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古希腊排名第一的英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阿克琉斯之死讲的主要内容是 谁是古希腊排名第一的英雄?

谁是古希腊排名第一的英雄?

#谁是古希腊排名第一的英雄?|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内容简介

公元前3100年—前1600年的克里特文明和公元前1600年—前1100年的迈锡尼文明,共同开启了古希腊的高光时刻。自此,文明步履不停。

阿喀琉斯的愤怒、奥德修斯的归乡、赫克托的死去,谱写了《荷马史诗》的千古绝唱。

走过诡谲的神话时代,城邦时代翩然而至。雅典的民主之路、斯巴达的军事高峰不可企及。

两次希波战争的艰苦胜利,还有至今依然无法绕过的戏剧、诗歌和哲学成就,了不起的古希腊从此登顶。

跳脱诙谐、酸爽热辣的语言,时常引发灵魂一问的串讲,还有对历史发展和社会体制的深度思考,一部有着侠义情怀的古希腊史徐徐展开。

作者简介

王冬妮,八零后,出生在上海,先后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师从国际著名古典学家伊恩·莫里斯教授(Ian Morris,《西方将要主宰多久》作者),并在斯坦福大学古典系取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古希腊经济史。现居德国从事自由写作。

本文选摘自王冬妮《了不起的古希腊》(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5月)一书部分章节,感谢中信出版集团授权发布。

1 还好有诗歌在

说起让古希腊人心驰神往、热血沸腾的特洛伊战争,就不得不提《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与此息息相关的超级史诗。在历史上,它们归功于一位名叫荷马的人,但事实上,作为口语文学,它们的流传得益于大批流浪歌者的即兴吟诵。

《荷马史诗》的信史成分占多少,一直是个饱受争议的话题。有些学者极度不信任荷马,拼命想要绕过这部早期唯一的文献。但也有学者比较务实,认为它可以用来勾画社会制度的框架。在第二派里,有人提出《荷马史诗》主要反映的是黑暗时代,也就是公元前11 世纪到前9 世纪的古希腊。黑暗时代的前期被认为异常“黑暗”,因为它没遗留任何宏伟的建筑和精美的文物。这里涉及史界一段未了的公案——上一章讲到的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在公元前1200 年左右突然崩塌,考古记录显示豪华宫殿和城市中心被大规模毁坏和遗弃。除此之外,原先精致的青铜物件全被简单的白铁器皿代替。连日常陶器也变得粗枝大叶,仅用几根粗犷的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图案。更惊人的是,连文字也消失了,整部《荷马史诗》全靠口头传诵,直到公元前8 世纪才被记录下来。

这场大规模的萎缩不仅仅限于希腊,还涉及整个地中海地区。同步遭受不测的还有巴比伦、赫梯和埃及等地。这其中的缘由至今没有定案。因时间太过久远,除了大火焚烧的痕迹外,几乎没其他线索。于是学界众说纷纭,比如火山地震、农业灾害、外族入侵或内部叛乱……大家也可以随意脑补一下,毕竟一切皆有可能。

随之而来的黑暗时代缺乏历史记载,犹如一幅水墨画,留下许多空白,给后人以想象的空间。事实上,《荷马史诗》是否能与真人真事对上号,恐怕永无答案,但至少里面的故事足以让我们一窥2000多年前希腊人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原来在那个物质上一穷二白的年代,人们拥有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荷马笔下的英雄之所以被后世如神灵般顶礼膜拜,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如何在时间的长河里永垂不朽。

2 阿喀琉斯的愤怒

不少评论家都喜欢替15000多行的《伊利亚特》拟定主题,比如说愤怒。这个选择肯定让爱引经据典的学者挑不出毛病,因为怒气/怒火是全诗开篇的第一个词,古希腊语的原文用的是不太常见的μνι(Menis)。如果用中文生硬地直译,全诗第一句就是:

怒火……请以此为歌,天神!

