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新征程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我们去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重温陕甘革命历史弘扬南梁精神 长征精神:新征程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我们去闯

长征精神:新征程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我们去闯

2023-09-30 05: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长征精神:新征程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我们去闯 原创 张荣 朱玉芳 中国青年杂志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杂志官方微信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1年第16期

编者按:

从点燃革命星星之火的井冈山到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古田会议,从开创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之先河、在危急时刻挽救中国革命的遵义会议到作为“宣言书”“宣传队”与“播种机”的万里长征,从宝塔山下、延水河畔到歌乐山下、嘉陵江边,从“用小米供养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的沂蒙山到“进京赶考”前以“两个务必”告诫全党的西柏坡……战争年代的每一处革命圣地,都似一把把精神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辉煌历程,更照耀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光明前景。

硝烟散去,烽火已熄,而一路行来所沉淀下来的精神坐标,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创业之艰辛、道路之曲折、奋斗之万难,更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之诚、理想信念之坚、使命担当之重、为国为民之切。

坚定理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一心为民、清正廉洁、求真务实、无私奉献、依靠群众、吃苦耐劳、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在这一连串的红色精神中,我们照见了来时心、来时路,更觅得了未来攻坚克难、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制胜法宝。

本刊记者 徐吉鹏

“百年精神谱系”之革命斗争篇

长征精神:新征程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我们去闯

致敬:用好用活长征红色文化

@张荣(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伟大长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万里长征路遥迢,青史长留照古今。80多年前,那场气吞山河的壮阔远征,在神州大地上留下永恒的印记,伟大的长征精神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之中,理想的火炬一代一代地传到了今天。

四川是红军长征经过地域最广、行程最远、时间最长的地区,也是经历自然条件最恶劣、战役战斗最多的地区。近年来,四川各级团组织坚持用好用活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开创全方位育人新局面。一是坚持立德树人,依托各类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资源,大力开展主题团日、主题队日活动,带领青少年感受革命先烈的不屈精神和坚韧意志,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决心;二是坚持实践育人,广泛开展“新时代·新青年”“新时代·蜀少年”接力重走长征路、红色研学等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实践活动中重温长征历史、感悟长征精神;三是坚持以文化人,深入挖掘长征红色资源,在抖音、快手平台开设#百年百人##百年百事#专栏,创作生产长征题材微电影、动画、海报等一系列文化产品,激发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新时代的长征号角已然吹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仍然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我们去闯, 新时代的青年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讲述:从长征精神到南梁精神

@文/ 本刊记者 朱玉芳

以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各路红军在长征中的落脚点之一。《中国青年》对话甘肃省庆阳市南梁革命纪念馆陈列展览科科长、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王雅丽,听她讲述伟大长征精神背后动人心魄的历史。

王雅丽(右一)在南梁革命纪念馆为观众进行讲解

《中国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西北地区红军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一起打破了敌人的重兵“围剿”,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安置在西北创造了条件。可以展开讲讲这段历史吗?

王雅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西北共产党人,在陕甘边界领导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开辟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1935年初,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涉及陕甘两省30多个县区,人口近百万的陕甘革命根据地。这块根据地是在远离党中央、远离革命中心的情况下独立自主探索革命道路,实践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而创建的,是在南方各个革命根据地相继沦陷,党中央和各路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时,中国共产党唯一保留完整的根据地,党史上称它为:国内二次革命战争后期我党“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根据地开始战略转移,历时十个月,途经四省,于1935年9月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军委主席刘景范等到陕北永宁山迎接,后与陕甘红军在永平镇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红十五军团在陕甘打响了崂山、榆林桥等战斗,为陕甘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34年10月,党中央及中央红军从瑞金开始战略转移,历经湘江战役、四渡赤水、翻雪山、过草地等艰难险阻,于1935年9月从四川进入甘肃。中央领导同志在哈达铺看到的《大公报》等报刊上得知,陕甘有一块完整的根据地,由共产党人所领导创建,规模很可观。随即作出将红一方面军一、三军团及军委纵队改编为陕甘支队转道北上的决定。10月19日,党中央和陕甘支队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红一方面军历时一年,长驱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中央红军落脚陕甘后,打响了直罗镇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军事“围剿”。毛泽东说:“直罗镇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中国青年》:长征精神和南梁精神有着怎样的联系?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王雅丽:南梁革命纪念馆综合展厅共分为4个部分,其中有一个部分全面介绍了红军长征落脚点、八路军抗日出发点这段历史。南梁精神是“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和长征精神一样,都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突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都凝练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战士和人民群众顾全大局、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中国青年》: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作为南梁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在不断的讲述中,长征精神、南梁精神相应地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王雅丽:通过讲述陕甘革命历史、弘扬南梁精神,让我深切感受到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荣耀和自豪,更加体会到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的重要性。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铸就的革命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将南梁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基地办好,大力传承南梁精神,使其发扬光大。

《中国青年》:努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作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有什么话想和青年分享?

王雅丽: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广大青年“前进要奋力,干事要努力”,要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我们是何其有幸,能够成长、生活在幸福、和谐、安宁的中国,不仅能够见证这个时代的伟大,而且能够参与建设这个伟大的时代。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搭好了奋斗的平台,我们要立志成长成才、不断创新创造、矢志努力拼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建功立业,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青年。

原标题:《长征精神:新征程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我们去闯》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