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坚强电子学《看懂电子电路图》2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门电路图形符号前面有小圈代表什么 刘坚强电子学《看懂电子电路图》2

刘坚强电子学《看懂电子电路图》2

2023-12-11 00: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因是国外厂家的芯片,PDF资料也是英文的(如图2-7-3所示)。

图2-7-3 芯片厂家的技术资料

看不懂的同学,可以借助一些翻译工具来弄清楚上面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新型集成电路层出不穷,不是大品牌的芯片,往往很难找到它的技术资料(如图2-7-4所示)。

图2-7-4 缺少资料的芯片

对于这种缺少资料的情况,就可以通过分析集成电路跟前、后级电路的连接元器件,来确定该集成电路的基本功能。知道了它的基本功能后,再通过正确识别集成电路的各个引脚的作用和功能来看懂电路图。

由于各种集成电路功能不同,决定了它们的引脚也不尽相同,但是电源引脚、接地引脚、信号输入引脚和信号输出引脚是大多数集成电路都有的。

集成电路的口诀

这部分内容我们在《电子元器件电路基础》集成外电路这一章已经学习过,再来温习一遍口诀:

集成识图不直观,掌握方法并不难;

核心元件是集成,了解功能是关键;

功能不同引脚异,电源接地易看见;

输入输出有标注,其他引脚功能善。

下面以认识电子电路为目标,来对集成电路的图形符号和电路标识进行学习。

集成电路的图形符号

集成电路的图形符号有一个总的规律,就是用它的外形简化图表示。一般用矩形框、加引脚和带序号引脚标识等构成(如图2-7-5所示)。

图2-7-5 集成电路图形符号的构成

矩形框跟实际集成电路的外形相似,引脚的排列顺序、个数等都要跟实际集成电路相同。

因为集成电路的类型多种多样,相对应的图形符号也有所差别。我们来看几种常见集成电路的外形结构和图形符号。

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的外形结构和图形符号

先看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如图2-7-6所示),这种多为长条形结构。两排引脚分别从两侧引出,通到PCB的另一面,安装比较方便。

图2-7-6 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

这种集成电路内部电路比较复杂,一般是用陶瓷塑封,耐高温、性能好。

图形符号也是根据这个形状来画的,外面一个方框,再画半圆缺口,每个引脚的序号和定义。象这里有双列16个脚,引脚最好用一个圆圈圈起来,体现这里的安装孔。大家请看电路图中的图形符号(如图2-7-7所示)。

图2-7-7 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图形符号

矩形框,半圆缺口,带圆圈16个引脚的序号和定义,这是第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集成电路。

双列表面贴装式集成电路的外形结构和图形符号

再看第二种:双列表面贴装式(如图2-7-8所示)。

图2-7-8 双列表面贴装式集成电路

它的引脚也是分布在两侧,不过没有贯穿电路板安装,而是贴在电路板上。两边的引脚经过特殊的弯折处理,象海鸥翼状,呈L形。

图形符号就比较简单了,画一个方框,用直线表示引脚,再标上序号和引脚定义。

我们来看这种集成电路的图形符号(如图2-7-9所示)。

图2-7-9 双列表面贴装式集成电路图形符

方框外边标序号,里面标引脚定义。注意左边是左对齐,右边是右对齐。

扁平封装型集成电路的外形结构和图形符号

第三种为扁平封装型集成电路(如图2-7-10所示)。

图2-7-10 扁平封装型集成电路

它的引脚数目比较多,且引脚之间间隙很小,也是通过表面安装技术安装在电路板上。

这里也一样,画外框,四周都标引脚序号和引脚定义(如图2-7-11所示)。

图2-7-11 扁平封装型集成电路图形符号

方框,引线,序号,引脚定义。起始位这里可以特别注明一下,用倒直角或打点。也可以不注明,因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地方是起始位。

如果引脚特别多,外围电路就会因为位置挤不好连线,也可以采用这种绘制方式(如图2-7-12所示)。

图2-7-12 按功能模块绘制

根据内部的功能模块分类,引脚序号不按顺序来画。

大型集成电路的外形结构和图形符号

另外的就是其它一些大型集成电路,比如南、北桥芯片等(如图2-7-13所示)。

图2-7-13 大型集成电路

引脚表面上看不到,一般都是按功能来进行绘制。

比如这里的北桥,分两个部分来画,都是用方框表示外形,四周标引脚序号和定义(如图2-7-14所示)。

图2-7-14 北桥电路图

集成电路的电路标识

再看电路标识,集成电路的标识主要有名称、序号、型号等相关信息。

U4表示该集成电路在电路中的名称和序号,AT2005B表示它的型号(如图2-7-15所示)。

图2-7-15 U4的电路标识

如果是分成几个部分的集成电路,除了名称序号、型号外,还应加标该部分的名称(如图2-7-16所示)。

图2-7-16 集成电路部分的名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