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片有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铁道员广末凉子头像 佳片有约

佳片有约

2023-12-09 18: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映日期: 1999-06-05

桌子上的人偶

《铁道员》讲述了一个日本小火车站的站长佐藤乙松,因为对铁道和其职业的热爱,终其一生坚守岗位的故事。

上世纪末,曾经因煤矿产业繁华过的幌舞,如今人口衰减,其火车站也到了将要废弃的地步。佐藤乙松是幌舞站的站长,负责清扫、指挥列车和检票等等工作。

《铁道员》片段

办公室里乙松的桌子上放着一只和服人偶,它是一个小女孩丢下的。一个寒夜,一个少女出现在了乙松面前,要回了丢失的人偶。刹那间,乙松想起了自己逝去的妻子和女儿。这时,北海道的雪花飘在乙松的肩上,打湿了他的眼眶。

《铁道员》片段

铁道和电车也是日本最常见的出行方式,铁道在日本象征着自由与希望,恐怕没有哪个国家像日本一样迷恋铁道了。川端康成的《雪国》里这样写道,“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

《铁道员》片段

《铁道员》是一部极尽温柔的影片,其中穿插着亦真亦幻的场景。降旗康男导演将自己的声画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不仅有佐藤乙松力透纸背的感情,并且构图也美感极佳。比如佐藤的办公室内细致入微的布置,列车上非常精妙的还原等等。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一定会为剧组精致的场景所惊叹。

降旗康男:“一场五月的雨”

降旗康男

降旗康男和《铁道员》主演高仓健已经合作了超过20次,是与高仓健合作次数最多的导演。比起高仓健,降旗康男的名字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就有些陌生了。

《铁道员》导演降旗康男出生于1934年8月19日。他从松本深志高中毕业后便考入东京大学文学部法国文学系。1957年毕业后进入东映摄制所,开始为左伯清、佐藤纯弥等人做助手,积累经验。后凭借《萤火虫》、《铁道员》、《车站》、《少年H》等作品多次获得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奖。

海报从左至右为:《少年H》《铁道员》《车站》《萤火虫》

降旗康男受佐藤纯弥影响,拍摄了很多武打、动作片,并以其闻名。代表作有《与太者的规章》、《与太者仁义》等等,并且以《新网走番外地》系列电影引领了新英雄形象的潮流。

《冬之华》以及两部《新网走番外地》海报

1982年《车站》之后降旗风格转变,拍摄出了一系列温情又细腻的电影,《车站》获得了《电影旬报》1982年的读者选择奖。《铁道员》是其风格转变后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再次遇到降旗康男之后,高仓健问导演这会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降旗回答道:“就像被一场五月的雨打湿了身子。” 高仓健一头雾水,但似乎从那一刻开始,他就一脚跨进了《铁道员》。最后,他回信给降旗道:“虽然还不明白,什么是‘五月的雨’,且一起来淋一次吧!”

日本电影学院奖

结果《铁道员》一经上映便大放异彩,年近古稀的高仓健凭借此片捧得了多樽最佳男主演的奖杯,影片在日本连映六个月之久,票房打入前三甲,其更是囊括了9项日本电影学院奖。

《铁道员》日语原作、改编漫画和电影作品

《铁道员》超高票房的背后离不开故事本身感人的内核。这部影片根据浅田次郎获得第117届直木奖的同名小说改编。直木奖是日本小说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京极夏彦、东野圭吾等作家都曾是它的得主。能得到直木奖的青睐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极为幸运的。《铁道员》原本作为短篇小说在日本文学杂志《小说Subaru》中连载,在改编电影上映后,又被著名漫画家永安巧改编为同名漫画在漫画杂志《月刊Afternoon》中连载。在2002年,这个经典的故事又被改编成电视剧在朝日电视系播放。如此多的系列作品的出现得益于降旗康男对这部小说的成功改编,也说明了有多少日本观众深深地被这个故事激励着,从中获取力量。

致敬永远的高仓健

高仓健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引进了第一批外国电影,《追捕》就在其中。这部日本电影进入国人的视野后,掀起的观影狂潮是今人无法想象的。从那时起,大家都记住了一个日本影星的名字——高仓健。《追捕》可以说整整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审美观,鸭舌帽、风衣、冷峻的表情一时间都成为时尚的代名词。

高仓健

高仓健早期的电影主要是东映公司拍摄的任侠片,高仓健塑造的人物形象有着硬朗的面孔、坚毅的性格,讲义气、重承诺。1965年他主演的系列动作电影《网走番外地》和《昭和残侠传》,让高仓健人气高升并名扬全国,成了当时东映的票房保障。1976 年,45岁的高仓健选择退出东映,开始自己的转型之路。

随后他接到了山田洋次导演的爱情电影《幸福的黄手帕》,这是高仓健从高冷硬汉到市井小人物的首次转型,电影中高仓健的表演隐忍克制,他用精湛的演技和深刻的人生体验,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既坚韧不拔又体贴多情的男性形象。他那微蹙的浓眉和深邃忧郁的眼神至今都是影迷心中“永远的痛和永远的爱。”

《幸福的黄手帕》海报

这部电影使他获得了首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角奖、第51届电影旬报奖男主角奖等多个奖项,高仓健也凭借这部电影成功转型,摆脱了之前在观众心目中留下的固有形象。此外,他主演的《远山的呼唤》、《车站》等片也是经典名作。1999年《铁道员》让高仓健再度摘得最佳男主角的桂冠。在《铁道员》之前,高仓健有好几年没有一部作品产出。据他自己说,是因为没有遇到想拍的剧本。而这次回归,大概是“五月的雨”浸透了他的心。

《致亲爱的你》海报

在现实中,高仓健也十分令人敬重。高仓健非常热爱电影事业,他曾立誓要做一个杰出的男演员,把演戏当作人生。《铁道员》的摄影木村大作曾这样评价他:”电影就是他的人生,他读完剧本后,所演的不是主人公的人生,而是借这个人物,演出自己的人生。“高仓健一生出演了205部电影,即使在81岁高龄时,他仍然和降旗康男导演合作了电影《致亲爱的你》。他在这部电影中的演技已臻化境,完全看不出表演的痕迹,高仓健的表演从不流于外在,而是深入人心,有人甚至这样评价他:“高仓健是能用背影演戏的男人。”

片场直击

在本期《佳片有约》周六推介版中,曾经获得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提名威尼斯、柏林电影节、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的实力派演员成泰燊将来到现场,由他作为推介人带领观众一同走进降旗康男和高仓健的铁道世界,感受白雪皑皑的北海道中,铁道员的坚守和埋藏在心底的情感。

推介人 成泰燊

在周日影评版中,主持人瑶淼将和演员郭凯敏、电影学者范小青、编剧贾东岩一起探讨《铁道员》超高口碑背后的故事。

演员 郭凯敏

“这个火车或者这个车站消失了,但是这个精神没有消失。”

电影学者 范小青

“其实都是一个世纪末,情绪的一种回望,以及对未来稍微有一点点的抗拒在其中。”

编剧 贾东岩

“很多时候对日本观众来讲,他们看的不是家庭情感的内容,而是一个职业的精神。”

欢迎收看 CCTV6-佳片有约

3月9日(周六)

《佳片有约》推介版21:50

《铁道员》22:00

3月10日(周日)

《铁道员》13:00

《佳片有约影评版》15:00

(图片均来自网络)

编导:彭韵紫 潘宇

文字编辑:刘洋 李佳琦 蔡文 宇展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