分红等权益,让企业的资金可以充分用来发展主营业务。

而回购和注销股份一般发生在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时刻。由于公司未来分红预期的提高,回购股份能帮助股东扩大收益,注销股份能帮助公司节约成本。

阿里巴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减资很明显属于前两条,其经营问题已积累多时,早在2020年底就已经开始。从公司对外投资的对象来看,2020年被投资对象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科创板IPO失败,本次事件不仅让蚂蚁金服遭遇重创,也拉开了互联网企业快速滑落的序幕。

时间回到2020年6月,彼时A股的行情一片大好。蚂蚁集团拟在上海和香港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拟筹资300亿美元。

借着这轮行情,多家基金公司发行了4只科创板ETF,并承诺将部分认购资金用于打新蚂蚁集团。这4只科创板ETF基金被市场疯抢,易方达科创板最后的配售比例仅有不到10%。

然而关键时刻风云突变,10月24日,马某在外滩峰会罕见的对着稿子做了演讲,内容就不赘述了,基本含义就是监管太多了。

11月2日,网络小贷暂行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同日,马某被约谈。11月3日晚间,宣布蚂蚁上市暂缓,蚂蚁的上市计划戛然而止。

二、蚂蚁集团的败北

蚂蚁集团一开始给自己的定位是科技服务型公司,所以它以科技公司自居,想要登录科创板。但是如果刨析蚂蚁集团的主营业务,会发现它其实是一家贷款公司,且因为有支付宝这个平台的存在,使得贷出去的款又被贷款人放进了支付宝,放进支付宝的钱又被蚂蚁集团拿去贷给其他人。

从业务模式来看,蚂蚁集团并不是一家普通的贷款公司,它更像是一家银行,可以利用负债创造派生存款。并且相比于银行而言,一开始它受到的监管约束更少,例如并不像银行那样有存款准备金率的限制。这让蚂蚁集团可以用很少的本金创造出无限的贷款,通过多次abs将贷款打包成【证券组合产品】并反复加杠杆,蚂蚁用360亿本金创造了接近2万亿的贷款规模。通过利息收入,蚂蚁一年的盈利达到了500亿。

但这种行为无疑对传统银行业造成了冲击,以贷款为生的传统银行逐渐走向了蚂蚁的对立面,要求将其纳入银保监会的管理范围,并施以更严格的监管措施。而蚂蚁的反应也很剧烈,多次表示监管松绑的重要性,也就发生了2020年马某的演讲风波以及约谈事件。

回过头来我们如果仔细观察蚂蚁集团自身的运作,可以发现即便没有监管,蚂蚁集团最后也可能因为坏账而走向灭亡。首先它的贷款对象在资质上缺乏严格的审核,客户的信用评级多源于支付宝的大数据,这很明显是不够全面的。时间一长,很难阻止不良贷款率的上升。

同时,由于自身资本金的不足,蚂蚁集团应对不良贷款的能力很弱,很有可能几笔大额违约或是几笔大额取现就让蚂蚁集团资金链断裂。所以蚂蚁集团的盈利模式并不能保证长久,其背后的风险是远远大于银行体系的,它的败北也是命中注定。

而作为投资人的阿里巴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则因为蚂蚁集团上市失败,叠加后续因监管趋严而营收下滑的双重打击,元气大伤,从此以后再无力大施拳脚。

三、注册资本减少部分的处理方式

1.分配给股东:企业可以将注册资本减少的部分分配给股东,以回报他们的投资。显然阿里巴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非如此。

2.抵消亏损:企业也可以将注册资本减少的部分用于抵消过去发生的亏损。由于非上市企业可以选择不公开年报,我们无从得知阿里巴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具体亏损,因而也无法得出本次减资是为了弥补前期的亏损。但就其这两年的经营来看,减资部分或多或少会用于此。

3.投资新项目:企业还可以将减资部分用于投资新项目,以扩大业务范围。从目前的大环境看来,此时并不是大举扩张其他业务的好时机,因此减资部分大概率不会用于投资新项目。

综合来看,减资部分会有部分用于抵消存续债务。此时选择去抵消存续债务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这是否意味着重组的可能?严格来说存续债务在这个阶段是可以继续赖的,而阿里巴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动减资100亿现金流出来,很难想象这是一件独立的事件。

如果假设阿里网络会进行重组或并购,那么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优化自己的债务问题,给投资人扫清并购重组的障碍。再结合阿里系内部多个项目的衰退和马某人近期的回国,阿里系内部的重组或将很快到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