那来自珀琉斯之子阿喀琉斯

灾难性的怒火,

是如何为希腊人带来无尽苦难,为九重地送去无数英勇之躯,

让他们成为野狗和猎鹰的腹中之物。

一百年之前,欧洲有文化的人几乎都可以背诵《伊利亚特》的这段开头,就像中国过去的读书人将《诗经》和《楚辞》里的名句熟记于心一样。

总之,荷马一上来便点明,我们的阿喀琉斯(Achilles)同学是个容易发火的人。历史上脾气大的人不少,但因此引出一部流传千古的文学巨作,估计也只有这位世人公认的古希腊第一勇士。

3 赫克托尔的尸体

阿喀琉斯对帕特洛的情深义重还体现在他对凶手的侮辱。帕特洛死后,阿喀琉斯像疯了一样追害死帕特洛的赫克托尔。赫克托尔不敌希腊第一勇士的凶猛进攻,在特洛伊阵前身亡,阿喀琉斯将他的尸体拖在自己的战车后面来回蹂躏。所谓杀人不过头点地,对手一死,恩怨情仇就该一笔勾销。当时战争虽然残酷,但也有不成文的规定:归还对方将士的尸首,让家属凭吊安葬。更何况赫克托尔是特洛伊第一勇士,深受天神们的喜爱。

但阿喀琉斯这次偏不遵守,虽然他明明知道这是对神灵的大不敬。可令人意外的是,这个被怒火侵蚀五脏六腑的人,最后竟宽恕了赫克托尔的父亲普里摩。荷马的这段描写十分精彩,让我们一起拜读一下。在第24 章里,普里摩在天神赫耳墨的带领下神奇地出现在阿喀琉斯的营帐中。面对这个亲手杀死爱子的希腊将军,普里摩凄苦地恳求道:

战神阿喀琉斯,

我在做一件别人未做过之事:

向一个杀害我亲生骨肉的凶手行礼问安。

想想你的父王,他与我都已是花甲之年,时日无多。

但当他得知你还活着时,至少还有一丝欣慰。

可我的儿子都在这场战争中阵亡。

后来只剩下赫克托尔,他费心竭力保护着我们的城邦和人民,

可连他,也被你在几天前杀害。

现在,为了他的尸首,我携带无以计数的珍宝前来乞求。

想想你自己的父亲,可怜可怜我这垂暮之人。

接下来的对话停止了。两人开始哭泣:普里摩想起已经死去的赫克托尔,阿喀琉斯想着自己年迈的父亲和情同手足的帕特洛。他们一老一少,一个希腊人,一个特洛伊人,各有各的伤心,悲泣的哭声响彻整个屋子。

半晌,阿喀琉斯收起眼泪:

您居然敢来我这里。

您的心一定像钢铁般坚强。

是我无情地杀死了你所有的儿子。

神灵总是给凡人带来厄运。

我的父亲尽管权倾一方,

但我——他唯一的孩子——却远征在外,不能承欢膝下,

原来……我背井离乡只是为了

给大海这头的你带来不幸。

神灵总是不断赐予凡人厄运。

他们在天上却可以高枕无忧……

人活一世苦难重重,

虽无限坎坷,我们终须尽力活下去。

说到这里,阿喀琉斯与普里摩四目相对,悲伤瞬间逆流成河,将膨胀已久的仇恨洗去,只剩下哀悯和谅解——阿喀琉斯最终同意让普里摩将赫克托尔的尸体带回特洛伊。可贵的是,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阿喀琉斯并没有违背过本心,他滚烫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最真挚的情感。正因如此,这个刚毅少年与仇人之父的和解才格外令人动容。

