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设计题怎么做?手把手教你答题套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问卷调查法的设计方法 研究设计题怎么做?手把手教你答题套路

研究设计题怎么做?手把手教你答题套路

2024-04-01 16: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有了可供测量的指标和合适的研究方式后,你还需要界定你所研究的对象,你是研究微博用户对网络暴力的看法,还是知乎上用户的观点。为了接触你的研究对象,你需要用什么抽样方法,随机抽样还是系统抽样?(如果你抽样方法不太清楚,可以参照下图)

最后你开始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出最终的结果,它可能和你之前的假设背道而驰,也或者帮你解释了一个现象。

小贴士:

如果你对以上涉及的各种名词仍然处于模糊状态,建议尽早的查阅相关资料,这里就不再多加解释了~

2.简版介绍:

明确研究问题→寻找题目中的变量→参照相关理论,假设变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合的研究方式→确定研究的对象以及抽样的方式→将变量进行操作化处理,确定变量的测量方式(比如,问卷、量表)→对目标对象进行测量,收集资料→分析与讨论→研究总结

二、研究设计的步骤

研究目的:

该研究是为了解释一个现象、验证一个理论、还是为解决某一问题提供一个参考标准

研究问题:

围绕题目设置问题(或者题目直接给定研究的问题,如果题目的问题太大,需要自己细化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假设:

说明所依托的理论,比如,框架理论、“镜中我”、暴力的三种假说、涵化效果、议程设置理论(所学过的理论中,只要可以用来解释这个问题,都可以用来做假设)

研究对象:

介绍研究所选取的对象并对原因进行说明

研究方法:

说明选择的研究方式,如何设计整个研究,包括研究中的各个变量和操作化的指标、测量的方式、抽样的方式。可以参照以下模板:

1、研究方式:

介绍使用的研究方式。eg: 本文使用问卷调查法对某某现象进行调查,问卷先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微博中少数人,再以滚雪球的方式发放在微博中。

2、变量的设计与测量:

2.1自变量、因变量

根据研究的问题确定。eg:研究“不同网民对网络暴力的认知”

①自变量为“不同的网民”,因变量为“网络暴力的认知”

②“不同的网民”可以根据人口变量指标划分,或者不同平台、社区的网民

③“网络暴力的认知”可以从网络暴力的概念出发,将其操化为各种量表,即“你认为暴露他人的生活照算网络暴力么”、“你认为在网络中随意的批判别人生活算网络暴力么“

2.2控制变量

在以上案例中需要保证测量对象有长期上网的习惯,常见的控制变量还可以是“人口变量指标。

3、问卷的设计

问卷的设计并不用写的大而全,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只需要展现最扣题的几道题目设计即可。

总结:

由于考场上并未真正进行研究,这部分主要是对整个研究方案的反思,比如,存在哪些问题,具体可以怎么解决。这部分可有可无,不过若前文不是很充实,建议不要省略这一步。

小贴士:

以上提供的步骤并不是每一步都必须严格遵守,研究方案的设计是可以灵活变动的,以上步骤只是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切忌生搬硬套,举个例子:有些问题并不能形成假设,是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对于这类研究,就可以省略研究假设的步骤。比如,研究某一事件的舆论特征与规律,就可以直接将“特征和规律”转化为可以测量的指标,不用进行假设。

三、实战——问卷调查法的应用

题目:围绕“不同消费者在双十一的消费习惯”设置一个研究方案。

研究目的:

“双十一”购物节是一年一次的购物狂欢活动,本研究旨在调查不同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的消费习惯,并研究其规律,为之后有关“双十一”购物狂欢的研究提供参考。

研究问题:

不同消费者在“双十一”的消费习惯

研究对象:

在“双十一” 期间购物的人群。由于“双十一”购物狂欢活动最初是在网络中发起,且现在还是以网购的形式为主,因此,线下的“双十一”购物活动不纳入本次研究的范围,本次研究的对象,默认为参与线上“双十一”购物的人群。

研究设计: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采取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搜集“双十一”不同消费者的购物倾向表现,具体的指标测量以及问卷设计如下:

1、变量的设计与测量

1.1自变量:

本文的自变量为“在‘双十一’期间购物的不同消费者,通过人口变量指标,比如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来进行测量。另外,在区分不同消费者时,本文还增加了一个频率维度,即,根据参与“双十一”购物活动的次数,将消费者区分为:“双十一”忠实消费者、“双十一”普通消费者、“双十一”潜在消费者”

1.2因变量:

本文的因变量为“购物倾向”,本文从商品的偏好、品牌的偏好、消费行为方式的偏好三个维度来测量“购物倾向”。

商品的偏好是指,消费者在选择购买的商品时,倾向选择哪种品类的,比如:服装服饰类、护肤彩妆类、手机数码类、家具厨具类等。另外,还需要增加一个测量指标,即,消费者为什么倾向选择这类商品,比如,生活必需、促销力度大。

品牌的偏好是指,消费者在选择所购买的商品时,所持有的品牌倾向,包括,品牌的档次,以及是否为国内品牌。

消费行为方式的偏好是指,消费者在购物时选择的购物平台、花费的金额和支付方式、以及参与购物花费的时长。

1.3控制变量

由于本文测量的是不同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的购物倾向,因此一个重要的控制变量为:在“双十一”期间有过购物经历。此外,还将增加上网的时长、网购的时长等指标

2、问卷的设计(节选)

人口变量部分:

1) 您的收入

2) 您的职业

3) 您是否参与过双十一消费活动

4) 您参与过几次双十一活动

商品的偏好部分:

5)您在双十一最热衷于购买哪类产品(限三个)

6)为什么习惯于选择该类商品

品牌的偏好部分:

7)从品牌的产地来看,您习惯性购买哪类品牌(国内品牌vs国外品牌)

8)从品牌的价格定位来看,您习惯性购买哪类品牌(高端奢侈类vs中端类vs平价类)

购物行为倾向部分:

9)您习惯于参与哪个平台的双十一活动?(多选)

10)您在双十一期间一般消费多少金额?

11)您在双十一期间习惯于使用哪种支付方式?

12)您每次参与“双十一”购物活动的时长?

总结:

通过对整个研究设计方案的反思,发现的以下几个问题:

1、受个人主观因素的限制,本文所界定的测量“购物倾向”的三个维度不能较全面的概括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的购物倾向,在之后的研究设计中,还需要扩展出新的维度;

2、本文测量的维度较多,导致问卷题目设计过长,可能会影响问卷的回收质量,之后的问卷设计将探讨如何压缩问卷,提高问卷的质量。

如果还想系统地掌握其它热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