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毫米解了“卡脖子”难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钛箔生产厂家 0.01毫米解了“卡脖子”难题

0.01毫米解了“卡脖子”难题

#0.01毫米解了“卡脖子”难题|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手撕钢”学名叫不锈钢箔材,因其超薄的特点可以用手轻松撕开,故得其名。

  “我们生产的‘手撕钢’,最薄的只有0.01毫米,厚度是普通A4纸的十分之一。”国鑫箔材(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举说,可不要小看这0.01毫米,它突破了国内电子信息材料的“卡脖子”难题。

  位于日照市金属表面处理生态产业园的岚山国鑫精密箔材极薄硅钢项目,由国鑫箔材(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投资建设,计划年产1万吨的精密箔材。

  精密箔材,是指厚度小于0.1毫米的金属板带材,是电子行业的重要原材料。箔材产品的厚度和宽度被认为是衡量技术先进性的重要指标,箔材越薄、宽度越宽,越证明其技术含量越高。

  刘文举介绍,目前,我国0.035—0.050毫米厚度高档箔材的产能与产量,都与国家需求差距巨大,0.018毫米左右及以下的高档箔材更是依赖进口。“产品价格、进口数量的主动权都在别人手里,我们所说的‘卡脖子’,就卡在这里。”

  国鑫箔材(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决定向难题发起挑战。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团队开展联合攻关,自主开发研制了650毫米“宽幅压延箔材整套工艺装备”,这套设备也是我国的首台套,可以生产覆盖几乎所有箔材。

  走进国鑫箔材(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内,年产1万吨的精密箔材生产线正在忙碌运作。于圣琨是企业的技术总监,他向记者介绍了这条金属箔材冷轧、退火、涂层工艺成套装备的创新之处。

  “在张力作用下,箔材轧制越薄,就会极易变形、产生褶皱。相对国外的同类装备,我们的轧机具备同步和异步轧制功能,具有很好的减薄和控形能力,并开发了箔材张力轧制所需的防皱功能。”于圣琨说,“箔材生产线主要生产极薄镍基合金、钛合金箔材、极薄不锈钢,产品最小厚度达0.01毫米,极薄带产品宽度可达650毫米。”目前,公司接收了来自陕西宝钛的订单,正在按订单要求进行小批量生产。

  精密箔材的高技术含量,同样体现在它的产品附加值上。刘文举算了一笔帐:按照0.1毫米规格的钛合金箔材每吨为20万元推算,公司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利润在2.5亿元以上。

  目前,国鑫已与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开展合作、共建项目。其中,高硅钢制备及短流程铸轧和金属掩模版用极薄因瓦合金等项目也同步开展中。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