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9年发现18个重庆物种新记录,怎么做到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钩虾视频 高中生9年发现18个重庆物种新记录,怎么做到的?

高中生9年发现18个重庆物种新记录,怎么做到的?

2024-03-15 14: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无论年级高低,很多同学都习惯称呼罗渠高为“大师兄”,这源于他近十年的野外生物多样性调查经历,入门早,资历深。

对此称谓,今年读高一的罗渠高已习以为常,很多时候,他已经成为了同学身旁的“小先生”,介绍起熟悉的动植物形态、习性,侃侃而谈。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从小学一年级起,每个节气罗渠高都会跑到野外去观察蛇蛙、钩虾、昆虫、花草等各种生物的习性,一篇自然笔记、一段视频影像,将观察到的生物状态一丝不苟记录下来。

华庆锦斑蛾

2014年10月初,正读小学一年级的罗渠高与父亲在缙云山脚散步时,偶然发现地面落着一只已经死亡的色彩斑斓的“蝴蝶”,出于好奇心,罗渠高将这只漂亮的“蝴蝶”带回家查看。

经过查阅资料进行对比,罗渠高发现这并不是蝴蝶,而是一种飞蛾,后来经过向西南大学专家请教,确定其名为华庆锦斑蛾,而且在重庆地区尚未有公开发现记载。

不久,罗渠高将这次意外发现写成一篇自然笔记,并发表在《少年先锋报》上,罗渠高回忆说,这是他发现的第一个重庆市的物种新记录,如今每年,他们都会在野外发现华庆锦斑蛾的踪迹。

放生解救的黑眉锦蛇幼体

从那时起,由罗渠高发现的重庆市新记录物种名单不断丰富和延长:可爱钩虾、缘毛钩虾、中华弧纹螳、桑植腹链蛇、成都壁虎、川村陆蛙、洞穴钩虾、南方链蛇、环纹华珊瑚蛇……

迄今为止,由罗渠高在野外调查中发现、记录的重庆市新分布物种已有18个,相继报道在《少年先锋报》、《中国绿色时报》、央视频等平台上。发现背后,是罗渠高跑遍了缙云山、金佛山、仙女山、金刀峡、阴条岭等高山溪谷,而每次看似“小小”的发现背后,都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2015年暑期、2016年春节,罗渠高先后在金佛山、缙云山发现了形态似虾但不是虾的甲壳动物“钩虾”,后经中国科学院专家鉴定分别为“可爱钩虾”、“缘毛钩虾”,都属于重庆市新记录物种。

罗渠高说,钩虾个体小、半透明状,生活在水中,对于水质环境要求严格,属于环境指示物种。为了找寻钩虾,他专门翻开溪流中的落叶、石头,那里往往藏着它们的踪迹。

鉴定南方链蛇

今年7月底,罗渠高随团队前往重庆巫溪阴条岭开展科学考察。在阴条岭,团队发现一条链蛇属蛇类。

一开始,团队老师通过其形态特征认为属于“黄链蛇”。然而细心的罗渠高通过计数鳞片,对比其头部、身体、尾部斑纹数量,发现其实际为南方链蛇。

“南方链蛇与黄链蛇在形态特征上非常相似,但是在头背斑纹分布、身体及尾部斑纹数量上存在差别,相较黄链蛇,南方链蛇斑纹数量更多。”罗渠高说。

在罗渠高父亲、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课程创新中心主任罗键看来,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关于南方链蛇发现记录仅分布于云南、广西等中越边境地区,在重庆发现尚属首次,而且北移了七八个纬度。”

对于罗渠高而言,父亲罗键是他自幼萌生对生命科学、生态保护等浓厚兴趣的启蒙者和引路人,也是学校开展野外生物多样性考察的指导教师。

观察极小种群缙云黄芩开花情况

因为喜欢探究、观察生物,罗渠高对于环境保护从小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2020年12月,重庆市开展缙云山综合环境整治行动,罗渠高主动请缨担任守护青山“小林长”一职,并发动成立“缙云山青少年志愿小林长”团队,带动上千人参与“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活动,在缙云山开展巡山护山、监测环境指标、生物多样性调查、制止不文明行为等行动。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和周末,罗渠高和其他小志愿者经常一起开展“山水之城,美丽之地”自然保护志愿服务。

如今,在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有一块一亩多的试验田。在这里,罗渠高和同学们扦插、引种成活北碚榕、缙云黄芩、缙云秋海棠、华重楼、金荞麦等珍稀植物,并种植多种中医药草,在全球中学首次突破性实现极小种群的迁地保护,建立起学校首个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凉水井,这一方小小的科学试验田地,也成为罗渠高和同学们在课余饭后最喜欢去的地方。

自然笔记

近十年来,罗渠高坚持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弘扬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实时记录巴山渝水节气物候变迁,已完成《陆生涡虫》《霜降的“小”发现》《四面山“二虫传”》《小三峡的石与人》《霜降巴山,十年锦斑》等节气自然笔记和科学影像作品160余个。

2022年8月,《巴山蛇蛙——基于二十四节气的自然探究》还曾获第3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优秀青少年科创成果奖。2020年12月,罗渠高所在团队获得第四届钱易环境奖,他是四名成员之一。

今年6月,作为共青团十九大代表,罗渠高前往北京参会,在团代会分组会议上,他提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青少年科学及自然教育等建议。罗渠高说,他的梦想就是立志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探索该领域的奥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川)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