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金台寺,千年香火鼎盛,传说很灵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金台寺有没有开放5月26号 珠海金台寺,千年香火鼎盛,传说很灵验

珠海金台寺,千年香火鼎盛,传说很灵验

2024-03-15 18: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金台寺历史

金台久有鼓音传,每到朝朝集瑞烟。

一段锦纹离垢地,千寻白炼湿花天。

霏霏带雾清晨聚,漠漠连云晓日悬。

此情此景谁会得,应知桐里有逃禅者。

金台寺始建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传说金台寺前身为金台精舍

前眺崖门海口,后枕黄杨主峰;左面青龙山绵延,右面白虎山骑;门庭一泓碧水,对岸山头高岩突兀名“登仙石”正是斗门民间传说的牛仔王升天之处。

《清统一志》

据《清统一志》史载早在春秋时期,曾有高僧大德在此修行,后燕昭王于易水筑“黄金台”以召天下仕

“金台”原是招贤纳士之意,后赵氏后裔将“金台精舍”改名为“金台寺”作出家人修行办道之所。

到南宋末年,在著名的崖山之战抗击元军失败后,当时的陆秀夫丞相背着年幼的祥兴帝投海殉国,大将张世杰战亡后遗体漂至到黄杨山下的一个村庄,被渔民安葬在这黄杨山麓中,其他遗臣为了逃避元军的追杀也隐藏于黄杨山上,此隐居地边是“金台精舍”。

把金台寺真正发扬光大的是光镜大师,在清乾隆壬辰年(公元1772年),金台寺开始扩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光临的寺庙

有《重建金台寺碑记》以志其详:胜地必待名贤而后得,名贤必择胜地而后居住。地与人之相交也往往然矣。为高僧行杖驻锡之所,榜之曰“金含”。

慈善事迹:

广结佛缘,门票自然是向众生免费的,这里风景秀丽,浮岚暖翠,风光旖旎,又有谁能想到当初刚刚新建金台寺的时候,周围还是光秃秃荒山野岭。

金台寺的僧侣及其信徒多年来,一代代坚持植树造林,勤种善管,并且在此地放生了大量的花鸟鱼虫,造就了现在莺歌燕舞,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世外桃源,寺前的王保水库直到现在都是山下几万众生饮用水的水源。

据菩萨地持经卷一载,“报因报果”其中自在因自在果,施惠于人,他人得了自在,便是自在因,由此得了大眷属大自在,便是自在果。

以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入世救度,自利利他的法门,追求人与自然,及与其他一切生命乃至宇宙的和谐共处,对一切众生心怀慈悲,正是金台寺一直坚持的初衷。

清朝巡抚的邑人黄槐森曾为寺庙题词:“金身永在,台镜常明”

这几个大字正刻在门前,天心即是道,佛心即是佛,信众一直秉持佛心,慈善为怀。

除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弘如、界心两位大师历时多年一直在赞助赞助安徽金寨县革命老区的贫困学生读书。洪涝、地震、水患等灾难时,众法师协同信徒们亲自为受灾人群送去粮米油盐。

广结善缘,净化心灵,带着一颗禅心步履金台寺,感受历史的年轮。

正如佛里有一句话意思大概是,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其实都是心里幻化出来的,我们心里想的是什么,那么事物就会幻化成我们所想的样子。

每到初一十五,游客如云,香火鼎盛,寺庙秉持着一种慈悲为怀,广结良缘的心真诚地面对每一位香客,而香客必也得以诚心的祈福回报。

都说拜佛其实是在拜自己,那么你的愿望灵不灵还得看你的心诚不诚。您觉得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