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老地名丨铜梁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铜梁区景区介绍资料 新重庆·老地名丨铜梁区

新重庆·老地名丨铜梁区

2024-05-15 01: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简介

铜梁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属重庆大都市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邱少云的故乡,汉版铜梁龙灯的发祥地。东南邻璧山区,南接永川区,西南界大足区,西北靠潼南区,东北毗连合川区。面积1340平方千米。人口68.57万。

铜梁区有涪江、琼江、小安溪、平滩河、久远河和淮远河六条主要河流,属长江水系嘉陵江流域。铜梁区是铜梁龙灯的发祥地。铜梁龙灯又称“铜梁龙舞”,是一种以龙为形的舞蹈艺术形式,兴起于明,鼎盛于清。铜梁龙舞包括龙灯舞和彩灯舞两大系列。2006年5月20日,铜梁龙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凭借铜梁龙灯,铜梁多次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地名由来

“铜梁”得名于境内铜梁山。虽因行政区划的变迁,铜梁山如今在合川区境内,却是当年铜梁得名的由来。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的《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六《铜梁县》明确记载:“(铜梁)以铜梁山为名。”明万历《合州志》卷一:“(铜梁)山有石梁横亘,其色如铜,故名。岩有‘铜梁山’三字。”

“铜梁”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先秦。自从得名“铜梁”之后,无论行政关系如何划分,这个名称两千多年以来从未改变。

地名趣谈

说到铜梁,人们会立即想到“铜梁龙舞”,“铜梁龙舞”几乎成了铜梁的标志。其实铜梁不仅仅拥有“铜梁龙舞”,在这里,龙文化、巴渝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宗教文化相互交融,述说着数不尽的千年传承。

铜梁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1976年修建西郭水库时,发现了距今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文化遗址,被中科院命名为“铜梁文化”;俗称“小兵马俑”的铜梁明墓石刻仪仗俑也在这里被发现。从古至今,众多文人墨客出生于铜梁,或在铜梁留下足迹,成就了这座城市与文化的千年情缘。度正、阳枋师徒对“涪陵学派”的传承功不可没。铜梁名人辈出,包括一门三进士的王氏父子以及张佳胤等。“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杜甫字里行间流露着对铜梁大师的敬仰。千年前,这片乐土上衍生出来了“龙文化”。龙,代表团结拼搏,象征幸福吉祥。腾飞的铜梁龙,是艺术,更是精神。

铜梁的龙灯文化

“龙文化”已经成为铜梁最为鲜明的文化符号,和这座城市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而最能代表铜梁龙文化的便是“铜梁龙灯”。在重庆铜梁区的玉皇村龙文化展览馆,大型的龙灯彩扎灯组陈列在入口处。这是一条标准的“大蠕龙”,拥有24节龙身,代表着24个节气,总长度达到50米。2017年底跨年,铜梁龙灯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表演,更是惊艳了世界。

清光绪年间,《铜梁县志·风俗篇》生动记载了铜梁龙舞的盛况: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可见舞龙灯在铜梁已经成了文化习俗。

关于龙这个形象的成因有多种说法。闻一多先生认为龙的主干和基本形态是蛇,它糅合了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龙作为华夏总图腾,其渊源是上古时代图腾的南北之分,北方以猪为原型,而南方以蛇为基形。黄帝统一了各个部落,将这些部落图腾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华夏民族敬仰的龙的形象。“铜梁龙舞”便是华夏龙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铜梁龙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蛇巴文化。重庆古称“巴”,有人认为巴即“蛇”,古时的大巴山也叫蛇山。宋人罗泌《路史·后记》卷一则说:“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鳌,是司水土,生后焰,后焰生顾相,(降)处于巴。”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古代巴人的祖先来自伏羲和女娲,而伏羲、女娲的形象就是蛇尾人身。今天璧山等地还发现了汉代浅浮雕伏羲、女娲蛇身人首连体交尾图的石棺,表明该地区的人们把蛇作为祖先图腾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相传伏羲、女娲造人时,奔波劳累,逝于山野,他们的拐杖变化成龙,龙代替主人行使未竟的任务,降伏鬼怪,控住瘟疫,由此该地区就有了舞龙灯祈祷的习俗。不仅铜梁有舞龙灯的习俗,以前巴县姜家镇的龙灯也很有名气,北碚的板凳龙也更是吸取了舞龙的精髓,乡民用板凳组合成一条可以无限延伸的龙。

但是为什么今天“铜梁龙舞”大放异彩,成了重庆龙文化的标志?有关专家认为这和当地的历史地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如今在铜梁的安居古镇还能感受到铜梁龙文化鼎盛时期的气息,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桥梁雕龙,院门饰龙,堂屋画龙,节日挂龙灯,城门取名“迎龙门”。古镇安居位于琼江、涪江交汇的南岸,水运发达,货销四海,财达三江,吸纳着不同的传统文化,对铜梁龙文化的形成和推广起了一定的作用。

铜梁龙灯经过数百年的演变,种类繁多,除了“大蠕龙”和“火舞龙”外,还有用竹子做龙骨借助灯火而起舞的“彩龙”;有龙身能伸缩转动的“肉龙”;有旱天求雨,舞动时可以泼水的“黄荆龙”;有秋收之后稻草扎成的“草把龙”;还有用白花扎成,用来祭祀亡灵的“孝龙”;甚至大白菜也用竹竿穿起来,做成“菜龙”……

中国是龙的故乡,凡是重大节庆活动,都能看到龙的身影。而“铜梁龙”是中国龙文化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华第一龙”。在第十八届群星奖颁奖晚会上,铜梁代表重庆表演的《龙把子》成功摘得最高荣誉——群星奖。