4 永远的战神

阿喀琉斯与普里摩的一席对话让《伊利亚特》的勇士文化瞬间彻底土崩瓦解。军人在战场上勇往直前的前提,就是把对手幻想成一个邪恶又陌生的异类。但当阿喀琉斯看到普里摩的满头白发,才意识到,这个仇人不过是一位心心念念地盼着儿子能回家的父亲,与自己的高堂无异,差别是普里摩却再也见不到英姿飒爽的赫克托尔。阿喀琉斯最终能与曾恨之入骨的人感同身受,这与他自身的愤怒、热血和深情是分不开的。只有前面痛彻心扉的仇恨,才有后面难能可贵的宽恕。总有一些学者和读者觉得阿喀琉斯脾气太差,不懂进退,才导致那么多人丧命。但我始终认为,他人性中的缺陷和偏执是蚌体内的沙砾,通过痛苦的探索和反思,才换来珍珠般的升华。

阿喀琉斯的赤子之心与中国文化里岳飞、辛弃疾这类人的性情极为相似,因此他身上也流露出中国古代士大夫壮志难酬的沧桑和悲凉。虽然《伊利亚特》里英雄辈出,可从头到尾只有他一人对古希腊武士精神产生了质疑,并借此触摸到游戏规则背后的虚无和荒谬。也正因如此,他注定无法被旁人理解。如叔本华所说,“人生只有两个可能:要么寂寞,要么平庸”。

但阿喀琉斯倔强的性格未必受到欢迎:肯定有人嫌他情商太低,不懂妥协,还一意孤行,远不如足智多谋、四两拨千斤的奥德。然而阿喀琉斯的才赋需要用慧眼识辨。他并非计谋高深、心思缜密,但有时只有倔强、死脑筋的人才能不依不饶地追查到权力问题的所在,比如特洛伊战争是如何抹杀希腊人和特洛伊人的共同性,将他们划成两个非我族类的对立阵营,这个两极的意识形态又如何提升了孟农德不配位的权柄。其实阿喀琉斯带来的思考一直离我们很近:如何促进和平、代解仇恨,如何监督权力、保障公平;如何让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族群与族群之间互相理解。在我看来,在这些根本问题被解决之前,人工智能、大数据、融资营销等都只不过是为这偏颇的世道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文明人内在的缺失和狭隘。

可如今,聪明的人都在研究如何寻获一条最方便、最快捷的成功之路。对于社会上的弊端,他们心知肚明,但若要他们去反抗,那是万万不能的。只需趋利避害,就可以坐拥财富和地位,为什么还要去犯傻呢?更何况这类人私下都很善良,除了白天给既得利益者卖命外,下了班会收养小动物,接济一下我这种落魄的朋友,对餐馆服务员、保洁阿姨、滴滴司机嘘寒问暖。虽然很爽地吃了他们的大餐,我还是要耿直地说一句,靠一人的小德小善,终难“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只有共同努力改变社会才是王道。如果多些像阿喀琉斯这样的“傻人”,大家不遗余力地推动对制度的反思,或许将不会再有众多慈善对象,而是大众皆可“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阿喀琉斯的幸运之处是他一直活在半现实半神化的古希腊神话里,所以马克思会说:“古希腊人才是真正的孩童。”相比之下,中国的精英文化很早就褪去了神灵和鬼怪的元素,从而丧失了天马行空的幻想空间。纵观古代的君子,虽说可以寄情山水,相望江湖,但实际上却难逃家族和朝廷所带来的层层约束,因此无数风流人物就被城府和权谋磨平了棱角,从而透露出一种中国特有的沧桑和迟暮之感。

荷马同时也刷新了人们对英雄这个概念的认知。一般人可能认为英雄代表崇高无私和完美无缺,那是受了基督教和集体主义的影响。反观阿喀琉斯,虽人格缺陷明显——他脾气暴躁,难以相处,还是一个爱哭鬼,被孟农欺负了要哭,帕特洛死了他哭个不停,碰到普里摩又大哭一场——但他之所以被视为盖世英雄,是因为他一系列不寻常的决定:放弃漫长安逸的一生,与全世界为敌,原谅不可原谅的敌人之父。阿喀琉斯有偏差,有失落,却不断在思索和成长。人生在世,这不就是最英雄的活法吗?因此,古希腊排名第一的英雄永远是快足如飞、爱哭爱怒、热血沸腾的阿喀琉斯,绝无他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