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症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长期血热会引起什么病 高脂血症症状

高脂血症症状

2024-06-04 00: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了减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只要控制好血脂就可以了吗?

虽然血管硬化发生的主要机制是血脂异常,但如果同时存在血脂异常以外的其他危险因素也应该加强控制 (戒烟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尤为重要),这些危险因素控制不佳,可能会加速或加重血管硬化从而导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血脂越低越好吗?

控制好血脂,可以预防血管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但血脂水平过低也不利于人体健康。血脂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两者在人体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胆固醇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构成细胞的生物膜;是合成维生素 D 的原料,维生素 D 可调节人体钙、磷代谢,是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是人体内很多重要激素的原料,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等。

甘油三酯则是机体内的储能「大户」,当禁食或饥饿时,机体靠「燃烧」脂肪来提供能量,维持人体正常恒定体温。甘油三酯偏低还可能是长期营养不良或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恶病质的危险信号,更需引起重视和警惕。

为了快速、过分地降脂,擅自增大药量,还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反应[3]。

因此,血脂的控制目标应该由专业医师根据病情确定,而不是越低越好。

高脂血症一定需要药物治疗吗?

不一定。生活方式干预(饮食和运动治疗等)是控制血脂的基础,安全、有效、经济。一般来说,轻微的血脂异常,又没有相关的危险因素,通过饮食和运动疗法即可控制。

如果改变生活方式 3 个月后,血脂仍有异常,再配合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如果改变生活方式 3 个月后,血脂恢复正常,则应该继续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和随访[3]。

image

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为什么不叫「降脂药物」而叫「调脂药物」?

前面已经提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血管硬化的元凶,降低是有益的;而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是对抗血管硬化的,升高是有益的,降低是有害的。而其他多种脂类是致血管硬化的危险因素,降至良好状态是有益的。

因此,现代的高脂血症治疗不是单纯的降脂治疗,而叫调脂治疗。调整之意是高的降下来、低的升上去。

高血脂症治疗中常见调脂药物有哪些?

常见药物如下[1,2]:

他汀类:是最常用的调脂药物,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等。可以显著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和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此外他汀类还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这些作用可以减少冠心病等事件的发生。 贝特类:包括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可以降低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烟酸类:作用机制不十分明确,适用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有速释剂和缓释剂两种剂型。 树脂类:包括考来烯胺和考来替泊。可以阻断胆汁酸中胆固醇的重吸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常见药物是依折麦布。可以抑制胆固醇和植物固醇的吸收,加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代谢,与他汀类合用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其他:包括普罗布考、n-3 脂肪酸、n-3(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甘油三酯升高的患者,为什么也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要达到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首先要考虑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因此一般首先考虑使用能够显著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他汀类。

此外,他汀类也可降低甘油三酯和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

因此,如果仅甘油三酯轻度升高,而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未达标的人,首先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调脂。

但当甘油三酯 ≥ 5.65 mmol/L,为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此时应积极降低甘油三酯,考虑使用贝特类药物。

高血脂症使用调脂药会不会有依赖性?

调脂药物没有依赖性和成瘾性,不会因为停用而使身体不适应。

「害怕产生药物依赖,因而不用药」,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关键是身体本身就存在脂代谢异常,体内经过自身调整已经不能纠正这种异常,而需要长期服用调脂药来调整[4]。

他汀类调脂药安全吗?

药物都有副作用,他汀类也不例外。他汀类药物有可能损伤肝功能,并有发生肌炎和肌病的危险,近期的研究表明还可能增加糖尿病的发生。

但总体上,他汀类药物还是安全的:

他汀类药物极少可能导致严重肝损害。 他汀类药物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远远小于它们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的效果。 他汀类药物对横纹肌(肌肉)的不良反应应当重视,但横纹肌溶解症极少见,与贝特类药物合用时发生机会才会增加,应当格外注意。 他汀类药物引起老年痴呆的证据不足。 他汀类药物不增加癌症风险[3]。

值得一提的是,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因此,不能自行盲目使用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一般是安全的。

高血脂症使用某一种他汀药物出现了副作用,怎么办?

可以考虑以下方案:

更换成其他的他汀类药物; 降低药物的剂量; 隔日服药; 联合或更换其他调脂药物(依折麦布、贝特类、烟酸等); 强化生活方式治疗[3]。 为什么血脂达标了,还需要继续服用调脂药物?

调脂药物与降压药物一样,都需要长期坚持用药。一旦停药,血脂有可能很快就会反弹,某些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还可能增加。对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调脂治疗是一项基本的治疗,只有长期应用才能显示出效果,长期治疗,长期获益。

对于心血管患者或高危患者来说,只要不出现不可耐受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就不应该停药。

当然如果有可能,可以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观察是否可以使用小剂量的药物控制血脂在目标范围,以减少可能的药物副作用和治疗成本。

目前有很多种类的他汀,该如何选择?

目前临床获准应用的他汀类药物是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虽然它们的作用机制相同,但其调脂功效是不一样的。当然这些药物的代谢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有不同。一般专科医师会根据您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他汀[3]。

已经使用了最大剂量的他汀,但血脂仍然没有达标,怎么办?

首先,需要明确您是否已经坚持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饮食和运动方面是治疗的基础,而且需要长期坚持。

其次,可以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联合或更换其他调脂药物(依折麦布、贝特类、烟酸等),并密切观察可能的副作用。

第三,对于治疗前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的患者,可以考虑暂把目标范围调整为较基线下降 30%~40%,这样即使没有达标也是有益的[3]。

他汀类药物一般什么时间服用呢?

人体合成胆固醇在夜间最活跃,而他汀类主要是通过限制胆固醇的合成起作用的,因此一般晚上服用效果最好。

当然阿托伐他汀可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一次服用,并不受进餐影响,这可能和它特殊的药物代谢有关[3]。

他汀的剂量越大,调脂效果就越好吗?

如果使用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能达标者,可适当增加他汀类药物剂量。

但他汀类药物的效果并不是随剂量增加而成倍增加的,相反其副作用则明显增加。因此不应该随意使用大剂量他汀。

而且大剂量的他汀的使用成本也明显增加,这也是不利于患者长期坚持使用的。

让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能及时用上他汀,并持续用药,不随意减量停药,这是需要强调的。及时用药,尽早获益;坚持用药,长久获益。

高脂血症患者应该多长时间复查一次?

饮食与非调脂药物治疗 3~6 个月后,应复查血脂,如能达到要求即继续治疗,但仍须每 6 个月至 1 年复查一次,如持续达到要求,每年复查一次。

药物治疗开始后 4~8 周复查,如能达到目标值(由专科医师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逐步改为 6~12 个月复查一次;如开始治疗 3~6 个月复查血脂仍末达到目标值,则调整剂量或药物种类,或联合药物治疗(具体需要专科医师决定),再经 4~8 周后复查。达到目标值后延长为每 6~12 个月复查一次,对心血管病的高危患者,应采取更积极的降脂治疗策略[3]。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