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野兽国绘本版面设计 研讨

研讨

2024-05-21 07: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文章来源:绘本教学(ID:huibenjiaoxue)

作者:朱轶楠

摘要:本文以一本 22 页的低幼绘本《小露露 推啊》为例进行深度阅读,从文字语言、图像语言、内部逻辑等方面逐层拆析出适合小学语文、道德与法制、自然科学等科目的诸多内容,探究将绘本从简单的识字书、画画书升级为小学阶段各学科都有可能利用到的教学资源的方式,旨在探究优秀绘本内涵,拓展绘本的使用领域,并为其走进小学课堂途径提出新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绘本阅读;课程设计;基础教育;课堂教学

绘本,作为新兴的小学补充读物,以其思想之深刻、内容之丰富、形式之新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其引入小学课堂。笔者通过两年在一线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对“绘本进课堂”开展了主题式研究。

因为目前对绘本的研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图像语言和文字语言,所以在目前普遍的教学体系及教学结构下,“绘本课”初进课堂时,通常是语文老师的语文课或者阅读课,少数是美术老师带领进行的创意美术。

其实除此之外,优秀绘本还有很多深度可以发掘,越是好的绘本越给人一种“宝藏”的感觉,源源不断的内涵不断涌现,从而让读者更理解。当然我们不能强求一本薄薄的绘本能像《红楼梦》那样在两百年后依然有余地去深挖,但以《野兽国》、《7 号梦工厂》、《彼得兔》系列为蓝本作为深入研究的绘本不在少数,仅关于《野兽国》的研究著作就已超过 200 本之多。

本文以日本绘本《小露露 推啊》为例进行分析,深剖优秀绘本中的美学意味、文学特色、哲学内涵与自然科学的细节。

作者:【日】鹤见幸

翻译:崔健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分类:低幼绘本

该绘本初看上去,线索单一,形式简单,节奏明快,故事线以小露露推车,终于遇到推不动的了,好在有小老鼠帮助它完成了任务。由此我们可以试着提出一些问题:

1. 小露露的力气到底算不算大呢?

2. 小露露前面三次推车有什么关系呢,作者设定推三次的意义在哪里?

3. 为什么来帮助小露露的是一群老鼠而不是蚂蚁、猴子或其它动物?

4. 小露露帮助别人,别人也帮助了他,但大家为什么都不说“谢谢”呢?

一、小露露的力气到底算不算大呢?

小露露的设定是一只大象,大象是陆地最大的动物,按理说力气应该很大。于是小露露一次一次的推车,都顺利完成。但最厉害的人也有他完成不了的事情,每个人的能力都有极限,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互助、友爱、协作”的内容。这个问题引出的思想内涵: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二、小露露前面三次推车有何关系,

作者设定推三次的意义在哪里?

三次推车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或制造节奏,而是用了逐层递进的方式来渲染小露露的能力,用表格和图解分别呈现就可以明显发现,小露露的隐藏能力正在一点点爆发——

当意识到小露露的车越来越重,他反而越推越快之后,很容易问出“为什么”,这个从成人的角度不那么容易回答出的问题,孩子却脱口而出“因为小露露很厉害!”越重的东西小露露推得越带劲,小露露身上带着的这种孩子的特质,让他成了孩子阵线联盟的一员。

如果孩子们能从这几个跨页中观察到小露露动作的变化——用鼻子、用手、鼻手共用,将这种细节意识用到未来的写作中将大有裨益;观察小动物速度与小露露的速度,可以深入理解“比较”的意义——快与慢、强与弱……都是相对的,这也有助于低龄孩子更深入地认识世界。

此部分引申出的内容:

1.观察细节的能力(为语言表达及写作打基础)

2.越重的东西需要用越大的力气去推(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就越大,要使它的运动状态改变就越困难,所以物体越重,使它开始运动需要的推力就越大。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3.小车的推进不是匀速的,而是有加速度的感觉(F=ma)

4.静态画面巧妙产生动态画面效果

5.从游戏到生产劳动的转变

三、为什么帮助小露露的是一群老鼠

而不是蚂蚁、猴子或其它动物?

厉害的小露露看上去所向披靡,那会不会有他推不动的东西呢?有!