黄桷门的传奇

黄桷门在巴岳山风景区北山一处古道的两侧。黄桷门,顾名思义是由黄桷树构成的门。它由两株黄桷古树组成,这两棵树的树龄均在300年以上,树枝粗大、虬劲,枝叶繁茂,翠绿墨绿相间,要好几个成人才能合围。这两树在离地约3米的地方,居然合为一体,两树之间没有缝隙,下面自然形成一个天然的“门”。这“门”不算小,可同时供三名游客并肩通过。让人称奇的是,在相偎相拥约1米之后,两树又忽而分开,把各自的枝干尽情向天空伸展,枝枝叶叶,密匝匝相互掩映,组成一把遮天蔽日的硕大绿伞。黄桷门如两尊镇山的天神,形成一座自然的山门。

这两棵黄桷树为什么长成门的样子,还有一个动人的爱情传说。据说很多年前,巴岳山静广寺的和尚慧明爱上了前来进香的姑娘郭香妹,但郭母极力反对:和尚怎么可以和普通人谈恋爱呢?世上优秀的男子那么多,为什么要与一个和尚恋爱呢,这也有违公序良俗呀!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郭香妹非慧明不嫁,而慧明呢,也动了凡心,立志还俗娶亲。为了拆开他们两人,郭香妹的母亲故意设立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誓言,她指着山下的两棵黄桷树对慧明说:“若两树为一,方能娶吾女。”

两棵树怎么可能合在一起?但是慧明还是义无反顾地还俗了,还俗后就在树旁搭建了一个小茅屋,每天焚香祈祷、汲水浇灌。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但黄桷树还是老样子。周围的人都觉得慧明在做一件傻事。甚至有些人赌咒发誓时都不忘加一句“除非黄桷树长拢!”

慧明的行为最终感动上天,观音菩萨使两树雌雄合一,慧明也娶了郭香妹。从此,黄桷门就成为爱情忠贞的象征,四面八方的恋人都来祈愿,得偿所愿的恋人会在树上挂一条红绸带,渐渐地,黄桷门这两棵黄桷树上挂满了红绸带。后来这两棵树就被人称为“情人树”或“鸳鸯树”。

安居古镇

安居古镇位于铜梁城西17千米处,是一个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镇。始建于隋开皇八年,原为赤水县,明成化十六年更名为安居县,取“安居乐业”之意。雍正六年(1728),撤安居县并入铜梁县。乾隆四十一年(1776),置安居为乡。1961年,设安居镇。安居镇自古便有“安居依山为城,负龙门,控铁马,仰接遂普,俯瞰巴渝,涪江历千里而入境”之说。历史上的安居镇帆樯蚁聚,商贾云集,贸易繁荣。

安居旧屋老宅依山傍水,沿中轴线布置,平地建民宅,山地为庙宇。以李家祠堂,王恕、吴鸿恩两个翰林院和朱大夫第为典型的四合院,堪称明清山地建筑的范本。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文化融合而成的、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画卷。

“月出江头半掩门,待郎不至又黄昏。深夜忽听巴渝曲,起剔残灯酒尚温。”这首明朝诗人王叔承路过安居古镇时留下的《竹枝词》,能让诗人一直等待而没有愠怒,想必是为当时的美景所吸引。安居古镇附近有一座玻仑山,山上有一座千年古寺(玻仑寺)。寺内有如来佛像,右臂下垂,左手捧念珠齐胸前,双目慈祥凝视。中秋之夜,皎月凌空,月光透过窗棂,直射佛主手心,宛如捧月。人们便以为这是“玻仑捧月”。但是旧县志却说:“涧鸟飞鸣,水镜冰轮,月光似从山顶涌出,飞挂于老树虬枝间,寺后山石嶙峋,高不胜寒,下方仰视,又疑巨灵伸指,捧出白玉盘也。”无论哪种说法,讲的都是安居古镇江和月构成的美景。

“但愿人长久,但愿花长秀。琵琶声声诉衷肠,泪湿罗裳透……”这是著名川剧《碧玉簪》中的经典唱段。讲述的是铜梁安居翰林王玉林与尚书千金李月英的爱情故事。今天他们的府邸旧址仍在。在安居这样的历史名人府第比比皆是,每一栋老院落都有着自己非凡的身世和传奇的故事。从宋代至清代,小古镇共出过四位翰林,他们是王恕、王汝嘉、曾毓璜、吴鸿恩。这里出过礼部尚书李志、河南巡抚胡尧臣、安徽巡抚王汝璧、福建巡抚王恕等。据统计,安居自宋至明清,中举人者多达200余人,其中进士23人,举人17人,解元1人。

有人说安居古镇是每一个人心里的原乡,那长长的石板老街,两沿参差错落的木板壁,隐藏在青山绿水中的青瓦房,都浸透着历史的沧桑。安居每一个时期都不乏名人的印记,这里既有冯玉祥将军宣传抗日、刘伯承元帅发动革命的足迹,又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办班的旧址。

安居古镇有保存完好的明代城墙、城门,现在还能找到残留着唐代诗人韩愈的“鸢飞鱼跃”和宋代书法家米芾的“第一山”的石刻,古镇依然保存有清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时各省移民为同乡联谊所建的湖广会馆、福建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等。

安居的“九宫十八庙”,现万寿宫、下紫云宫、元天宫、城隍庙、东岳庙、妈祖庙等八处保存较好。这些古建筑风格各异,造型独特,是龙文化、宗教文化、码头文化以及琼、涪两江四岸的沿江巴文化的交融和传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