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贵金属,黄金大火价格飙升!白银却为啥越来越不值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钻石不值钱为什么贵 同样是贵金属,黄金大火价格飙升!白银却为啥越来越不值钱?

同样是贵金属,黄金大火价格飙升!白银却为啥越来越不值钱?

2024-06-02 19: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这些年来,黄金的价格越涨越高,但银子却逐渐沦落为大众商品,变得,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金山银山”、“金九银十”、“真金白银”,古装电视剧随便一锭银子就能获得一桌丰盛菜肴,诗词中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国家机构有“银行”、“银保监会”。

这些词汇无处不突显出银子和财富的关系。那么白银为什么在古代能够成为财富的代名词?

银本位制度

在古代中国,白银早在汉朝就和黄金一起成为了一种社会普遍认可的贵金属。

这个时期社会发展还很落后,别说健全的货币体系了,私人铸币也都是合法行为。

到明朝,社会上流通的白银越来越多,白银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大量的白银被当作货币使用,中国成为真正的“白银帝国”。

但这一时期,国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本位制度,只是出于早期的“银两”制度,严格说是称量货币制度。当时商人们出门随身带的不是手机,而是用来分割银锭的剪子和称重的秤。

一直到清朝的宣统年间,政府才有银本位制度的概念,国家开始发行银币,正所谓“废两改元。清朝末年这一时期,最出名的银币莫过于“袁大头”了。

可这个时候,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建立更先进的金本位制了,并以此掠夺世界白银。

比如我们熟知的《辛丑条约》,规定向日本赔款4.5亿两白银,可条约还规定了清政府只能以黄金支付赔款。

打输了就得老实听话。为了筹措黄金,清政府不得不用白银大量的兑换黄金,这直接导致白银贬值20%多。换算过来,清政府的赔款实际上远远不止4.5亿两白银。

二十世纪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颁布臭名昭著的《白银法案》,发动白银战争。美国在国际社会大量购入白银,更是明目张胆的从中国吸血。

这直接导致世界白银价格剧烈波动,中国进出口都受到严重打击。中国落后的银本位制度也逐渐走向消亡。

其实除了贵金属,白银还是一种难得的抑菌材料。电视上经常看到的用银针试毒、银针针灸,都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银制品更是被赋予了排毒养颜、延缓衰老和消炎杀菌等到功效,日常戴着银手镯的美女随处可见。

白银阶段性贬值

这些年银子变得越来越不值钱,本质上还是供求关系决定的。

银子提炼技术要求相对比较高,而且经常作为铜、铅等金属的伴生矿出现,而且在古代探明的储量比较少。银子物以稀为贵,当然就很“值钱”了。

可随着技术的发展,白银探明储量不断的增加,社会上流通的银子越来越多,无形中形成通货膨胀,银子贬值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汉朝时期,银子还是稀罕货,社会上基本没有银子流通。这个时候的银子被铸成“银饼”,被存放在大户人家的地窖里当作巨额存款。

到了明清时代,随着开采技术的提高,加上日本等国家银矿被发现以后银子大量流入国内,社会上白银越来越多。

这个时期,银子已经从大户人家地窖里的巨额存款,变成了社会上普遍流通的货币。白银贬值越来越明显。

到了明朝时期,1两黄金还可以兑换4两白银。之间来到了清朝,外来白银大量进入中国,白银的价格不断降低。这个时候的1两黄金已经可以兑换10两白银。

这种现象其实不仅在中国出现,全世界都大体相似。在国际市场上,1915年的白银价格只相当于1912年的五分之四。

同样在中国兑换一两白银,19世纪末还需要1.2块墨西哥银圆,15年后只需要0.6块了。

时间来到当代社会,白银总体上还是一直处于贬值的趋势。

这个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因为技术的发展矿物银的开采成本不断降低,产量越来越高,社会上银子也就当然越来越不值钱了。白银在这一时期一直处于买方市场。

而黄金产量却一直比白银少的多,这主要受限于黄金在地球上的总储量。据测算,地球上黄金储量只有五万吨多点,这刚好是白银储量的十分之一。

也因此,黄金的价格一直稳中有升。特别是在动荡年代,“盛世古董,乱世黄金”,拿出一根“小黄鱼”比啥都管用。

银子贬值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经济发展的原因。

除了作为贵金属货币,银子也是一种难得的工业原料,它的导电性、柔软性和延展性要好于绝大部分金属材料。

白银的这一特性使得白银在电子设备、珠宝行业、工业领域都具有独特的作用。除此之外,胶片、显微镜等各种感光材料的生产也离不开白银。

根据统计,企业每生产五部手机或者一个笔记本电脑,就需要超过1克白银。

也难怪那么多人走街串巷用菜刀剪子换废旧手机和电脑了,这可是个实打实的高利润行业!

官方统计, 2010年消耗的白银中,有71%是被工业领域用了,剩下的29%作为贵金属储存或是多余产量。

可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疲软,白银的需求量不增反减。2014年,全球白银产量接近2400吨,可实际需求只有2100吨。也就是说当年就有2000吨左右的白银“滞销”。

这个数据在2016年的时候达到高峰。

据统计,当年全世界有将近4000吨的白银没有被消耗。要知道中国现在作为贵金属储备的白银也不过只有3000吨!

但是风水轮流转,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经济的复苏,白银即将咸鱼大翻身,其贬值的趋势很可能被遏制。

比如,中国的光伏产业独步全球,而银作为光伏设备的基础材料之一,正逐渐变得供不应求。

结语

千年过去,白银虽然不断贬值,但它作为一种主要贵金属的地位还无可动摇,世界各国都或多或少都储存有一定数量的白银。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白银的工业价值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也许有一天,家里的银饰品又重新变得值钱了呢?

参考资料:[1] 矿产保护与利用.《全球银矿资源概况及供需分析》,2016-10[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全球与中国银矿资源现状及白银需求定量预测研究》.2014年[3] 人民网.《近代以来的货币本位之争》,2016-09-2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