一段粗壮的圆木,看上去就比前面几辆车笨重好多,再加上又要上一个大斜坡,小露露推不动也情有可原,不足为怪,不至于影响到他的高大形象。

就在此时,来了一群小老鼠来帮助他,为什么会是老鼠呢?如果单从“团结力量大”的角度去考虑,或许该选用蚂蚁的意向,其实选择小老鼠,作者更有深意,见表格分析:

由此可见,后面半段小老鼠帮忙推车的设计隐含了作者很多思考:

1.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办法总比困难多

2.再强大的人也有做不到的事情,也有需要帮助别人帮助的时刻;虽然有些人看着弱小,但一样可以帮助别人;

3.人多力量大

4.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

四、小露露帮助别人,

别人也帮助了他,

但大家为什么都不说“谢谢”呢?

其实这个问题中隐含了一个关于“帮助他人”的终极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帮助别人?是体现自我能力?助人才可有人助?帮助别人以获取幸福感?这些都不是作者鹤见幸的答案。在《小露露 推啊》这本书中,一句不知哪里来的“小露露 推啊”,就像是孩子每天听到的成千上万的指令中的一句,“过来”“快点”“别哭了”……因此代表着孩子意向的小露露也并未过问理由和原因,只是回答一句“嗯 好的”便开始了行动。

孩子按照指令去做事不问原因,但却有所收获——自己推车的成就感、小动物们的欢呼与笑声、在木头过山车冲下来时由紧张刺激带来的兴奋和欢愉,都是他“无所求而自得”的结果。从鹤见幸的作品中能够发现,孩子一而再、再而三按照指令去做事,甚至在遇到困难也不放弃,这些自驱力正源于孩子在“做事”过程中的收获——自己的开心及伙伴们的开心,以及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能力的认知与认可。

1.帮助别人不为别的,就是因为我想这样做帮助别人自己会快乐

2.接受帮助也是让人愉悦的事情

3.想办法完成指令可以获得成就感

薄薄一本《小露露 推啊》承载的绝不是简单的低幼识字、认数,而是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而最可贵的,便是作者并不是生搬硬套把这些内容进行生硬的杂糅,而是在不露声色中让每个点都有序地为主题服务。这是作者深厚的功力所成就,也是学生们应该意识到“大家”在进行创作时,需要考虑的内容可以多么庞杂。

戏剧、电影都是最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绘本也是一样,如果按照小学学科归纳梳理一下,至少有这些科目可以利用它做课堂导入或引申:

绘本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特别是跨学科的教学,如能选择合适的绘本开展融合学科的阅读课,从按照学语文课文的套路去讲解,引入 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 项目式学习)学习法,或许是目前绘本进入小学初阶课堂比较理想的方式,以期逐渐过渡到让学生主动深挖作品内涵,主动去探索、去品味书籍内涵的阅读状态。

绘本被誉为“21 世纪最好的礼物”,它能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还能在学科上助益孩子的进步,在小学课堂中,如果能融合语文、英语、美术、科学、阅读等课程课,开展跨学科教学,孩子们的接受程度一定会更高,也更能引发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去思考、去探究。笔者在南京、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宁波、钦州等地都受邀做过相关的课程和讲座,深受学生、学校和家长的赞许。

“最好的教学发生在真实情境中”,在学生的真实生活中,遇到问题,不会有人告诉他这是物理题还是数学题,而大量的问题,都是综合学科加生活常识构成的;就像阅读,自主去发现、发现书中丰富多彩的领域,每一次发现都是进一步主动阅读的驱动力,自己发现一本书有多精彩,这个认知过程才是提升阅读兴趣的关键。

参考书目

1.《绘本之力》 作者: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2.《我的图画书论》作者:松居直 著,郭雯霞 徐小洁 译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3.《打造儿童阅读课堂》作者:郭晓莹/主编 雷劲/副主编 出版社: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4.《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作者:艾登·钱伯斯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5.《国际大奖儿童文学教案》作者:梅子涵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作者简介

朱轶楠,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戏剧文学专业,中科院心理所儿童教育及发展心理学研究生,“乌妈妈绘本”创始人,悉心研究儿童基础教育,主张“蹲下来与儿童对话”。目前在南京新书院悠谷学校担任语文教师及副校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